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8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0/21
林杰樑的老師吳德朗教授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林杰樑醫師的風範,值得後人學習,但是要再複製林杰樑,大概是不可能的。」像林醫師這樣能抵抗壓力、擁有專業知識且持續精進的專家,我認為台灣還有。但問題或許是:我們該繼續把重擔放在一個人身上嗎?
・2013/10/21
大腦(心智)告訴我們,人類是地球上所有生靈的主宰,但身體卻沒有忘記野蠻的自然。
・2013/10/21
今天在各大媒體中看到,手機電磁波不會致腦癌的報導。主因就是有台灣的研究團隊,根據手機門號數量,和罹患腦癌的人數作追蹤,發現2000-2009年間,台灣手機門號明顯增加,但罹患腦癌的人數卻沒有明顯的增加,因此作了這樣的推論。
・2013/10/19
「如同不斷追尋繽紛美麗蝴蝶的昆蟲學家一樣,我被神經灰質的後花園所深深吸引。那裡有形態精緻優雅的細胞,還有那充滿神秘的靈魂的蝴蝶,說不定它的一振翅,有天(誰知道?)就能解開精神世界的秘密。」 Cajal如是對我說。
・2013/10/18
在經過數十年的成長後,歐洲森林固碳速率出現開始下降的徵兆,過去的研究或許高估了森林的固碳能力,歐洲各國勢必要重新檢視森林的管理策略!
・2013/10/18
氣候變遷伴隨快速人口成長、經濟發展與地層下陷,將導致全球的大型港埠都市在2050年時面對比今日高9倍的洪患威脅。全球136個主要沿海城市在2050年之前每年需要花費500億美元來抵禦洪水,卻仍可能蒙受幾乎相同金額的洪災損失;但如果毫無因應作為,洪災損失將高達上兆美元。
・2013/10/18
事實是,這些「據英國研究」有很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研究,而是公關公司行銷策略的一環。首先公關公司會針對客戶訂作一些仿科學報導,不用說這些文案 人員大多沒有科學背景;然後他們再找一位學者掛名,這位學者甚至不必參與所謂的「研究」;最後再把這個仿科學文章送到缺稿且嗜奇的記者手上,就成了一篇聳動的「據英國研究」了。
・2013/10/17
在這個無敵忙碌的社會,大概除了嬰兒與孩童,其他年齡層的人都處於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此時許多認知功能都會受損,當然也包含了決策能力。這不只是讓你工作上出現失誤這麼簡單而已,還可能會造成「腰帶漸寬終不知」的後果。研究發現在缺乏睡眠的狀態下,會不自覺地選擇購買過多、總熱量也較高的食物。
・2013/10/17
我們人類醫師應付處於這段時期獨特且傷腦筋的麻煩人物的手法,就跟我們處理特別複雜的器官或疾病一樣—我們創造一個新的科別。
・2013/10/1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劉育志、白映俞 修理汽車的第一步,是要搞懂各個零件的構造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