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12/19
酸種麵包因天然酵母與乳酸菌發酵,具低升糖指數、易消化等健康優勢,適合減重及控糖人士。其製作歷史可追溯至古埃及文明,風味取決於微生物群落,從微觀結構到全球文化,展現了麵包的奇妙世界。
・2024/12/12
19 世紀顯微繪圖師韋斯特,以精湛畫技呈現微觀世界,奠定科學與藝術的跨領域基石。他的創作推動博物學與科普傳播,儘管後世名聲逐漸被科技淹沒,他的影響力卻依然深遠。
・2024/11/11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哈山團隊研發出具阿秒級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實現電子運動的精確觀測,為材料科學和醫學帶來革新應用的可能。
・2024/11/10
生物藝術家曹存慧的作品結合科學與藝術,揭示基因工程、能源使用等議題。其創作不僅挑戰社會對科學的既定印象,也展現族群文化的流變。她的作品帶來深刻的反思,啟發觀眾探討現代社會的倫理與自我認同。
・2024/10/08
顯微鏡技術在鑑識科學中無可替代,從子彈痕跡比對、槍擊殘留物檢測到體液和土壤分析,各類顯微鏡幫助偵破複雜案件,揭示微觀層面的犯罪證據。
・2024/10/03
DNA-PAINT 是突破光學顯微限制的奈米技術,透過不穩定螢光探針創造超解析影像。結合抗體標記與電腦重建,該技術已推動分子生物學進入低成本、高解析度的新紀元。
・2024/09/14
RESI 技術突破了光學顯微術的解析度極限,實現了埃級定位精度。通過發光順序和多次定位,RESI 提供了超越電子顯微鏡的清晰度,揭示了細胞內未曾見過的分子細節。
・2024/09/07
張允崇博士從藍光 LED 研究起步,逐漸跨足奈米光學領域。他的科學直覺與實作精神,不僅推動了科技進步,也透過教具競賽啟發了新一代學生。
・2024/08/29
高甫仁教授利用比頭髮更細的雷射光纖,縮小內視鏡體積,開創微創手術的新紀元。他更將超快雷射結合顯微技術,捕捉深層組織與瞬間現象,推動顯微技術的革命。
・2024/08/13
埃凡斯提出生乳可能受到汙染而需要消毒設備,卻被認為在圖利廠商。 這位女性科學家從不被認可,轉為受到表彰,這中間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