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12/31 14:10為止,PanSci在2013年總共有1205則文章,要選出10則具代表意義的文章真的很難,而點閱數未擠進前幾名的文章也未必就不具有代表性。所以,z編我精選出十則文章並附註上選入的理由。也歡迎大家分享你推薦的n大PanSci年度好文。
今年可說是科青的一年,從3/30在科教館舉辦「開放吧!科學」看到新一代科學家對於科學傳播、科普的熱情。在往後的幾個月內,也有不少廣義的科學家在見到謬誤訊息或者公共議題,依據自己的專業發聲、說真話,提供大家一個可供參考與討論的觀點。依據這樣的公眾影響力,我選出下列十則文章。
1.
阿爸,我練成開頂神功了!
這篇由黃揚名老師的文章,成為今年「指正的力量」的頭香。身分頗具爭議的巴登洛德法王,年初從公車廣告、報紙、雜誌撲天蓋地地廣告自己「成聖」的消息,而且還附上了據稱是腦部造影的照片佐證。原本宗教信仰不是科學家干預的範圍,不過既然都以腦部造影為證,勢必得經得起科學的考驗,於是黃老師就撰文討論像法王這樣的腦造影如何可能。
文章一出,還被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轉載,此舉引來了大批的信徒前往抗議,顯示這篇文章的確掀起了更大的影響力。
2.
鑑定鯨豚肉就像驗孕一樣簡單
這篇是z編我去東華大學參加一年一度生態研討會的採訪。嘉義大學獸醫學系的楊瑋誠老師,設計出一款能快速檢驗鯨豚肉的試紙,取締非法補獵就能比以往更有效率。
其實對理工科的同學來說,很容易接觸到科學家、實驗室,有任何研究突破都能第一手掌握,也比其它背景的人更了解這項研究。如果有更多同學願意成為「校園科學特派員」,將身邊的科學新發現撰寫成大家都能容易讀懂的文章,那麼就能減少大家對科學的距離感,也是一種實踐科青使命的方式。
3.
切除闌尾炎,自己動手!?
這篇是劉育志醫師與白映俞醫師的共同創作,不只題材精采,在人文史料之中也夾帶了科學資訊。其實這些資料都有管道能取得,只要掌握說故事的技巧,就能將這些知識介紹給大家認識,希望有更多科青也能嘗試編寫類似題材的文章,讓更多原本對科學不感興趣、但喜歡聽故事的讀者也能間接接收到科學資訊。
推薦另外兩則一樣精采的文章:〈勇敢傳說─自行剖腹產子的母親〉、〈謀殺、盜墓、搶屍體〉;陳俊堯老師撰寫的〈兩百年前的達爾文與沙塵暴〉這篇也頗具人文味。
4.
高含氧水,是養生長壽的新選擇,還是另一個缺乏涵養的偽科學?
這篇是首位PanSci大滿貫(當過M.I.C.講者、M.I.C.主持人、M.I.C.記錄、M.I.C.攝影志工、採訪編輯、專欄作者……)得主廖英凱的文章,他發現市面上有些「高含氧水」的相關產品,對自然科學稍有了解的人,自然會對產品的宣稱感到好奇還有隨之而來的質疑。因此,廖英凱針對廠商的說詞提出了幾項疑點,並收集了相關的資料來解釋。
如同文末的那句話:「當商人提出任何看似科學的論述時,且讓我們用科學的精神驗證真偽,做出最好的選擇吧!」科青不只具有科學思辨的精神,也希望讓更多人也能具備這樣的思維,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5.
熊貓瀕危是因為繁殖力差嗎?
自從巨蟹座的萌熊圓仔出生之後,舉國歡騰,幾乎每天都能博得媒體版面,動物園還特別開了直播時段,上演熊貓版的「楚門秀」(The Truman Show)。幾位學者認為,當初以教育的名義引進熊貓,但是圓仔出生後卻沒有藉此機會向民眾傳達生態保育的觀念。因此,PanSci從圓仔的祖籍-中國大陸轉載了幾篇原裝進口、深度談論熊貓的科學文章,希望大家能在被圓仔萌倒之餘,更認識熊貓還有保育生物學。
相關的系列文章:〈熊牙利!熊貓兇猛!〉、〈為什麼要保護熊貓〉、〈6個關於熊貓瀕危的真假傳言〉、〈熊貓瀕危是因為繁殖力差嗎?〉
6.
素顏 V.S. 狂犬病病毒-你在乎的是動物權還是米格魯?
其實這篇單獨存在的話並不會上榜。今年夏天,在台灣沉寂半世紀的狂犬病突然爆發,為了要測試鼬獾身上的狂犬病病毒是否會感染犬隻,所以防疫單位決定要以14隻米格魯測試病毒的感染力。這項決定一出,引發許多愛狗人士反對,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引起動物實驗的相關討論。
在同一時期,朱家安、海苔熊也分別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撰寫了〈不吃你的狗狗好夥伴〉和〈可愛的條件:為什麼你放不下米格魯?〉討論這個現象。期待未來有更多科青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帶給大家針對一個議題理性討論的素材。
7.
「北極熊活活餓死事件」:你看見的可能不是全部
就在熱得誇張的八月天,一張北極熊乾屍的照片,再度引起大家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視。雖然看似是好事,但科學實在不能容忍扭曲事實,於是P編整理了國際上其它專家對這則新聞的評論,寫了這篇。
類似的新聞事件還有〈片面的「調查」報導無法解決台灣的人猴衝突〉、〈裘莉切乳只為錢?相信之前請先用用理智〉。
8.
寶傑,你說說看鈉有多恐怖?
某一集談話節目中,寶傑在節目現場利用醃青江菜(據說原本要醃蘿蔔),示範了鈉對生物細胞脫水的作用。結果話題一轉,居然以鈉粒在水中快速氧化引起爆炸的短片,解釋鈉會使人體細胞炸裂。
這種明顯搞混鈉離子與鈉金屬的錯誤,加上節目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俗話說:「認真就輸了」,大部分的科學人看了節目就只是噴飯,無心提出認真的指正。不過科學月刊編輯委員、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的邱韻如老師卻認真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藉著話題的熱潮,介紹相關的科學觀念。
「民眾常因對一些科學名詞的不瞭解而導致無謂的恐懼,因此媒體的責任應該試幫助民眾瞭解與認清這些科學名詞,而不是嘩眾取寵」,當媒體還沒有善盡這項責任的時候,科青們就該挺身而出,不要認為「認真就輸了」。
9.
握手的神奇力量
這篇入選的原因不是題材,而是文章背後的故事。這是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蔡宇哲老師開的一堂課,修課的同學必須具備基礎心理專業知識,而且還得從收集資料、翻譯、編輯來練習科學寫作技巧。而課堂上的作業不只是作業,在老師與編輯潤飾之後,必須刊登到PanSci上,讓更多讀者認識心理學的知識。
同學們非常用心,所以這些作業也引起其它媒體注意,所以多有被轉載,甚至後來還被收錄進《不腦殘科學》中出版。你看看,修什麼課可以成為暢銷書 (?) 作者(之一)?希望未來有更多老師願意指導學生往科學傳播的路上前進。
10.
當在美國哈密瓜吃死了人
今年台灣經歷了幾場食安風暴,每場都在恐慌中收場。這篇提到的事件發生在2011年,當時美國出現被細菌感染的毒哈密瓜,也有人吃了之後喪命。但是美國政府的處理妥當,沒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完整的資訊也讓媒體沒有操弄民眾情緒的空間,所以危機就在冷靜的氣氛中解決了。這樣的例子在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台灣或者中國來看,很不可思議,但確實也值得我們借鏡。
順便也介紹〈下一個林杰樑?〉一文,在林杰樑醫師過世之後,我們該如何面對食安議題。
以上是10則z編認為2013年具代表性的文章。還有幾則也很想推薦,在文末偷渡一下:
- 碳封存 沒那麼可怕
- 核能爭論的批判觀察
- 你知道五月天可能是最成功的科普大師嗎?
- 「不知道為甚麼耶,臺灣的海洋垃圾裡超級多牙刷的!」–專訪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林育朱
- 解開餘震之謎
- 鳥兒消失的小雞雞
- 為什麼外星人音訊全無?
- 「我造的不是機械,是魚」-賦予海洋垃圾新生命的林正道
- 聖誕夜還在實驗室
- 讓唸書跟打電動一樣——專訪台大PaGamO幕後團隊!
- 反對!反對不知為何而反對!
- 博士後只能賣雞排、等教職?Leave a nest 揭示的另一條康莊大道
- 吃素救地球?──肉食與全球暖化的關聯
- 無所遁形的核子試爆
- 看不見的背叛
- 心智枕頭下的豌豆──讀《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
- 創業鋼鐵人 – Elon Mu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