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
講者\ 邵廣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執行長)
記錄\ 王昱夫
“I will have some fish, while the poor things are still around.” — 《魚線的盡頭》
我們可能是人類史上可以享用新鮮野生魚類的最後ㄧ個世代!
可能很多人都看過《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這部電影,2006年它以紀錄片的形式描寫全球暖化造成的改變;而接下來,邵廣昭老師要帶我們認識的,是身在島嶼上的大家,過去可能從不知道、也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
什麼是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
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漁業資源的崩潰
自90年代開始,所有的大型魚類資源都開始下滑,截至目前,全球超過70%的漁業都屬於過度捕撈,造成90%大型魚類系群消失,同時,每年約有2700萬噸的魚類被誤捕或棄獲,從這點來說,漁業可說是非常浪費資源的產業。由於近年來大家都喜歡捕食大型魚類,像是旗魚、鮪魚等海中頂級掠食者的數量急劇減少,嚴重破壞生態系平衡,漁業資源也逐漸枯竭(這點可以從美國釣魚比賽冠軍的魚看出端倪:歷年的體積從3公尺一路變小到現在只剩0.5公尺),持續下去,到2048年人類將會沒有海產可吃(2006, Science)。(另外一些證據:(a) 這六十年來全球延繩釣的捕獲量不斷降低 (b)市面上的養殖魚從1980年的20%到2010年已經成長到50%,凸顯出野生漁業資源的匱乏)
人為因素才是造成海洋破壞的主因
我們往往會將很多事情,尤其是自然資源的枯竭歸咎於氣候變遷,彷彿這一切都是自然造成的;但事實是,在海洋資源枯竭的議題上,絕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後果!(在此是強調過漁的行為)「我們」都是破壞海洋的共犯。在E.O.Wilson的《生物圈的未來》中提及,破壞陸地生物多樣性的殺手可用H.I.P.P.O.這個單字做簡寫,分別代表棲地破壞(Habitat destruction)、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污染(pollution)、人口過多(population)、過度利用(overexploitation),到了海中,這五項的重要性稍有變更但依然不可忽視(O.H.P.P.I.),幾乎全是由於人類行為所引發的問題。
當然,氣候變遷也會對海洋生物帶來浩劫,像是全球暖化、海洋酸化(e.g. 可能會影響甲殼類生物、珊瑚生長,造成海洋食物鏈崩盤),然而目前對海洋最大的危機還是「過漁」。從十一世紀人類便開始獵殺海洋,隨著漁場的擴張,現在全世界幾乎很難找到哪裡的魚是安全的了!在2010年出版的全球多樣性展望(GBO-3)中也提到,海洋生物是目前滅絕速度最快的一群,其挽救工作正處於「臨界點」。(一些證據:台灣潮間帶的魚種數量從1999年還多於300種,到2011年只剩不到50種,每50年約少2/3)
其他像是台灣東港的黑鮪季,現在捕獲的黑鮪70%都不超過1歲,顯示魚類還來不及長大就被補起來,漁業資源逐漸枯竭。單從表面上看,今年的鮪魚捕獲數比起往年大大增加,這難道意味著海洋資源重新恢復了嗎?其實不然,因為台灣政府這幾年積極護漁,才讓整體的漁獲量上升,但其實只是將捕撈地區擴大,原本的漁業資源並沒有恢復。
漁業統計資料是否正確、公開?
當我們需要討論漁業資源管理時,首先需要的,就是公開正確的漁業統計資料,而我們目前的漁業資料往往是讓漁民自行填寫,大致可以反應一些變化的趨勢,卻仍與真實情形有出入。從現有的漁業署資料分析,幾乎所有的漁業資源都在減少,像是台灣最驕傲的「烏金」,過去曾經可以抓超過200萬尾,而現在最多只能捕到20萬尾左右;少數增加的都是一些小型魚群(如秋刀魚),這些小魚的生命週期較短,本身恢復力相對較快,也由於身為高階掠食者的大型魚類被過度捕撈,這些小魚的數量便隨之增加。
但是,上面的資料都只是大致的趨勢,要擬定完整的政策絕對需要更加嚴密詳盡的數據,但政府機關卻常有許多理由或藉口不願公開,像是研究成果尚未發表、若干敏感保育物種不能公開、智慧財產權不清楚⋯⋯等等,甚至連個資法也可能成為不公開的理由。
管理是否有效?
2007年,漁業署曾設立全民漁業教室加強教育宣導,提倡「選好魚、吃好魚、年年有餘」、「捕對魚、買對魚、才能年年有魚」,一直到「年年要有魚,需要漁業管理」,旨在提高民眾對海鮮食物的認知;但其內容,卻對於「要如何管理」較少著墨,這也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當前的漁業政策,常常都是等到ㄧ個物種快要滅絕時才開始喊保育,但到了這種程度才提高標準往往無力回天;政府訂定漁獲標準時,也都無視科學數據,將漁獲量設得很高,忽略了海洋保育的概念;另外,全球各地普遍存在非法捕撈的狀況,導致漁業資源消耗得更快。
對台灣來說,即使我們的捕撈量和秘魯差不多(總噸數),但由於我們捕的很多都是大型魚類,對生態的傷害幾乎是捕小魚的100倍(此概念稱為「海產足跡」),我們需要負起的責任更是沈重。無奈「吃魚的人和漁民有選票,但是魚沒有選票」,政府的政策常常會受到民代施壓,原本說好要嚴加管理的法規,到了後來演變成失控與資源枯竭的慘劇。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既往的政策只能限制ㄧ個地區的人民,但是一個地方的人民不去捕,其他地方的人也會去捕啊!究竟該如何管理?在落實上還有很長的ㄧ段距離。
我們要什麼?
想守護逐漸枯竭的海洋,我們可以從下面的方法開始:(a) 告訴政治人物尊重科學,嚴格制定限漁政策 (b) 加入行動支持海洋保護區和負責的捕魚行為 (c) 購買魚類前先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永續標準的海產,政府與商家也應依此制定海鮮指引,讓消費者能有所選擇。這些方法當然也有一些困難點,像是設立保育區,放入人工魚礁,原意是為了能提供魚類棲息的環境,但卻常常反倒吸引了更多漁民到該處捕撈,導致分不清是「魚礁」還是「漁礁」的殘酷情況。
在心態上,我們應該要充分了解我們生存環境的知識,明白其困境後,去除麻木不人的無感,將知識化為力量,讓環保、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變成主流意識,才有可能促使整個社會覺醒,挽回失去的海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eBHnJwC9rQ
你看的見與看不見的海洋廢棄物
講者\ 許慧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記錄\ 王昱夫
台灣海岸線面臨的問題
台灣面臨的海洋問題,除了漁業、海中資源枯竭外,在離人群居住地點更近的海陸交界,更存在著許多嚴重的現在進行式:港口過多、過度水泥化、美麗灣事件、海洋廢棄物污染⋯⋯
在過去許多次的淨灘活動中,可以發現台灣的海岸已不再是印象中美麗的模樣,厚厚的塑膠袋,掩蓋住白皙的沙灘,電路板、玩具、瓶罐,甚至有些垃圾漂洋過海,到了日本,去了許多我們從未聽說、遙遠的異鄉;進了海底,垃圾依然橫屍片野,輪胎、便當盒成了水下「風景」⋯⋯
意想不到的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4GbnuCzlI
在太平洋的中心,距離人類最遠的中途島,許多信天翁吞食著人類製造出的垃圾,造成數不盡的死亡。
除了信天翁,根據英國調查,其外海的魚類有1/3體內都存有塑膠,許多塑膠微粒更在魚的內臟被發現,這些無法被魚進一步分解的垃圾或許帶有毒素,有一天,會重新被我們吃下肚。另外,像是棄置漁網(過去的魚網多是以植物纖維編成,棄置後容易被環境分解,但現代的化學纖維卻會長時間存在)、橡皮筋(曾發現黑頸鷿鶗吃下橡皮筋而身亡)、塑膠袋(塑膠袋對於許多水中生物來說,長的很像水母,可能會因無法分辨而誤食),都是殺害海中生物最大元凶。
垃圾哪裡來?
在沙灘上發現的垃圾,以瓶罐、塑膠袋為大宗,你可能會以為,那些都是遊客帶來的,只要嚴格執法應該就能有效減少;事實上,沿岸垃圾的來源包羅萬象,或許你我都在不留意間成了禍首。貨櫃翻覆(曾在台灣發現ㄧ整批的玩具黏土)、垃圾掩埋場(很多蓋在海邊,經海水沖刷或颱風侵襲時,垃圾便會露出掉到海中)、填海造陸工程、化妝品中的塑膠顆粒成分,甚至是合成纖維衣服產生的碎屑,都有可能「貢獻」到那些海洋垃圾中。
這些塑膠垃圾,進入海中便會慢慢崩解成更小的塑膠微粒,這並不代表他們被「分解」了,小微粒還是一直存在著,被生物攝食,干擾整個海洋食物鏈的循環。
ICC(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淨灘及海洋廢棄物檢測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當然第一件可以想到的就是淨灘,可以參與團體清理河域與海岸邊的廢棄物,撿完垃圾後,必須進行完整的垃圾分類並分析記錄這些海洋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台灣最大量的是免洗餐具),進一步教育大眾關於海洋污染的嚴重性,並以海洋廢棄物的記錄資料督促公部門定定相關法令。(就台灣來說,最主要的垃圾都與飲食行為相關,了解之後,我們也應該針對這項發現作出相應的改變。)
做出改變!
針對台灣的處境,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改變呢?
- 不要亂丟垃圾
- 鼓勵重複使用
- 少買
- 寫email給廠商希望他們改用環保的材質
- 遊說立法,支持有環保政策的候選人
另外像是生活中比較具體的落實,可以從使用環保餐具、隨身攜帶綠背包、支持無塑生活等等開始,我們也要監督當地政府的政策,鼓勵企業與民眾一同響應,才有可能一點一滴,讓我們的海岸,恢復美麗的妝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SRrw1kUp8
Created with flickr slideshow.
延伸閱讀: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
本場演講由科技部「科普資源整合運用推廣計畫」支持,PanSci泛科學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