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請選擇「內容分類」底下最符合文章類別的分類,至多兩種,盡量避免勾選三類以上分類。
常用關鍵字
刺桐釉小蜂
國際植物健康年
植物健康
植物醫師
植醫法
秋行軍蟲
荔枝椿象
性教育
太陽能
環保
綠色科技
能源
能源革命
電動車
電池
Mars
國中理化
外星
天文
好奇號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7月
重設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20/07/31
植物生病了該怎麼辦?淺談「植物醫師」制度
對園藝稍有興趣的人必定熟悉「綠手指」的傳說:在綠手指的照顧之下,所有的植物都可以欣欣向榮開花結果。綠手指的「最高等級」,似乎就是植物醫師了。究竟「植物醫師」是怎麼看診的呢?又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才能夠勝任這樣的工作呢?
刺桐釉小蜂
國際植物健康年
植物健康
植物醫師
植醫法
秋行軍蟲
荔枝椿象
11
0
專欄
雞湯來了
・2020/07/31
健教課本被跳過的那一頁:青少年好奇哪些性事?性教育該從哪下手?
雖然許多人認為談論「性」是一件該避而不談的事,但有研究指出,當學校性教育課程教得越詳細,教師教學技巧越好,學生反而對性的態度更加正面。那麼該怎麼找到談論性教育的平衡?我們真的有勇氣去面對這件事嗎?
性教育
0
0
地球脈動
天下文化
・2020/07/31
能源危機告急,綠色科技對環境真的比較友善嗎?——《稀有金屬戰爭》
我們喜歡稱為「綠色」的科技,或許並不那麼環保。電池壽命常迅速耗盡,電池的替換是否已納入考量?我們是否確實瞭解,車輛內含的所有電子用品及其他連線物件對環境的影響?而這些大部分依舊簇新的電動車輛,日後的回收對環境的衝擊為何?為因應這些新需求而建造的電網和發電廠,又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呢?
太陽能
環保
綠色科技
能源
能源革命
電動車
電池
1
0
太空天文
彥寧
・2020/07/30
毅力號即將出發!NASA 2020火星任務,探索生命之謎
「毅力號」將於 2020 7/30 發射,前往火星執行「火星 2020 探測車任務 」(Mars 2020 rover mission, Mars 2020),進一步探索火星的生物線索,將樣本送回地球,尋找上頭的生命跡象,提升人類對它的認識,也為未來實際登陸做準備。
Mars
國中理化
外星
天文
好奇號
毅力號
火星
火箭
科學生
0
0
好書搶先看
天下文化
・2020/07/30
能源轉型,稀有金屬是新能源的關鍵元素?!——《稀有金屬戰爭》
電動馬達不只讓人類無止盡的更加富足,還使「能源轉型」成為可能實現的夢想。多虧電動馬達,我們發現能夠在完全不依賴煤炭和石油的情況下,製造最大量的動能與財富。電動馬達不久之後將取代所有傳統引擎,這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數位科技
環保
環保科技
綠色能源
能源
1
0
太空天文
Rock Sun
・2020/07/29
在太空中開得了槍嗎?用科學切開迷因梗圖!
雖然是梗圖,但可不是鬧著玩的,看的同時也問問自己一些科學問題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一張梗圖呢?撇開它的用法或各種不同衍生版本不提,當大家在看這張梗圖的時候,心中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呢?在太空中到底能不能開槍呢?
梗圖
空想科學
迷因
10
1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20/07/28
HOW TO 讓飛機安全起降
桃園國際機場熱鬧熙攘,2019 年飛機航行量統計超過 26 萬架次,大概兩分鐘就有一架飛機在這起飛、降落,飛機們是如何決定起降的順序?在空中快速移動的班機,又是如何知道其他飛機的所在位置、精準地避開彼此呢?
ATMP
航發會
航空
飛機
0
0
活得科學
miss9
・2020/07/28
瑞德西韋臨床實驗:加速 COVID-19 病人康復,但沒能降低死亡率?
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出爐。瑞德西韋在性別、症狀發作後 10 日前或後、人種(紫紅色),都沒有展現特別獨厚於某個小組,這對全球各國在醫療方針上,是件高興的事。因為我們無須顧慮此藥是否存在種族差異
COVID-19
安慰劑
新型冠狀病毒
瑞德西韋
0
0
專欄
彭士桓
・2020/07/28
投稿之前停看聽,認識正在毀壞科學界的「掠奪性期刊」
身為科學的愛好者,就需要能夠辨別科學內容的真偽。但毀壞科學界的兇手之一 ── 掠奪性期刊,卻不斷在破壞現今的學術界。我們該怎麼判別掠奪性期刊?又該怎麼抵制?本篇就來解析掠奪性期刊!
同儕審查
掠奪性期刊
科學研究
科學雜誌
論文
1
0
專欄
PanSci
・2020/07/28
HOW TO 成為科學家?(現代版)
你有成為科學家的夢想嗎?是過去式、完成式還是現在進行式呢? 科學家的工作是探索這個世界、研究包含宇宙內外運作的方式。利用過往的經驗或知識提出假設,再透過觀察和實驗來驗證,以實驗結果去支持或推翻假設,然後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重複,從而讓我們更知曉這個世界。科學家通常在大學或是企業、政府的科研單位工作,當然也有些例外。科學家的工作既有著興奮的發現,但大部分的時間可能是枯燥乏味的漫漫長路。
How to Become a Scientist
如何成為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科學家
2
1
1
2
...
80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