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藝術史的認識又有重大突破。一隊考古學家報告,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中發現大批畫作,最早的年代超過一萬年。卻有些人質疑:那批畫看起來保存太好,怎麼能確定不是最近的作品,真的是冰河時期的創作呢?1, 2, 3
草原和雨林之間
這系列研究要在 2016 年以後才有機會進行,這一年哥倫比亞政府和哥倫比亞革命軍-人民軍(FARC)協議停火,考古學家方能深入叢林,在 2017 和 2018 年展開調查,又於 2020 年 4 月發表第一篇正式論文。
發現壁畫的遺址叫作 Serranía La Lindosa,簡稱作 SLL,位於哥倫比亞的東部。它算是岩蔭型的遺址,接近瓜維亞雷河(Guayabero River),如今周圍被森林環繞,是濕熱的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 2800 mm(比台灣的 2500 mm 多一些)。
整個哥倫比亞位於南美洲的西北部,SLL 遺址處於亞馬遜的最西側,其東方是廣袤的雨林,往西則是安地斯山。遺址算是介於其東方的亞馬遜雨林,以及其西方,奧里諾科河流域的熱帶草原(savanna)之間。
簡單來說就是:介於安地斯和亞馬遜的交界,草原和雨林之間。
草原盡頭,雨林邊緣的文青
目前考古學家深入調查過 3 個地點,絕大部分壁畫位於 Cerro Azul,而距離 467 公尺遠的 Cerro Montoya,以及 4 公里處的 Limoncillos 也都有發現壁畫,不過都褪色了。壁畫大多數為紅色系,作畫材料是赭石。
挖掘發現不少石器、植物、動物遺骸,證實此處曾有大量的人類活動。定年結果指出,人類抵達這片區域的年代超過 12000 年,最晚的記錄可能只有數百年前。有趣的是,最早有人類活動記錄的地層,也有出土赭石,暗示這兒最早的居民或許就會用赭石作畫。
如今還能識別的作品有上千件,它們應該不是短時間內的創作,多半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論文指出,SLL 遺址南方 180 公里遠處的 Serrania de Chiribiquete 遺址,也存在類似風格的岩壁畫作,由此推論兩地處於同一個文化交流圈。
所以對於「這批畫為什麼可以保存到現在?」這問題,合適的答案也許是「原本此一區域存在非常豐富的作品,卻只有這些保留至今」。保存最佳的 Cerro Azul 畫作位於岩壁側面,上方被巨大的岩壁擋住,結構微妙的角度有保護效果,多數作品不會直接淋雨。
SLL 遺址位於如今的亞馬遜雨林邊緣,不過和安地斯山也很接近。最初住在草原和雨林交界的居民,由石器等跡象判斷,並非從東邊穿越廣闊的雨林,而是由其西北的安地斯方向,或許是波哥大盆地移民而來。
首批移民抵達的年代,差不多是距今約 12600 年前,寒冷的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開始之際;或許和當時氣溫驟降,人們想換個地方討生活有關,不過詳情仍需研究。
之所以重複指出當地位於草原和雨林的交界,是因為「草原」和「雨林」的範圍會變化。氣候不斷變遷,冰河時期比現在更冷更乾,某些現在能長樹的地點,當時只能長草。亞馬遜雨林在冰河時期仍然存在,但是面積不如氣候變暖以後。
失落的世界,長留壁畫中
SLL 遺址附近的環境缺乏深入研究,但是由其他情報推斷,該地在冰河時期的樹木應該比現在少,更偏向熱帶草原(熱帶莽原),類似今日東非草原,或南美洲喜拉朵草原的環境。
遺址離河流不遠,首批移民抵達時,應該有多元的草原、雨林、淡水資源可以利用。那個冰河時期已經失落的世界,部分仍留存在最早的壁畫中。
SLL 遺址的岩壁上保有數千件作品,包括擬人化(anthropomorphic)、動物化、幾何與植物的題材。不少畫的內容看來是狩獵和儀式場景,記錄著古代的生活與環境。動物種類繁多,常出現的有鹿、貘(tapir)、鱷魚、蝙蝠、猴子、烏龜、蛇(serpent)、豪豬。
不過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冰河時期結束後,早已滅團的美洲大型動物們。至少可以辨認出大地懶、乳齒象、某些羊駝(camelid)和三趾後弓獸(three-toe ungulate),還有馬。
牠們出現在壁畫中,可能是畫家作畫時直接觀察到的紀錄,這也是創作於冰河時期的佐證之一;即使作畫時附近沒有這些動物,也能推測藝術家們仍保有對這些生靈的記憶。
馬值得一提。馬起源於美洲,後來遷徙到歐亞大陸與非洲,原產地卻在冰河時期結束後滅團,因此世紀帝國中的馬雅人、阿茲特克人都沒有馬。壁畫中有馬,證實當時的人見過馬,而且覺得值得留下圖像記錄。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不是,馬不是屬於雨林的動物,若是 SLL 附近能跑馬,意謂現在滿佈樹木的地區,當時仍然有大片的草地。這點間接證實這塊介於安地斯與亞馬遜的交界之地,冰河時期以後經歷明顯的改變。
想釐清岩壁上畫作的年代,往往任務困難,至今這批壁畫也沒有直接定年的結果。不過考古學家仍根據幾條間接證據,判斷最早的作品創作於冰河時期:
第一,當地最早在距今 12600 年前出現人跡,應該是由西北方的安地斯方向移民而來。
第二,最早出現石器的地層,也出土作畫的材料:赭石。
第三,壁畫有多種冰河時期後滅團的動物。
第四,更大的地理範圍內,不只一處有類似的壁畫,還有些已經褪色的作品。
赭石是古代藝術創作時很常見的顏料,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記錄。同一年另一篇發表的論文報告,在中美洲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一處浸滿水的洞穴內發現開採赭石的跡象,最早可能距今 12000 年之久。這些蛛絲馬跡顯示,對於一萬多年前的美洲人而言,赭石是熟悉的資源。
- 延伸閱讀: 短篇 超過一萬年前,深入猶加敦洞穴採赭石礦
支持藝術創作的樂園,有肉有菜很多魚
能支持大量藝術創作的時空,想必日常生活不虞匱乏。SLL 位於草原、雨林、河流的交界,可利用的資源豐富又多元,許多記錄埋藏在地層中。
早期的美洲文化,如克洛維斯文化(Clovis Culture),以狩獵猛瑪象之類的巨獸聞名。壁畫中有不少大型動物,牠們曾經是最初移民的食物嗎?似乎不是,即使有的話數量也不多。遺址所有年代的地層皆缺乏大型動物的遺骸,最古老的也不例外(也沒什麼鳥類)。
一萬多年前的美洲人,對於獵捕和食用大型動物,應該沒什麼心理或文化障礙。馬、象、鹿等動物不是狩獵的對象,卻出現在壁畫中,意義值得玩味。莫非是就算抓不到,也要畫在牆上欣賞?
遺址出土的遺骸有非常多魚類,也有鱷魚、烏龜等水生動物,表示這群住在河流旁的人懂得蒐集淡水資源。其他動物大部分是小型動物,2 種齧齒類最多:駝鼠(paca,學名 Cuniculus paca)和水豚,還有犰狳、鬣蜥、蛇等等。有意思的是,魚類、哺乳類、爬蟲類的比例,在不同年代都很接近。
植物也相當豐富,保存下來最多的是棕梠類,至少可以辨識出 10 個物種;棕梠也是當地現在普遍生長的樹木,果實能提供能量和營養,葉子等部位還有各種用途。也有不少碳化種子出土,包括茄科(Humir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
- 延伸閱讀:亞馬遜雨林邊緣,南美洲熱帶草原的史前植物利用,可以參考這個文章:〈短篇 亞馬遜豐富植物利用史,木薯、南瓜,超過一萬年〉
總之,對於沒有農業,不長期定居的採集狩獵者來說,SLL 一帶可謂有肉有菜有水源,各式資源充沛的好地方(原本還能欣賞史前巨獸秀,可惜後來沒有惹 QQ)。
相關研究仍在進行,已經問世的論文之外,這片區域應該還有不少有趣的線索值得探索。反正,這批壁畫就算沒有到冰河時期那麼早,應該也是真正的古代創作,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個早已失落的世界。
延伸閱讀
- 東南亞史前藝術史:和歐洲一樣,能寫實也懂抽象
- 短篇 衣索比亞4萬多年前,延續4500年的的赭石應用
- 短篇 人類在4.9萬年前,已經深入乾燥的澳洲內陸
- 短篇 東南亞大陸的森林,草地變化史
- 美洲考古攋人包,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 美洲遺傳史(上)美洲各地最早的移民,後來神秘消失
參考資料
- Morcote-Ríos, G., Aceituno, F. J., Iriarte, J., Robinson, M., & Chaparro-Cárdenas, J. L. (2020). Colonisation and early peopling of the Colombian Amazon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 Early Holocene: New evidence from La Serranía La Lindos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20301907 - Newly discovered Amazon rock art show the rainforest’s earliest inhabitants living with giant Ice Age animals
- The Serrania La Lindosa: New archaeological sites for the colonisation and settlements of the Colombian Amazon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