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講者、四百位現場觀眾、上千位全球收看網路直播的網友,在三月三十日這天,一起聊了整晚的……科學!
創立兩年半的Pansci泛科學,三月三十日晚上在科教館舉辦了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活動《科仔七分熟》,邀請七位講者,進行七分鐘的科學演講。這場與台灣科學教育館合辦的活動,除了創下泛科學現場參與活動人數之最,也在通泰媒體的協助下全程網路直播,超過7,300次的瀏覽量;活動現場也邀請十八個科普相關贊助單位擺攤,分享科普書籍、電子叢書、生物模型及3D列印機等科學產品。不論是人數、型式及規模,這場實體活動都是泛科學成立以來最大的挑戰與突破。
用歷史揭開序幕:回顧國內最大科普網站Pansci發展
主持人,同時也是泛科學的共同創辦人鄭國威,首先帶大家回顧了泛科學過去兩年半的歷史及現況。在去年二月Makiyo事件、Linsanity的夾殺下,泛科學上兩位專家討論美國牛肉的安全問題,為台灣觀眾提供了第三種選擇,也創造了開站以來瀏覽量的最高峰。目前,泛科學的單月獨立訪客已突破13萬,平均每天有超過兩萬次的文章點閱,總文章數也達到兩千七百八十篇-就算沒有新文章,一天看七篇,一年也還看不完!
去年四月開始,泛科學也從虛擬網路扎根至實體活動,陸續舉辦了《成大Pansci Talk》、小規模定期科學聚會《M.I.C.微型點子對撞機》及台灣偏鄉高中的巡迴演講《PanSci 360-科學有梗》,並成立子網站《Pansci天天問》,提供民眾一個開放的科學問答平台。
泛科學的招牌開胃菜:全場自我介紹
簡單的介紹結束後,正式進入科仔七分熟的流程,但主角還不是講者,而是──台下的觀眾!「全場隨機自我介紹」是Pansci的招牌流程,藉由自由傳遞麥克風,握到麥克風的人就必須進行自介,但當晚的規則稍做了修正,因為……現場主動舉手搶著自介的人就把名額用完了!
每個人的背景都不相同,也都有屬於自己與泛科學相識的獨特故事:有在TED×Taipei聽到Z編演講而認識泛科學的工程師、對AI互動網站有興趣而搜尋到 Pansci的設計師、因為關心氣候變遷而關注泛科學的研究生,也有直白的對主持人表白:「我覺得你很好笑……不,是幽默」的澳門僑生。有趣的是,現場其實有不少新結識Pansci的夥伴:兩週前才知道Pansci的國中數學老師,在自介時展示了他用活動文宣做的摺紙;而一位原本只為姬十三而來 的大陸同學誠實的表示之前沒聽過Pansci,「但是,今天來了知道你們在做什麼,覺得很感動」。
不論是科學背景、非科學背景,認識泛科學半小時或兩年半,今晚我們都在這裡,一起聊科學。
科仔7分熟
(點選收看各段演講摘要)
- Dr.i -科學家?藝術家? [YouTube]
- 程威銓- 這才是分手の心理學 [YouTube]
- 于小雅 -蝴蝶效應,青斑蝶的奇幻旅程 [YouTube]
- 蔡宇哲-睡中有醒,醒中有睡 [YouTube]
- 林怡萱-博物館如何為科學說故事 [YouTube]
- 李佳懷-也許只是偶然 [YouTube]
- 姬十三-浪漫的溫度 [YouTube]
講者 × 觀眾:線上與現場開放式互動問答
演講結束後的觀眾Q&A時間,來自網路直播的網友及現場聽眾踴躍地針對七位講者提出了有趣的科學與非科學問題:
對於「少年Pi的奇幻旅程」中栩栩如生的動物,李佳懷老師透露電影中上百隻的飛魚可以先以動物標本開一個模,複製後再做修改,但是每一隻都一定要不一樣,而當觀眾提問那大型動物如長頸鹿該怎麼辦時,李老師則打趣地說那就要請在座有位從事獸醫的觀眾幫忙、「若動物園有長頸鹿過世時」麻煩通報一下了。在台日青斑蝶遷徙的主題中,蝴蝶姊姊余小雅則為觀眾解惑蝴蝶遷徙是否可能透過交通工具、氣流等非自願因素,以及因雄性蝴蝶的聚集現象,導致目前觀察到遷徙的蝴蝶均是雄性的現象。
關於睡眠與心理的提問,蔡宇哲老師則解釋了清明夢在臨床上可以治療睡眠困擾的功效,以及介紹以電流刺激前額葉而達到操控夢的研究,並說明做夢其實是很累的事情,在心理學上,夢境可透過後設認知的過程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更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在今日交往年紀越來越低與分手越來越頻繁的現狀提問中,在國中擔任輔 導老師的海苔熊則認為早點戀愛其實有助於了解異性的思考方式,若要降低分手可能性,不如努力多提供些安全感吧!
一位國小老師觀眾則發問如何在學校推廣科普,林怡萱認為教育不應把科學與人文、社會截然而分,也以都柏林博物館的例子期待台灣能有更多科學家、藝術家共同合作,把科學變成像看電影一樣的事,讓更多人可以了解科學裡面的故事。橫跨科學與藝術的Dr.i也以自身經驗建議對跨界有興趣的朋友,在跨領域對話時,要能持續溝通、重視邏輯與文化差異,並提醒藝術家在發揮創意的同時要能回歸實際,而科學家們不能只聚焦於機能性更要重視視覺帶來的感受。
每一個意猶未盡的七分鐘演講,源於開放的科學點子。是久經沉澱的情感,是百般梳理的想法,是一再錘鍊的字句,是精粹昇華的未來願景。在這將近三小時的活動中,融合了各個領域,激盪著腦力與創意,也開拓了視野。期望這場活動能成為發掘有趣的科學與科學家們的契機,期望這場活動能讓更多人了解科學愛上科學。科 學有著很開放的本質,他不只在象牙塔中更在美術館裡,不只在書本期刊上更在每場甜蜜的夢中,不只是闊談辯論更流連於每個怦然心動的吻痕上,無論你來自何種領域,讓我們繼續「開放吧!科學」!
活動手冊
影像集
本次活動由下列單位支持舉辦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灣數位文化協會|PanSci 泛科學
協辦單位:果殼網
網路直播/網站贊助:通泰媒體應用有限公司
恆星級贊助單位:積木文化、cacaFly 聖洋科技
海洋級贊助單位:BBC知識Knowledge、石尚集團、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科學再發現、PunApp
森林級贊助單位:貓頭鷹出版社、經濟新潮社、探索頻道雜誌、漫遊者文化、商周出版、WIRED.tw、時報出版、Registrano、Readmoo電子書店、國航科技、視群傳播、小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