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22世界地球日,google 首頁的有五種不同版本,分別代表了:苔原、森林、草原、沙漠和海洋等不同的生態系。這些地區正面臨了哪些環境議題呢?保護地球,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事?y編精選了泛科學幾篇環境、保育相關的文章,趁著世界地球日來一起來關心吧!
苔原(凍原)

source:Google Doodle
苔原也稱凍原,大多位於極圈內,終年寒冷,由於低溫和較短的生長季限制了此處樹木的發展,應此植物大多為耐寒的苔蘚和地衣,也有許多能適應特殊氣候的生物生長在此環境內。
氣候變遷讓此區的生物和環境面臨到了諸多威脅,而極地的劇烈變化也同時影響了全世界。
森林

source:Google Doodle
森林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儲存二氧化碳、調節地球氣候中也佔了重要的角色。森林砍伐、酸雨、外來種等等,都是造成森林破壞的原因。
http://pansci.asia/archives/88838
草原

source:Google Doodle
草原因為雨量較少,無法形成森林,但也沒有乾到能形成沙漠,主要的植物為草本植物。由於高大的樹木較少,這裡視野遼闊,會看到一些草食性動物(羚羊、斑馬、長頸鹿……)在躲避肉食性動物的攻擊。
http://pansci.asia/archives/video/89762
http://pansci.asia/archives/video/92066
沙漠

source:Google Doodle
沙漠的降雨量極少,在此生存的生物需要有獨特的方式可以抗旱。例如有膨大的根莖葉可以儲存水分、龐大的根莖系統能擷取地下水或是能大範圍吸收水分等等。有的沙漠也有珍貴的礦床,或是有石油儲藏。
海洋

source:Google Doodle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也是地球上物種很豐富的生態系統。但人類對於深海生物的了解至今仍知之甚少。」
海洋如經也面臨到了污染、酸化等種種的問題。
http://pansci.asia/archives/82634
臺灣

回到台灣,我們也面臨了哪些環境和保育議題呢?
城市
「城市生態系」不只是現代智人的棲息地,也有其他的生物。開發和環境有辦法並存嗎?
http://pansci.asia/archives/video/94137
環保新選擇
除了隨手關燈做好回收不亂丟垃圾,我們還有什麼環保新選擇?
另外也很私心推薦大家如果地球日要更了解地球,歡迎關注野望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