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育種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與傳統基因改造不同。精準育種技術沒有外加基因片段,反而是直接去除或變異「植物」本身的基因片段⋯⋯
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與海王星的軌道呈和諧的共振關係,互相受彼此的重力牽連著、卻不會因距離太近而打破軌道的平衡。但若冥王星稍有不慎,掉到了安全範圍之外,其軌道將變得無序,便不再跟海王星跳著和諧的方塊舞了。
1761 年歐洲的天文學家們爭相用最先進的儀器紀錄一個罕見的天文現象──金星凌日, 以精確測算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然而當大家拭目以待地望向剛與太陽重疊的金星時,卻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金星變形了!
女星朱芯儀罹患HER2陽性乳癌,引起高度關注。HER2陽性乳癌有幾個特點,包括進展較快、易復發、易轉移到淋巴或內臟、常出現抗藥性等,使得預後普遍較差。
在疫情發展之初,許多確診者的嗅、味覺失常。根據後續追蹤,有將近 46% 的確診者在確診一年後,依舊有嗅覺障礙的症狀。 為了給予正確的治療,科學家提出了幾項可能的原因。
如何選擇「基因交友軟體」?——影集《真愛基因》的現實
「我的愛像Lemon Tree」,詩人與他們芬芳的檸檬樹:柑橘樹種的傳播史──《馴果記》
【貓心專欄】星座 / 血型 / 性格,哪一個影響了你顏色偏好?
抽絲剝繭的果樹學,19世紀的進步與藝術──《馴果記》
猴痘有可能會大流行嗎?帶你一窺猴痘的症狀、傳播途徑與可能的防範措施
猴痘這個傳染病,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擴散到 29 個國家、患者數破千,世界衛生組織(WHO)在6月6號警告,指出目前的病例數可能是被低估的。現在台灣也出現了案例,不禁讓人思考猴痘到底會不會全球大流行呢?
為什麼中國還在靠封城?科興、國藥疫苗對 Omicron 還有用嗎?
最近,上海人剛結束兩個月足不出戶的痛苦生活,但⋯⋯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不封,疫情真的可能更加嚴重?
來塊很 Jazz 的「聽覺乳酪蛋糕」!卡路里消耗、大腦訓練、心情愉悅一次滿足
音樂就像一塊生乳酪蛋糕,只要加以烹調,就能變成輕乳酪和重乳酪蛋糕。現在,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聽覺乳酪蛋糕」可能會讓你很意外的 point 吧!
物理學家如何煮義大利麵?
研究團隊在《流體物理學》期刊上,分享煮義大利麵的技巧。
「阿凡達療法」:改善幻聽的替身科技
全球影迷等待《阿凡達:水之道》上映的同時,有人正引頸期盼第二代「阿凡達療法」的臨床試驗結果。
泰瑞的顏色是真的!?——鴨嘴獸的生物螢光
《飛哥與小佛》中的超人氣角色鴨嘴獸泰瑞,可愛討喜的外表使牠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鮮明「泰瑞色」蔚為風潮。但你知道嗎?泰瑞的顏色其實是真的!
當 Omicron 已成為日常,下一個迫切問題:到底有沒有後遺症?會永久破壞某些器官嗎?
我們一般人認為的輕症,就是覺得流個鼻水、咳嗽、發個小燒,像平常感冒一樣,休息個幾天就沒事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讓孩子成為冒險王!花更多時間在冒險遊戲,體驗到更少焦慮及憂鬱情緒
孩子們充滿好奇心,事事都想嘗試看看,但爸媽往往不放心孩子成為「冒險王」。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發現,花更多時間在冒險遊戲的兒童,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況比較少。 孩子真的能變成冒險王嗎?
品種狗狗的行為,有關遺傳,非關品種
分析大批品種狗得知,狗狗的行為,和毛色、體型等外在特徵一樣可以遺傳,然而不同品種之間,卻缺乏差異。
陰莖,是社交安全的重要指標?!
早餐店阿姨見人就稱「帥哥」、「美女」的日行一善,其實潛藏誤判性別,引發衝突的職業風險。
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
普朗克提出電偶極振盪子能量的背後物理,因此 1900 年 12 月 14 日被公訂為「量子理論的誕生日」,但是普朗克真的是發現量子力學嗎? 其他科學家對量子力學有什麼發現呢?
烘焙系動畫利用米做麵包——淺談米的科學與應用
日本動畫《烘焙王》中的「Gopan 米貝果」讓評審讚嘆,實現了人類前所未見的頂級口感麵包。到底用米做的麵包口感會是如何呢?米還能怎麼應用?
調香師的秘密:「糞臭素」挑起你骯髒的慾望
一場關於香水的訪談,調香師 Roja Dove 表示自己會在香水中加入一種名為「糞臭素」的分子。 「糞臭素」是怎麼來的,又為什麼會加在香水中呢?
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中研院揭曉「人馬座 A 星」的神秘面紗!
2022 年 5 月 12 日,「事件視界望遠鏡」公布人類史上第二張黑洞照片,而且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就位在銀河系中心!
什麼樣體質的兒童容易重症?我們該怎麼防範?兒童染 COVID-19(新冠肺炎)之探討(二)
什麼樣體質的兒童容易重症?我們該怎麼防範兒童染 COVID-19? 研究指出糖尿病、肥胖、早產等的兒童、嬰幼兒,染 COVID-19 後的病況,可能更嚴重。
拿自己做抗老化實驗 │ 科學史上的今天:06/29
1991 年 9 月,四男四女進入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生物圈二號」,試驗在與外隔絕的環境中能否自給自足地生活下去,作為未來移民太空的參考。他們的年紀都在三、四十歲上下,唯獨一位已經 67 歲,那就是今天生日的華福德醫生(Roy Walford, 1924-2004)。他不只年紀與眾不同,當圈內因農作物歉收而需減少食物配給時,只有他暗自欣喜,因為難得有此機會可以讓他做抗老化的人體實驗。
莎拉.吉爾伯特, 凱薩琳.格林 | 天下文化
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
站在「震動機」上就能增肌並預防老化?真的這麼簡單有效嗎?
為何新冠病毒突變之後傳染力更強?——關鍵在於變異株的棘蛋白結構
為何哺乳類顏色不能像鳥類與爬蟲類一樣豐富——著色的演化生物學
10 種一直在你身邊的昆蟲室友,你認得嗎?(蟑螂、蚊子、蒼蠅除外)
那些年,在臺灣進行的預防接種
為何明明是唸科學學位,卻成了哲學博士(Ph.D.)呢?——《物理雙月刊》
我們只用了十分之一的腦袋嗎?不,從來都是百分百──《打破大腦偽科學》
驗孕棒,可用來測睪丸癌?
今年夏天絕不能錯過——「搞笑諾貝爾獎世界展」首度登台!
認識「HER2 陽性乳癌」,透過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COVID 為何會影響嗅味覺已有結論?還可以治療嗎?
不論你是什麼音,唱出自己的吼音──音樂關鍵字|EP3: 吼
節奏與你的前庭系統──音樂關鍵字|EP2:奔跑吧!阿公
場域限制造成的「殘響」──音樂關鍵字|EP1:尋聲
你知道基因改造,那知道「基因編輯」技術嗎?讓專家一次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