2021/04/30 最新更新
研之有物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research.sinica.edu.tw
臉書:www.facebook.com/research.sinica
中研院大解密
Promo
一圖勝千言,這些訣竅讓《研之有物》好看又好懂
中研院,一個看似具有距離感的研究單位,在《研之有物》科普網站的推廣之下,讓科學變得更靠近人們的生活。到底從採訪、編輯到定稿,有什麼眉眉角角,這篇文章,就來帶你一窺究竟。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12
Promo
創造中研院的反差萌:《研之有物》的 5 個內容行銷絕招大公開
《研之有物》是中央研究院的科普媒體,具有科學普及、內容行銷的雙重功能。2017 年 4 月上線後,有幸獲得媒體與網友支持及政府傳播獎。筆者(執行編輯林婷嫻)將內容行銷的經驗整理成這五招,與您分享討論:1. 品牌人物設定、2. 從使用者行為思考、3. 主動為媒體著想、4. SEO 搜尋引擎優化、5. 網路下標與防禦性寫作。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5/23
Promo
院長,給問嗎?網友提問中研院廖俊智院長
中央研究院,是隸屬於總統府的最高層級研究機構。「院長」這個職位,是帶領研究方向、激勵研究士氣的要角;另一方面,也是媒體和輿論的焦點。本文蒐集網友各種提問,和現任廖俊智院長輕鬆聊聊!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9/20
Promo
中研院不只有實驗室,更有野生好朋友
中研院不只有研究員,這裡同時住著許多野生生物:鳥類、昆蟲和植物們!邀請你來看看牠們。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25
Promo
外國學生來台灣研究什麼?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
在國際化浪潮下,許多大學畢業生希望到國外留學,開拓眼界、體驗跨國風情,但其實臺灣就有一個彷彿置身國外的學習環境!那就是中研院於 2002 年創立至今的國際研究生學程(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TIGP)。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1/26
Promo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研院重要的補師「學術行政」全解析!
多數人也許認為,學習生物、化學、物理等等基礎科學,並一路攻讀至博士學位後,只能選擇留在實驗室繼續做研究。其實也有人「轉行」行政工作,以從事研究的精神做得有聲有色。學術行政團隊支援在前線打仗的研究人員糧草無虞,得以全心全意投入研究工作。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5/18
Promo
知性和網紅美照間不是空集合!來中研院拍 IG 打卡假掰照吧
平常生活節奏快,假日想找個地方放鬆地品嚐下午茶,結果總是在跟人群野餐嗎?不用擔心,幫你找到鬧中取靜(是真的,不是租屋廣告)的野餐地點,恣意享受微風與陽光。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0/20
Promo
2019中研院開放日:報名聽講座拿贈品,該知道的闖關攻略都在這裡
2019 / 10 / 26 (六),超過 300 場科學、人文活動任你挑!每年 10 月的中研院開放參觀日,是國內最盛大的科普盛會, 院內 31 個院所、研究中心,精心設計活潑精彩的展覽與講座,熱烈歡迎 5-95 歲的科青、文青、知青們,一起進攻中研知識大迷宮。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10
防疫專區
專欄
中研院持續追蹤新冠病毒,發現這種突變最可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各國科學家陸續發現突變的病毒株。
在 2020年11月,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科學》的論文中提到,新冠病毒會經由人傳給水貂,且會再回傳給人類,這似乎暗示突變會開啟病毒株更多特殊功能,中研院團隊也持續著手分析這些變異的樣本,發現他們全都屬於第六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1/01/27
Promo
看見隔離者的孤獨與焦慮——防疫點日記
為什麼隔離者會想偷偷溜出門?是防疫知識不足,還是社群互動邀約多?經歷 14 天禁閉,他們的心理狀態、社會互動又會有哪些變化?2020 年中研院院區開放日,社會學研究所李宣緯助研究員進行科普演講,分享「防疫點日記」的研究成果,分析影響隔離者服從、配合意願的關鍵因素。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2/23
Promo
戴口罩、個人杯、餐桌大轉盤:「防疫新生活」是衛生習慣,也改變了社會文化
在文明漸漸興盛下,衛生行動除了公共環境整潔,更是關乎每個人的行為、習慣,至此,改造出一種「衛生」的文明身體,已成了重要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住進身體的衛生感,已經讓衛生不單單是腦袋裡的知識判斷。而在防疫下誕生的口罩、個人杯、餐桌大轉盤,又讓我們的衛生發生什麼改變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7/21
Promo
中研院19天破解新冠肺炎抗原檢測,解密四大生技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各國盡力研發速度更快、更方便的快篩試劑。中研院團隊在短短十九天內找到可檢測病毒抗原的抗體,可應用作為快篩試劑。不過,快篩和傳統核酸檢測有什麼差異呢?為什麼能在十九天達到任務,背後有哪些生技平台的貢獻?你知道抗體不只用於快篩,還可用來開發治療藥物嗎?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代理主任吳漢忠,為民眾一一解惑。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6/11
Promo
摸不透的疫病,該如何迎戰?瘟疫史教我們的事
「一覺醒來,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新冠肺炎讓全球史無前例停工封城,在我們明確意識之前,疾病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環。但回顧醫學史,這並不是人類第一場瘟疫大戰,疾病不時大舉來襲,統一各洲;人類也不斷尋找各種抗疫手法,延續至今。「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研究員,梳理歷史切片中人類面對瘟疫的變與不變,提供當前的我們歷史縱深的省思。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5/11
Promo
疫情如火如荼,該如何快快找到特效藥?中研院的小分子藥物研發策略
新型冠狀病毒籠罩全球,誰都無法預測何時能撥雲見日,但可確定的是藥物研發正考驗各國科研實力。謝興邦回到中研院合成德瑞西韋的例子,「在有原料、有時間的情況下要合成藥物,對各研究團隊來說都不難,但從無到有、如此短的時間內合成藥物,唯有基礎訓練紮實者才可能脫穎而出、達成任務。」臺灣基礎科研厚積薄發,正在本次疫情發揮不凡戰力。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4/21
醫療健康
人體解析
這裡痛,那裡痛,全部都是壓力惹的禍!揭開纖維肌痛症的成因
總是被惱人的痠痛困擾?你可能被「纖維肌痛症」造訪了!中研院陳志成研究員與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深入研究組織酸化如何誘發慢性肌肉疼痛,成功找出背後的致病機制,揭開纖維肌痛症的神秘面紗,為解決疼痛煩惱帶來曙光。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1/03/22
人體解析
臺灣女性容易罹患肺癌?不抽菸者占多數?臺灣團隊揭密基因突變上的差異
中研院化研所陳所長領導「臺灣癌症登月計畫」,團隊深入分析臺灣肺癌病人的基因體與蛋白體,找到了致病的關鍵成因!論文於 2020 年 7 月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細胞》(Cell),並榮登當期封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1/01/25
專欄
像極了義大利!生得少,活得長,我們的老年誰來顧?
台灣人在結婚、育兒到養老,都即將面臨結構性的改變。同樣的情形,已經更早發生在義大利,本文專訪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對比台灣與義大利的相似之處,帶給我們前瞻的啟示。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2/14
Promo
流感疫苗一定要年年打?看穿流感真身的未來疫苗一次搞定
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但與此同時,人類與流感病毒的戰爭也沒有停過,因為傳統疫苗無法對付年年變異的流感病毒。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翁啟惠院士和馬徹研究員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雞蛋製造單醣化的流感疫苗,可對抗異株的流感病毒,保護效果比傳統疫苗高三到四倍,研究成果於 2019 年 2 月獲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1/04
Promo
看真菌如何獵殺線蟲,開啟寄生蟲治療藥物新曙光!
當線蟲和線蟲捕捉菌打得火熱,牠們可能沒想到,旁邊正有一群好奇的研究團隊,一邊透過顯微鏡觀察戰況,一邊透過實驗解析雙方的戰鬥防禦力。為了將來的寄生性線蟲生物防治發展,讓我們對於這些在實驗室犧牲小我的線蟲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5/25
Promo
過動症只是表象,可能與過敏、貧血、營養有關?可能從飲食和生活型態改變嗎?
近年來,台灣的過動兒越來越多。中研院生醫所潘文涵特聘研究員,兒子從小有過動問題,累積多年照護經驗與調查研究,發現過動症與過敏、貧血和血清素偏低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這些都可由飲食得到修正。如果家中小孩出現過動的症狀,除了尋求兒童精神科處置,也可考慮從吃對食物、治療過敏這個方向切入,進一步降低風險。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2/11
Promo
脊髓神經受損不再是一輩子的事了!能使脊髓神經軸突再生的人工合成醣類
一直以來都讓我們束手無策的「癱瘓」,終於有機會修復了嗎?脊髓神經受損後無法修復,一旦造成傷害,可能半身不遂。好消息是,中研院研究團隊與日本大學合作,近日發現:人工合成的「硫酸乙醯肝素」八醣體,能讓小鼠受損的脊髓神經軸突再生,或許在未來某一天,可以成功修復人類受損的脊髓神經。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18
Promo
喝酒臉紅就容易罹癌嗎?用「因果中介模型」透視疾病的黑盒子
黃彥棕副研究員透過統計學的因果中介模型領域,來確認疾病或身體性徵的必然性。研究的過程中也打破了一般人對於肥胖、喝酒臉紅易致癌的刻板印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3/26
Promo
鴿子蛋鑽石不稀奇,獨步全球的 MIT 螢光奈米鑽石更吸睛!
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張煥正特聘研究員,運用師承自李遠哲院士的離子束技術,製作出世界首創的螢光奈米鑽石 (Fluorescent Nanodiamond),可應用於追蹤生物分子的運作機制、攜帶藥物分子、以及標示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等等生物醫學上。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1/19
Promo
藥物設計開外掛!深度學習如何應用在新藥開發?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林榮信研究員,藉由電腦的高速運算能力,模擬藥物分子如何與體內的標靶分子作用,以縮減藥物研發的時間及成本,降低藥害風險。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8/28
Promo
平日熬夜,假日補眠補眠就好?打亂生理時鐘的代價是什麼?
在中研院進行相關研究的黃雯華表示,到目前為止,黃雯華團隊的實驗結果同樣指出:生理時鐘的混亂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若是已有乳癌細胞的存在,混亂的生理時鐘則有可能加速癌症惡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3/10
Promo
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從英國到廈門的醫學史
活躍於 19 世紀末的英國醫師萬巴德(Patrick Manson)遠渡重洋,來到打狗任職中國海關,開啟了奠定熱帶醫學的旅程。爾後他轉調廈門,看診之餘,也從事熱帶瘧疾研究,甚至培育華人醫生,為西醫在東方打下發展基礎。而他的研究成果,也成為了現代瘧疾知識的開端。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2/12
Promo
中草藥能抗癌嗎?把口耳相傳放一邊,讓科學研究告訴你
從研究水稻、酵素到完全不熟悉的草藥,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的徐麗芬研究員從零開始,她說:「一開始還被外界挑戰,認為這是江湖術士在弄的東西。」但經過 20 年的潛心研發,團隊運用植物天然成分預防與治療癌症,大有斬獲。1997 年自美返台後 ,徐麗芬參與籌備創建中研院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今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與草藥就此結緣。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28
Promo
病毒讓免疫系統深陷「發炎過激」的險境,該如何控制住場面?CLEC5A受器是關鍵!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的謝世良特聘研究員與團隊研究發現,嗜中性白血球、巨噬細胞表面的 CLEC5A 受器, 不僅能辨識入侵體內的病原體,也能調控發炎反應,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清除病原體。未來有機會發展以「抑制發炎」取代直接對抗病毒細菌的療法。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12
Promo
當營養流行病學遇上資料科學:找出營養與疾病之間的關係
“You are what you eat !” 從現在起吃每一口食物時,都請想想入口之物進入體內,對健康產生的影響。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31
Promo
如何知道健保制度「好不好」?開放資料研究能告訴我們哪些事?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分析實際資料發現:「免除三歲以下兒童的部分負擔」制度,會讓三歲以下兒童到大醫院看門診的次數大幅增加,而且新增加的門診大多是應在診所治療的輕症(如感冒)。這顯示調高部分負擔,將有助於抑制輕症病患到大醫院就醫次數,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13
Promo
推理要在實驗室:為什麼有些細菌會致病、有些不會呢?
在我們生活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細菌,有些會讓我們生病,有些幫助我們的生存機制,和我們共同生活著,為了比較不同的細菌,細菌基因的變異性就是我們必須探討的,演化生物學家—郭志鴻一步步推敲,一步步推理細菌的演化史。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0/17
Promo
憂鬱症、專注力不集中,和飲食也有關係?
看醫生前,先想想吃的食物是否營養足夠。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潘文涵研究員,帶領團隊以「資料採礦」方式,探討飲食與疾病的關聯。透過本文專訪,一起了解自己的飲食健康盲點。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8/28
萬物奧秘與自然生態
Promo
看鳥巢七十二變!從鳥類親緣關係看鳥巢如何演化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志銘副研究員、端木茂甯助研究員與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方怡婷,統整全世界五千多種鳥巢,推算鳥巢的演化史,發現鳥巢與鳥類的演化歷程息息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通訊》。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1/01/22
Promo
真菌與線蟲的傳說對決,非模式物種開拓者——薛雁冰
獵食者和獵物的對決,是生態系中非常普遍的重要現象。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薛雁冰,與團隊觀察真菌如何獵捕線蟲,從野外採集、實驗室驗證、建立更好的模式菌株,到自行研發分析軟體,原創性的研究成果頻頻登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等國際期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2/16
Promo
重要基因被刪除後,酵母菌的絕地求生!
生物有許多不可或缺的必要基因,例如:小小的酵母菌體內就有一千多個,如果某個必要基因消失,生物一定會死亡嗎?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張典顯研究員發現,如果人為刪除酵母菌的必要基因 PRP28,酵母菌依然能勉強存活,甚至經過三百代演化後,還能恢復原本活力!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0/12
Promo
破解基因功能,創立臺灣水稻突變種原庫──「水稻教母」余淑美
第 29 屆中研院院士的余淑美,以水稻基因研究享譽國際,她是怎麼踏入分子生物學?又是為什麼對水稻基因情有獨鍾?而他所提議的「建置臺灣水稻突變種原庫」又是為什麼會誕生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8/17
Promo
打造超完美稻米,餵飽全世界!余淑美與國際 C4 水稻計畫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余淑美院士,從小對農村和農作物就有濃厚的感情。踏上研究之路後,她以水稻為一生懸命的研究主題。處處用心、事事認真的余淑美在水稻的基因研究成就斐然,獲邀參與蓋茲基金會資助的「國際 C4 水稻計畫」長達十年之久,致力於打造抗逆境、高產量的超完美水稻品種,解決越來越急迫的全球糧荒,也讓臺灣的水稻基因研究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8/14
Promo
香蕉也有身分證!找到抗黃葉病品種的 DNA 特徵,保護台蕉專利權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3/05
Promo
吃米不知米「家」?基因「稻」出臺灣蓬萊米的身世
台灣人的日常三餐常見的熱騰騰白米飯究竟來自何方?陸稻和水稻,傻傻分不清楚?讓邢禹依特聘研究員透過基因序列比對,為我們娓娓道出台灣蓬萊米的身世,以及臺中 65 號的傳奇故事吧!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2/18
Promo
從發育找演化答案,破解脊索動物腹背翻轉之謎:原來嘴巴在哪邊是關鍵?
中研院從玉柱蟲研究找到線索,推論脊索動物祖先在演化過程中,原本腹部的口部曾經消失,後來又在背部演化出新嘴巴,因為嘴巴位置定義哪裡是腹部,完成腹背翻轉,最終演化出脊索動物。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1/27
Promo
路殺是意外,「路殺社」也是意外:公民科學路殺社的成功心法
2011 年 8 月創立的路殺社,成員已有一萬七千多名,是全世界首創利用社群媒體收集路殺資料的社團,目前上傳網站資料已逾十萬筆。運作這麼龐大的線上社團和資料庫,有什麼成功的「眉角」?路殺社社長林德恩以及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莊庭瑞副研究員,娓娓道來他們一路破關前行的精彩故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30
Promo
「撿屍」護生態做研究:路殺社公民科學八年成就解鎖
近兩年,因為多起石虎路殺新聞,「路殺」這個名詞躍入公眾視野。但早在 2011 年 8 月,臉書社團路殺社的社員們已在台灣每個縣市,每天默默拍攝、收集不同路段的路殺動物遺體,上傳網站建立路殺資料庫,希望能改善路殺現象,避免更多輪下亡魂。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17
Promo
台灣紅火蟻防治司令部——王忠信與他的千軍萬「螞」
在中研院,有一間神秘的實驗室,飼養的生物數量達到百萬級!莫驚莫慌莫害怕,這是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王忠信副研究員的「螞蟻房」,用來飼養、觀察入侵紅火蟻(以下簡稱紅火蟻),以研究紅火蟻的超級基因,尋找防治解方。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8/21
Promo
對抗紅火蟻新兵法:破解關鍵基因,讓工蟻對蟻后下剋上?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台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六百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7/26
Promo
使用前讓它更安全:基因神剪 CRISPR 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基因神剪 CRISPR 宛如科技魔戒,威力橫掃全球,大多數科學家積極用它改良物種,甚至人類自身。但是編輯人體基因的技術已經足夠安全了嗎?真的毫無副作用嗎?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凌嘉鴻,站在 CRISPR 研究最前線,非常熟悉這把剪刀的優缺點。因此比起拿起 CRISPR 神剪改造人類,他更想把這把剪刀改得更安全。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4/30
Promo
人體基因編輯是在編什麼?五分鐘搞懂基因神剪 CRISPR
2018 年 11 月,中國基因編輯寶寶引起舉世譁然!這個事件的前因,要追溯到 2012 年橫空出世的基因剪刀 CRISPR,讓人類從此可精準、快速、便宜的編輯 DNA。但這把剪刀目前還有技術瓶頸,只適合治療可拿出體外的免疫細胞。我們邀請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專研 CRISPR 的凌嘉鴻助研究員,介紹這項正在翻轉世界的基因神器。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4/24
Promo
藏在玉米田裡面的遺傳大秘密,為人類帶來什麼貢獻?
王中茹與研究團隊發現,當玉米的生殖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有一個關鍵蛋白質 DSY2 會影響 DNA 斷裂和互換。這基因重組的過程,是育種學家尋找更多有用的基因、產生更多遺傳組合,以培育更優良品種的基礎。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2/27
Promo
心臟、尾鰭與脊椎,那些以斑馬魚進行的「再生」研究
2016 年中研院的院區開放,陳振輝進行一場「如何跟金鋼狼一樣再生複雜組織?」科普演講,有個國小小朋友問:「渦蟲最多可以切成幾段?」當開始問這個問題,就離了解再生機制更近一步。而若能了解越多,就離增強人類組織與器官再生能力更近一步。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2/23
Promo
油滴不只是一堆油,還是脂肪細胞裡的加油站
你可能會想把肚子上的肉肉減掉,但其實這些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是由許多脂肪細胞組成,而脂肪細胞裡面有「油滴」幫你儲存油脂。當身體需要能量時,油滴就會自動派上用場。你可以恨它,但也不能不愛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1/21
Promo
比傳說對決更精彩!線蟲與真菌的生死之戰
在大自然的食物鏈當中,所有生物幾乎擁有掠食者與被掠食者這兩種腳色,真菌也不例外。在顯微鏡底下,我們可以看到線蟲捕捉菌 A.oligospora 如何捕捉線蟲的畫面,即便他們無法移動,也能透過分泌特殊的化學物質,吸引線蟲上門來,成為他們的營養午餐。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11
Promo
線蟲與真菌「傳說對決」直播解說主:薛雁冰團隊專訪
上一集提到了真菌和線蟲之間獵物與獵食者之間的關係,這一篇文章則要來談談,野生型真菌與突變型真菌,並帶讀者一窺真菌研究者──薛雁冰的研究團隊。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11
Promo
決戰山林惡地之巔!剖析竹林亦俠亦盜的本質
藝術文化視野的竹林,常享有簡練高潔的雅名。但就生態的觀點,中海拔森林中的「孟宗竹林」,卻是蠶食山林、劣化土壤的入侵外來種。而在杳無生機的月世界惡地,卻又有「刺竹林」肩負了改善土壤、為其他物種開疆拓土的重責大任。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1/29
Promo
如何面對「旱澇並存」的未來?氣候變遷下區域豪雨和旱災的科學成因
2018 年 8 月強降雨使南部水災,造成居民傷亡也重創當地產業;同年 9 月,北部降雨使北北基多處淹水。時節將進入冬季與春季,臺灣又可能面臨長時間沒有下雨,引發缺水危機。如何面對「旱澇並存」的未來?本文專訪中研院劉紹臣院士,藉由數十年的大氣科學研究,帶我們了解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臺灣降雨的變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1/29
Promo
小小的 miRNA 如何調控基因表現?
miRNA 可調控許多生物的基因表現,並影響人類癌症的發生機制,是現代醫療的關鍵分子。詹世鵬副教授以 miRNA 為主要研究領域,現職於臺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曾在中研院鄭淑珍院士門下求學,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Science》,迄今持續拓展 miRNA 的基礎知識。而他的研究生涯起點,是高中時來到中研院參與的輔導實驗計畫。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8/21
Promo
用吹泡泡搭設三維細胞鷹架,讓細胞脫離培養皿的「平面國」
中研院物理所的林耿慧副研究員,帶領團隊發明製作「細胞鷹架」,可在三維環境中培養細胞,比二維平面的培養皿更接近生理環境。不僅能藉此了解細胞的物理,也可應用在組織工程、精準醫療等方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7/31
Promo
為了活下去!植物硝酸鹽吸收暗藏機密
專訪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蔡宜芳,了解轉運蛋白的作用機制,以及如何藉此研究改善農業、環境以及能源等問題。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7/03
Promo
生物分子結構難理解?先動手成為摺紙戰士吧!
生物分子(Biomolecule)是指存在於生物體內的分子,包含人體中的膽固醇、DNA、還有微生物和植物產生的天然物等等。生物分子大多為有機化合物,由碳、氫、氧、氮、硫等原子,依循大自然的規則組成精巧的結構,彷彿造物主的摺紙作品。現在,你也能透過手中的紙張,摺出存在於你體內的生物分子。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6/14
Promo
全基因組分析能讓我們知道多少事?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會因為居住環境、生活習慣而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對於同一家族裡的成員來說,相似的基因存在親戚手足之間,彼此未來健康與否,可以從家族病史中看出一些端倪。不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透過個人的基因資訊,直接評估患病風險,還能篩選適合自己的用藥。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5/18
Promo
是誰在剪輯你的人生?拜見生物體內的RNA剪接團隊!
如果 DNA 是電影劇本,記載著生物體應該演出什麼樣的電影。那麼 RNA 就像依劇本拍攝出來的影片片段,需再透過「剪接」才能組成劇情相符的電影,而細胞內的「剪接師團隊」就由五個小核核醣核酸及多種蛋白因子、蛋白複合體分工合作。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3/09
Promo
真菌才是積木高手:它們如何組合出結構複雜的天然物?
科學家竟能看到你看不到的?別怕,這不是恐怖故事,而是存在於大自然的「微觀世界」。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的林曉青助研究員,拿出分子模型帶你一同想像:真菌是如何像玩樂高,組合出結構複雜的天然物。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2/19
Promo
細胞那麼多種,為什麼選擇研究「神經細胞」?神經科學家陳儀莊專訪
人們可以隨心所欲,依靠「神經細胞」健康地運作。陳儀莊懷抱著對生物細胞的好奇,發現醫治神經退化疾病的新可能。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06
Promo
不只是蝴蝶蘭「出口」王國,更要成為蝴蝶蘭「研究」王國——專訪施明哲,談農業基礎研究
2008 年自美國返臺後,施明哲進入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便以次世代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作為研究工具,廣泛調查臺灣農作物、水稻與蝴蝶蘭。期盼用分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以及大數據的基因圖譜資料庫,使科學研究者也能為臺灣的土地盡一份心力。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19
Promo
會如何向小朋友介紹你的研究?運動神經元研究職人陳俊安專訪
科學家如何孕育實驗靈感?不只限於實驗室,也能是馬拉松賽場,甚至是和小朋友交流!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的陳俊安團隊,從發育生物學的角度出發,研究運動神經元發育和退化的過程,期望能協助發展漸凍症的精準醫療。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9/29
Promo
為什麼運動神經元會退化?又為何是從四肢開始?
本文想將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漸凍症本身,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的陳俊安助研究員,與團隊從發育生物學的角度,尋找「會退化」和「不會退化」的運動神經元在基因表現上哪裡不同,希望未來有助於漸凍症的精準醫療。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9/28
Promo
海洋「酸民」的生存之道
隨著人類大規模排放廢氣與污染物,海洋環境趨向高溫和高酸度,台灣周遭的海洋生態也因此逐漸變化。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曾庸哲助研究員,透過對多種台灣臨海生物的生理學、生態學研究,發現「代謝能力的演化」是適應極端化環境的關鍵。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9/13
Promo
「是擅長在逆境中合作的朋友呢」為什麼動物朋友要彼此合作?
資源稀少、遭遇外來競爭時,我們應該堅持保護自己的資源與利益,還是以更開放的態度與鄰人合作?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沈聖峰副研究員發現,受到「逆境」促進「合作行為」的物種,反而展現出更強的族群繁殖表現,更勝順遂環境下的激烈競爭策略。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8/10
Promo
再生機制的研究:有可能像金鋼狼或沙威瑪一樣不斷「再生」嗎?
再生並非只存在傳說中,自然界也有奇蹟存在!例如,蠑螈雖然是低等的脊椎動物,但可以從被截斷的手臂切面,長出神經、骨頭、血管與肌肉,再生出完好的手臂。而在脊椎再生的模式中,斑馬魚一開始會因缺乏神經連結而無法再游動,並躺在水缸底兩個禮拜,但待神經重新連結、表皮癒合後,斑馬魚又再次成為一尾活龍、游來游去!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7/23
科學傳播
專欄
臺灣密碼學系統「Rainbow」晉級後量子密碼標準化決賽
為了迎接後量子密碼學時代的來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自 2016 年起舉辦「後量子密碼學標準化競賽」,優勝者將成為新一代的標準化密碼系統。最近,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楊柏因研究員的團隊以名為「Rainbow」的密碼學系統,通過了第一、二輪的考驗,於 2020 年成為進入決選的七組決勝者之一,距離成為世界標準,只剩一步之遙……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1/26
Promo
打造「聊」癒系機器人!看圖說故事,AI 也略懂略懂
看圖說故事對人類來說,是輕鬆好玩的事,但對 AI 來說,卻是巨大挑戰。在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古倫維副研究員的努力下, AI 看圖說故事的能力有了很大的進展。而她的模型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8/18
Promo
今天空氣好嗎?即時監測 PM 2.5,「空氣盒子」的奇幻之旅
2013 年起,中研院、LASS 社群、民間企業、學校和政府等合作下,打造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 PM 2.5 感測資料平台:以「空氣盒子」構成綿密的空汙監測網路。對於民眾的生活能及時提供資訊,空汙的威脅也能馬上得知。本篇文章專訪陳伶志研究員,一同了解空氣盒子的開發與推廣之路。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7/20
Promo
引爆下一代記憶體革命的奇異量子特性「電子自旋」—錢嘉陵院士專訪
電子,是世界上最神祕的粒子之一。它不只帶有負電荷,還會「自旋」。這個奇異的特性,是整個物質世界的根基,也是當代磁學的關鍵字,促成磁性記憶體等重大科技突破。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院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系錢嘉陵講座教授,娓娓道來電子自旋如何開啟「現代磁學的黃金時代」。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6/18
Promo
「看見」大腦記憶的生成──超解析 3D 層光定位顯微鏡
中研院江安世院士、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助研究員,共同開發了「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一次解構果蠅全腦的多巴胺神經網路,並可「看見」記憶蛋白在特定神經細胞突觸上的新生,此新技術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的神秘面紗。研究論文已於去(2019)年 10 月 18 日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4/30
Promo
量子電腦到底有多霸氣?終極「密碼戰」即將引爆?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其中當紅炸子雞當然少不了量子電腦的出現啦!量子電腦的運算速度遠超於傳統電腦,其性能指日可待,但同時,量子電腦是否能夠破解當今嚴謹的加密系統,使個資曝於危險之中也是令人細思極恐的事。雖然量子電腦的研發目前仍在「幼兒階段」,但全世界的密碼學家及資訊學家已經開始嚴陣以待這場終極密碼戰囉!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1/13
Promo
愛因斯坦建構重力方程式,背後的「藏鏡人」是幾何學家?
不過,在愛因斯坦建構重力方程式的過程,幾何學家在背後擔任著「藏鏡人」的角色……中研院數學所研究員鄭日新,在 2019 年院區開放日的科普演講「幾何學–重力研究的好幫手」,跟民眾暢談愛因斯坦與幾何學家的故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26
Promo
看見了!黑洞在合併:那場讓「重力波」現形的大事
若說起近年科普界最火紅的關鍵字,絕對少不了「重力波」。重力波到底是什麼?和黑洞又有什麼關係?2019 年中研院院區開放日,中研院物理所吳建宏研究員的精彩演講「利用重力波探測宇宙黑洞」,要跟大家聊聊重力波大小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25
Promo
「把生物分子看得更清楚!」結構生物學最新神器──冷凍電子顯微鏡
中研院蔡明道院士和中央大學陳青諭助理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子顯微術,呈現出酵素在原子尺度的立體結構。藉由此研究,本文將從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開始,為讀者揭示這項最新科技的原理、發展史,以及其在結構生物學上的重要貢獻,最後介紹中研院冷凍電顯中心建置後帶來的的重大意義與學術未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27
Promo
群眾募資也能蓋電廠?公民電廠讓發電走進在地社區
想要節能減碳,隨手關燈、自備購物袋之外,你我還能做些什麼?中研院社會所參與「深度減碳政策建議」計畫,除了提出政策建議,也進一步從「公民電廠」尋找公民的角色和力量。在能源轉型的過程,公民電廠提供了另一種能源選項,更重要的是,將遙不可及的「發電」帶入大眾生活,並展現公民行動的可能性。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8/08
Promo
一天 24 小時不夠用?再等等,地球自轉越來越慢……
中學生就知道地球會自轉,自轉形成晝夜,自轉軸傾斜造成季節。但你知道嗎?地球自轉其實是忽快忽慢的,沒有一天是 24 小時,長期來說還有越轉越慢的趨勢。地球自轉軸也不是雷打不動,它會繞圈圈、各種搖擺,導致歲差和北極點不斷漂移等古怪現象。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趙丰,帶你穿越上下億萬年的古今地球,聊聊中學地科老師沒告訴你的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6/16
Promo
不用窗簾也可以降溫?用高分子材料打造的智能窗
近年能源研究當道,但開源也別忘節流。例如,「三苯胺」高分子材料通電就會變色,可用來打造吸收光熱的智能窗,幫助室內降溫、節省冷氣使用,達到節能的目標。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5/25
Promo
碳之煉金術師:升級石墨烯電池的陽極效能!
無論是風力、火力、太陽能發電,產生電力後,需要儲存電力的系統,其中一種選擇是「石墨烯電池」,也就是以石墨烯為電極的鋰電池。中研院化學所的顏宏儒實驗室,將碳原子精準地合成為石墨烯,並應用於鋰電池陽極,有助提升儲電效能。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5/24
Promo
把望遠鏡搬到格陵蘭能看到什麼?觀測黑洞的瘋狂天文學家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導的「格陵蘭望遠鏡」(GLT),在 2017 年底開光,並在 2018 年成功與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 (SMA)、智利的阿塔卡瑪毫米波與次毫米波陣列 (ALMA) 連線觀測。利用特長基線干涉技術,三組大型望遠鏡形成接近地球那麼大的大三角形,相當於一個超大望遠鏡,有望拍攝到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3/16
Promo
打造聲波到耳朵的直達車,改善輕微聽損者的課堂困擾
輕微聽損的學生、長輩,因為空間距離、背景噪音,無法聽清楚老師或講者的話語。這種情況,常在課堂與演講中被忽略。中研院張佑榕、曹昱團隊與跨單位合作,打造智慧聽 APP 助聽系統,讓聲音直送耳朵,學習沒有距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2/23
Promo
保險套比飛機更重要?專訪《老科技的全球史》譯者李尚仁
一般所認為的「科技」,多指重大的發明、或最新的技術。而關於「科技史」,也多以強調重大發明的方式書寫。然而,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尚仁研究員,翻譯的《老科技的全球史》一書提出不尋常的觀點: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的物品,更是科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05
Promo
電腦裡的小宇宙,重現絢麗的恆星爆炸!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助研究員陳科榮,利用電腦模擬了解超新星爆發的機制,以及超新星與宇宙學的關聯。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05
Promo
物質世界和生活問題的解答,都藏在低溫世界裡!──專訪中研院物理所陳洋元
為什麼要研究「低溫物理」?低溫領域不只是比較冷的世界而已,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到電子的特性而了解物質世界。而將液態氮用於工程與生物,更能設計出能解決湧水地質工程難題的解法、與對生態無毒無害的紅火蟻防治方法。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1/28
Promo
改造細菌代謝反應的「鍊成陣」,新招式將電能轉換為生質燃料
從古至今,生物學家致力於探究細胞內各種生物分子的作用機制。有些人會問,這有什麼用?廖俊智與研究團隊的構想為,先花點功夫改造細菌細胞的基因,重新設計細胞內生物分子的合成反應途徑,就能讓細菌循環利用不同的碳源,並產出高碳醇類(例如異丁醇)作為生質燃料,特別可加工作為航空用油。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9/20
Promo
灑下百道層光,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晶格層光顯微鏡」如何為細胞拍攝寫真集
相較於多數生物學界慣行的研究方法,「活體生物顯微術」的概念仍相當新穎,其中對於活體的定義、樣品的製備方式、與之對應的研究方法設計,都尚有研發與推廣的空間。但無庸置疑的是,晶格層光顯微鏡的問世,已為觀測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灑下了百道一窺堂奧的洞察之光。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8/29
Promo
天邊一朵雲,藏了哪些秘密?
雲,是氣候模式中非常難預測的一項因素,卻與全球暖化、空氣污染等環境議題密切相關。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王寳貫主任,研究領域從小尺度的粒子運動,一直到大尺度的風暴,試圖解答雲與環境的課題。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6/21
Promo
Hey Siri! 機器為什麼能聽得懂人話?語音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天下沒有兩句話的聲音數據是一樣的!」中研院李琳山院士在講座中說明,人類語言的聲音數據千變萬化,同一個人說同一句話兩次,其數據絕對差很多。這是發展語音技術的最主要困難點。好在人類語言有結構,因此語音技術必須透視聲音的結構。本文整理演講精華,一同了解華語語音技術的前世、今生並展望來生。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6/14
Promo
今天地球心情如何?觀察「地殼變形」的地球情緒量測師
地殼因斷層活動,無時無刻皆在變化,與地震、海嘯、山崩等現象更是環環相扣。「地殼變形」遂成為地震學家無法忽視的觀察標的,就像地球展露情緒的跡象。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許雅儒研究員,其研究主要利用全球衛星定位觀測系統 (GPS)、地震及井下應變儀觀測資料,綜合分析陸地及隱沒帶斷層在地震周期中不同時段之地表變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5/31
Promo
「大家搞不清楚的混沌領域,是科學家開疆闢土的地方!」用質譜儀解開醣分子的千萬面貌
醣分子與生物體內各項生化反應密切相關,但醣分子仍是目前主要生物分子中,對於其結構、機制、合成技術等知之甚少的一塊。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倪其焜研究員,以化學動力學和量子化學為理論基礎,並利用質譜儀高靈敏的特性,建立另一種醣分子結構鑑定的方式。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5/29
Promo
別再說愛因斯坦好神!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與發展
到近代物理的重大進展,大多數人會先聯想到愛因斯坦。這次專訪中,余海禮老師強調,別再造神了!科學發展是回應一個社會的挑戰,或是回應一個文明的挑戰。把愛因斯坦塑造成一個很偉大的神,反而沒辦法看到,整個事情是人類文明一直在滾動的必然結果。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4/19
Promo
技術宅如何拯救真實世界?這不是輕小說,是資料科學家陳伶志的專訪
無論是孕婦和老人搭公車遇到的玩命關頭,或是氣喘兒遇到的 PM2.5 空污問題,都能用「硬體感測」結合「公開資料」找出對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07
Promo
如何測量比情人心還難捉摸的「量子位元」?量子電子元件實驗室直擊!
2017 年中研院開放日,物理所的「量子電子元件實驗室」的參觀行程,引導大小朋友了解量子位元是什麼、如何實驗量子電子元件晶片。還實際參觀了「稀釋冷凍機」裝載「超導量子位元晶片」的儀器設備。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04
Promo
真.補師公會直擊!iPSC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平時總是靜謐的中研院,在 2017/10/28 開放參觀這天,迎來超過 13 萬名初心者。在院區東奔西跑參加各種副本任務,刷新科普人文經驗值。而這次要帶大家近距離直擊 iPSC 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 iPSC 的發現顛覆過去幹細胞領域,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實驗室內藉由基因操作成人或小孩的細胞,進而實現了細胞的「返老還童」。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01
Promo
數學才不是討厭鬼!和李國偉聊聊生活中的數學
賞心悅目的藝術、每天使用的電腦,竟然都源於數學?中研院數學所的李國偉兼任研究員,分享數學如何藏身於我們的生活中。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27
Promo
AI能做什麼事?從工人智慧到人工智慧,如何期待又不怕受傷害?——機器學習月/人工智慧跨域領袖營
當有些人喊著 AI 會殺人,有些人搶先用 AI 來做聰明的事,甚至是救人一命!本文取自中央研究院「機器學習月」與「人工智慧跨域領袖營」活動內容,聊聊各領域最新的 AI 發展與應用。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23
Promo
各位觀眾:突破光學繞射極限,打造奈米雷射元件!
如同摩爾定律的預測般,電晶體元件的尺寸在過去數十年間不斷縮小至奈米尺度,帶來了科技與工藝的精進創新。但發光與雷射元件,卻受限於繞射極限而難有突破。中研院呂宥蓉博士與團隊所開發的電漿光子奈米雷射,利用金屬與介電質之間會產生表面電漿極化子的特性,成功開發出史上最小的半導體奈米雷射。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0/28
Promo
從電力傳輸到磁浮列車,超導體的未來研發趨勢在哪裡?
「超導體,我研究了一輩子!」電力傳輸、儲能系統、醫療設備、微波通訊、磁浮列車······你知道都能運用超導體技術嗎?隨著科學界對超導體相關現象的理解越來越深,以及「高溫超導」的發現,超導材料將在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專訪中研院吳茂昆院士,聊聊超導體目前的進展及未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9/12
Promo
震央在高雄的美濃地震,為什麼台南災情最嚴重?問問超級電腦吧
臺灣數值地震模型 (TNEM) 由中研院地球所李憲忠副研究員開發,可以精確且快速分析出地震發生的過程,了解歷史地震、現今地震及未來的情境地震,為防災帶來重要的貢獻。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7/26
Promo
螢幕也能超軟 Q!有機元素如何化身成多彩 OLED 有機光電材料?
從貞子可以爬出來的傳統映像管電視,變成影像流暢的輕薄液晶螢幕,許多科幻電影描繪未來顯示器甚至能變成卷軸從手錶拉出來,或直接顯影在汽車擋風玻璃上,這該如何辦到?有機發光二極體,正將色彩與光明帶往以往無法照亮的領域。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8
Promo
天氣與發電究竟有多纏綿?郭志禹帶你一窺科學的「風中奇緣」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但要把風力運用於生產能源,「可預測性」是極其重要的條件。中研院應科中心郭志禹副研究員,將氣象預報所使用的 WRF 模型,比對在風場實際測得的天候數據,再把得到的結果應用於風力發電的效能預測上。對於能源政策的擬定、資源配置、機械設備維運時程安排等,都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3
Promo
化學有趣在哪裡?做實驗怕水逆嗎?和科學玩成一片的科學家林志民
大氣中存在許多分子,雖然看不見,卻跟人類生存密切相關。例如「過氧化氯」加速臭氧層被破壞、「克里奇中間體」影響酸雨的形成。這類基礎研究的成果雖無法賣錢,但對於理解大自然的力量相當重要。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所-林志民研究員,將研究分子和化學當作夢想職業,並創辦《科學家在玩什麼?》體驗營,讓高中生體驗科學之趣味與精髓。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5/09
Promo
超高速光學顯微技術,連使出電光一閃的病毒粒子都拍得到!
動體視力對於運動員很重要,而研究移動快速的細胞、病毒、細菌時,為了讓顯微鏡底下的世界看得更快更清楚,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謝佳龍助研究員,與團隊一起研發每秒可拍五十萬張影像的光學顯微技術,有助科學家在對生物系統造成最小干擾的情況下,直接觀察奈米尺度的活體現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5/08
Promo
遠的要命的遙遠星系,能揭開宇宙演化的奧秘?天文學家王為豪專訪
天文學家在黑夜裡觀測,搶在天未明之前,透過望遠鏡取得他們所需的資料。中研院天文所王為豪副研究員,利用遠紅外光及次毫米波觀測遙遠星系,揭開宇宙演化的奧妙。而美麗的天文影像,能夠傳達給大家許多科學的想法。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5/05
文明與社會
人體解析
站著生、蹲著生,就是沒有躺著生——古代婦科面面觀
臺灣有句俗諺:「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但面對分娩的緊張時刻, 1500 年前,中國古代婦女臨盆時不躺床上,幫助產婦安心生產的也不是醫生。古人以產婦為中心,由女性助產者環繞支持,度過生死大關。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研究員,穿越時空,看看古代婦科醫學如何建構女人安胎、養胎、分娩的歷程,從中窺見身體與醫療的性別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2/21
專欄
寡婦偷人罪可赦,豪紳不可欺民女——秦漢婚姻律令
婚姻是什麼?相愛的兩人還是一只契約?其實,婚姻往往體現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關係。本文介紹秦漢竹簡的婚姻律令,帶你瞭解該時代婚姻鑲嵌於社會中的特殊意義。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1/30
專欄
從麻瘋病到新冠肺炎:由歷史發掘中國防疫的真實面相
2020疫情肆虐,隨之而來的傷害,是對病患的「污名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研究員疾病與社會研究,由麻瘋病的醫學史研究,省思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困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1/23
Promo
臺灣是過勞鬼島嗎?中日台韓工時比一比
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你累了嗎?過勞、高工時是台灣長年以來的勞動代名詞,年輕人常以鬼島戲稱。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蔡明璋研究員認為,若要更適切理解工時過長的議題,不要侷限在台灣自身的觀察,他的策略是將中國、韓國、台灣、日本一起納入做比較,探究東亞國家的勞動狀況。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0/30
Promo
花轟、撇步、粉阿劣!語言學家如何做「臺灣國語」研究?
在禁說台語的年代,不小心說溜嘴,學生得掛牌、罰錢,字正腔圓的國語是最受推崇的標準語言。但曾幾何時,台式國語越來越當道,許多流行字詞也來自華閩交混,例如奧步、撇步不但是本世紀初「台灣製造」,甚至同步影響華語圈!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蕭素英副研究員,透過古漢語、現代國語、近現代閩南語的語料分析,帶領「研之有物」讀者一同看看台式國語的前世今生。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0/05
Promo
AI 當法官,會是正義女神的化身嗎?專訪李建良
讓 AI 坐上審判席,會是追求正義的新解方嗎?AI 法官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或者科技暴走的新危機?「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建良,從法學視角提供思辨觀點,我們不只應審視 AI 的技術能力,也必須嚴肅面對規範性界線。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9/19
Promo
麥田圈、浮世繪、至尊魔戒?!「星海巡奇」一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宇宙也有麥田圈?重力如何害遠方星系「面目扭曲」,宛如魔戒?磁星會吹熱泡泡,研究員用電腦畫浮世繪?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中研院「開放博物館」,「星海巡奇」線上展覽展出研究員們的心血!快來飽覽令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8/29
Promo
殷墟考古大發現!走進上古商王的洗澡間,青銅熱水器、去角質小道具
殷墟是商朝晚期的王都遺址,也是中國現代考古發掘的搖籃。除了舉世聞名的甲骨文,殷墟還出土眾多銅器、陶器、馬車器、骨器等珍貴文物,件件印證了上古文明的燦爛風華。原本備受質疑的商朝歷史,也由此獲得文物的強力佐證。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8/04
Promo
「停經後,女人還是女人嗎?」古人這麼看月經與更年期
當月經不再來,50 後的女人如何被看待、定義?醫療如何介入女性的身體?背後隱含了什麼身體觀?「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研究員,考察古人面對「絕經」的歷史脈絡,提供對熟齡女性醫療關懷的省思。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2/19
Promo
用「禍延子孫」的問卷紀錄庶民生活,長達二十年的「家庭動態資料庫」
成年子女誰最常探視父母?夫妻相對收入和婚姻品質有什麼關係?幸福感有年齡和世代差異嗎?這些研究從親子、性別、世代等不同角度,探討社會重要議題。不過,它們其實有一個共同基礎──研究數據皆來自中研院「家庭動態資料庫」。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2/06
Promo
「言論自由」和「管制攻擊性言論」之間的紅線該怎麼畫?
惡意,在人類世界裡從來不曾缺席,然而身處多元社會,惡意是否也屬於多元的一部分?近幾年,仇恨性言論是世界各國關注的議題,任由歧視蔓延可能侵害人權,但出手管制也挑動了言論自由的敏感神經。本文專訪長年研究國際人權法的廖福特研究員,分享他對臺灣人權進展的觀察。他認為,從臺灣社會的實際演變觀察,訂立全面平等法能具體改善社會群體的不平等處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1/16
Promo
打破博物館的權威!讓泰雅文物回到原鄉,來一場意義非凡的「共作展示」
若博物館展覽的文物回歸誕生地展示、研究對象掙脫研究素材的單一角色後,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這一次,中研院民族所將泰雅族的文物帶回當地部落進行共展,研究員發現,無論是選件、展示方式、參觀規定,甚至是對文物的詮釋上,部落和博物館都有著相當不同的看法,並從這些迷人的差異中汲取出相當豐富的收穫與成果。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25
Promo
你幸福嗎?臺灣家庭滿意度研究:伴侶關係影響最大
研究指出,一個家庭的幸福與不幸福,相對於其他因素而言,「婚姻效能」對於家庭滿意度的影響力最大,然而,什麼是效能?在婚姻中又有什麼會影響效能感呢?難道只有參與婚姻的兩人需要為家庭的幸福感負責嗎?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24
Promo
人類學家如何從田野考察中,挖掘出幾近失傳的「女書」文化?
女書是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神祕流傳數百年直到 1982 年首度被發現。1990 年代起,人類學家劉斐玟走訪中國湖南,投入女書的田野研究。她參與拍攝紀錄片、蒐集歌謠故事,還與女書傳人結拜為姊妹。本文專訪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斐玟,看人類學家如何挖掘文化背後的動人故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16
Promo
不管是求學、求職、環遊世界或是做間諜,臺灣人日治時期出國行李清單第一項:「旅劵」
出國行李清單絕不能忘記的東西是護照,你知道日治時期臺灣人也有一張絕對要帶的東西才能出境嗎?1897 年至 1907 年凡是由臺灣出境,無論日本人、韓國人、臺灣華僑、臺灣籍民,皆須申請「旅券」。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06
Promo
這些神祕文字只有女人懂!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
過去,中國文化是由男性書寫的陽性觀點,即使是明清的女詩詞人,也身處在主流的文化階級,底層的陰性觀點鮮少現身。女書吟唱的故事與生命,恰恰是長久以來被忽視的農村、婦女史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05
Promo
增加電費、能源稅、大眾運輸……節能減碳該從哪做起?「邁向低碳社會」民調告訴我們的事
三十多年來,國人不再只注重經濟成長,而是希望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能夠兼顧,甚至越來越傾向環境保護優先,顯示台灣正處於環境典範轉移的過程中:從「經濟成長」的老典範,轉移到「環境保護」的新典範。但民眾對於環境意識和行為,以及低碳政策的偏好到底發生什麼事?讓我們透過民調一同來討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8/29
Promo
要穿越只需打開一個APP:《歷史地圖散步》帶你走進百年老照片現場
「很多讀者拿到書和 APP 的第一步,會先找自己家在哪裡,然後發現自己的家一百年前可能是墓仔埔、或在河道裡面。」中研院的「歷史地圖散步」系列製作團隊,結合耐人尋味的老照片、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與現今的 Google 地圖街景,將整個城市變成故事展覽館。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8/28
Promo
言論自由不等於亂說話,但它的界線在哪裡?
言論自由,對個人來說,與自我實現息息相關;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則是確保民主價值的必要條件。然而,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其中一條紅線是「妨害名譽」。
近年來各級法院在「民事名譽侵權」認定上,對合理查證的要求越趨「嚴格」,而「刑事誹謗」認定上,對發言者責任認定越趨「寬鬆」,是為什麼呢?此課題攸關臺灣民主發展的品質,值得認真關注。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7/30
Promo
什麼都有什麼都學什麼都不奇怪,從研究鯊魚到投資理財的斜槓人生
科技媒體《 INSIDE 》主編、線上理財課講師……李柏鋒的斜槓人生,多半圍繞著投資理財。然而在這之前,他曾在中研院從事科學研究長達十年,鑽研的還是毫不相干的鯊魚!李柏鋒分享了生態研究工作者的日常與甘苦,也述說基礎科學訓練的跨界影響力。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6/15
Promo
有一種甜叫臺南:你不知道的臺南製糖業發展史與冷知識
臺南人都喝全糖?這與製糖業發展有關。臺南竟有戰鬥機低空飛過?這則是二戰時期的遺留。在農業中常見的臺灣水牛也曾拉動過航空業的發展,產業間息息相關的脈絡互相交織成一部台南歷史。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6/06
Promo
成年子女誰最常探視父母?台灣調查發現單身女兒就感心
不論老後是否靠自己,爸媽總期待孩子離家有了一片天,仍會時不時回家探望陪伴。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費時 20 年,追蹤台灣家庭的互動模式,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從中發現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研究成果挑戰了西方經典示範論觀點,反映性別差異影響家庭互動,也預示臺灣未來可能將由大齡女子承擔較重的養老壓力。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4/25
Promo
臺南為何圓環多?翻開《臺南歷史地圖散步》找原因
手機遊戲《極速領域》中,賽車玩家可以飄移過彎;但現實世界中,汽機車在臺南圓環經常險象環生。臺南為何一堆圓環?其實,這是日治時期仿效巴黎凱旋門而設計,透過放射狀的道路,讓當時的交通更便捷,並象徵統治權力的中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3/27
Promo
你會怎麼「坐」?住在你我身體裡的「文化」
身體感官的各種感受,蘊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每個細節,我們太容易習以為常、往往未曾深究。但其實這些「感受」,是人類建構物質生活、社會互動、及科技進展的重要動力。從日常生活各個面向,可以發展出一套「文化身體感」的理論典範,進而對於人類歷史和文化做出更深刻的解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3/15
Promo
背後中箭、大啖貝類,史前南科住了誰?
背後中箭,不是險惡的現代社會才有。南科考古計畫協同主持人李匡悌,從文中看到史前文化住民的鬥爭躍然眼前。一起來看看這群挖故事的人如何透過發掘史前文物,找出史前文化和現代人類的連結。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2/23
Promo
法庭之上,那顆可能改變一切的「保齡球」
像是 DNA、自白、證人指認等等「重量級」的證據一上台,就會像是一顆巨大的保齡球壓在法官的內在決策環境之中,形成一個「證據重力場」,製造出在心理上的「凹陷」,進而影響法官對於其他個別證據的評價和詮釋,甚至左右了最終審判的方向。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1/29
Promo
為何放走了大野狼?性騷擾事件的權力運作
從性觀念來說,歐美民眾對性抱持相對開放的態度;臺灣在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性觀念則比較保守,連談論都有很多忌諱。因此在臺灣我們較常知道的是言語或肢體動作上面佔些便宜、或類似偷拍的行為,但對於更嚴重的性騷擾事件的揭發或報導相對較少。「總之就性騷擾來說,目前沒有聽過哪個國家狀況比較好的。」張晉芬解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1/29
Promo
當娜美還未出生,17 世紀的梅利號要如何抵達台灣?
荷蘭商船通常是從東南亞載來香料,到日本換銀子,再用銀子跟明朝交換絲綢,也就是拿各地特產相互交換。荷蘭東印度公司高層就能參考這些水文探測資料,謹慎區別不同船隻適合的港灣與航道,並規劃這一個航道應該載運什麼商品,以及擬定後續的造船計畫,藉此減低「船亡人亡」的海運成本。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1/22
Promo
深海沒有大鳳梨,卻有數不盡的人文遺跡──臧振華的水下考古
因為地殼變動、海水面變化或飛機船舶的沉沒,讓許多人類遺址和文物,被深深藏在廣闊的海底。水下考古就是透過專業的潛水與水中探測技術,結合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的觀點,對這些海底的文化遺產進行研究。如同陸上考古一樣,是人類鑑古知今的重要工作。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10
Promo
投完票就能洗洗睡?可是瑞凡,佛系參與無法讓臺灣更民主
雖然經過幾次政黨輪替,但臺灣的民主其實還處於新興階段。然而面對民主改革的困難,仍有公民可以一起努力的政治策略。2018 競選觀測站收集的資料都會公開、提供各界進行實證研究,讓公民將不再只是表演政治的觀眾或消費者,還有機會積極促成臺灣選舉文化的反省與改變。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1/21
Promo
話總說不清楚該怎麼明瞭?你需要的是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研究員李佳穎專訪
語言是我們溝通的工具,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的李佳穎研究員,觀測語言使用時大腦的反應,構築出臺灣語言使用與大腦關係的資料庫,包含從嬰幼兒語言發展、學齡閱讀障礙、老年老化失智、腦傷者使用語言的情況。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1/13
Promo
「這很好笑嗎?」幽默在夫妻之間不一定是個好東西?
「妳快點回火星去吧!地球是很危險的。」在《少林足球》電影中,當周星馳對著趙薇說出這句話時,相信多數觀眾都笑了,但如果你對著自己的老婆或老公說出這句話,下場會怎麼樣呢?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周玉慧研究員,與團隊長期研究「夫妻互動關係」,發現夫妻間幽默的後果有好也有壞!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0/31
Promo
藏在陶器紋路裡的「海洋奇緣」:拼湊大洋洲史前 Lapita 文化故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8/21
Promo
如何斷開中文峰峰相連的詞彙鎖鍊,讓電腦能讀懂字裡行間的語意?
讓電腦擁有理解人類語言的能力,就是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縮寫 NLP)。然而,人和人之間就會誤會彼此的語言了,電腦要如何理解語義?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的馬偉雲助研究員說明:以中文來說,最基本的,要先教電腦學會「斷詞」和「理解詞的意思」。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7/13
Promo
人生就是不停地寫選擇題:經濟學怎麼衡量人生的選擇結果呢?
人生由一連串「選擇」組成,不同選擇會導致不同結果。如何衡量人們的抉擇對後果有什麼影響?這是經濟學家感興趣的命題。「衡量」,總要有個客觀且避免偏誤的計量方法,而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的許育進副研究員,專門設計給經濟學家使用的「統計方法」。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7/13
Promo
為何冬天打雷是不祥之兆?從歷史氣候研究找出端倪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王寳貫主任,除了以雲物理的研究聞名,也致力於歷史氣候的研究。他從古代文獻中尋找線索,了解過去的氣候變遷,也發現氣候經常影響著人類歷史。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6/21
Promo
臺灣的「勞工遷徙」分析:人為何漂向北方,逢年過節的返鄉潮也一路向南?
臺灣勞工們長年為了謀生而離鄉背井,現在讓我們來利用各類人口個體資料分析勞工遷徙的路徑。飛到 1950~2000 年代的臺灣上空,鳥瞰勞工們在地表遷徙的求職歷險記,藉此找出不同遷徙路徑的就業對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4/29
Promo
大洋洲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由構樹的遺傳資訊譜出的人類遷徙史
在臺灣城市和郊野都能看到的構樹,不僅對大洋洲南島語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透過分子親緣分析與植物分類學研究,也成為人類學、歷史學拓展知識的關鍵角色。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鍾國芳副研究員,與團隊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佐證了大洋洲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4/29
Promo
利用臉書的動態、鄉民的發文,讓 AI 學習人類字裡行間中的情緒
情緒,是許多疾病和社會問題的表徵。例如有躁鬱傾向的人們,說話用詞有很大的情緒起伏;又如網路霸凌,會反映於社群留言的用字情緒。若能及早偵測到這些情緒,就有機會及時避免憾事發生,而這個任務可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協助。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2/15
Promo
氣候會讓在台日人體質退化?熱帶神經衰弱與撕不掉的灣生標籤
日治時期,「熱帶神經衰弱」於在台日人之間流行,影響範圍小從個人生產力,大到南進政策的廢存。藉由研究「熱帶神經衰弱」理論上的演變,中研院史語所的巫毓荃助研究員發覺,這不只是單純的生心理疾病,更牽涉在台日人如何於台灣殖民社會中,面對殖民地生活、政治與文化的難題及尋找身分認同。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2/08
Promo
用統計學看股票投資:投資人理性嗎?「追高殺低」真能穩賺不賠?
華爾街諺語:「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毀滅。」其中有哪些預期心理和動能效應影響?本文專訪中研院統計所的何淮中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1/25
Promo
關於那些難以說出口的傷:家內性侵的心理創傷研究
「為什麼說謊?」「這種爸爸真是禽獸不如!」「你吃這些藥就會好」⋯⋯這些是家內性侵受害者常聽到的話,卻也是將之推向孤立邊境的話。本文濃縮自不同受害者的生命篇章,中研院民族所的彭仁郁副研究員,透過臨床田野訪談與精神分析,希望幫助理解受害者內心的真實黑洞。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1/24
Promo
重災區在災難發生前就已經身處險境?關注受災風險不公平的災難社會學
災難發生時,它不分貧窮貴賤襲擊人們,然而對個人而言,自然災害並非隨機與中立。某些職業、階級、族裔的人們特別容易遭受災害,災後生活狀態也更容易惡化——受災狀況特別慘痛的人們,在災難發生前就已身處險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0/22
Promo
蘇東坡也吃檳榔?在文字裡抽絲剝繭的醫療史研究
你可以想像堂堂大名的宋朝文人—蘇東坡邊吃檳榔邊頌詩歌嗎?,在貶謫到海南島後因為當地的「瘴癘之氣」也難免生病,據說吃檳榔可以治療此疾病,因此蘇東坡便入境隨俗、大吃特吃,甚至還特地寫詩歌詠檳榔:「可療飢懷香自吐,能消瘴癘暖如薰。」很難把國文課本裡的唐宋八大家,和台味十足的紅唇族聯想在一起。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0/18
Promo
物品損害照價賠償,但身體和心靈的傷又該如何標價?
「法律實證研究」是用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把抽象的法律規範,放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來觀察、理解。透過大量的數據資料、配合統計分析,可以建立各種可預測的模型。對於法律理論的建構與驗證、或是法律制度的改革與優化,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9/27
Promo
心裡有事過不去?訓練正念:活在當下、放下執著
正念 (Mindfulness) 的意思並非正面思考,而是「活在當下、放下執著」。正念源於佛學,但近年來無論西方或東方,都透過科學化的心理學研究,藉由訓練正念,舒緩過度自我膨脹所造成的情緒壓力、緊繃的人際互動。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7/29
Promo
解決對立沒有特效藥:從認知科學找到社會衝突的原因與解法
為何不同立場的支持者,總深信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探討社會心理學家海特的認知模型,結合自身經驗與論點,試圖找出化解社會衝突的解方。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