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2
2

文字

分享

3
22
2

2020《Science》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出爐啦!醫藥科學飛速發展的一年

Peggy Sha
・2021/01/03 ・5553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48 ・八年級

2020 年終於過完啦!對於許多人來說,今年都是變化特別大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美國大選、東京奧運延期、眾多名人逝世……

那麼,在科學界中,又有什麼重大的變化與突破呢?讓我們跟著《Science》一同回顧 2020 的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本文編譯自《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2020

是你嗎?新冠肺炎疫苗

能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要出現了嗎?圖片來源:Pixabay

說到 2020 年最重要的科學突破,就一定得提到眾多科學家在疫苗開發上所花費的苦工,為了盡早找到可用疫苗,各國科學家們都卯足了全力進行研發。

然而,疫苗研發可不是魔術,新開發的疫苗不只得通過安全性、有效性測試,更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一般情況下是需要數年時間的漫漫長途。

由於疫情的壓力與科技的進展,這一年來,Moderna、BioNTech 與 Pfizer 等廠商的疫苗開發進程都陸續傳出了捷報,可說是為疫情應對燃起了一線曙光。

延伸閱讀:

史上第一個 CRISPR 治療成功案例?

科學家嘗試使用 CRISPR/Cas9 技術治癒遺傳性血液疾病。圖片來源:Science

CRISPR/Cas9 技術自從 2011 年首次公開亮相,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在 2020 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除了得獎之外,它更完成了另一項創舉,成功治癒了兩種遺傳性的血液疾病:β型地中海貧血、鐮形血球貧血症。

為了治療患者的疾病,研究人員採取了 CTX001 療法,先從患者身上取出造血幹細胞、於體外進行基因編輯。而後,透過化療清除患者體中原有的造血幹細胞,並將編輯後的細胞重新植入患者體內,這樣不僅能降低患者的輸血需求,也能減緩衰弱與疼痛。

這些治療初步獲得了不錯的成果,雖然患者曾經歷一些副作用,但研究團隊認為與此療法無關。未來,是否可以將 CRISPR/Cas9 技術應用在更多疾病治療,是許多研究者仍在努力找尋解答的事。

延伸閱讀:

站出來發聲吧!科學家們!

今年,許多科學家都表達了自己對於少數族裔的支持。圖片來源:Science

今年 5 月下旬時,紐約市的中央公園發生了一起衝突,一位非裔的賞鳥者與一位遛狗的白人起了衝突。接下來的幾天內,大批科學家湧入 Twitter、Zoom 和各種社群平台聲援這位非裔的自然愛好者,還利用「#BlackBirdersWeek」標籤來表達自己的支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除了生物之外,後來包括神經科學、物理學等等領域的專家也陸續加入戰場,打破了領域的邊界,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支持。這種種的行為,都展現了科學社群在 BLM 運動之後,對於有色人種相關議題的反思,雖然短時間內難以確認未來是否能促進長久的改變,但不少人都對於這樣的轉變樂見其成。

延伸閱讀:

人類終於做出室溫超導體啦!

給它一堆壓力,把它變成超導體!。圖片來源:Science

「在室溫下也不會產生電阻的導電材料」聽起來是不是很讚?科學家也覺得很讚,但問題是很難找啊!

科學家們花了數十年時間試了又試,才終於在今年利用碳、氫和硫元素,合成出含有碳質的硫化氫 (carbonaceous sulphur hydrid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者發現,15℃ 的溫度下,只要對這種硫化氫施加 270 GPa 左右的壓力,它就能擁有零電阻又抗磁性的超導體特性。不過,270 GPa 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的,所以說,雖然找到了室溫超導體,但距離實際應用還是有一~大~段距離。未來究竟何時能找到能在日常中使用的超導體呢?真是令人期待啊!

延伸閱讀:

蛋白質如何折疊?你為何不問問神奇 AI 呢?

AI 終於可以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了(拭淚)/圖片來源:Science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致力解決生物學上的大挑戰:精準預測蛋白質的結構。就在 2020 年,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個 AI 程式,可以預測大部分的蛋白質結構,精準程度就跟在實驗室做出來的差不多。

胺基酸可以用非常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相互作用,因此,一個單一蛋白質可能擁有的結構基本上會有無數種可能,要完全參透可不容易。不過,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知道蛋白質的準確形狀呢?這是因為蛋白質的形狀決定了它的生化功能,可以協助研究人員了解疾病的機制、開發新藥物、培養耐旱植物或製造廉價生物燃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我們過去是如何了解蛋白質結構的呢?那可得大費周章地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和 X 光晶體學。正因為需要如此「搞剛」,在 2 億種已知的蛋白質之中,我們僅獲得了約 17 萬種的詳細分子圖譜;多年來,研究者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可以補上那空缺的部分。

1994 年,結構生物學家們發起了一個兩年一次的競賽「CASP」,他們會給參賽者 100 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在不知道蛋白質結構的狀況下分為兩組,一組負責預測結構,另一組則要想辦法在實驗室中繪製出結構,之後再進行比對。雖然在分析簡單的蛋白質時沒什麼困難,但遇到較大較複雜的蛋白質時,預測的技術卻一直跟不上實驗室的腳步。

不過呢,這些差距終於在 2020 年被打破啦!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所開發出的「AlphaFold」,居然在面對超級具有挑戰性的蛋白質時,拿到了 87 分,成功預測 2/3 的三級結構。更令人開心的是,比賽規則要求參賽者使用的方法需要公開共享,所以,或許不久之後就會有其他團隊也達成這樣厲害的成就!

(註:是不是覺得 AlphaFold 這個名字很眼熟?沒錯,團隊也曾開發出圍棋軟體 Alph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地球會變得多暖?科學家做出更精確的預測了

太熱了!未來會有多熱?科學家算給你聽!圖/GIPHY

40 多年前,世界頂尖的氣候科學家們聚在麻州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假設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地球到底會變得多熱?

根據當時的氣候模型,他們給出的答案有點廣泛:地球的氣候敏感性約在 1.5°C~4.5°C 之間。所謂的氣候敏感性是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如果大氣中的 CO₂ 濃度達到工業化前的 2 倍,那地球最終將上升 1.5°C~4.5°C,基本上這個跨距之大,既可能造成毀滅性的衝擊,也可能沒什麼太大的影響。(……等等這樣是可以的嗎?)

科學家一直想要取得更精確的預測,卻遇到了不少阻礙,在過去,想要知道知道雲層是如何捕獲與反射熱量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它們的厚度、位置、組成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而經過數十年的科學發展,科學家終於可以透過衛星去打造更清晰的雲層模型。透過這些模型,他們發現全球暖化會使得低層那些能遮光的雲變薄了,因為較熱的空氣蒸乾了那些雲,同時還阻礙了能形成這種雲的亂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科學家們對於古代氣候的研究也有助暖化的相關預測,今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的 25 位科學家將氣候敏感性縮小到 2.6°C~3.9°C 之間。

研究雖然已經排除了一些極端狀況,但依據現有資料,幾乎可以推斷,暖化趨勢將會淹沒沿海城市、增加極端熱浪,使得百萬人流離失所。如果這些預測可以督促人們採取行動,或許還能有一線轉機,反之,人類的未來實在令人擔憂。

延伸閱讀:

有 HIV 病毒也不怕!神秘的精英控制者

感染 HIV 病毒也沒事的菁英控制者,究竟有何特殊能力?圖/picpedia

HIV 病毒的邪惡之處,在於它可以把自己的遺傳物質整合到人類的染色體中,藉此隱匿自己的足跡,躲避免疫系統的偵測,而感染 HIV 病毒後,可能會導致愛滋病,使身體抵抗力降低,無法抵抗環境中的病毒與細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有一群「精英控制者」在感染 HIV 病毒後,就算不進行治療,卻仍然身強體壯。他們的免疫系統似乎可以自己發揮類似抗病毒藥的作用,可以抑制病毒,讓病毒難以傳輸也無法複製。

雖然我們對於菁英控制者的了解並不能直接治癒其他患者,但卻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或許可以讓其他受感染者不用治療也能活上數十年。

科學家發現,精英控制者體內的 HIV-1 序列會被放在不利於其轉錄複製的位置。而未來,研究者將思考如何讓其他人的免疫系統也可以產生類似反應。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找到你了!快速電波爆發的來源

磁星的磁場約是地球任何磁體的一億倍。圖/GIPHY

安安你有聽過快速電波爆發 (Fast Radio Burst, 簡稱 FRB) 嗎?它指的是來自遙遠星系,既短又強的無線電波,13 年來,有非常多天文學家都嘗試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今年,科學家們發現了可能的原因:磁星 (Magnetar)。還記得我們剛剛說 FRB 很短嗎?這表示它的出處應該是嬌小又強烈的能源,這樣對照起來,磁星挺符合標準的,不僅擁有極強的磁場,也會在衰變過程中不斷地釋放高能量電磁輻射。

就在今年,一個天文研究團隊透過加拿大氫強度測繪實驗 (Canadian Hydrogen Intensity Mapping Experiment,CHIME) 發現位於銀河系中心的磁星「SGR 1935+2154(簡稱 SGR 1935)」,似乎發射出了 FRB 訊號,亮度比銀河系內所有電波脈衝都還要高 3,000 倍。

不過,雖然天文學家找到了 FRB 的出處,卻仍搞不清楚磁星到底是如何產生 FRB 的,這背後神秘的機制,就等他們未來破解吧!

延伸閱讀:

史前畢卡索畫作出爐!圍獵畫面維妙維肖

冰河時期的創作出土了嗎?圖/RATNO SARDI

今年的研究發現印尼蘇拉威西島 (Subloesi) 中的壁畫歷史可能有長達 4 萬多年的歷史,可說是直到目前為止最早的具象藝術。

這些畫面維妙維肖地呈現了獵人圍捕野豬與野牛的畫面,有趣的是,有些獵人的嘴或鼻子看上去特別長,就像是戴著面具一樣。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在描繪獵人們偽裝的行為,也或許是象徵神話中的動物。

不過,為什麼科學家能知道這是 4 萬年前的畫呢?主要是因為這些畫作覆蓋著一種狀似爆米花的白色礦物,其中的鈾以固定的速率衰變,讓研究者得以定年,根據他們發表的內容,這些礦物約有 44,000 的歷史。

延伸閱讀: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有多聰明你可能不知道

鴿子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聰明?圖/GIPHY

鳥類雖然只有小小的腦袋瓜,但今年卻有兩項研究發現,牠們可能比人類原先想像得更聰明!其中一個論文發現禽類的腦袋有一部分類似人腦中的新皮質,而這正是我們智力的來源。另一項研究的結果則發現到烏鴉遠比科學家想得更聰明,甚至可能具有意識。

人類中的新皮質是一層層水平狀的組織,存有許多的椎體細胞和其他細胞,讓我們得以進行複雜的思考。而鳥的腦袋呢?我們原本以為它只是一堆神經細胞組合而成的簡單構造。但透過了 3D 偏振光成像技術,神經解剖學家發現到鴿子與貓頭鷹的前腦神經不僅有垂直連結,也有水平連結,似乎有點像是我們的新皮質。

另一項研究則訓練了一些烏鴉,讓牠們在看到電腦螢幕上的燈光以特定方式閃爍時轉頭。而研究員利用電極檢測,發現在烏鴉們看到光跟轉頭之間的空檔,大腦會出現神經活動。同時,就算在難以辨識光的時候,大腦仍有活動,表示這不完全是碰到刺激才會產生的反應,而是一種「感官意識」存在的象徵,也是自我意識的基礎形式。

延伸閱讀:

看完了這些研究,哪一項讓你印象最為深刻呢?S 編自己真的非常期待找到快速電波爆發的真實成因,也很想看到室溫超導體真的能實際應用的一天啊!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3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類終於實現室溫超導體之夢?常溫常壓超導體 LK-99——《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23/11/01 ・426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王立民
    •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超導物理、高溫超導電子元件等
  • Take Home Message
    • 今(2023)年 7 月 27 日,韓國研究團隊宣稱他們發現一種在常溫常壓下能產生超導體性質的材料「LK-99」。
    • 筆者團隊在實驗室中合成了 LK-99 樣品,並觀察到此樣品在常溫時呈現出抗磁性性質,但不具有超導體的完全抗磁特性。
    • LK-99 樣品具有半導體的導電特性,在 390 K 也有電阻急遽下降的變化,但應為樣品內含的硫化亞銅所致,因此僅可被視為一種具抗磁性半導體材料。

一直以來,實現「室溫超導體」就是人類的夢想。今(2023)年 7 月 27 日,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宣稱發現一種在常溫常壓下能產生超導體性質的材料「LK-99」,隨即引起全世界的振奮與轟動。

此外,在理論計算上也顯示 LK-99 在適當的摻雜與晶格排列下,具有表現超導性的可能。

幾天後,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的研究員格里芬(Sinéad Griffin)也指出,透過超級電腦的計算模擬顯示,當銅原子(copper, Cu)滲透到晶格中的路徑處於適當的條件和位置——特別是取代某一個鉛原子(lead, Pb)的特殊位置時——它們就能夠具有超導的共同特徵。

這是首篇證實 LK-99 理論上可行的論文,更帶動了能源科技公司美國超導體(American Superconductor Corporation, AMSC)的股價在收盤前暴漲。緊接著其他以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計算 LK-99 的能帶結構也被提出,作者們普遍認為銅的摻雜引起了「從絕緣體到導體」的轉變,並大膽推斷 LK-99 可能具有超導特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各國間許多以實驗工作為主的研究團隊試圖復現韓國研究團隊 LK-99 的結果,卻未能證實 LK-99 是室溫超導體,國際團隊的實驗均顯示它僅是具抗磁性的半導體材料。

在各國紛紛設法復刻韓國團隊的研究時,筆者實驗室也立刻緊鑼密鼓加入,期望驗證這項被宣稱為「世紀大發現」的研究真實性。

超導的「迷」與「謎」

為了解這次室溫超導的真相,我們不得不先從現今超導的研究開始談起。

超導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學術上的奇妙物理相變化,更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它獨特的性質——零電阻與完全抗磁性。這幾項特質在電力傳輸、交通、軍事、能源、量子科技等領域中,都具有相當多的應用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自 1911 年荷蘭物理學家歐尼斯(Heike Onnes)發現「汞」(mercury, Hg)在 4.2 K(Kelvin,克耳文)的溫度下會呈現超導特性,成為第一個超導材料以來,歷經 75 年人們發現的最高超導溫度僅有 23 K 的鈮鍺化合物(niobium-germanium)。

1986 年,瑞士物理學家米勒(Karl Alexander Müller)及德國物理學家比得諾茲(Johannes Georg Bednor)發現銅氧化合物超導體(又稱高溫超導體),並於 1987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同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吳茂昆與朱經武也發現超導溫度約 90K 的釔鋇銅氧(YBCO)超導體,它的超導溫度已突破應用液態氮 77 K 的溫度障壘。

而迄今為止,常壓下超導溫度最高的是在 1993 年發現的汞鋇鈣銅氧(HBCCO)超導體,約為 135 K。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理論的發展上,1957 年三位美國物理學家施里弗(John Schrieffer)、巴丁(John Bardeen)、古柏(Leon Cooper)提出 BCS 理論(Bardeen–Cooper–Schrieffer theory, BCS theory),解釋了出現於 1986 年以前的「低溫超導體」(或稱傳統超導體)的超導行為,例如同位素效應。然而公認能解釋高溫超導性的理論仍付之闕如,BCS 理論預期的超導上限溫度僅 40 K 左右。

多年來,人們也嘗試提高超導溫度,常用的手法是利用高壓,如在百萬大氣壓下一些含氫化合物將呈現近室溫的超導性,但這些方法其實對超導的理論或實驗研究不具任何意義。

因為根據基本理論,當外加壓力無限大時,超導臨界溫度(Tc)當然可以無限提高。所以具有重大意義的室溫超導,必須是在常壓下出現超導特性的材料,這也是韓國團隊宣稱 LK-99 為常溫常壓超導對科學界帶來震撼的原因。

如何檢驗材料的超導特性?

如前所述,超導具有零電阻與完全抗磁的特性,因此一項材料超導特性的驗證基本上需經由電阻與磁性的量測來確認(若加上比熱量測則會更完整)。以筆者實驗室裡用磁控濺鍍技術所成長的高溫超導 YBCO 薄膜為例,圖一(a)為量測此材料電阻率(ρ)比值隨溫度(ρ/ρ100 K− T)變化的關係(以 100 K 為基準),可以看到當溫度降至大約 88 K 時,YBCO 薄膜的電阻急速下降至近零電阻(儀表偵測極限)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磁性的量測,則利用超導量子干涉磁量儀(SQUID magnetometer)量測 YBCO 薄膜在零磁冷卻(zero-field cooling, ZFC)與磁冷卻(field-cooling, FC)下的磁化強度(magnetization, M)隨溫度變化的關係。

之所以需量測 ZFC 與 FC 曲線,是為了確認超導的磁通釘扎(magnetic flux pinning)效應,也就是磁力線在超導體內部低位能區的束縛狀態(可由 FC 曲線觀察此現象),而此效應也是所謂「第二類超導體」的特徵之一。

圖一、YBCO 薄膜電阻率的比值(a)與磁化率(b)隨溫度變化的關係。當溫度降至大約 88 K 時,YBCO 薄膜的電阻急速下降至近零電阻狀態。圖/科學月刊(作者提供)

另外,若材料本身為完全無雜質存在的「百分之百超導體」,則它的磁化率(χ,定義為 M/H,H 為外加磁場強度)在 ZFC 低溫下則是完美的 -1 值(為超導體的邁斯納效應)。

相對地若材料本身只含有部分超導材料,混合了某些非超導材料,則 χ 雖仍為負值但卻會小於 1,且對應材料中超導成分所占的體積比率。因此透過磁性 ZFC、FC 的量測可以精確地定性與定量一項材料的超導特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圖一(b)所示,此為量測 YBCO 薄膜在外加磁場 5 Oe(oersted,奧斯特)下 ZFC、FC 磁化率 χ 隨溫度變化的關係。圖中可以看到 YBCO 薄膜在低溫 2 K 下 ZFC 的 χ 值為 -1,顯示它完美的抗磁性,且 ZFC 與 FC 曲線分離也顯示樣品中存在著磁通釘扎效應。

另一種大家熟知、直觀的超導現象即為磁浮實驗。圖一(a)左上角的照片便是利用筆者實驗室自行成長的大塊 YBCO 單晶(黑色),在液態氮冷卻下的磁浮實驗照片。

圖中可清楚看到磁鐵飄浮於 YBCO 晶體上方,但此處需強調的是——一項材料並不是具磁浮現象就可斷言為超導體,例如因具有高抗磁性而可產生磁浮現象的熱解碳(pyrolytic carbon),就是一種具磁浮現象但並非超導體的例子。因此,超導特性的檢驗仍須以嚴謹的電性與磁性測量為檢驗標準。

驗證 LK-99 是否為超導體

依據韓國團隊在論文中揭露的 LK-99(化學成分為 Pb9Cu(PO4)6O)合成方法,此材料的技術門檻不高,從原料到成品僅需數天即可完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根據文獻,我們合成的 LK-99 樣品外觀與顏色與其他團隊結果無異(圖二右上角),圖二為合成 LK-99 樣品的 X 光繞射圖(X-ray diffractometer, XRD)。此結果同樣與韓國等團隊所呈現的結果差異不大,均顯示其中的成分組成並非單純化合物,尤其是其中出現銅-硫化合物的「雜相」,意味著在對 LK-99 的特性量測與下定論時需格外小心。

圖二、筆者實驗室合成的 LK-99 樣品外觀(右上)。LK-99 樣品的 X 光繞射圖與韓國等團隊所呈現的結果差異不大,均顯示其中的成分組成並非單純化合物,尤其是在合成方法中出現副產物硫化亞銅(Cu2S)的「雜相」。圖/科學月刊

圖三(a)為筆者實驗室合成的 LK-99 樣品在外加磁場 200 Oe 下的磁化強度量測結果,顯示 LK-99 在室溫(約 300 K)下具抗磁性,但換算磁化率則極低,約為 10-4 左右。我們觀察到 LK-99 的 ZFC、FC 與韓國研究團隊公開的數據類似,也觀察到類似第二類超導體 ZFC 與 FC 曲線的分離,但這可能是因樣品中存在著具有磁通釘扎效應的雜質,才會造成它在低溫(10 K)以下呈現磁矩反轉成大於零的順磁性。

圖三(b)則為筆者實驗室製作的 LK-99 樣品電阻率隨溫度變化的關係圖,樣品在常溫以下呈現半導體的導電行為,特別是在溫度約 390 K 觀察到電阻急遽降低的情形,類似韓國團隊宣稱的在約 378 K 出現超導零電阻現象。

然而,已有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表明,此超導現象可能是由於合成方法產生的副產物硫化亞銅所引起,硫化亞銅已知會在 377 K 出現結構相轉變並伴隨電阻急遽下降。而 LK-99 樣品在以能量色散光譜(energy-dispersive-spectroscopy)元素分析後也能觀察到硫元素的存在,與 X 光繞射的結果吻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我們在實驗室中觀察到 LK-99 樣品在溫度約 390 K 時電阻急遽降低的現象,推論應為硫化亞銅所致,與超導無關。

圖三、樣品在常溫以下呈現半導體的導電行為,特別是在溫度約 390 K 附近觀察到電阻急遽降低的情形。但此超導現象可能是由於合成方法產生的硫化亞銅所引起,與超導無關。(a)LK-99 樣品在外加磁場 200 Oe 下的磁化強度量測結果,顯示 LK-99 在室溫下具抗磁性,但換算磁化率則極低。(b)LK-99 樣品電阻率隨溫度變化的關係圖。圖/科學月刊

並非室溫超導體的 LK-99

根據韓國團隊所發表的合成方法,我們複製出室溫超導 LK-99 樣品。在磁性測量部分,顯示 LK-99 在室溫為抗磁性物質,但不具超導的完全抗磁特性。

電性測量則顯示 LK-99 具有半導體導電特性,在 390 K 也有電阻急遽下降的變化,但應為樣品內含的硫化亞銅所致,與超導零電阻行為無關。因此,LK-99 僅可被視為一種抗磁性半導體材料,此結論與許多國際團隊的結果一致。在今年 8 月中旬,知名期刊《自然》(Nature)甚至刊出一篇文章直指「LK-99 不是超導體」。

LK-99 的認證實驗仍有待各國(包含韓國國內)其他團隊持續進行,尋找室溫超導之路仍然漫長。

感謝臺灣大學及國科會在研究資源的支持,以及中興大學物理系教授吳秋賢、東海大學物理系教授王昌仁及時找到元素磷,使復現實驗得以立刻進行。

也感謝實驗室團員的努力,使實驗室得以早日揭露 LK-99 真相,相關結果將整理以期刊正式發表。

註解

在超導狀態下,第一類超導體在超導臨界磁場(Hc)以下時呈現完全抗磁狀態(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第二類超導體則呈現兩個臨界磁場:下臨界磁場(Hc1)與上臨界磁場(Hc2),磁場在小於Hc1下為完全抗磁性的狀態;磁場介於 Hc1 與 Hc2 之間時,部分磁力線可以進入超導體內部,呈現非完全抗磁性的混合態。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3 年 10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37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室溫超導體:開啟未來世界的鑰匙?
Castaly Fan (范欽淨)_96
・2023/09/26 ・394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 年 7 月 23 日,來自南韓的研究團隊發表了《The First Room-Temperature Ambient-Pressure Superconductor》,宣示著世界上第一個室溫常壓超導體被成功發明。文章剛刊登到 arXiv 上,便掀起了全球各地的研究熱潮,不少媒體競相報導,科技市場、各種概念股也沸騰著。那麼,「室溫超導體」究竟是何方神聖?

超導體——能源損耗的救星?

相信大家對於這個詞並不陌生、卻又不甚熟悉。在中學時代理化課,我們接觸過「導體」這個詞;在關注科技業或者財經新聞時,可能接觸過「半導體」這個詞。而「超導體」(superconductor)究竟是什麼?

首先,「超導」是一種物理性質,在距今大概一百多年前便被發現。最早可以追溯到 1911 年,科學家發現:將汞(水銀)透過液態氦冷卻至 4.2 K(相當於 -268.95 °C)時,電阻將完全消失,這便是「超導現象」的開端。因此,「低溫」似乎是開啟新世界的一把鑰匙。而電阻消失有什麼幫助?

事實上,我們生活周遭的一切都是在無窮的損耗中進行的,以電子產品和通訊設備為例,這些電路元件與器材的運作源於電流,亦即導線內部電子的游動,但這個傳輸過程是耗能的,因為電子會不斷與導線內壁的原子碰觸、摩擦,從而消耗到不少能量,同時也意味著導線壽命會隨時間衰減。電路損耗的能量與電阻成正比(P = I²R),如果電阻消失了,那意味著損耗的電熱能也將消失,這將大幅提升電子在線路中的傳輸效率,從電力傳輸、通訊、發電機,到交通工具、家用電器等層面,使用效能都將顯著提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 1933 年,物理學家發現:當物質低於臨界溫度變成超導體時,會具有「完全抗磁性」,也就是原本應該穿過物體本身的磁力線會巧妙地從旁「繞過」,這個現象被稱為「麥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這個效應帶來了超導體的「懸浮」性質,也就是在不用任何外力的接觸下,在足夠的低溫環境中、超導體便可以藉由抗磁性讓物體「懸浮」而起。我們知道,凡是有接觸便有摩擦力的產生,而摩擦力會損耗不少熱能,因此,如果可以不透過外力接觸而操控物體、就意味著沒有了摩擦力、也就可以不再擔心能量的損耗。

A diagram of a sphere and a li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麥斯納效應示意圖:當超導材料低於臨界溫度時(右),便可產生完全抗磁性。圖/Wikimedia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歸納「超導體」具有下列兩大特性:

  • 超導電性:在臨界溫度以下,電阻消失,意味著能量損耗可被降至最小值。
  • 完全抗磁性(麥斯納效應):在臨界溫度以下,磁力線被排斥於物體之外,意味著超導體可具有懸浮特性。

科幻電影中,那些飛快如光的磁浮列車、懸空而起的滑板、或者看似反重力的幽浮,這些都可以透過超導實現,因此,未來世界很可能充滿著各個類型的超導設備。即使在今日,相關的應用也已出現,比如日本便在數十年前研發出「超導磁浮列車」(SCMaglev),2015 年測試的最高時速即達到每小時 603 公里,刷新了地表上速度最快的列車紀錄。

室溫超導體——物理學的聖杯

然而,你或許也發現了,「超導體」並非唾手可得,至少需要「低溫」這個條件,又或者「高壓」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低溫不僅僅是冰點這樣的溫度,而是接近「絕對零度」(0 K,即 -273.15 °C) 的「極低溫」,因此,開發出「高溫超導體」成為了物理學家的重要目標,而這裡的「高溫」並不是讓水煮沸、會讓你燙傷的溫度,而是指高於絕對溫標 77 K(-196.2 °C,即液態氮的沸點)的溫度。這個對人類來說已是難以想像的低溫、對超導體而言卻是相對的高溫。截至 2023 年,人類所開發出最高溫的超導體是一種名為 lanthanum decahydride(十氫化鑭,LaH₁₀)的化合物,其臨界溫度是 250 K(-23 °C),在 200 GPa(相當於接近兩百萬大氣壓)的環境下才得以實現超導特性。

A diagram of a molecul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目前已知被證實的高溫超導體——「十氫化鑭」的化學結構。圖/acs.org

由此可知,要開發出「高溫超導體」實屬不易,發明出「室溫」、「常壓」的超導體基本上更是難上加難。且液態氦、液態氮這些低溫材料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再加上要定溫保存更是不易,因此,倘若室溫超導體能被成功發明,這意味著不僅能大幅降低成本、還能大幅提升運作效能。

LK-99——睽違已久的聖杯、或是泡影?

回到文章一開始的新聞:2023 年 7 月下旬,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 (KIST)以李石培、金智勳為主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開發的材料「LK-99」在「室溫」、「常壓」環境下具有超導特性。這次的實驗紀錄號稱:他們的 LK-99 材料具有室溫超導特性,且上限可以到達 400 K(127 °C)這名副其實的「高溫」,並且是在正常大氣壓力下完成的——這遠遠勝過上一個高溫超導體 250 K、200 GPa 的紀錄;不僅如此,這個「LK-99」製作過程超乎想像地簡易,基本上待在實驗室不用三天就可以完成!擁有這麼良好特性、且製作過程又特別上手的超導材料如果被證實,勢必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

A diagram of a molecul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LK-99 的晶體結構側視圖。圖/https://arxiv.org/pdf/2307.16040.pdf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團隊在論文中的研究內容:首先,這個「LK-99」是近似於 Pb₉Cu(PO₄)₆O 的化合物,從化學式來看,可以發現鉛(Pb)、銅(Cu)、磷(P)這些都是不難到手的化學元素。而製作過程基本上就是研磨、混合、加熱、密封、抽真空等步驟,來回大概三天以內、就能生成 Pb₉Cu(PO₄)₆O,也就是 LK-99。根據他們的論文所述,這個晶體結構的形變會在材料內部產生應力,從而在特定截面產生「超導量子阱」(superconducting quantum well,SQW),致使材料產生了超導特性。這一系列過程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的,且LK-99的超導特性可以維持到攝氏 127 度的高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來說,這個 LK-99 的超導性質與溫度、壓力無關,而是肇因於晶體本身,特定的結構形變導致了物質產生超導現象。在他們發布的影片中,可以看見灰黑色的 LK-99「部分懸浮」在磁鐵上,這是他們用來佐證「完全抗磁性」(麥斯納效應) 的證據,之所以沒有完美地懸浮是因為晶體的雜質所導致;此外,他們也宣稱測量結果顯示零電阻率,也就是電阻完全消失的「超導電性」。當「零電阻率」、「完全抗磁性」這兩個條件充分具備後,LK-99 便可以被視為一個成功的室溫超導體。

A black piece of coal on a round metal contain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影片中所顯示的 LK-99 具有部分懸浮的特性。圖/Wikimedia

在論文推出後,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與實驗室開始著手復現 LK-99 的製備過程、並競相發表研究成果,短短不到兩週時間,關於 LK-99 的復現實驗以及理論相關的研究已經有二十多項。然而,截至目前(2023 年 8 月 10 日)為止,尚未有成功復現、且通過同行審核被登上期刊的成果(論文發表在學術預印本網站 arXiv,一般需要通過同行審核才有機會被刊登在期刊)。實驗的成果不盡相同,有些證明了 LK-99 的懸浮與抗磁性、有些證明了零電阻率,但也有一些只有觀測到電阻的跳變、有些甚至沒有觀測到任何結果。

一個值得注意的部分是:即使韓國研究團隊的論文中宣稱他們觀測到 LK-99 的抗磁性,也有不少團隊復現 LK-99 的懸浮特性,然而,這並不能斷定它來自於「麥斯納效應」。事實上,不少磁性物質都會有「抗磁性」,這來自於微觀的分子磁矩;但超導體所具備的是由宏觀「超導電流」產生的「完全抗磁性」(注意:本文目前為止強調的都是「完全」抗磁性),甚至能因麥斯納效應產生的磁通量而「固定懸浮」在同一位置(即使將底座磁鐵 180 度反轉,它也應當平穩地懸浮在相同的角度——這背後是複雜的量子機制,而非磁場或靜力平衡的結果)。另一方面,即使一些實驗發現了該物質有「零電阻」的結果,但這並不全然等同於「零電阻率」,因為如果測量的尺寸過小、也是會有量測不出電阻的可能性。因此,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指向大概是:LK-99 或許具有抗磁性,但並未被證實存在有明確的超導行為。

歷史借鏡與未來展望

事實上,物理學家對於室溫超導的聖杯之旅一直以來從未間斷。舉例而言,2020 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以迪亞斯(Ranga P. Dias)為首的團隊便號稱開發出了一種名為 carbonaceous sulfur hydride 的超導材料,利用鑽石生成,並在 288 K (15 °C)、267 GPa 的環境下具有超導特性,甚至登上《自然》期刊,但該論文在兩年後因為統計分析結果的瑕疵而被撤銷;2023 年初,該團隊再次宣稱開發出了以 lutetium hydride(氫化鑥)為主的超導材料,這次的結果更令人驚豔——在 294 K (23 °C)、1 GPa(約莫一萬大氣壓)下便具有超導特性。可惜的是,該論文後來也因為涉嫌抄襲與偽造數據而被撤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最重要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它必須是「可證偽的」(falsifiable),對於從事實驗的科研人員而言,一個發明是否能被確立最關鍵的要素便在於實驗「可復現」(repeatable) 與否。如果一個實驗無法被成功復現,便很難說服學界接受研究成果。目前看來,南韓團隊所研發的 LK-99 可能無法算是成功的室溫超導體,不過我們也無需氣餒;儘管 LK-99 的超導行為目前尚未被成功復現與證實,但多少也給人們開闢一條研究蹊徑。

人類對於室溫超導體的探索從未間斷,物理學家們也嘗試以各種材料進行研發、希冀能儘早將璀璨的遠景付諸現實。雖然人們所憧憬的那種像科幻片中先進且便捷的「未來世界」可能不會在明天就來臨,但以當前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步調來說,也許已是指日可待。

A train on a track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超導的應用早已陸續浮現在生活中,日本的超高速列車 SCMaglev 便用到了低溫超導的磁浮特性。圖/scmaglev.jr
Castaly Fan (范欽淨)_96
6 篇文章 ・ 4 位粉絲
科學研究者,1999年生於台北,目前於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攻讀物理學博士。2022年於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取得物理學學士學位,當前則致力於學術研究、以及科學知識的傳播發展。 同時也是網路作家、《隨筆天下》網誌創辦人,筆名辰風,業餘發表網誌文章,從事詩詞、小說、以及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