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杜牧寫下這首清明,描繪清明時節細雨紛飛,大家趕著祭祖、心繫家人的情景。一千多年後,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以炎黃子孫重要美德的姿態被保留下來。我們總認為「入土為安」逝者才能真的安息,就算過的再久、生活再怎麼忙碌,清明這天也要來見見家人的墓碑牌位,和他們說說話、彷彿他們從未離開。
傳統土葬具有多重文化意義,那是生者對逝去家人的想念,有了這個場所,思念似乎能超越時空和另一個世界的人對話。只是台灣地狹人稠,要找到一年至少十五萬死亡人次的土葬場所畢竟不容易。
近幾年來,海葬、樹葬、花葬這類的環保葬,逐漸被民眾接受。看準這個趨勢,台北市殯葬處從民國九十二年開始以政府力量推動海葬,希望台灣人「入土為安」的概念轉變為「入海為安」。
骨灰再研磨 加快環境消化分解
採訪這天,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施淑梨特地準備海葬專用的船和棉紙袋,仔細說明海葬的每個流程。「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希望推廣海葬成為台灣特色。」她這麼說。
一般認為,海葬就是將骨灰撒向大海,但其實真正進行的海葬儀式不僅僅是如此。將經過火化後的骨灰,還要經過研磨成更細的粉末,磨到大約2 mm以下的粉末更有利環境消化分解。
為了讓儀式看來更為慎重,處理完的骨灰,會放置到特製的棉紙袋,再放置到海葬特製的容器中。有過好幾年海葬舉辦經驗的第一殯儀館專員林彙庭說,配合家屬需求,今年特地將盛裝骨灰袋的容器設計成船的形狀,象徵過世的親人乘著船航向另一個世界。
遇水就融化的海葬船 降低環境負擔
為了不讓這些即將隨海水漂流的紙船,造成環境更大負擔,「紙船上原先用來防水的保護膜,今年也不再使用」。負責這次海葬船的業者麗捷則說,紙船原料選擇經過 SGS 認證的環保材質製作,遇水能完全分解,船上的印刷油墨也使用植物性大豆油墨,「相較於傳統純塑料油墨,對環境更友善」。
由於傳統油墨含有石油性成分,在製造、洗滌印刷設備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排放的廢水也會造成環境負擔。而對環境較友善的環保油墨可粗略分為水性油墨、紫外線固化油墨、植物性油墨(植物性來源包含黃豆油、玉米油、油菜籽油等)三種,和傳統油墨最大的不同,環保油墨能大大降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其中植物性油墨以植物油取代石油性油墨,屬於部分可分解原料,相較之下能有效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海葬船成為另類海洋垃圾?
不過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卻認為,相較於油墨可能帶來的環境危害,他更擔心海葬船變成另類的「海洋垃圾」。目前海洋中的垃圾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比例來自陸地,海葬船雖然選用環保材質,但還是需要經過幾個月才能分解,流入海洋還是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記者曾好奇詢問施淑梨,為什麼不仿照香港海葬,直接把骨灰撒在海面上豈不是更環保?她愣了一下,彷彿沒想過這類問題,「家屬需要一個儀式,讓他們覺得家人走的很莊嚴。」表面上看來,海葬只是殯葬方式的轉變,實際上則包含更多文化意涵。
推廣十年多,即便海葬全額免費,參與人數還是沒有大幅提升。以今年北北桃聯合舉辦的第一場海葬為例,共有三十八位家屬報名參加。由於海葬不記名、不設墳也不立碑,家屬若想追思,需要透過生命追思網線上緬懷親人,與台灣傳統文化中的殯葬觀念差距不小,施淑梨坦言,想打破民眾對殯葬的想法,沒那麼簡單,但希望透過殯葬文化的改變,讓民眾「用最自然的方式回歸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