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0

文字

分享

1
20
0

巨大機器人 x 沒爹沒娘的悲慘童年——懷舊動畫為何都是這種套路? ft. 工頭堅【科科聊聊 EP. 54】

PanSci_96
・2021/09/07 ・158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

在台灣剛有電視的五六零年代,當時引進的動畫,在為數不多的節目中掀起全民追番風潮!無敵鐵金剛、科學小飛俠、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小甜甜……那時動畫的兩大特色:巨大機器人與沒父沒母的悲催童年,不僅塑造了五六年級生的回憶,也影響了下一代的作品如《鋼彈》以及宮崎駿等作者,影響力巨大,直到現在還深深影響著我們與當代創作者。

本集泛泛泛科學就邀請 y 編的忘年之交兼日文 KTV 夥伴:工頭堅,聊聊上世紀動畫,還有那些創造童年的偉大作者們吧!

【前言】

  • 01:09 現今許多動畫都是受過去影響
  • 02:07 台灣電視發展史

延伸閱讀:《時代的風:四段人生與半個世界》by 工頭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巨大機器人】

  • 03:08 y編與工頭看的鋼彈是哪一代?
  • 04:46 五年級生的共同回憶《無敵鐵金剛》
  • 07:43 鋼彈是比較寫實的巨大機器人
  • 10:25 永井豪《無敵鐵金剛》《蓋特機器人》
  • 11:27《六神合體》原來改編自橫山光輝的漫畫《MARS》
  • 14:15《科學小飛俠》成人向的角色設定
  • 17:23 戰隊的始祖《假面騎士》 
  • 19:41 機器人動畫的成熟之作《鋼彈》
  • 20:25 五六年級生的成長經歷《星際大戰》
  • 21:58 太空歌劇《宇宙戰艦大和號》《超時空要塞》《銀河鐵道999》《宇宙海賊哈洛克》
  • 23:27 如果一生只能讀一本書,工頭推薦《千面英雄》
初代鋼彈(圖/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超巨大機器人科學嗎?那我們來說說《重甲機神》到底有多重|重甲科不科?04 | PanSci 泛科學

延伸閱讀:【水木一郎 Music video】《劇場版 無敵鐵金剛/INFINITY》3/30 指揮艇組合

【沒爸沒媽的悲催童年】

  • 24:25 沒爸沒媽的主角們
  • 25:41 世界名著改編的動畫才是工頭小時候的主流
  • 27:19《小英的故事》
  • 27:29《小天使(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影響了宮崎駿
  • 28:35《小甜甜》
  • 29:47 當時的動畫配樂就很講究了
  • 30:35 不同時代的收視習慣
  • 32:06 解嚴之後開放日本歌就不再改編主題曲了
  • 33:28 沒爸沒媽的主角源自於千面英雄的神話結構
  • 35:04《千面英雄》的影響力
小天使(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圖/維基百科

【創造童年的動畫作者】

  • 36:17 手塚治虫《怪醫黑傑克》《原子小金剛》
  • 38:48 後來改編自原子小金剛的作品《PLUTO ~冥王~》
  • 39:48 藤子不二雄《哆啦A夢》
  • 40:30 逼迫你長大 v.s. 停留在童年
  • 40:53 宮崎駿版《魯邦三世》
  • 42:11 吉卜力工作室《風之谷》《巨神兵》《螢火蟲之墓》《紅豬》
  • 46:39 工頭最喜歡的吉卜力作品《龍貓》
  • 48:25 動畫音樂讓人想起自己原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49:20 y編喜歡的吉卜力作品《心之谷》《魔法公主》
  • 50:53 y編與工頭喜歡的男女角色:心之谷天澤聖司、魯邦三世峰不二子、 鋼彈女軍官、福音戰士葛城美里
  • 53:48 舊作品翻新《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銀河英雄傳說》
  • 58:02 舊的永遠比新的好嗎?《閃光的哈薩威》《星際大戰》《銀河英雄傳說》《中華一番》《獵人》《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攻核機動隊》
  • 1:01:55 三十年前的神作《阿基拉》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26 篇文章 ・ 233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神廚賽恩師》從中華料理探究廚藝科學,「食育」低落就靠這集提振!feat. 鄭佳華、史達魯【科科聊聊 EP83】
PanSci_96
・2022/03/24 ・327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泛泛泛科學 Podcast 這裡聽:

當家中小朋友問你「煮雞與烤雞有何差別」,或者吵著為何不能常吃鹹酥雞,種種飲食問題你知道該如何解答嗎?《神廚賽恩師》有感於台灣大小朋友缺乏「食物教育」,而從蒸、煮、炒、炸等「料理單字」,為大家解惑料理背後的科學,探究我們每天吃的美食到底如何製成?

本集我們邀請節目製作人鄭佳華、主持人史達魯(祝福另位主持人納豆早日康復 QQ)聊聊《神廚賽恩師》的誕生過程。節目成形竟是因為製作人小孩害怕「吃雞」?中華料理繁多的料理方式,要如何以科學辨認其差異?認識「鮮味」竟是烹飪及點菜的小撇步?節目第二季還會教你煮泡麵、水餃更好吃的妙招?本集讓我們和神廚,一同暢遊「料理賽恩思」的世界!

圖/Freepik
  • 02:21 節目起源於小孩怕吃「蛀蟲雞」?

《神廚賽恩師》自 2020 年於公視開播,從華人生活中重要的飲食文化為切入點,讓孩童從中獲得科學知識。製作人鄭佳華認為生活常遇上的問題,用「科學」來解決最快,因此也曾製作《非常有藝思》、《成語賽恩思》等將文藝與科學結合的節目。由於她曾聽家中孩童發問「煮雞與烤雞有何差別?」,甚至認為「雞的毛孔是被蟲蛀過」,深深感到台灣「飲食教育」不足,才動念想出《神廚賽恩師》的節目企劃。

  • 07:47 從「蒸煮炒炸」認識料理的科學原理

製作人鄭佳華有感於不論孩童或大人,我們對「飲食」的食材來源、烹煮歷經的化學變化或食物內含的營養成分都不大熟悉。因此當她回頭查找資料時,發覺「中華料理」的菜名,如:清蒸鱸魚、紅燒豆腐,便已解釋該菜的烹調方式,而動念以蒸、煮、炒、炸等「料理單字」作為每集主題,由主持人納豆扮演學徒,帶領一群孩童「小學徒」,​​向另一位主持人、廚師史達魯請教美食烹調概念,探索廚藝背後的科學道理。

延伸閱讀:

料理的美味其實來自於科學原理—「Pansci Talk:嚐識」

  • 10:15 阿宅廚師的「debug」料理精神

廚師史達魯過去為科學相關科系畢業,曾以電腦工程師為業,廚藝則完全是「自學」無師自通。他以工程「阿宅」角度來看,寫程式與做料理都是「debug」,以除錯的心態來解決問題,例如:發現炸雞皮脆肉不熟時,可先把雞肉放在水中煮熟,再裹粉去炸外皮,便可達到「皮脆且肉熟」的結果。近期,他還突發奇想,效仿製作魚露的發酵過程,試圖實驗把牛肉製成鮮美「牛肉露」;或把製作豆腐乳的「菌絲」炸來吃,沒想到吃起來還頗有「豆漿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6:44 節目會不會知識量太爆炸?

2020 年第一季《神廚賽恩師》播出後,鄭佳華收到許多反應不俗的觀眾回饋,包含:孩童願意效仿節目,在家中自行操作「料理實驗」,由於實驗可在自家廚房進行,家長也較能從旁監督而感到放心。製作節目時,他們也盡可能不讓知識量「爆炸」,而是讓內容越拓越廣,讓節目更貼近生活。史達魯提及到臺北醫學大學兼課時,曾把節目提供學生當補充教材,甚至有學生藉此買下生平「第一瓶醬油」,只為實驗節目中提及的「梅納反應」,讓史達魯印象深刻。

圖/Pixabay

延伸閱讀:

回不去的醬油?「致癌」兩個字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 21:40 台灣人「三句不離吃」一定會看節目

《神廚賽恩師》節目包含多個環節:藉由棚內烹調實拍,解釋料理背後科學原理;並以故事動畫,介紹名菜的發展歷史;最後再至外景拍攝業內師傅、名廚做菜。鄭佳華認為台灣人重視飲食,談話內容「三句不離吃」,顯示大眾很願意從文化、科學方面理解「吃」,因此做飲食節目必定能吸引觀眾。

  • 24:05 以科學區分料理方式差異

鄭佳華提及,許多烹調字詞如炸、炒,可從其象形文字看出其料理方式。籌備節目時,他們還發現有「伙房 28 法」細分各式烹調方式,許多料理方式連史達魯都未必知曉如何解釋,經過研究、向老師傅請教才知道箇中差異。另外,眾多相近的烹調方式,確實可用「科學」來解釋差異,如同:煮、燉、汆燙等水煮烹飪法,便是因為用水溫度高低、烹調時間長短不同,才讓成品的風味有所分別。

  • 30:02 「食育」不淪為說教要親身體驗

近年,日本推行「食育」,培養孩童從小認識食物來源、接觸烹飪過程,介紹飲食對環境的影響,強調在地飲食觀念。《神廚賽恩師》也以節目推廣「食育」,藉由外景拍攝讓觀眾認識食物原產地,安排主持人及孩童親自採集、烹調食材,體驗料理的產製過程。孩童能藉此瞭解哪些料理營養,哪些則不健康應該少吃,例如:油炸的鹹酥雞,讓「食育」不淪為說教。史達魯還藉節目拍攝,認識「天然愛玉」竟可耐高溫不會融化,讓他而後運用於分子料理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ixabay

延伸閱讀:

丙烯醯胺是如何生成的?哪些食物含量最多?——丙烯醯胺大揭密(上)

為什麼愛玉籽洗一洗就會「結凍」?——從國民美食到生醫材料

  • 34:01 大人也要看的烹飪與點菜秘笈

《神廚賽恩師》把主持人納豆設定為「想當廚師但不會做菜」的學徒,希望孩童藉由他的角色,進而了解廚藝科學。然而,史達魯認為節目給大人收看,知識量也十分足夠,例如:談論「燒」的集數,請到資深范添美師傅,呈現料理東坡肉的神技;「醬」的集數中,提及「鮮味」的協同效應,解釋當兩種食材混合烹調時,游離胺基酸加上核苷酸起化學反應,能產生超過兩種以上的鮮味,像是日式高湯中的昆布與柴魚。觀眾除了藉此更知道如何烹飪,至餐廳點菜時也更知道如何搭配菜色。

延伸閱讀:

【Gene思書齋】鮮味的科學の祕密

  • 39:41 《神廚賽恩師》本身就是一次科學研究

鄭佳華形容《神廚賽恩師》精緻、多樣化的節目橋段,就像是一次科學研究。先由棚內「試吃」環節介紹該集主題,實際烹調食物理解料理的科學原理,再從動畫介紹名菜歷史,追溯背後的文化源頭,最後則請名廚「實作」該道料理。從食材源頭、烹煮原理到烹煮過程,皆於完整於節目中呈現,也是相當完整的一堂「食育」課。

  • 43:24 失敗料理「加糖」就能補救?

今年播出的第二季節目,除了將延續先前「伙房 28 法」的烹調方式外,「酸甜苦辣」等味覺也將成為主軸。節目也驗證「失敗的料理加糖就能補救」的都市傳說,確實有其道理,藉此介紹各式味蕾的厲害。目前尚在規劃的第三季,也希望從食材如何轉變為食物切入,例如:黃豆能製作出豆腐、醬油等,讓觀眾能從更多元的角度認識飲食。

延伸閱讀:

這杯重水喝起來甜甜的,我可以再來一杯嗎?

  • 51:07 看第二季偷學煮泡麵、水餃小撇步

第二季將於 3/11 起,每集於週五晚間 6 點於公視主頻道、7 點於公視 3 台首播,並且會同步在公視 + 影音平台上架。鄭佳華與史達魯再次推薦,《神廚賽恩師》雖是兒少節目,但大人小孩皆適合觀賞,可藉此更認識廚藝科學與飲食文化,也預告本季中將會透露煮泡麵、水餃更好吃的妙招。若想知道這些烹調小撇步,每週鎖定節目必定能有所收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26 篇文章 ・ 233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2

4
4

文字

分享

2
4
4
BL 激情性愛都是假的?男同志情、慾生活大揭秘 feat.同志諮詢熱線小杜【科科聊聊 EP80】
PanSci_96
・2022/03/03 ・473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

耽美 BL 影劇、漫畫正夯,美好畫面令腐女腐男內心小劇場爆發。然而,現實中男同志的生活究竟與 BL 落差有多大?戀上同班校草、被職場上司壁咚、炮友轉正為何難以實現?攻真的都「又大又猛」,受能靠刺激乳頭和前列腺高潮很多次?雙方同時「愛液噴發」到底是情投意合,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

繼去年「BL 漫畫同志都怎麼做愛?」一集收聽反應頗佳,Youtube 影片點閱甚至破百萬,讓我們就再度邀請同志熱線的小杜回歸節目中,聊聊 BL 與現實男同志生活的異同之處!

圖/Freepik
  • 05:23 受在做愛前才「清理」已太遲?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並非所有男同志皆如 BL 劇情經常肛交,而有其他取悅彼此的方式。y 編也分享常會看到漫畫中,「受」會在性愛前表示要先去灌腸清洗肛門、腸道,顯示出肛交的麻煩之處,被小杜指正等到此時才「前置作業」已太遲,至少要 1、2 小時前進行,讓腸道得以自然復原。

  • 08:20 同班帥哥變班對的 BL 不切實際

y 編舉例校園 BL 漫畫情節,常有高中生戀上同班同學,而後修成正果變班對的橋段。小杜表示,能遇上此情節在現實實屬少見,也提及這種同志校園戀愛,更容易變成「異男忘」,而非 BL 中的浪漫愛情。他分享,自己求學期間由於交友圈有限、缺乏網路資源,也經常喜歡上同班同學;現今的青少年同志則多透過網路、社群交友,或者參與如熱線舉辦的實體聚會,不僅限於在校園找尋對象。

延伸閱讀:

想和誰做愛=你的性傾向嗎?青少年的性向探索與出櫃困境

  • 12:17 直男被掰彎的機率有多大?

y 編提及另一種常見 BL 情節:職員掰彎「直男」上司,因此好奇現實中「掰彎」人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小杜引用美國學者阿爾弗雷德金賽所提出的《金賽報告》,提及若把絕對異性戀、同性戀者視為兩種極端,多數人的性傾向位於兩者之間,因此認定自己為「異性戀者」的人,也可能某程度上接受同性。國外亦有研究顯示,異性戀男性在生命經驗中,可能曾經或偏好與同性發生性行為,但並不接受與同性穩定交往,且仍認定自己為異性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同性戀去病化的醫學科學歷史

  • 18:35 被同志告白時莫急莫慌張

由於性別文化影響,小杜認為女生較得以承認具有同性戀傾向,男生則因性別框架受限,若出櫃易招致同儕排擠。他也舉例曾聽過的案例:男高中生對同校的籃球隊長告白,隔天情書卻被張貼在穿堂讓他被迫出櫃,求學三年更備受同儕羞辱和嘲弄。因此,小杜建議到當異性戀者被同性告白時,可審慎判斷自己是否喜歡對方,若答案為否定,應妥善拒絕對方即可,其實與被異性告白時的處理方式沒有差別。

  • 21:51 如果同志談過職場戀情就是魔法師了!

同志職場戀情如《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也常在 BL 文化中出現,小杜認為這與「職場 G 片」在同志圈備受喜愛的道理相同,因為現實中太難發生,大家才對此有所幻想。根據熱線 2020 年的調查,僅不到三成的同志願意向上司出櫃,可見台灣職場仍對同志不夠友善,同志也會擔心出櫃是否影響升遷、同事觀感等,而不敢輕舉妄動。小杜說,畢竟連兩性工作平權仍尚有努力空間,職場的多元性別平等也僅在起步階段。

延伸閱讀:

大學職場中的性別:異性戀預設與性少數微歧視仍時有所聞?性別友善該從何做起?

  • 27:47 「炮友轉正宮」的困難度在於?

另一個常見的 BL 「炮友轉正宮」情節,令 y 編也感到好奇。小杜表示,對男同志來說,礙於男性不易表現內在情緒,導致「談性很容易,談心很困難」,因此先由「肉體」熟識對方很常見,但是否能「轉正」就看兩人緣分,肉體關係仍有機會培養出感情。他也表示,現今同志交友多半透過交友軟體,若雙方不在自我介紹頁面,展現多一些個人資訊,彼此便很難深入再「談心」,也是導致「談性」較容易發生的原因。

  • 34:59 「同志寶可夢」出沒熱點在這裡

現在同志的交友管道,仍以 Hornet、Grinder、JACK’D、Tinder 等交友軟體為大宗,同志友善空間或相關社團,如:酒吧、夜店、三溫暖,以及校園社團、育樂團體、熱線等,也是得以認識伴侶或朋友的選項。另外,仍有深櫃同志選擇在公園交友,空間較陰暗隱密,較不易曝光身份;也有人選擇在健身房、游泳池或溫泉池等得以展示「身體」之處,尋求情慾流動的機會,被 y 編形容像是同志的「寶可夢出沒熱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39:26 同志交友空間的城鄉差距

台灣社會環境即便算對同志友善,日常生活中仍須顧及外界觀感,難以自在向他人出櫃,較不可能如異性戀者有機會在路上搭訕對象,因此仍需有固定「交友空間」。另外,目前的性別友善資源較集中於六都,因此住在非六都的同志仍會以網路交友為主,但就怕遇上網路上騙財騙色、無禮封鎖等經驗而受挫,卻又缺乏資源獲得建議或援助。熱線也常以同志朋友交友經驗,舉辦講座活動,討論應如何在交友時保護自己的財務、人身或性愛安全等。

  • 44:18 BL 與男同志的「標籤」差異

BL 對於角色會賦予攻、受、偽娘、性轉等標籤,更細部還分為年下攻、傲嬌攻、健氣受等。男同志社群的常見「標籤」分為以下幾種:一、就外型特徵分類為熊、猴、狼等,國外甚至以「海狸」作為有體毛、身形偏肉男性的標籤;二、依照關係中的性格,分為照顧人的「哥」,或被照顧的「弟」;三、以性角色分類為 1 號、0 號或不分。BL 的「偽娘」對應到現實,則較接近「跨性別」(Transgender)或「異性裝扮者」(Cross-dressing)。

  • 49:53 聖人模式讓「一夜多次」不可行?

小杜提及,BL 漫畫多半以夢幻「美型男」為主;Gay 漫角色形象則較粗獷,可見腐界與同志圈喜好的差異。另外,他表示同志圈的「10 之分」與外型無關,可能出現矮小 1 號、高壯 0 號,如同 BL 的年下攻、健氣受等反差設定。小杜也說明,現實中男性在射精後,陰莖可能進入不反應期的「聖人模式」,因此 BL 漫畫「一夜多次」情節實屬少見,較為誇張的「多次射精」也得看個人的體力、年紀與喜好,並非經常發生。

延伸閱讀:

性反應週期:做愛的終點不是高潮,那是什麼?

  • 55:43 乳頭與前列腺體高潮的發生機率

BL 漫畫會有刺激乳頭即能高潮的橋段,小杜回應表示世上無奇不有,並非不可能發生但也不常見。另一個常被討論的前列腺(prostate)高潮,則透過肛交刺激接近前列腺的部位,讓人獲得快感並射精,小杜則表示這得看個人體質,有些人即便有感覺,也並非每次都能高潮射精。因此小杜建議到,人的身體能探索的空間還很多,不需要執著於特定部位,可以多嘗試以獲得更多樂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前列腺高潮沒?人體的未解之謎

  • 58:32 攻受的自慰方式真的不一樣?

BL 漫畫裡,攻受的自慰方式有所落差,攻多以套弄陰莖為主,受則是以手指插入肛門、撫摸乳頭獲得高潮,並不太會套弄陰莖。現實中,小杜表示男同志不論是 1 或 0 號,因為較為快速方便,仍以套弄陰莖自慰為主,但有可能加入潤滑劑、性玩具,或者同時觀看 G 片、小說及漫畫作為輔助。

  • 01:01:17 攻「又大又猛」的迷思

小杜舉例其他幾個 BL 漫畫中常見的攻受迷思:一、攻是否體力都很好?他表示這仍與個人的體力、年紀、身體狀態有關,與 1 或 0 號並無直接關係。二、攻的陰莖是否都很大?他提及肛交時,應以雙方是否愉悅、潤滑是否充足讓 0 號得以放鬆才是重點,1 號的尺寸並非關鍵,有時「過大」也代表要花更多時間讓 0 號放鬆,否則抽差過程容易受傷。三、受是否會自然流出「愛液」? 他表示腸道內雖有黏液,但仍要添加潤滑液才足夠潤滑。四、攻、受真的會同時高潮嗎?小杜形容這要「天時地利人和」才可能發生,平時並不常見。

延伸閱讀:

舉世鄉民皆三十?陰莖越大越銷魂?A片中的男性身體迷思

  • 01:05:54 內射讓人拉肚子的原因

根據醫界證實,「體內射精」時精液裡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會隨精液被陰道或腸道吸收,導致腸子過於活躍而致使腹瀉。小杜則提及,0 號如要灌腸清理肛門、腸道時,建議在性愛 1、2 小時前進行,讓腸道能有時間復原。另外,不論是同性或異性性愛時,若有一方喊痛,最好立即暫停動作,讓對方放鬆。小杜表示,性經驗越為豐富,越能了解如何讓自己身體愉悅,與對方互動也會更自在,鼓勵大家在安全性行為前提下多多嘗試。

  • 01:11:46 安全性行為與性病預防超重要

小杜表示,如今保險套仍是最便宜、預防性病的最佳工具。使用前確認包裝完整、未過期,性交時搭配水性、矽性潤滑液全程使用不取下,都是最基本的使用要領,希望不分性別、性向的人都要學習使用。現在,愛滋治療藥物也可作為「事後藥」服用,只要在發生危險性行為後 72 小時內,至指定醫院感染科掛號,自費購買藥物連吃 28 日,可有效降低感染率達 9 成以上;也可作為「事前藥」每日或性行為前預防服用,但無副作用的藥物組合恐也要價上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為什麼保險套這種舊避孕科技,至今還沒有被取代?—《老科技的全球史》

  • 01:16:15 「U=U」測不到愛滋等於不具傳染力

現今,愛滋病患者僅要服用藥物長達半年以上,控制體內病毒減少到儀器測量不到,也就不具傳染力,被稱為「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已有效降低愛滋的傳染力。另外,施打 HPV 疫苗可有效預防菜花,或在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也能降低獲得菜花、梅毒等直接接觸傳染型性病的機率。

延伸閱讀:

讓愛滋與你和平共存,一起掌握 U=U 共識!

  • 01:18:04 性病不該被污名

小杜分享,大學時因男朋友傳染而患有陰蝨,因為得性病而感到羞恥,但當時經社工與他談心後,讓他紓解不少憂慮。實際上,性病與感冒、腸胃炎無異,僅是一種身體疾病,不該被社會過度批判與污名,只要獲得妥善治療,都有機會康復。小杜與 y 編也認為,如果性病議題能融入 BL 的美好劇情,應能有助於「疾病正常化」,讓大眾不再對性病大驚小怪。

  • 01:23:40 間隔多久做性病篩檢最安全?

小杜建議,如有長期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可定期至醫院做性病匿名篩檢。如果皆為安全性行為,每年檢查一次即可,如有從事危險性行為,則建議每三至六個月定期檢查,聽眾皆可上疾病管制署查詢相關篩檢資訊。今年,同志熱線也將於推出 BL 主題講座,更還有許多 BL 相關話題如 ABO 都還未能在節目聊完,期待小杜下次再度回歸,與我們續聊 BL 與同志的大小事!

所有討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