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起源於非洲,也曾經多次離開非洲,最早的一次超過 200 萬年前。遠遠早於智人誕生的年代,離開非洲的人們已經遷徙到歐亞大陸各地,東亞、東南亞地區都有人居住。有個問題困擾古人類學家,那就是:為什麼東方的石器長期不夠進步?
莫維斯線:進步與落後的分界線?
距今超過 258 萬年前,某種不明古人類在東非研發出簡單的砍砸器,也就是奧都萬風格的石器(Oldowan);176 萬年前的東非,又出現製作更複雜的阿舍利風格石器(Acheulian),代表作品是手斧(handaxe)。兩者分別被歸類為模式一(Mode I)與模式二(Mode II)石器。
哈佛大學的莫維斯(Hallam Movius)在 1940 年代提出一系列觀點,他指出由印度北方,往伊朗、高加索、中東到歐洲東方畫一條線,阿舍利手斧只存在其西側,東方卻缺乏更進步的手藝,這條線後來被統稱作莫維斯線(Movius Line)。1, 2
東方的石器為什麼不夠進步?
莫維斯在 1937 年曾經前往緬甸考察,受到德日進(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等人影響,不過他對東方的認識其實很有限。儘管證據極為有限,莫維斯仍然提出影響十分深遠的論點:東方(東亞與東南亞)舊石器時代的發展長期停滯,遺傳、文化等方面都與更進步的西方隔離。
那時解釋人類演化的主流是多地起源論:現在的東方人源自古代的東方人。因此莫維斯的論點暗示:東方從舊石器時代起就落後西方。
失真也過時的莫維斯線
用現在的眼光看來,莫維斯的核心論點每一條都很有問題。最關鍵的證據阿舍利手斧,也已經在東方多處出土。
事實上,莫維斯當時所謂的「東方」只不過是周口店一處,此一遺址由於發現北京人而大大有名;這兒沒有出土手斧,便成為莫維斯「東方沒有手斧」的證據……那個年代做學問,某方面而言比現在容易太多了。
考古研究累積之下,讓我們能更全面地認識石器分佈。手斧幾乎只會出現在地表型的遺址,洞穴型遺址非常稀有,所以周口店見不到手斧其實很正常。
莫維斯線以東出土的手斧的確不多,不過也有多處,年代最早的位於東亞北方的鄖縣(Yunxian),距今 80 萬年左右;之外還有中國幾處,韓國的 Chongokni,以及東南亞的遺址都能見到手斧。除此之外,東亞南方的貴州距今 17 萬年前,甚至還出現比阿舍利更複雜的 Levallois 風格石器,達到模式三(Mode III)的水準。3
莫維斯論點的東西方隔離,也不符合證據。比方說有非常明確的證據指出,現在東方的智人,也是幾萬年前從西方移民而來。而更早以前的其他古人類,應該也發生過幾次類似的遷徙,例如尼安德塔人的近親丹尼索瓦人,至少 16 萬年前就住在青藏高原。4
依照已知證據,莫維斯線東西二分的觀點顯然不合時宜。把東亞、東南亞視為一個「東方」整體的話,比較合理的說法似乎是,東方地理上相對隔離,多數石器也相對簡陋。
只有簡單石器,因為竹子更好用?
東方某些地區一直到智人的年代,距今未滿一萬年內,仍然流行簡單的砍砸器,如台灣在舊石器時代也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正確的答案是不知道,假如有人用很肯定的語氣講出答案,一定是在蝦七八亂掰。
必需注意,沒有某項器物,不等於沒有製作的能力。從此一方向出發的一種猜測是,東方缺乏製作手斧的材料,這在某些地點應該成立;不過有原料能做出複雜手斧的地方,仍然只有砍砸器。
還有一項常見解釋是,東方的環境只需要砍砸器,不需要更複雜的石器。此一概念衍生出的竹子假說(bamboo hypothesis)儘管問題重重,仍值得一提。5
竹子假說的目標是為了解釋,為什麼東亞南方、東南亞缺乏複雜的石器。它的核心概念是,東南亞以竹子為代表的非石材工具不但容易取得,而且比石器更好用,所以沒有手斧是適應環境所致。
然而竹子假說非常難以驗證,因為竹子等有機物製成的工具,幾乎不可能保存至今。目前只有極少數的間接證據,例如一項研究證實只需要簡單的砍砸器,便足以加工創造鋒利的竹製工具。另外用切割痕跡判斷,也是一個有機會的方向。不過一直到現在,竹子假說都沒有被證實。6, 7
難以證實,而且充滿漏洞的竹子假說
竹子假說有幾項基礎,現在看來皆可謂漏洞百出。竹製工具能代替複雜石器的想法,來自民族學的觀察,現代叢林中仰賴採集狩獵的居民,充分利用竹子等植物衍生的工具。另一項根據是,東南亞環境長期皆以叢林為主。
問題是,東南亞長期遍佈樹林是錯誤的假設。古代東南亞大陸並非一直都是樹林,有些地區有時候主要是草地。而且古時候的東南亞,草地應該更適合人類生存,尤其直立人更習慣開放的草地空間。
森林和草地相比,智人以外的古人類更適應草地,森林不是習慣的棲位。最近的考古研究也發現,率先住進森林的智人配備更先進的科技,如弓箭。而且不論舊石器或新石器時代,住在茂密森林中的人們,至少智人,都會生產比砍砸器更複雜的石製工具。
總而言之,東方某些地區長期只有簡陋的砍砸器是事實,但是光靠竹子假說,無法解釋問題的全貌。
渡海、陶器……東方的進步成就
另一方面,東方的智人即使缺乏看似進步的石器,整體科技與文化是否比較落後也不好說。石器方面,東亞北部的智人超過 2 萬年前,已經會使用製作費工的細石葉(microblade),可謂當時的先進科技。而東亞南部雖然石器簡陋,卻也是世界最早使用陶器的地方,遠比歐亞大陸的西方更早。
至於東南亞許多地方,舊石器時代雖然只有簡陋的石器,也沒有陶器,數萬年前移居此處的智人卻有能力多次渡海,一直向東遠航至索羅門群島,以及沖繩群島等人類前所未至之地。思想與藝術方面,婆羅洲與蘇拉威西更是發現距今超過 4 萬年的洞穴壁畫,甚至比歐洲更早。
莫維斯的觀點影響又深又廣,像是由嚴肅學者撰寫的暢銷書《西方憑什麼》,即使時至 2010 年,仍然很認真地引用莫維斯線的概念申論。不過看完本篇文章的讀者應該能意識到,舊石器時代是否真的是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答案恐怕沒有那麼直接。
延伸閱讀
- 比258萬年更早,最古早的奧都萬石器
- 短篇 誕生於176萬年前的阿舍利石器
- 印度ATM遺址,裡面沒錢,有百萬年的石器演化
- 16萬年前青藏高原,丹尼索瓦洞穴以外的丹尼索瓦人
- 短篇 東南亞大陸的森林,草地變化史
- 短篇 斯里蘭卡熱帶雨林生活 4 萬年,獵捕猴子與松鼠
- 短篇 非洲之外最早,4.8萬年前的斯里蘭卡弓箭手
- 短篇 東方藝術史,4萬年前婆羅洲岩洞壁畫
- 短篇 4萬多年前蘇拉威西,史上最早的動物與人獸合體壁畫
- 從台灣航向沖繩,草船與竹筏的魯蛇經驗
參考資料
- Dennell, R. (2016). Life without the Movius l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Early Palaeolithic.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00, 14-22.
- Dennell, R. W. (2018). The Acheulean assemblages of Asia: a review.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Acheulean in East Africa and Beyond (pp. 195-214). Springer, Cham.
- Hu, Y., Marwick, B., Zhang, J. F., Rui, X., Hou, Y. M., Yue, J. P., … & Li, B. (2019).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Levallois stone-tool tec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 Nature, 565(7737), 82-85.
- Chen, F., Welker, F., Shen, C. C., Bailey, S. E., Bergmann, I., Davis, S., … & Yu, T. L. (2019).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9(7756), 409-412.
- Brumm, A. (2010). The Movius Line and the Bamboo hypothesis: early hominin stone technology in Southeast Asia. Lithic Technology, 35(1), 7-24.
- Bar-Yosef, O., Eren, M. I., Yuan, J., Cohen, D. J., & Li, Y. (2012). Were bamboo tools made in prehistoric Southeast Asia? An experimental view from Sou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69, 9-21.
- Xhauflair, H., Pawlik, A., Gaillard, C., Forestier, H., Vitales, T. J., Callado, J. R., … & Dizon, E. (2016).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use-wear resulting from bamboo working and its importance to address the hypothesis of the existence of a bamboo industry in prehistoric Southeast Asi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16, 95-125.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