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請選擇「內容分類」底下最符合文章類別的分類,至多兩種,盡量避免勾選三類以上分類。
常用關鍵字
COVID-19
NBA
互助會
東京奧運
血栓
法官
自由心證
鑑定科學
Basile Bouchon
Jacquard loom
Jean-Baptiste Falcon
滾筒風琴
紡織
織布機
計算機
大腸息肉
大腸癌
糞便潛血
血便
侏儸紀公園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6月
重設
文明足跡
活躍星系核
・2020/06/29
得到 COVID-19 已知的後遺症有哪些?康復後還可能有哪些問題?
得到 COVID-19 的症狀類似感冒,會出現咳嗽、高燒,已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常識了,但有些症狀我們較不熟悉,像失去嗅覺1、短暫記憶消失2、意識受損3創傷後壓力症候群4、憂鬱5、等。這次的疾病是否會帶來哪些長期影響呢?
COVID-19
NBA
互助會
東京奧運
血栓
0
0
社會群體
法律白話文運動
・2020/06/29
法律上的爭執,用科學來解決?淺談法庭中的「鑑定制度」
有時候法庭上審理到的事件,並無法簡單地用肉眼或常理就能判斷,常需要透過「科學」的方式來證明。此時我們不免會有疑惑:法官就是不具備專業知識才找鑑定人啊,那鑑定人提出鑑定意見,法官又必須去判斷這個鑑定意見到底能不能採,這時候法官若沒有專業的知識,能正確地理解這個鑑定意見並判斷能不能採嗎?
法官
自由心證
鑑定科學
0
0
文明足跡
張瑞棋
・2020/06/29
織布機的進化戰爭,計算機的關鍵突破│《電腦簡史》 齒輪時代(十九)
織布機的改良始於紡織工人的職人精神,期間歷經的布雄、法爾肯、沃康松等人的設計。後來,雅卡爾定將沃康松所用的大圓筒與紙帶換成打孔的卡片,果然成功打造出真正實用的全自動織布機。此舉不僅改變了紡織業,也間接促進了計算機的進展。打孔卡片的可編程功能在他手中發揚光大,遠在英國的巴貝奇正是受此啟發,才能設計出史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
Basile Bouchon
Jacquard loom
Jean-Baptiste Falcon
滾筒風琴
紡織
織布機
計算機
0
1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06/26
排便不順、血便,當心大腸直腸癌找上門!
「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血便,「裡急後重」的情形,都需留意。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 50-74 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但年輕大腸癌患者也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
大腸息肉
大腸癌
糞便潛血
血便
0
0
動物世界
左岸文化
・2020/06/26
暴龍就是放大版的雞?科學家如何發現雞與恐龍的親緣——《雞冠天下》
2007 年時,有支科學團隊從一隻 6800 萬年前的恐龍體內抽取了某種蛋白質,發現該蛋白質跟家雞體內既存的一種蛋白質幾乎相同。這隻恐龍可不是隨便什麼恐龍,而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雙足食肉動物。一則新聞標題寫道:「暴龍基本上就是放大版的雞」。
侏儸紀公園
化石
家雞
恐龍
恐龍組織
暴龍
蛋白質
親緣
雞
鳥類
0
0
文明足跡
寒波
・2020/06/25
黑死病、西班牙流感到 COVID-19,瘟疫如何重塑社會貧富?
席捲世界的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進行,但我們已經能觀察到這波疫情在不同族群、不同社經地位間的影響不大相同。因此,讓我們透過鑑往知來,由黑死病理解疫情的犧牲與教訓會如何影響社會發展。
COVID-19
天花
拉丁裔
新冠肺炎
歐洲
武漢肺炎
流感
瘟疫
種族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
美洲原住民
義大利
西班牙流感
貧富差距
非洲裔
黑死病
鼠疫桿菌
2
0
人體解析
左岸文化
・2020/06/25
看世界有深度又會算數,小雞怎麼這麼聰明?——《雞冠天下》
自從 17 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斷言動物缺乏心靈、理性與靈魂以來,關於「動物具有類似於人類心智能力」的這個想法就一直存在爭議。瓦洛帝嘉拉等神經科學家們著手收集動物知覺的相關確切資料,至今他們已經發現,雞在看待世界的深度和細節要比人類深入、豐富得多。
加減
嗅覺
子代銘印
左右腦
神經科學
視覺
運算
銘印
銘印現象
雞
0
0
社會群體
寒波
・2020/06/24
COVID-19 有多致命?認識3種死亡率
武漢肺炎的死亡人數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也就是感染死亡率大概介於 0.5 到 1%。但是死亡率並非固定的數字,不同年齡、健康狀態,還有疾病傳染的規模,醫療資源,與治療方式等因素,都會影響死亡的機率。… 死亡率相關的知識即使不能寫滿一本書,也能寫成一大篇文章。對於一般人而言,只要能了解死亡率不是一個固定的簡單數字,不要胡亂比較不同脈絡下的死亡率,就非常足夠了。
case fatality rate
CFR
COVID-19
crude mortality rate
IFR
infection fatality rate
MERS
冰島
巴西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死亡率
法國
瑞士
病毒
西班牙
鑽石公主號
0
0
人體解析
活躍星系核
・2020/06/24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淺談細胞激素與發燒機轉
在高中我們學過,下視丘是體溫調節中樞。下視丘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份,但我們不會等到病毒或細菌本身「入駐」中樞神經系統的當下才開始發燒——相對地,那只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正在奮勇應戰,順便發個支援訊號給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結果罷了。沒錯,或許你會想起「細胞激素」(Cytokine),但那又是什麼?哪些細胞在何種情況會觸發這關鍵的生理反應?
IκBα
下視丘
免疫系統
發燒
細胞激素
類固醇
0
0
來自台灣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2020/06/24
端午節戰南北當然要從裡到外!你以為包粽子的竹葉其實不全是竹葉?
每年端午將近時,「哪一種粽子好吃?」這個問題總會釣出兩粽派的死忠支持者,掀起一番激烈討論,讓人不禁覺得臺灣現今端午節最大的民俗活動,其實應該是戰南北吧(誤)。儘管內容物就足夠雙方戰翻天,不過在此仍要提出經常不被注意的另一差異:北部粽南部粽,其實就連包材也不盡相同。
桂竹
禾本科
端午節
粽子
麻竹
0
0
1
2
...
70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