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7

文字

分享

0
2
7

交往前,讓我們約會吧!三種依附類型怎麼做?──依附理論系列(四)

貓心
・2016/10/26 ・5555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12 ・六年級

依附理論系列


在前幾篇介紹完基本的依附理論概念之後,本文即將帶讀者進入愛情的浪漫世界中了!

等等,在進入戀愛之前,是不是還少了些什麼?沒錯,就是約會。什麼,你說約會也在依附理論的研究範圍內喔?

沒錯,依附理論就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從母子、父子、朋友、伴侶、曖昧對象,甚至連兒子女兒長大之後,如何照顧年邁父母的方式都無所不包的理論,只是我將這一系列文章的重心定位在伴侶依附之上罷了。這一篇文章,就要來談談不同依附風格的人,在交往前的約會與曖昧當中,會展現出什麼樣的風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_MG_8377-2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從朋友關係慢慢升級成「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接著再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的過程中,調情(flirting)和約會(dating)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由於調情互動以及約會,是一件充滿情緒的過程,在這之中,可能會引起害怕失敗與害怕被拒絕等擔心的感受[1]。因此,依附風格的不同可能會影響約會歷程的進行。

例如,有研究透過讓受試者想像和假想的潛在約會對象互動的情形,發現受試者會把他們本身的依附模式套用到這個想像的對象身上[2];除此之外,如果過去交往過的對象和現在的約會對象特質越相似,我們越會把過去和前任伴侶的互動經驗套用到現在的約會對象身上[3]。

依附風格如何影響約會過程?

圖/By Natalia Clikka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5557297
圖/By Natalia Clikka,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既然依附風格會影響到約會歷程,那麼實際的情形又是怎麼樣呢?試想你今天和你心儀的女生來到了一家簡餐店,結果你們才坐下來點餐沒多久,她卻突然接到公司老闆的電話,說有急事需要馬上趕過去處理。這時候你的心情一定很複雜,你要是結屎面給她看,可能就會給她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如果你能夠有風度地跟她說沒關係,她或許還會覺得有些虧欠,而主動約你下一次的行程。

而安全型依附的人呢,就如同前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他們比較能夠應付生活中的壓力,自然而然地也比較能夠掌握約會互動當中的這些威脅,並且享受、品味約會關係中的浪漫,創造一個舒適、正向的約會氛圍[4]。因此,安全型依附的人在約會互動當中比較能夠體驗到正向的情緒[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個很煩人的研究就是針對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在一次社會互動當中會展現出哪些不同樣貌」為主題而設計的,參與這個研究的受試者,在一週當中,只要每進行一次超過 10 分鐘的社會互動,他就要完成一份名為「羅查斯特人際互動記錄」(Rochester Interaction Record)的問卷(要是我的話,我就會在家裡耍孤僻一整週,然後領受試金)。

結果發現,安全型依附的受試者和焦慮型或逃避型的受試者相比,他們在這些互動當中經歷到了較多的正向情緒[6][7],因為在這些社會互動當中,焦慮型的人可能會不斷擔心對方不贊同自己或是拒絕自己,逃避型依附則會感到無聊且無法專心投入在他們的每日互動當中。

約會中的秘密分享

兩個人要變得更熟悉彼此,進而發展成為伴侶,分享祕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了,你知道了我很多秘密,我也知道了你很多秘密,代表著彼此都握著對方的把柄,喔不是啦,代表著彼此都很信任彼此(雖然有時候吵架或是分手之後確實會成為對方的把柄啦QQ)。在心理學研究當中,我們把這樣的行為稱之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圖/val.pearl@flickr
圖/val.pearl@flickr

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安全依附的特質能夠促使一個人在約會過程中願意自我揭露[8],這聽起來並不難理解,畢竟安全型依附的人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而善良的,因此比較不會害怕和其它人分享祕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焦慮依附者呢?他們總是害怕自己得不到對方的愛,但同時又渴望被愛,因此他們的焦慮,常常使得他們太快地向對方吐露秘密[9]。可能雙方才認識兩天,他們就急著向對方吐露自己的心事,期望對方可以了解自己的需求,但是對方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準備好,反而覺得這個人怪怪的,怎麼還沒那麼熟就不斷講自己的秘密了,所以他們常常因此感到挫敗。這樣的結果,讓他們再次印證了「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想法,「對方果然是沒辦法接受我的。」他們總是這麼告訴自己,但其實只是他們講得太快了而已。

我個人就曾經遇過這樣的人,在認識一兩天的時候,就不斷向我分享自己的黑暗面,而在這背後呢?我猜其實對方擔心自己不夠好,認識久了遲早會被討厭,與其到時候再來受傷,不如一開始就把自己的黑暗面都告訴對方,好讓對方早點認清事實;但同時又期望對方在聽到這些之後仍然能夠承接住自己,能夠幸運地遇到一個人,能接受如此糟糕的自己。

「我是一個不好的、不值得被愛的人」、「我還是很渴望有一個人來愛我」,這兩個衝突的概念,不斷地在他們心中拉扯著,因而造成了他們容易太快吐露心事、黑暗面的結果。

而逃避型依附呢?如同我先前所提到的,逃避型依附的人害怕和對方過於親近,因此在約會關係中也很少談及自己的秘密,總是在講其他人的事情[9][10][11],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而其他人也不值得相信,他們害怕說了自己的秘密之後,會成為其他人攻擊自己的武器,因此當他人觸碰到自己的秘密時,他們總是顧左右而言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MG_2783 bw
逃避型依附的人害怕和對方過於親近,因此在約會關係中也很少談及自己的秘密,總是在講其他人的事情。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我曾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焦慮型依附和逃避型依附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都是負面的(心理學家稱之為負向自我概念他們都覺得自己是不夠好的、不值得被愛的;在一個實驗操弄中[12],實驗者試圖證實對自己的負面看法,會造成這些不安全依附者對於分享祕密這件事情感到很不安──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因此他們害怕說出秘密將使自己變得脆弱。

實驗者的作法是,他們告訴這些參與者在一場競爭測試當中失敗了,而其中一半的人被要求告訴他們的約會對象這件事情,另一半的人則被要求「即使心裡苦,但是不能說」:

那些被要求告訴約會對象這件事情的人,如果同時有著低自尊的話(通常是那些焦慮依附者[4]),那麼他們會比那些被要求不能說的低自尊者,更擔心未來的約會關係會變得更糟。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高自尊者,那麼當你被要求告知約會對象你的失敗經驗時,你反而比那些被要求不能說的人,對於未來的約會關係有著更正向的期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在另一個研究裡面發現,那些安全型依附的人,在「進行自我揭露」和「對於伴侶的自我揭露做出回應」這兩點之上,都有著相對較高的得分:他們會對高自我揭露的對象分享更多的私人資訊,而且他們會細心的注意對方的自我揭露內容,並揭露自己的秘密來回應對方[9],而自我揭露與回應,正是形成親密、長期關係的基礎[8]。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是一個有自信的人,並不會把你的失敗等同於你就是一個不好的、不值得被愛的人;但是低自尊的人,就常常會把這兩件事情連結在一起(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篇關於脆弱高自尊的文章,裡面有詳細介紹這個概念)。

_MG_8123
良好的互動關係,應該是雙方慢慢地培養默契,互相接住彼此的需求。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而雖然安全型和焦慮型都會進行自我揭露,但是安全型的自我揭露比較像是傳接球,他們在丟與接之間不斷地培養默契,而焦慮型的自我揭露比較像是打擊練習場的發球機,或是日本棒球動漫裡面的變態教練,在大太陽底下訓練每個球員連續接一百顆內野滾地球,他們不斷的把自己的焦慮瘋狂的丟到對方身上,也許一開始對方還能給予回應,但是當接球者接了上百顆球之後,遲早還是會累癱的。

心理學家透過日記研究(diary studies,一種要求 受試者每天回家寫日記記錄彼此互動關係的研究),再次證實「好的傳接球能夠培養好彼此的默契」這件事情:當一個人察覺到關係中的互動伴侶是個有回應性(responsiveness),和他相處能夠感到安心的對象時,那麼他就會做出更多的自我揭露,並且到親密與愛[13][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的,另一個研究採取錄影記錄的方式來研究這件事情,實驗者把伴侶請到實驗室中,讓他們彼此討論關係中曾經發生過的傷害事件,並錄影記錄。結果發現在討論過程當中,「其中一方能夠給予有同理心的回應」和「另一方自我揭露的深度(depth)以及廣度(level)」有關;同時,如果雙方在討論時,男方能夠給予同理回應並揭露自己的秘密,將使女方在討論之後感到更加親密[15]

除了焦慮依附者會像鐵血教練一樣瘋狂的發球之外,或許他們發的變化球也比較多。根據一份研究指出,焦慮依附者比較會對朋友撒謊,逃避依附者則比較會對伴侶隱瞞秘密[16]。

另一份研究則指出,安全型的人對於親密伴侶的互動行為更真誠,同時也比較不會撒謊與欺騙他們;而透過一些實驗操弄喚起受試者的安全感,也能增加一個人的真誠的傾向,減少他欺騙、撒謊的傾向[17]。

我們喜歡和什麼樣的人約會呢?

IMG_4388-21
圖/WhitestoneLee

從上面的研究看來,安全型的約會對象比較討喜,似乎是顯而易見的[18][19],例如一些研究就透過讓受試者想像和安全型或不安全型的對象約會,來測量他們的情緒變化,結果很顯然的,不論你是哪一類型的人,和安全型的對象約會,都會帶給我們比較多的正向情緒[20][21][22]。除了你和哪一型的人約會會造成你的情緒感受有所差異之外,你本身的依附型態,也會決定你是否滿意一段約會關係:低焦慮或是低逃避的人,比起高焦慮或是高逃避的人,更滿意他們的約會對象[詳見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曖昧讓人受盡委屈,如何發展成伴侶關係又是另一個議題

進入約會關係的人,總是會希望能和眼前的人發展成為伴侶關係(也許某些人例外啦)。雖然高焦慮的人,總是能夠期望被愛(hunger for love),但是他們獲得愛的機率,往往比安全型的人來得更低

在一個速食約會(speed dating)的研究中發現[24],焦慮型依附的人在速食約會當中,往往會採取亂槍打鳥的方式(unselective),他們總是想和每一個對象都發展看看,但是往往招來的結果就是不受大家的歡迎(unpopular)──他們往往會錯失了那些可能發展的機會,做出許多的錯誤嘗試,而這是速食約會當中容易被拒絕的擇偶策略[25]。逃避型依附則剛好相反,他們預期約會關係會失敗,同時也厭惡承諾,因此比較不會和約會對象發展成長期的約會關係[26];相反地,低逃避的單身者則比較有可能將約會關係發展成為伴侶關係[27]。

簽樂透式的約會關係

lotto-484782_640

俗話說「事出必有因」,如果用演化的角度來看,焦慮依附者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依附策略,勢必有它存在的原因。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即使失敗的機率很大,但是他們的策略就跟簽樂透一樣:「有買有機會」。伊斯特維克(Eastwick)與芬克(Finke)在他們的研究中,就操弄了實驗者的焦慮依附感,結果發現,這樣的操弄將會增加受試者尋找接近對方的可能性(proximity seeking)、表達溫暖和愛意,以及其他親近對方的行為[28]

除此之外,焦慮依附者也會對愛情有著較為不切實際的正向期待,儘管在第一次約會當中的幸福感很低,焦慮依附者仍然會預期自己會在接下來的約會關係中變得更快樂(可能是因為他們渴望愛情、被對方支持的感受以及安全感),因此會更積極的去尋求愛情。

但是,他們過高而不切實際的期待,常常是他們的約會對象無法負荷的[29]。這也驗證了我們常常說的:「期望透過愛情來救贖自己,往往會讓幸福的可能性變得更低」,如果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然後尋找一個能夠一起享受生活的人,會比自己過得很糟,期望一個人來救贖自己,更能夠找到一段長期而穩固的關係。

延伸閱讀

  • [1] Zeifman & Hazan(2000). A process model of adult attachment formation. In W. Ickes & S.Duke(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37-54). New York: Wiley.
  • [2] Brumbaugh & Fraley(2006). Transference and Attachment: How Do Attachment Patterns Get Carried Forward From One Relationship to the N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ntin, 32, 552-560.
  • [3] Brumbaugh, C. C., & Fraley, R. C. (2007). Transference of attachment patterns: How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feelings toward novel peopl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 369 – 386.
  • [4]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a).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5]Simpson, J.A. (1990).Influence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871-980.
  • [6] Tidwell, Reis ,& Shaver(1996). Attachment attractiveness ,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 diary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 729-745.
  • [7] Pietromonaco &Feldman Barrett(1997).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diary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 1409-1423.
  • [8] Altman & Taylor(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 [9] Mikulincer & Nachshon(1991).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321-331.
  • [10] Bradford,Feeney&Campbell(2002). Links between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dispositional and diary-based measures of disclosure in dating couples: A Study of actor and partner effects.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9, 491-506.
  • [11]Keelan,Dion,and Dion(1998).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 of a self-disclosure explan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30,24-35.
  • [12] Cameron, Holmes , and Vovauer(2009). When self-disclosure goes awry;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revealing personal failures for lower self-esteem individu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5,217-222.
  • [13] Lippert & Prager(2001).Daily experiences of intimacy. A Study of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8, 283-298.
  • [14] Shelton, Trail, West & Bergsieker(2010). From strangers to friends;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of model of intimacy in developing interracial friend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7,71-90.
  • [15] Mitchell, A.E., Castellani, A.M. ,Sheffield, R.L., Joseph, J.I., Doss, B. D., & Snyder, D. K. (2008). Predictors of intimacy in couples’ discussions of relationship injurie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2,21-29.
  • [16] Ennis, Vrij & Chance(2008).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ying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 Relationships,25 ,105-118.
  • [17] Gillath ,O., Sesko, A. K., Shaver, P.R., & Chun, D.S.(2010).Attachment ,authenticity, and honesty: Dispositional and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can reduce self- and other-de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941-855.
  • [18]Baldwin, M.W., Keelan,J.P.R., Fehr,.B. , Enns, V.,& Koh Rangarajoo,E.(1996).Soci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ail Psychology,61, 226-244.
  • [19]Frazier, Byer, Fischer, Wright, & DeBord(1996).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partner choice; 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findings. Personal relationships3, 117-136.
  • [20]Chappell & Davis(1998).Avoid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defensive process. In J. Belsky & T.Nezworski (Eds.)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pp. 300-323).Hillsdale ,NJ: Erlbaum.
  • [21]B.Feeney, Cassidy & Ramos-Marcuse(2008).The generalization of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to new social situations; Predecting behavior during initial interactions with strang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1481-1498.
  • [22]Klohnen & Shanhong(2003).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personality; What is Attractive—self intimacy, ideal similarity, complemetarity , or attachment secu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5, 709-722.
  • [23] Mikulincer, Florien, Cowan & Cowan(2002). Attachment security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 systemic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dynamics. Family process,41,405-434.
  • [24] 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2010).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of chronic attachment anxiety at speed dating; Being unpopular is onl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bl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ntin,36,1024-1036.
  • [25] Eastwick, Finkel , Mochon &Ariely (2007).Selective versus unselective romantic desire; Not all reciprocity is created equal. Psychological Science,18,317-319.
  • [26] Birnie, McClure, Lydon & Holmberg(2009).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commitment aversion: A script for relationship failure. Personal Relationships,16,79-97.
  • [27] Schindler,Fagundes,&Murdock(2010).Predictor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formation: Attachment style, prior relationship, and dating goals.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17,97-105.
  • [28] Eastwick&Finkel(2008).The attachment sytem in fledgling relationships; An activating role for attachment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628-647.
  • [29] Tomlinson, Carmichael, Reis& Aron(2010).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ccuracy for relational events and anxious attachment.Emotion,10,446-45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i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60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圖說: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圖說: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圖說: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2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4
4

文字

分享

0
4
4
身為焦慮依附者,如何善用交友軟體,而非受困於交友軟體?——依附理論系列(十九)
貓心
・2023/08/07 ・380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新聞,標題是〈交友軟體真的可以找到對的人嗎?研究曝 1 種人最容易暈船,越玩反而越痛苦〉,裡面在談的是焦慮依附玩交友軟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這一篇新聞裡指出,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是最難從中受益的一群人,而新聞的最後,則建議焦慮依附者接受心理治療。

對於這樣的新聞,我是不贊同的,一來是依附風格本身其實是難以改變的,二來是心理治療並不是一個便宜的療程,且依附風格難以輕易被改變。這樣的新聞,好像讓焦慮依附者陷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困境深淵當中,而改變卻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這一篇文章,我想要來談談,焦慮依附的人應該如何妥善地使用交友軟體,如何讓交友軟體成為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工具,而非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無盡回缺之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焦慮依附的人有方法可以妥善地使用交友軟體,讓交友軟體成為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工具,而非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無盡回缺之中。示意圖/envatoelements

什麼是焦慮依附?什麼是逃避依附?

雖然在過去,我寫過非常多依附風格的文章,想閱讀更多的人可以看看這兩篇(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但在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我還是要談談什麼是依附風格。

在依附風格的定義上,是一個兩軸四象限的概念。依附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安全焦慮逃避矛盾等四種依附。

先來談談焦慮的特質。所謂焦慮依附,指得是在關係中容易感覺到對方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親近自己,因而容易覺得患得患失、想要不斷確認關係的特質。而所謂的逃避依附,則是在關係中害怕與別人親近,在親近的同時容易感覺到喘不過氣,希望與愛人保持距離的一群人。

安全依附的人,就是焦慮跟逃避兩個特質都低的人,他們不容易感覺到別人要拋棄自己,也不容易感覺到難以和他人親近;而矛盾依附則是,時而會感覺到對方與自己不夠親近、害怕對方拋棄自己,又時而會感覺到對方和自己太過親近,覺得不舒服而想拉開距離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友軟體上,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居多?

那麼,交友軟體上,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居多呢?根據師大的碩士生陳姵如在她的畢業論文蒐集到的資料指出,台灣的交友軟體上,「焦慮依附」佔總人數 38.33%,「安全依附」佔總人數 25.83%[1]。不過因為她使用的量表,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量表有一些學理上的爭議,因此我無法將逃避依附和矛盾依附的比例進行呈現。不過簡單來說,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佔了將近四成的人數,而安全依附也有1/4的人數。

那麼,焦慮依附的人,到底為什麼會在交友軟體上佔這麼大的比例呢?他們使用交友軟體,又是為了什麼呢?

過去的研究指出,焦慮依附的人渴望與人親密的特質,會讓他們渴望與人在社交上來往,同時害怕被拒絕[2]。在這樣的情況下,交友軟體確實提供了一個很適合焦慮依附社交的場合。

在一般的生活中,我們的社交,並不一定是為了獲得對方的喜歡而做的。工作上必須要和老闆社交、和同事社交,是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下去而做的;而且在這些情境之下,我們並不知道對方到底對我們有沒有私領域上的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交友軟體的設計上,讓我們一開始就能夠設定自己要尋找朋友、短期交往關係、長期交往關係、結婚為前提的關係等等,對於焦慮依附這些想尋求深刻而緊密的關係的人而言,其實是相對友善的環境。

交友軟體的設計,對於焦慮依附這些想尋求深刻而緊密的關係的人而言,是相對友善的環境。示意圖/envatotelements

過去的研究曾經指出,一旦一個人意識到彼此相互吸引[3],彼此的互動模式會有所改變,而交友軟體提供了互相喜歡才能配對的機制,讓使用者透過意識到自己跟一些人成功配對,而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人[4]

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的危險,以及我們該如何克服

不過,焦慮依附傾向越高的人,在使用交友軟體上,確實也有一些風險存在。根據一份研究指出,焦慮程度越高的人,確實越有可能使用交友軟體,也會在交友軟體上花費較多的時間。

花費較多時間上,其實是一把雙面刃。雖然好的部分在於,我在上一段提到,交友軟體讓焦慮依附,比較不必擔心被拋棄、不被喜愛等等的社交線索,但也有研究指出,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在交友軟體上,比較難以實際約到他人碰面[6];除此之外,焦慮依附若使用交友軟體和他人約炮,比較難以獲得滿足,同時也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針對這些部分,我要提供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在使用交友軟體上的一些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是不要約炮。對於焦慮依附的人來說,大多會希望性行為是一個讓彼此關係更加進展的手段,而非像逃避依附一樣,比較能夠性愛分離。這個部分,我在泛科學上的〈性與愛的矛盾掙扎?不同依附型態對性愛關係的影響──依附理論系列(十七)〉一文中,有過詳細的討論。

正因為焦慮依附希望性愛能讓關係進展,那麼短暫的約炮關係,就容易讓焦慮依附暈船,因為焦慮依附者,雖然名義上同意對方只做愛不交往,但實際上又會希望透過性愛來改變對方的態度,進而跟自己交往。

如果約炮的對象,打從一開始就很堅持彼此不要交往,那麼約炮後,讓焦慮依附者感受到對關係不滿意,並隨之產生許多負面感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如果你的焦慮依附特質高,又真心希望找到一段長久的關係,千萬不要以身試火。

短暫的約炮關係,就容易讓焦慮依附暈船。示意圖/envatoelements

第二個給焦慮依附的建議在於,交友軟體用得多沒關係,但必須要把認識一個人的時間拉長。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大多會希望盡快確認兩個人的關係。但經歷過多場戀愛之後就會發現,有一些關係中自己的期望,以及對方對關係的期望,若未能在交往前做過核對,就容易讓彼此在交往中過得不順利(關於焦慮依附比較容易期待在認識時盡快拉近關係的研究,可以參考〈交往前,讓我們約會吧!三種依附類型怎麼做?──依附理論系列(四)〉)。

當然,我並不贊同感情中不應該改變別人的說法。我覺得戀愛是一個互相滿足、一起成長的過程,但我同時也不認為,希望短時間內改變對方的行事風格或價值觀等等,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

因此,把互動時間拉長,同時和對方討論一些自己的期望和對方的想法之間的落差,或許有助於你篩選掉無法相處的對象,或是打算和對方長久走下去,該如何拿捏彼此的進展速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互動時間拉長,同時和對方討論一些自己的期望和對方的想法之間的落差,或許有助於你篩選掉無法相處的對象,或是打算和對方長久走下去,該如何拿捏彼此的進展速度。示意圖/envatoelements

第三個給焦慮依附的建議,則是盡量尋找同時具有「低焦慮」與「低逃避」這兩個特質的人交往,也就是和安全依附交往。安全依附者,相對而言有著較高的安全感,也比較願意對感情抱持著開放的態度。

如果真的找不到安全依附者,我也會建議焦慮依附特質較高的人,避免和「高逃避」的「逃避依附」與「矛盾依附」交往,他們不喜歡與人太過親近,不習慣表達自己的情感,對於情感需求高、希望與人親近的焦慮依附者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當然,我無法提供一種通往幸福的簡單道路,即便我寫過眾多與依附相關的文章,也對依附相對熟悉,但我覺得了解依附,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適合和怎麼樣的人交往,不適合和怎麼樣的人交往;同時,你得了解到,哪一些關係,是讓自己容易表達情感,同時不會受傷的關係,而哪一些關係,是讓自己容易受傷,對方是無法接住自己情感需求的關係。

身為焦慮依附者,我不認為自己應該避免使用交友軟體,即便容易暈船,但挑選對象,讓自己暈一個暈下去會安全的人,而不是暈那些會讓自己受傷的人,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參考文獻

  1. 陳姵如(2022)交友軟體使用者之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 Mikulincer M, Shaver P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3. Luo, S., & Zhang, G. (2009). What leads to romantic attraction: Similarity, reciprocity, security, or beauty? Evidence from a speed-dating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7(4), 933–964. 
  4. Alexopoulos C, Timmermans E, McNallie J. Swiping more, committing less: unraveling the links among dating app use, dating app success, and intention to commit infide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0; 102:172–180.
  5. John K. Coffey, D. Kyle Bond, Jessica A. Stern & Natalie Van Why (2022): Sexual Experiences and Attachment Styles in Online and Offline Dating Con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xual Health, DOI: 10.1080/19317611.2022.2110349\
  6. E. Timmermans & C. Alexopoulos(2020) Anxiously Searching for Love (Among Other Things): Attachment Orientation and Mobile Dating Application Users’ Motives and Outcomes. Volume 23, Number 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 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 van 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 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 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 E. Park)與馬納(Jon K. 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