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語言是我們溝通的工具,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的李佳穎研究員,觀測語言使用時大腦的反應,構築出臺灣語言使用與大腦關係的資料庫,包含從嬰幼兒語言發展、學齡閱讀障礙、老年老化失智、腦傷者使用語言的情況。
閱讀障礙怎麼判?腦波數據見分曉
很多時候,「注意力缺乏」跟「閱讀障礙」會一起發生,但何者是原因很難區分。
有許多孩子在學習場域出現問題時,都會被說是「注意力」有問題,就帶去心智科。但其實也要探討其中原因,有注意力困難的,也有可能是「閱讀障礙」而造成的學習成績低落,進而造成情緒或人際問題。
李佳穎的團隊曾進行一個不匹配負向波 (Mismatch negativity, MMN) 的研究,他們與亞東醫院的神經小兒內科合作,發現「注意力」跟「閱讀障礙」在語音上呈現的大腦模式是不同的(註一),雖然在行為層次很難區分,但透過大腦的反應,其實可以區分得出來。
孩子的閱讀障礙,能透過什麼方法協助?
課程學習注音符號,在這期間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注音解碼的速度比較慢。在小學一年級發展較慢、情況很嚴重的,都可以直接透過測驗判定出來,但有些智力高的孩子可以死背,就沒有那麼容易判別。
另外,在臺灣社會中,有些來自低社經家庭、原住民或新住民的孩子,閱讀發展也會比較慢,使得他們在一開始的學習成就相對較低,報章雜誌也常報導這些小朋友的會考成績有些特別差。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學習閱讀所使用的語言,其實是他們生活上的「第二語言」;若要改善這種情形,則需要幫助這些小孩建立學習文字所需使用的口語詞彙知識。
基於這些研究發現,李佳穎和團隊設計了一些輔助教學的遊戲。像是這款打地鼠的《收割季節》遊戲,每次會出現字的「音旁」或「部件」,看到有相同部件的字就可以打下去,像下面這部影片示範:
透過這種遊戲,視覺上看到許多具有相同部件的字(不管認不認得),孩子在聽覺上又能聽到讀音,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的學習效果。在小朋友的大腦中,「文字」可以與「聲音」連結很重要,例如知道「小狗」這兩個字的讀音,就可以連結到既有的口語詞彙知識。大腦把「文字」跟我們所使用的「語音」、以及背後的「意義」連在一起,就可以達到認識文字與閱讀學習的目的。
所以我們做這些不只是為了幫助閱讀困難的孩子,也讓其他學習落後的孩子透過輔具、遊戲來補足這些語言學習的經驗值。
臺灣的神經語言學研究,和國外有何不同?
許多人會說「左腦管語言」,其實是、也不是。因為當語言表現到巔峰極致時,是左腦負責主要功能,但左腦有困難時,右腦很多地方會幫忙。
語言區是不是只在左腦?不是,「全腦都重要」。語言也不是單一功能,是很多系統互相扶持。
我們看到國外進行許多嬰幼兒語言能力的分析,研究顯示「語音能力」是後來很多閱讀能力的基準。嬰兒一出生時,其實對所有語音都有區別能力,可是如果有些語音沒有接觸的機會,到 6-10 個月大時會逐漸降低對這些語音的敏感度。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語言,存在各自的語音組合,在臺灣光是國台語就不一樣了。不同語言所使用的語音組合不一樣,例如,我們沒辦法將芬蘭的研究用到臺灣的語言習得研究上,因此必須建立臺灣本土的語言發展資料。李佳穎的團隊進行這塊研究已近十年,最困難之處在於「受試者」的尋找。
李佳穎熱愛科學研究,但更希望這些神經語言學研究的成果可以被使用並走進社會。在研究臺灣語言使用與大腦關係的過程中,她發現缺少了許多本土的資料庫可以用,然而不同語言各有其特異之處,即使國外有,也不能直接拿來使用。所以李佳穎很希望能在這方面有所貢獻,和實驗室成員一起將臺灣的語言使用與大腦關係資料庫建立起來。
如何探討「語言使用」與「大腦」之間的作用機制?
在每個次領域都會找到其中更小的單位,語音最下面就是音節、聲調,音節裡有很多更小的聲音:子音、母音的構成。要了解這些小小的元素是怎麼合併、原則在哪。所以如果想要探討語言特性的存在與否,或是不同腦區如何掌控不同語言特性的學習與運作,就要把這些小小的元素結合進科學實驗的設計當中。
例如,中文有很多有趣的特性,像是中文有 184 個數量詞,團隊建立這些數量詞的使用資料庫,並透過實驗來探討:一般讀者如何使用不同的腦區,掌握量詞的語意與語法特型,甚至老化、失智對於這些語言特性的使用會不會有困難。因此這種數量詞的神經語言研究成果,也能用來檢視學童或第二語言學習者的中文語言能力精熟程度,乃至於應用在老人失智時大腦退化的篩檢上。
進行神經語言學研究,需要哪些能力?
在那個年代還未有相關的教科書,所以李佳穎就到網路上的討論區提問,或是搜尋其他人的使用經驗,還有學習影像分析所需的程式語言,這樣一步步學起來。學會與不同領域的人對話,才能進行跨領域的合作研究。因此,現在實驗室成員也不是專一背景的,學生各自的專業很多元。
我很希望在實驗室建立這種氛圍:團隊很重要,研究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事。
延伸閱讀
- 李佳穎的個人網頁
- 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大腦與語言實驗室
- (註一) Yang, M.-T., Hsu, C.-H., Yeh, P.-W., Lee, W.-T., Liang, J.-S., Fu, W.-M., & Lee, C.-Y. (2015). Attention deficits revealed by passive auditory change detection for pure tones and lexical tones in ADHD children.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9(470), 1-13.
- Hsu, C-H., Lin, S.-K., Hsu, Y.-Y., Lee, C.-Y. (2014). The neural generators of the mismatch responses to Mandarin lexical tones: an MEG study. Brain Research, 1582, 154-166.
- Lee, C.-Y., Yen, H.-L., Yeh, P.-W., Lin, W.-H., Cheng, Y.-Y., Tzeng, Y.-L., & Wu, H.-C. (2012). Mismatch Responses to Lexical Tone, Initial Consonant, and Vowel in Mandarin-Speaking Preschoolers. Neuropsychologia, 50(14), 3228-3239.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語言使用」和「大腦」的關係是…? 專訪李佳穎,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