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目標 15|保育及維護生態領域
44 篇文章・ 1 位粉絲

聯合國於 2015 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希望能消除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人類在 2030 年以前能安居樂業,其中共包含 17 項目標(Goals)及 169 項細項目標(Targets)。

目標 15 旨在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引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說明UNDP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1/09
日本 311 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電廠爆炸。事故發生至今十年,科學家重回福島,研究核輻射究竟帶給當地野生動物什麼樣的影響。
・2021/02/04
有些物種是因為其他物種的因素而滅絕,而人類便具有這種壓倒性的「滅絕壓力」。在許多例子中,野生生物之間確實會因為競爭、捕食、被捕食等關係,使個體數量減少。但大多數的野生生物並不會因為競爭或被捕食而滅絕。
・2020/12/25
鳥類是反映棲地環境狀態的重要指標生物,鳥類活得好不好,是一個國家環境是否健全的指標。許多重視環境健全和鳥類保育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南非、澳洲和紐西蘭,都會定期整理鳥類調查紀錄並發布「國家鳥類報告」,作為環境狀況的重要基礎資訊,也是環境劣化的預警機制。
・2020/12/24
每年這個時間點,關於台灣的入侵種綠鬣蜥 (Iguana iguana) 的議題在網路、新聞等媒體上都會稍稍提升一些能見度。入侵種綠鬣蜥的問題逐漸嚴重暗示著台灣在相關制度及法律上的缺陷,不管專家學者怎麼呼籲,政府只在乎民眾的言論,民眾只在乎自己的想法,而最後搞得所有管理策略都變得四不像且成效打折。現在問題已經逐漸從複雜變成難以理解,卻沒有人願意認真地探討為什麼……?
・2020/11/16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間,澳洲東南部引起森林大火,範圍面積將近三個台灣,長達 2,000 小時的熊熊烈火,影響了超過十億隻野生動物,包括832種受脅物種。除動物被燒死外,森林大火更衝擊到生態系的其他面向,究竟起火的原因是甚麼?身為人類的我們又該做什麼?
・2020/11/04
從保育的角度來看,物種瀕危指標評估報告可說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每次評估的過程卻不一定順利,中間還會牽涉到物種分類的正確性、生物資料的完整性、資料的有無及環境的整體影響等。即使已有確切評估的結果,有些物種仍不會被列為保育類,抑或是被過度解讀並大做文章。
・2020/10/11
一個物種要變成的保育類,必須仔細檢討生物學、漁業活動及環境壓力等資料,再經由專家共同決議。透過IUCN物種專家會議,讓專家們在會議上討論物種的現況,以評估是否將這些物種列為保育對象。
・2020/09/04
零安樂是目前台灣流浪動物後端收容的政策,實施3年來流浪動物問題似乎層出不窮。現在有動保團體想將TNVR(Trap誘捕、Neuter絕育、Vaccinate防疫、Return回置)入法,希望政府強制實施,認為這是零安樂政策最好的配套措施,能將流浪動物問題妥善解決。但這會是完美解方嗎?流浪動物管理條例的催生,將是福還是禍?
・2020/04/22
其實,1980 年代,台灣除了吃野味之外,也像現在的中國一樣——進出口、走私野生動物。在一波波國際保育組織的壓力之下,台灣於 1989 年制訂《野生動物保育法》,但成效有限……
・2020/03/24
全球各地的大城市當中,因建築的玻璃與鏡子等設計,經常會發生鳥類飛行時錯認這些是可飛行的路徑,導致撞上而造成傷亡的「窗殺」事件。窗殺事件層出不窮,臺灣也該正視此問題,並研擬出相關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