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
0

文字

分享

0
7
0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寒波_96
・2020/12/28 ・436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人類對藝術史的認識又有重大突破。一隊考古學家報告,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中發現大批畫作,最早的年代超過一萬年。卻有些人質疑:那批畫看起來保存太好,怎麼能確定不是最近的作品,真的是冰河時期的創作呢?1, 2, 3

看起來不像真的?圖/取自 參考文獻[3]

草原和雨林之間

這系列研究要在 2016 年以後才有機會進行,這一年哥倫比亞政府和哥倫比亞革命軍-人民軍(FARC)協議停火,考古學家方能深入叢林,在 2017 和 2018 年展開調查,又於 2020 年 4 月發表第一篇正式論文。

發現壁畫的遺址叫作 Serranía La Lindosa,簡稱作 SLL,位於哥倫比亞的東部。它算是岩蔭型的遺址,接近瓜維亞雷河(Guayabero River),如今周圍被森林環繞,是濕熱的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 2800 mm(比台灣的 2500 mm 多一些)。

整個哥倫比亞位於南美洲的西北部,SLL 遺址處於亞馬遜的最西側,其東方是廣袤的雨林,往西則是安地斯山。遺址算是介於其東方的亞馬遜雨林,以及其西方,奧里諾科河流域的熱帶草原(savanna)之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來說就是:介於安地斯和亞馬遜的交界,草原和雨林之間。

遺址地點。圖/取自 參考文獻[3]

草原盡頭,雨林邊緣的文青

目前考古學家深入調查過 3 個地點,絕大部分壁畫位於 Cerro Azul,而距離 467 公尺遠的 Cerro Montoya,以及 4 公里處的 Limoncillos 也都有發現壁畫,不過都褪色了。壁畫大多數為紅色系,作畫材料是赭石。

挖掘發現不少石器、植物、動物遺骸,證實此處曾有大量的人類活動。定年結果指出,人類抵達這片區域的年代超過 12000 年,最晚的記錄可能只有數百年前。有趣的是,最早有人類活動記錄的地層,也有出土赭石,暗示這兒最早的居民或許就會用赭石作畫。

在有壁畫的岩壁旁挖掘。圖/取自 參考文獻[3]

如今還能識別的作品有上千件,它們應該不是短時間內的創作,多半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論文指出,SLL 遺址南方 180 公里遠處的 Serrania de Chiribiquete 遺址,也存在類似風格的岩壁畫作,由此推論兩地處於同一個文化交流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對於「這批畫為什麼可以保存到現在?」這問題,合適的答案也許是「原本此一區域存在非常豐富的作品,卻只有這些保留至今」。保存最佳的 Cerro Azul 畫作位於岩壁側面,上方被巨大的岩壁擋住,結構微妙的角度有保護效果,多數作品不會直接淋雨。

遺址區域遠眺。圖/取自 2018 年影片 Colombia: peace unveils hidden rock art wonders

SLL 遺址位於如今的亞馬遜雨林邊緣,不過和安地斯山也很接近。最初住在草原和雨林交界的居民,由石器等跡象判斷,並非從東邊穿越廣闊的雨林,而是由其西北的安地斯方向,或許是波哥大盆地移民而來。

首批移民抵達的年代,差不多是距今約 12600 年前,寒冷的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開始之際;或許和當時氣溫驟降,人們想換個地方討生活有關,不過詳情仍需研究。

南美洲西北部各早期遺址的年代。波哥大盆地的遺址年代比 SLL 更早,兩處石器技術類似,看起來是 SLL 人群的源頭。圖/取自 參考文獻[1]

之所以重複指出當地位於草原和雨林的交界,是因為「草原」和「雨林」的範圍會變化。氣候不斷變遷,冰河時期比現在更冷更乾,某些現在能長樹的地點,當時只能長草。亞馬遜雨林在冰河時期仍然存在,但是面積不如氣候變暖以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失落的世界,長留壁畫中

SLL 遺址附近的環境缺乏深入研究,但是由其他情報推斷,該地在冰河時期的樹木應該比現在少,更偏向熱帶草原(熱帶莽原),類似今日東非草原,或南美洲喜拉朵草原的環境。

遺址離河流不遠,首批移民抵達時,應該有多元的草原、雨林、淡水資源可以利用。那個冰河時期已經失落的世界,部分仍留存在最早的壁畫中。

壁畫一景:a. 擬人化圖像、b. 手印、c. 動物化圖像、d. 幾何圖形、e. 植物圖像。圖/取自 參考文獻[1]

SLL 遺址的岩壁上保有數千件作品,包括擬人化(anthropomorphic)、動物化、幾何與植物的題材。不少畫的內容看來是狩獵和儀式場景,記錄著古代的生活與環境。動物種類繁多,常出現的有鹿、貘(tapir)、鱷魚、蝙蝠、猴子、烏龜、蛇(serpent)、豪豬。

不過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冰河時期結束後,早已滅團的美洲大型動物們。至少可以辨認出大地懶、乳齒象、某些羊駝(camelid)和三趾後弓獸(three-toe ungulate),還有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牠們出現在壁畫中,可能是畫家作畫時直接觀察到的紀錄,這也是創作於冰河時期的佐證之一;即使作畫時附近沒有這些動物,也能推測藝術家們仍保有對這些生靈的記憶。

馬值得一提。馬起源於美洲,後來遷徙到歐亞大陸與非洲,原產地卻在冰河時期結束後滅團,因此世紀帝國中的馬雅人、阿茲特克人都沒有馬。壁畫中有馬,證實當時的人見過馬,而且覺得值得留下圖像記錄。

冰河時期後,南美洲滅團的動物們:a. 大地懶、b. 乳齒象、c. 駱駝科動物,大概是某種羊駝、d. 馬、e. 應該是馬、f. 某種三趾後弓獸。圖/取自 參考文獻[1]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不是,馬不是屬於雨林的動物,若是 SLL 附近能跑馬,意謂現在滿佈樹木的地區,當時仍然有大片的草地。這點間接證實這塊介於安地斯與亞馬遜的交界之地,冰河時期以後經歷明顯的改變。

想釐清岩壁上畫作的年代,往往任務困難,至今這批壁畫也沒有直接定年的結果。不過考古學家仍根據幾條間接證據,判斷最早的作品創作於冰河時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當地最早在距今 12600 年前出現人跡,應該是由西北方的安地斯方向移民而來。
第二,最早出現石器的地層,也出土作畫的材料:赭石。
第三,壁畫有多種冰河時期後滅團的動物。
第四,更大的地理範圍內,不只一處有類似的壁畫,還有些已經褪色的作品。

赭石是古代藝術創作時很常見的顏料,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記錄。同一年另一篇發表的論文報告,在中美洲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一處浸滿水的洞穴內發現開採赭石的跡象,最早可能距今 12000 年之久。這些蛛絲馬跡顯示,對於一萬多年前的美洲人而言,赭石是熟悉的資源。

遺址附近的瓜維亞雷河。圖/取自 參考文獻[3]

支持藝術創作的樂園,有肉有菜很多魚

能支持大量藝術創作的時空,想必日常生活不虞匱乏。SLL 位於草原、雨林、河流的交界,可利用的資源豐富又多元,許多記錄埋藏在地層中。

早期的美洲文化,如克洛維斯文化(Clovis Culture),以狩獵猛瑪象之類的巨獸聞名。壁畫中有不少大型動物,牠們曾經是最初移民的食物嗎?似乎不是,即使有的話數量也不多。遺址所有年代的地層皆缺乏大型動物的遺骸,最古老的也不例外(也沒什麼鳥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萬多年前的美洲人,對於獵捕和食用大型動物,應該沒什麼心理或文化障礙。馬、象、鹿等動物不是狩獵的對象,卻出現在壁畫中,意義值得玩味。莫非是就算抓不到,也要畫在牆上欣賞?

各地層中不同類動物的比例。圖/取自 參考文獻[1]

遺址出土的遺骸有非常多魚類,也有鱷魚、烏龜等水生動物,表示這群住在河流旁的人懂得蒐集淡水資源。其他動物大部分是小型動物,2 種齧齒類最多:駝鼠(paca,學名 Cuniculus paca)和水豚,還有犰狳、鬣蜥、蛇等等。有意思的是,魚類、哺乳類、爬蟲類的比例,在不同年代都很接近。

植物也相當豐富,保存下來最多的是棕梠類,至少可以辨識出 10 個物種;棕梠也是當地現在普遍生長的樹木,果實能提供能量和營養,葉子等部位還有各種用途。也有不少碳化種子出土,包括茄科(Humir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

總之,對於沒有農業,不長期定居的採集狩獵者來說,SLL 一帶可謂有肉有菜有水源,各式資源充沛的好地方(原本還能欣賞史前巨獸秀,可惜後來沒有惹 QQ)。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關研究仍在進行,已經問世的論文之外,這片區域應該還有不少有趣的線索值得探索。反正,這批壁畫就算沒有到冰河時期那麼早,應該也是真正的古代創作,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個早已失落的世界。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Morcote-Ríos, G., Aceituno, F. J., Iriarte, J., Robinson, M., & Chaparro-Cárdenas, J. L. (2020). Colonisation and early peopling of the Colombian Amazon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 Early Holocene: New evidence from La Serranía La Lindos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20301907
  2. Newly discovered Amazon rock art show the rainforest’s earliest inhabitants living with giant Ice Age animals
  3. The Serrania La Lindosa: New archaeological sites for the colonisation and settlements of the Colombian Amazon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文章難易度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9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溫室效應有救了?把二氧化碳埋進地底吧!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3/25 ・138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近年全球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各國紛紛宣布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的目標,聯手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淨零排放是指將全球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和人為移除的量相抵銷後為零。而「碳捕存再利用技術(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 CCUS)」技術被視為達成淨零重要的措施之一。 

CCUS 示意圖。圖/INPEX CCS and CCUS Business Introduction Video 2022 

「碳捕存再利用技術 CCUS」是什麼? 

CCUS 技術可以有效地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捕捉並封存,進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CCUS 包含捕捉、運輸、封存或再利用三個階段,也就是將二氧化碳抓下來,並且存起來或是轉換成其他有價值的化學原料。關於如何捕捉二氧化碳,可以參考我們先前拍的影片《減碳速度太慢?現在已經能主動把二氧化碳抓下來!?抓下來的二氧化碳又去了哪裡?》。 

至於捉下二氧化碳之後,該存放在哪裡呢?科學家們看上一個經過數千萬年驗證、最適合儲存的地方——地底。沒錯,地底可不只有石頭跟蜥蜴人,只要這些石頭中存在孔隙,就可以儲存氣體或液體。最常見的就是天然氣與石油。現在,我們只要將二氧化碳儲存到這些孔隙就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封存的地質條件也很簡單,第一,要有一層擁有良好空隙率及滲透性的「儲集層」,通常是砂岩。第二,有一層緻密、不透水且幾乎無孔隙的岩石,用來阻擋儲集層的氣體向上逸散的「蓋層」,常見的是頁岩。只要儲集層在下,蓋層在上,就是一個理想的儲存環境。 

臺灣哪裡適合地質封存? 

臺灣由東往西,從西部麓山帶、西部平原、濱海到臺灣海峽,都有深度達 10 公里的廣大沉積層,並且砂岩與頁岩交替出現,可說是良好的儲氣構造。 

至於臺灣適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點,有個很直接的作法,就是參考石油、天然氣的儲存場域就好,也就是所謂的「枯竭油氣層」。將開採過的天然氣或石油的空間,重新拿來儲存二氧化碳。而臺灣的油氣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苗栗與臺南一帶,在 1959~2016 年,累計產了 500 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和超過 500 萬公秉的凝結油。 

臺灣油氣田位置圖。圖/《科學發展》2017 年 6 月第 534 期
鐵砧山每年封存 10 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通霄鎮 1/3 人口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圖/台灣中油

而至今這些枯竭油氣田,適合來做二氧化碳的封存。例如苗栗縣通霄鎮的鐵砧山是臺灣目前陸上發現最大的油氣田,不只是封閉型背斜構造,更擁有厚實緻密的緻密蓋岩層。在原有油氣田枯竭後,從民國 77 年開始轉為天然氣儲氣窖利用原始天然氣儲層調節北部用氣的方式,已持續超過 35 年。因此中油也正規劃在鐵砧山氣田選擇合適的蓋層和鹽水層,進行小規模的二氧化碳注入,作為全國首座碳封存的示範場址。並同時進行多面向的長期監測,驗證二氧化碳封存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詳細內容及國際 CCUS 案例,歡迎觀看影片解惑!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原住民祖先見過明亮的南方之星?傳說是真的,而且超過一萬年!
寒波_96
・2023/11/08 ・277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故事代代相傳之下,經歷非常漫長的時光。過去很久以後,五百年、三千年或一萬年,都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難以判斷到底多久。202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澳洲南方的塔斯馬尼亞島,有個故事似乎能追溯到超過一萬年前。

塔斯馬尼亞的祖傳故事

大英帝國的調查隊抵達塔斯馬尼亞初期,估計島上約六千到八千位居民;原住民們統稱為「palawa」,不過又能分成多個有所區別的族群。英國人在公元 1803 年建立第一個殖民地,然後,不意外地起爭議。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殖民者與原住民的衝突加劇後,1823 到 1832 年間導致約兩百位殖民者及九百位原住民身亡。有些英國人希望能和平解決問題,最終勸誘加上強迫,1829 到 1835 年間將島上的原住民,都成功遷移到位於塔斯馬尼亞和澳洲之間,巴斯海峽的弗林德斯島(Flinder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人認為這是一次「友善」的轉移任務。以當時狀況而言,確實算是相對和平的收場,但是慘遭強制搬遷的原住民依然損失慘重,人口以外,他們脫離原本的家園「Lutruwita」,文化、語言幾乎喪失殆盡。

遷徙計畫中,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可謂關鍵角色。他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說服原住民搬家,也對當地風俗文化非常好奇,留下大量紀錄。

這些 1830 年代的紀錄,就像塔斯馬尼亞傳統文化的切片。後來有些原住民重返塔斯馬尼亞,試圖擺脫殖民時,英國殖民者當初搜集原汁原味的資料,也成為重建傳統的材料之一。

魯賓遜等人搜集的紀錄來自多位原住民的說法,其中一個故事相當費解,至少當年魯賓遜無法理解,新問世的論文總算揭開奧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節湊不上,是因為發生在太久之前

祖先的遷徙故事,提到他們來自一片大陸;後來大陸被海水淹沒,當時岸邊附近有冰山漂浮。那時望向南方的天空,可以見到一顆很亮的星。

塔斯馬尼亞與澳洲之間的地形。兩地之間原本存在陸橋,海水上升後形成巴斯海峽。圖/參考資料1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一代一代仰望星空,也建立一些自己的天文學知識,被魯賓遜忠實收錄。那顆南方大星星卻令人費解,因為星空中根本沒有符合描述的那顆星。最可能的對象是老人星(Canopus),也稱為船底座α(α Carinae)。

星空中最亮的是天狼星,第二就是老人星,顯然它非常顯眼,可是位置明顯有差。是原住民唬爛,還是魯賓遜唬爛,或是魯賓遜紀錄錯誤呢?新的分析指出,他們都是正確的,因為一萬兩千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確實處於故事中的那個位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故事提到祖先前來的道路被大海淹沒,冰山在岸邊漂浮。對照現代科學知識,能輕易推論這講的是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淹沒澳洲與塔斯馬尼亞之間的陸橋,形成巴斯海峽,讓塔斯馬尼亞成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

接著是星空為什麼不同?從地球表面仰望夜空,星星的分布位置會由於「歲差」緩慢改變。回溯調整成一萬多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的確就在那兒。

地表很多位置都能見到南方明亮的老人星,不同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想像。台灣人即使沒有親眼注意過,也肯定知道老人星,因為這就是福祿壽中的「壽星」,形象化叫作南極仙翁。

有趣的是,中文名字叫老人星,英文名字 Canopus 則來自特洛伊戰爭傳說中的一位年輕人,他是航海家,後來不幸在埃及被毒蛇咬死……所以中國想像這顆星是老人,歐洲卻想像是年輕小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溯塔斯馬尼亞 1831 年 8 月 1 日,凌晨 5 點時的星空。圖/參考資料1

難以理解的時候,先忠實紀錄

考慮到魯賓遜紀錄的日期是 1830 年代,更加深故事的真實感,因為當時英國人還不知道「冰河時期結束導致海面上升」。阿加西(Louis Agassiz)首度宣稱冰川歷史的想法要等到 1837 年,更多年後取得較多支持,十九世紀後期才廣為人知。

魯賓遜等歐洲人對聽到的故事內容難以理解,他們或許會聯想到聖經的大洪水,但是完全想像不到冰河時期。所以這些內容,大概更能免於印象或偏好影響,反映忠實的紀錄。

據此推敲,塔斯馬尼亞祖傳故事講的是:「大約 1.2 萬年前海水上升之際,明亮的老人星在那個位置」。如果推論正確,這便是傳承 1.2 萬年的口述歷史,堪稱全人類罕見的文化遺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人或許會好奇,一些研究認為早在四萬年前,已經有人穿過澳洲,抵達塔斯馬尼亞。可是島上原住民的祖先故事,卻是一萬多年前?

我想可能是因為,記憶對於愈久遠的事情常常會愈壓縮,把更早發生的事情疊加到比較近期,印象很深的事件中。或許原住民的祖先很早就過去,但是海水上升淹沒陸橋令人印象太過深刻,就變成故事的素材。

另一件啟示是,世界上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當你不太理解聽到什麼的時候,不要試著腦補,就照聽到的忠實紀錄下來!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Hamacher, D., Nunn, P., Gantevoort, M., Taylor, R., Lehman, G., Law, K. H. A., & Miles, M. (2023). The archaeology of orality: Dating Tasmanian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05819.
  2. Rising seas and a great southern star: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stretch back more than 12,000 years
  3. GEORGE AUGUSTUS ROBINSON
  4. 老人星名字來源神話人物 Canopus 維基百科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9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氣候變遷讓缺水、淹水更嚴重,臺灣做好準備了嗎?——專訪水利署賴建信署長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10/31 ・32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經濟部水利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30年後,我們將面對更嚴峻的缺水考驗。」水利署署長賴建信接受我們採訪時坦承地說。

水利署署長賴建信

近年,全臺西部地區都曾遇過「供五停二」的停水措施,,缺水問題更早已是全球問題。根據 2021 年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的論文,2016 年全球有 9.33 億的城市人口面臨缺水問題,約為總人口的 12 %;依據過往趨勢推測,至 2050 年,全球將有 16.93-23.73 億的城市人口面臨缺水問題,相當於 2050 年總人口的 17%-24%。

為什麼全球缺水問題會如此嚴重呢?賴建信署長認為首要是「氣候變遷」改變了降雨強度與頻率,並舉生活中的經驗來說明氣候變遷:

「生活在臺灣地區的我們,會感覺到最近好像很久都不會下雨,然後不下雨的時候很熱,但一下雨,雨滴大到打在身上都會痛。」而近期紐約暴雨造成地鐵淹水癱瘓,也是氣候變遷造成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候變遷讓降雨更加極端

賴署長說:「可以說以後的降雨會非常集中在特定某幾天。就像剛剛講的,就是突然暴雨,然後接下來一個大乾旱。 」

無論是缺水還是淹水,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都不容忽視,賴署長表示,不只是降雨頻率會更低,降雨地區也會更加不平均,降雨的強度也會有所提升。

依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糟糕的預測(SSP5-8.5),到了這個世紀中,臺灣暴雨強度會比世紀初提升 20%,世紀末會提升 40%,即便是最優預測(SSP1-2.6),也會在世紀中提升 15.7%。

據上所述,氣候變遷讓全人類無法迴避「降雨不均造成的地區性缺水」,以及「降雨強度提升造成的地區性水災」這兩個問題。雖然個人、企業與政府都為了減緩氣候變遷有所作為,但賴署長也表示,我們該「從科學擁抱殘酷現實,對未來做最壞打算」。

簡單來說,若所有締約國都遵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的決議完成減碳工作,那氣候變遷也只是不再加劇,並不會立刻恢復到過去的型態,而只要有其中幾項沒有達成,那全世界就得面對更嚴峻的情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開頭賴署長所說的 30 年,我們還有時間做好基礎建設,降低氣候變遷對人民造成的影響。「從2016年開始,我們就思考這些問題,思考說臺灣未來面對的自然環境,我們應該如何因應、構築一個怎麼樣的未來。所以當時我們就開始思考包括區域調度、多元水源等相關計畫。」

賴署長提到的「區域調度」相關計畫,即是目前正在進行的「珍珠串計畫」。

地區性缺水解決方案—「珍珠串計畫」

「珍珠串計畫」預計把台灣西部像珍珠一樣珍貴的水源,用聯通管線串聯起來,讓珍貴的水資源可以妥為應用。

臺灣降雨時間和空間差異極大,桃園至屏東等西部地區,在 5 月至 10 月是豐水期,11 月到隔年 4 月是枯水期,然而北北基與宜蘭等東北地區,卻是完全相反,10 月至隔年 4 月有東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量,此時若能將東北地區的水調度至西部地區,將能緩解西部地區缺水。而未來面對更加極端的降雨情況,也能提供一定的支援。

珍珠串計畫的聯通管線預計將在 2028 年全數完成,而在 2021 年旱災中搶先開通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從桃園每日調度 20 萬噸的水給新竹,在旱災期間總計調度 2300 萬噸,約是 0.6 座寶山第二水庫的蓄水量,不僅讓新竹地區免於限水所苦,也讓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業能維持生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寶山第二水庫。圖/Wikipedia

不僅管線串聯,更要開創「多元水源」

有了聯通管串聯,就能解決缺水問題嗎?賴署長給出否定答案:「如果只有一種供水方式,突然有意外就完了。當然要有多股水源,多條管線。」

過往開發新水源,直覺想到的是蓋水庫,不過蓋水庫不僅要謹慎評估該地是否有充足水源,考慮安全性及經濟性是否合理,更要謹慎評估對環境生態的影響,通常一座水庫從規劃到興建完成,需耗時數十年的時間。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與逐步增加的用水量,水利署目前已朝「多元水源」的方式來尋找新水源,像是南化與寶山第二水庫藉由「溢流堰加高」擴增蓄水量,臺中水楠經貿園區淨化污水再利用的「再生水」,以及以及高屏溪的「伏流水」與新竹的「海淡水」,這些多元水源將與水庫水、川流水及地下水等傳統水源共同支撐起全臺用水。

此外,水利署也正想辦法讓洪水資源化,臺灣山高水急,大雨過後的洪水大部分都流向大海,只有少部分可被水庫收集,像是「河槽人工湖」就能增加收集水量,來供應日常使用,或補注超抽的地下水。

地區性強降雨解決方案—從「不淹水」轉變為「耐災韌性」

受氣候變遷影響,近年臺灣短延時強降雨頻率提高,低窪地區或排水系統也時常發生淹水,顯現目前臺灣防洪工程的不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臺灣由於預算有限,治水策略多以建護岸、堤防或下水道為主,然而這種作法有其極限,即便已完成防洪工程的區域,也未必能面對未來極端降雨的情況,為此,水利署改變過往治水策略,從「不淹水」轉變為「耐災韌性、與水共生」,而在多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聯合推動下,各地開始邁向「逕流分攤」的方式來治理水患。

「逕流」是指下雨時地表土壤無法吸收的水份,在地表形成的水流。「逕流分攤」是在淹水較為嚴重的河段,於新建(或改建)公共設施時,以不妨礙設施功能,建設洪水期間可收集逕流的滯洪池。此外,為提升土地耐淹能力,「出流管制」政策也要求開發單位,必須提升建築物的透水、保水與滯洪能力。

以日本東京鶴見川為例,由於東京市的發展,導致土地保水、滲透能力降低,洪水尖峰流量增加,更容易發生淹水。為此日本將橫濱日產體育館建置成兼具滯洪功能的公共設施,來應對鶴見川的洪峰流量,館場下方的滯洪池高度高達五公尺,平日則作為停車場使用。

橫濱日產體育館。圖/Wikipedia

「我們希望所有的土地都能更有效地利用,例如我們學校的操場,如果下面是一個蓄水池,那大雨下來是不是就不容易淹水了?」賴署長表示,近期開工的鹿港洛津國小的地下停車場兼滯洪池工程,正是「逕流分攤」的案例。

風暴將至,我們能做好準備嗎?

賴署長略為嚴肅地說:「我不期待氣候型態會回到 30 年前。」並重提了在 IPCC 的最優預測(SSP1-2.6)下,臺灣仍必須在 2050 年面對暴雨強度提高 15.7% 的情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我們怎麼做,風暴已確定到來,那麼我們能事先做好準備嗎?賴署長說:「我認為我們能做到的,是使用適當的方法趨吉避凶。」隨著科學進步,模擬變得越來越精準,但終究還是預測,存在不確定性,雖然 2050 年最優預測是暴雨強度提高 15.7%,但上限呢?真的就只有前面提到的 20% 嗎?賴署長提醒我們要面對氣候變遷的現實,並在面臨風暴來臨之前做好準備,這個準備不只要能面對預估強度,更要有足夠的韌性,來面對超越預期的情況。

最後,賴署長說:「每個巨大的改變,一定是從一個微小的生活習慣,比如說開始固定運動,或是固定減少能源浪費。」也許現在看來微不足道的小動作,都將是未來的「重要一步」,就像蝴蝶效應一樣。

相信科學數據,擁抱不確定性,積極做出因應,這不僅是賴署長個人的想法,也是水利署全體的信念,唯有如此,才能在超乎預期的「風暴」來臨之前,做出最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