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請選擇「內容分類」底下最符合文章類別的分類,至多兩種,盡量避免勾選三類以上分類。
常用關鍵字
ACE2
B.1.1.7
COVID-19
mRNA疫苗
N501Y
VOC 202012/1
棘蛋白
突變病毒
英國變種病毒
莫納德
輝瑞
2020
科學
出芽酵母
啤酒
微生物
發酵
禾餘麥酒
酵母
釀酒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12月
重設
人體解析
PanSci
・2020/12/31
變種病毒是什麼?變異病毒株會影響臺灣和疫苗功效嗎?
近期,英國發現的 COVID-19 突變病毒株—B.1.1.7 ,因其超強的傳染力佔據各大新聞版面,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相關研究陸續出現,B.1.1.7的突變方向,似乎會影響目前上市疫苗的效果。
ACE2
B.1.1.7
COVID-19
mRNA疫苗
N501Y
VOC 202012/1
棘蛋白
突變病毒
英國變種病毒
莫納德
輝瑞
18
3
動物世界
U 編
・2020/12/31
《Nature》年度最佳科學影像:用豐富多彩的畫面,拼湊這破碎的 2020 年
《Nature》刊出了 2020 最佳科學影像吧,從醫學、天文、氣候事件到動物研究應有盡有,可以拼湊這特殊的一年
2020
科學
36
1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20/12/31
說到釀酒,酵母比釀酒師更重要?|《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系列講座
說到「發酵」,就不能不提到酵母。酵母屬於真菌界,因會產生特殊構造的有性胞子,因此被分類為「子囊菌」。屬於酵母菌綱、酵母菌目、酵母菌科,之下包含十多種不同的屬,以及 500 種以上的酵母菌,其中最常見於發酵食品產業的便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se」,又稱「出芽酵母」(budding yeast)。
出芽酵母
啤酒
微生物
發酵
禾餘麥酒
酵母
釀酒
2
0
好書搶先看
天下雜誌
・2020/12/31
假新聞其實存在數千年了,為何人們仍會相信?——《故事經濟學》
講故事的人為求生動,經常訴諸虛構或假新聞,從而提供有所誇張的故事。敘事的歷史顯示,「假新聞」不是新鮮事。事實上,人們總是喜歡有趣的故事,而且會傳播他們知道可能並不真實的故事,例如一些都市傳說。事實上,人們經常並未做出自己是否要散播謊言的明確道德決定,就傳播一些令人興奮的故事。
事實查核
假新聞
傳播
刺激
故事
有趣
經濟
2
1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31
頭暈、心悸、喘不過氣?心房顫動易中風莫輕忽!
「心房顫動使心房失去功能,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推進心室。當血液滯留在心房裡,便可能形成血塊。」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葉勇信醫師表示:「若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造成大麻煩。」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可能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約有 2 ~ 3 成與心房顫動有關,常導致失能、死亡。
中風
心悸
心房
心房顫動
血液
2
0
人體解析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
・2020/12/30
不只身歷其境,更能感同身受──電馭叛客 2077 的幻舞真有這麼神奇?
不容易中斷的沉浸感 (immersion) 是 VR 「個人化」 (personalize) 視聽體驗的最大優勢。看看《一級玩家》裡面可以重現觸覺刺激、實現完全體感操作的連身衣,又或者是最近火紅的《電馭叛客2077》的大腦幻舞 (brain dance) ,這些都是人們距離理想 VR 體驗的最後一哩路。特別是電馭叛客 2077 的幻舞,相較於單純的「虛擬」實境,這項技術更像是部第一人稱的紀錄片。任何人只要植入錄影插件,啟動後就能將自己所有的感官經驗與生理反應記錄下來供他人「欣賞」。只不過幻舞真的能讓人「感同身受」、經驗分毫不差的心理變化嗎?本篇文章帶你從心理學討論。
cyberpunk2077
VR
主觀感受
大腦
情緒
情緒建構論
沈浸感
記憶
遊戲
電馭叛客2077
4
1
健康養生
科學月刊
・2020/12/30
付出的不只三人,2020 年諾貝爾生醫獎的幕後功臣——《科學月刊》
許多科學獎項,往往只頒發給特定幾位研究者,但在這些研究人員背後,其實也都有個默默努力的團隊。而今(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學者,其中獲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認為,自己能獲得此殊榮靠的是研究團隊中每位科學家的努力與幫忙,團隊中的郭勁宏與朱桂林也功不可沒。
C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
抗體檢測
科學家
諾貝爾獎
郭勁宏
2
0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2/30
海上絲綢之路——航道的各國拓展變遷史│環球科學札記(7)
紀元前後,從印度洋到東方的航路原本由印度人掌控。七世紀回教興起,這條航路改由阿拉伯人掌控,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地理大發現前,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印度和東南亞的辛香料,海路經由紅海,然後經陸上香料之路通往歐洲。
絲綢之路
絲路
達伽馬
鄭和下西洋
香料之路
1
0
來自台灣
YTLai
・2020/12/29
觀賞蝦身上長蟲?俗稱蝦蛭、也不盡然是寄生蟲的蛭蚓
觀賞蝦寵物玩家口中的寄生蝦蛭是什麼啊?其實牠根本不是蛭也不算是寄生蟲喔!
寄生蟲
平頭霍氏蛭蚓
徧利共生
淡水蝦
蛭蚓
蛭類
蝦蛭
附生
11
3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29
血糖超標易損害血管,糖尿病足、肢體中風要預防!
過高的血糖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損傷,其中腿部神經同樣需要血液才能獲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隨著血糖升高,血管窄化阻塞,神經會出現病變,使患者感覺變遲鈍,容易出現麻木或燒灼般的痛感。若經過檢查之後,狹窄的狀況較嚴重,或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就要考慮用介入性治療處理。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中風
腳中風
血糖
血糖控制
3
1
1
2
...
85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