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穿越黑暗追尋父親的旅程,也是在尋找自己──心理學解析《星際救援》

海苔熊
・2019/09/25 ・4604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492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双喜電影贊助,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無法逃離你爸的!所謂長大,就是抗拒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卻無法自拔地變得越來越像他的過程。」我永遠記得大學的時候當時的前女友,她在跟我分開的時候,跟我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她覺得我生性逃避,在愛和生活裡面都沒有勇氣,我不想成為這樣的自己,不想像我爸一樣膽小懦弱,可是她臨走時留下的這句話,我卻記了十年。

一直到很後來很後來很後來我才明白,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無法超越的父親1,夾雜著愛恨交織的情緒,不想承認自己身上有他的影子,卻又無法否認自己的血液裡殘留著他的因子——就像《星際救援》裡的羅伊(Roy McBride,布萊德·彼特飾)一樣。

你只是假裝不在乎

「我感覺平靜,昨晚睡得不錯,準備好盡我所能去完成任務……我全心全意專注在我的任務上,不為不重要的事情分心。」羅伊在電影的一開始說,即將要被派遣去參加一個任務,尋找多年前進行外星智慧生物探索而下落不明的,他的父親,柯利弗德(Clifford McBride,湯米·李·瓊斯飾)。

 

 

—————(以下有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等等!什麼樣的人會不斷強調自己現在的狀態很平靜、很放鬆呢?什麼樣的人會數十年來都保持著很低穩定的心跳脈拍,卻又在人前戴起起面具、抗拒其他人跟他親近、碰觸呢?

電影一開頭,一直強調自己平靜狀態的主角,在親密關係中也帶著面具。

從小就被父親給拋下的羅伊,其實對父親有極大的怨恨,父親曾經說過要回來,父親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往他「自私的理想」、「不可能的執念」、以及更遠離太陽的地方飛去,把他和母親丟在地球最黑暗的角落;諷刺的是,在他的行業裡,太空總署還有人民都把他的父親當作英雄、人類未知邊界的先鋒,所以他的憤怒不允許被呈現出來,只能壓在他的面具底下,用一種非常低的脈拍,來抗議著他最深沉的無奈。

我們都知道要達成靜力平衡,需要兩股(或多股)同樣大的力相互抵銷;換句話說,在羅伊看似平靜的面無表情底下,壓抑著波濤洶湧的情緒,而他透過和其他人的疏離、關閉愛的接收器,終於可以成功地在別人面前顯現出一個「正常的樣子」,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評估測試,完成一次又一次專業,卻又不帶感情的任務。

多年前我看過一個研究,主要在談對人際關係相對疏離的逃避依戀者,常常只是「假裝不在乎」而已2。研究者邀請 16 個逃避依戀者看一系列圖片並作反應(關於依戀風格,可詳參本站貓心「依附理論」系列文章),一邊用 fMRI 掃他們大腦活化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研究發現,在一般圖片的情況下,逃避依戀者都表現得非常不錯;但這個研究發現,逃避依戀者在面對與「愛」、「情緒」有關的圖片時,反應時間會變慢,尤其是圖片呈現出負向情緒的親子互動時,逃避依戀者更會「假裝不在乎」3。研究者在後面闡述,其實逃避依戀者跟一般人一樣可以感覺到情緒(腦部右側顳上回、枕中回、左側內側額回、輔助運動區和扣帶回中等等都有強烈的活動),但是會有「注意力脫鉤效應」(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effect),把認知資源花費在要壓抑情緒上面,所以表現才變差。總之,那些假裝不在乎的人根本就很在乎、那些被壓抑的情緒根本就存在、依然有進入腦袋,只是被藏在面具底下而已。

在故事的前半段,羅伊一直保持著冷靜卻疏離的狀態。

羅伊也是一樣。他和伊芙(Eve McBride,麗芙·泰勒飾)分開的原因,是因為他太像一個機器了,儘管兩個人在地球上相處的時間裡,她也無法感覺到他和她「在一起」。老實說,這個感覺我非常熟悉——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身邊的人常常說,只要我在工作的時候,我的周圍就會形成一股防護罩,要有人靠近,都可以感覺到那個氣場(糟糕聽起來很中二)。那麼為什麼我們(我和羅伊)會活成這樣的人呢?

因為相信之後就會受傷。」我曾經跟我的治療師這樣說,那已經是我在治療關係中,做出最勇敢的決定了。說完那句話,我們兩個都哭了,可見得這背後隱藏的是一種更深的難過。

如果你曾經在一段關係裡面受過傷、曾經期待能夠被回饋愛,但最後卻仍然沒有人在你身旁;如果你曾經很信任身邊的某個人,卻換來背叛的下場,曾經掏心掏肺地付出,那段感情卻以悲劇收場,那麼為了避免心靈再次受傷,你就會長出一股很厚的牆——反正只要有期待就會有失望、只要有付出就會有結束,不期不待不受傷害,不去信任任何人,就不會被任何人所傷,只要把自己的心給鎖起來,不要讓任何人進來,也不會有人有機會可以讓你受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段簡短的文字用了 5 個「傷」,可見得逃避依戀的人是多麼害怕受傷4-7,而這樣的害怕,讓他恐懼與人有太多的接觸,因為他們知道一件事——只要我允許任何人走進我心裡,就等於是給予他可以傷害我的武器

 

 

—————(以下巨雷)—————

 

 

穿越父親的黑暗,穿越自己的黑暗

除了逃避,如同前面所說,這部電影還有一個主要的軸線在談父子之間的感情。劇情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講完了:兒子去海王星找可能叛變要攻擊地球的父親,最後找到了父親,並且親手放走了父親,然後回到地球

表面上是一個「兒子尋父」的太空旅行,實際上是一個逃離親密的人,為了征服這個巨大的恐懼,穿越漫長的內心的黑暗(在電影裡面,用大量的篇幅、79 天的航程、和日夜交叉的混沌來隱喻這個黑暗),終於開始願意做一個「真正的人」,是一段尋找「真誠自己」(authenticity self)8, 9的旅程。而其中最巨大的黑暗並不是逃離親密本身,而是發現自己竟然有跟父親相同的、令人恐懼的「黑暗力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其實也是隱喻了主角穿越了內心的黑暗。

那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黑暗。在希臘悲劇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伊底帕斯王(King of Oedipus),描述伊底帕斯最終還是無法逃避弒父娶母的可怕神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了他爸珀羅普斯(Polybus),然後娶了他母親伊俄卡斯忒(Jocasta)。這故事有非常多的分析方式 10-12,但其中一個經典的意涵是:我們終其一生都要面對一個課題,就是在「某種形式上」殺死自己的父親,可能是超越他的成就、不被他的名聲所綁架、不要娶和母親一樣的人⋯⋯或者,只是最簡單、最簡單的,得到他的一句認可(參見不才另一篇拙文:《紅盒子:一輩子活在父親影子下的人》)。

舉例來說,我父親是一個年少得志的人,在和我差不多大的時候,事業就有不錯的發展,但後來因為經營困難,家中經濟狀況一落千丈,所有的壓力都由我媽媽來扛。我小時候發誓我絕對不要變成這樣子的人,把所有的重擔都丟給身旁的女人,自己去追夢、創業什麼的,而且還一直執著不願意放手,最後越賠越多。但隨著年紀越來越長大,我發現自己跟父親越來越像,心中有一塊黑暗的地方,好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很少時間在家、花很多心力在自己的工作上、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買很多的東西來吃,甚至超過可以吃下去的量。父親生病之後,經常跟我說:「兒子啊,你不要像爸爸一樣,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我聽了內心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方面不想要聽他的話,另一方面又不想要像他一樣,變成一個「沒用的人」。

越過父親,抵達下一個恆星

羅伊踏上了跟父親相似的旅程。

其實,這也是羅伊的心情。他和父親內心都有一個同樣巨大的黑暗:為了達到目的,激發的憤怒會傷害身邊的人。長年以來他一直壓抑著這股力量(搞得很像左手的中二封印之類的 XD),但終究他還是跟伊底帕斯的預言一樣,踏上了父親的黑暗,殺死了和他一起飛行的同事。他不想要像父親一樣雙手沾滿鮮血,卻又一步一步地被父親的引力吸過過去。在他遇見父親之前,父親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越是抗拒,越是無法逃離。

我也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方面抗拒著跟父親一樣「年少得志」,另一方面卻又越來越多人知道我。直到有一天,我爸在電視上看到我,把我叫到他旁邊,像小時候一樣拍拍我的頭說:「兒子啊,你做得很好,爸爸引以為榮!」(寫到這裡好想哭 www)

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懂,原來我想要的並不是逃離或者是贏過父親,而是殺死那個住在我心裡面,困住我的父親;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懂,那年輕時的父親並沒有錯,他只是選擇用他的方式來追夢;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懂,原來我一直渴望的並不是變成一個和父親完全不同的人,而是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可以好好愛人的人,而這樣的一個人,也蘊含著父親身上好的跟不好的部分。

終於見到父親、終於放手,才讓羅伊找回了愛人的力量。

要變成這樣的一個人,就必須切斷父親黏在我們腳底上的影子。就像羅伊在片中的最後,終於跟父親見面,可是令人意外的,他卻沒有帶父親回地球。羅伊與父親的太空衣脫鉤,不只是對過往的仇恨放手,也是為了逃脫自己所設的牢籠。從那一刻開始,他和父親就飛往宇宙不同的方向,也從那一刻開始,他慢慢找回自己愛人的力量。

在故事的最後,重播了一次跟片頭一樣的話。但這一次,又加了一段不一樣的內容:「我感到平靜,昨晚睡得不錯⋯⋯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但我不擔心,我會活著,也會愛。」

或許,我們所在的星球就像慌亂的宇宙,我們會失望、也會受傷,必須面臨種種的不確定,必須在每天的日常裡,和不同的人靠近,但唯有我們能夠忍受這樣的不確定、唯有我們願意讓自己有機會受傷(being vulnerable)13,我們才能夠找到安放自己心靈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在很遠很遠的以後,我們依然不確定能否找到新的外星生命,但可以確定的是,若你願意往內在看看,自己心裡那個恐懼的內太空,或許你才有機會,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趙書賢(2018)。男同志情傷者在榮格釋夢工作中夢境之原型及象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縣。
  2. Sand, I.(2018)。我只是假裝不在乎:摘下「自我保護」的社交面具,享受正向的人際關係。台灣,台北:平安文化。
  3. Liu, Y., Ding, Y., Lu, L., & Chen, X. (2017). Attention bias of avoidant individuals to attachment emotion pictures. Scientific reports, 7, 41631.
  4. 周慕姿(2018)。關係黑洞。台灣:商周出版。
  5. 岡田尊司(2017)。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6. Levine, A.、Heller, R. S. F.(2018)。依附: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原書名: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蔡欣芝譯)。台灣,台北:遠流出版。
  7. Tatkin, S.(2018)。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Defuse Conflict and Build a Secure Relationship)(童貴珊譯)。台灣:橡實文化 。
  8. Kernis, M. H. (2003).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1), 1-26.
  9. 李佩怡 (2009)。 生命整合之道-榮格思想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提供的洞見(一)。諮商與輔導(288),頁 31-34。
  10. 曾揚元 (2018)。 以精神分析的角度從系統觀看台灣社會的「媽寶」現象。諮商與輔導(387),頁 45-48。
  11. 葉寶玲 (2009)。 論自戀:以精神分析與溝通分析心理動力取向的觀點探討。諮商與輔導(280),頁 40-45。
  12. 許皓宜、李御儂 (2015)。 外遇與分裂:一位男性外遇者的經驗詮釋 (Affair and Splitting: An Interpre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an Unfaithful Husband)。教育心理學報, 46(3),頁 449-469。 doi: 10.6251/bep.20140630
  13. Johnson, S. M., Makinen, J. A., & Millikin, J. W. (2001). Attachment injuries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 new perspective on impasses in couples therap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7(2), 145-155.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1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9
2

文字

分享

0
9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 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 van 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 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 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 E. Park)與馬納(Jon K. 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各位貓奴們看過來!該如何知道家裡的寵物是哪種依戀風格呢?
海苔熊
・2020/05/12 ・203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79 ・五年級

焦慮或者是逃避依戀的你,有想過你家的貓或狗,是哪一種依戀風格嗎?

我以前都拿這個來開玩笑,都說霸霸是逃避依戀,咪寶是焦慮依戀,但這麼說其實沒什麼道理,因為他們不會做問卷,自然也無法透過自評的方式來回答他們的風格。

不過,我竟然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件事情:觀察法。

想當年 Ainsworth 分類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風格,其實就是利用觀察法,用了當年非常著名的 「陌生情境1」(strange situation),把孩子分成三種不同的風格。而這次的貓貓依戀風格研究,也是採用類似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我繼續往下說之前,你可以先拿你家的毛小孩做測試。

有想過你家的貓或狗,是哪一種依戀風格嗎?圖/Inge Wallumrød@Pexels

測測看你家的貓貓狗狗!

首先,你可能要找一個朋友或者是陌生的房間,總之是牠們幾乎沒有去過的地方,然後你和他留在那個房間裡面,你可以用紙膠帶在地板上貼出一個圓圈,然後你坐在裡面。

在 2 分鐘當中,你呆坐在圓圈當中,如果牠來陪你玩的話你可以跟牠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你離開房間 2 分鐘。

然後你再回來,觀察牠跟你的互動方式是下面的哪一種:

A. 很自在自然地跟你玩在一起,就像你沒有離開過一樣。

B. 刻意地跟你保持疏離、或者是你想靠近你,但卻退得很遠。

C. 黏著你不放,好像怕你隨時會走掉。

你家的毛孩是上面的哪一種呢?(我猜我家霸霸連跟我待在同一家房間裡面都覺得害怕XD),研究者透過動物行為觀察法進行分類認為,如果牠表現出 A 的行為,可能就是屬於安全依戀,如果是 B、C,可能就是屬於不安全依戀的類型(當然,如同陌生人情境的原始研究,觀察法並不是萬能的。在另外的一個幼貓的研究當中發現有 11.3% 左右的幼貓無法被歸類)。

你家的毛孩是上面的哪一種呢?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貓狗的依戀風格測試

Vitale 和她的團隊對和 38 隻成貓進行了這兩種依戀類型的測試2

首先,將小貓或貓及其照顧者放在一起放在一個房間裡,在照顧者的四周畫一個圓圈。如果貓進入了圈子,那麼照顧者可以與之互動。兩分鐘後,照顧者離開了,只剩下貓。

又過了兩分鐘,照顧者回到了房間,再次坐在圈子裡。整個測試都被拍攝了下來,科學家們分析了影片並對貓兒的依戀類型進行分類。

結果顯示,65.8% 的貓被分類為安全依戀,而 34.2% 的貓是不安全依戀。

有趣的是,這比例與人類嬰兒中 65% 的安全依戀率非常接近。

貓的安全依戀率略高於 2018 年發表的 59 隻伴侶狗的測試:安全依戀的狗占 61%,不安全依戀的狗則是 39%。——引自 Science alert3

研究者透過另外那個幼貓的研究,進行追蹤調查,把 79 隻幼貓分成兩組,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幼貓進行社交培訓的活動,總共六個星期;另外一半則當作控制組,然後進行前後測觀察。

結果發現有 64.3% 被歸類為安全依戀,有 35.7% 被歸為不安全依戀(前面談過,9 隻無法被歸類),而且此依戀風格似乎不會因為比較多的照顧或社交訓練,而有所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寵物的依戀風格似乎不會因為較多的照顧或社交訓練而有所改變。圖/GIPHY

我家阿貓阿狗都不理我,該怎麼辦?

換句話說,早期形成的依戀風格,很可能讓幼貓「攜帶著長大」,一方面顯示出早期撫育經驗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也給那些「家裡面貓咪不親人」的主人一個慰藉——並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牠的個性本來就如此。

這讓我聯想到,在我寫依戀理論的這麼多年(其實也不到 10 年XD)當中,經常有人詢問我「如果我是不安全依戀、或者是伴侶是不安全依戀,那我們要怎麼改變(我要怎麼改變他、或者是我要怎麼改變我自己)?」搞得好像是不安全依戀就一定要改變一樣。

沒錯,不安全依戀「者」的確比較憂鬱、焦慮、關係或者生活滿意度較低,但仍然會因為不同的關係,而有一些調整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安全感訓練」雖然是其中一種方式(你不嫌棄的話可以看我的課程)。

但我覺得另外一種更「接納5」(acceptance) 的做法是,接受自己或對方「如其所是」,你不需要改變或調整牠,你只需要給他他想要的距離、他渴望的關係,用兩個人都可以靠近的姿態,自在而且有界限的生活在一起。

用這樣的觀點生活,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不論你是哪一種依戀類型,你都有愛、被愛與做自己的權利。

註解與參考文獻

  1.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N. (2015).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Psychology Press.
  2. Vitale, K. R., Behnke, A. C., & Udell, M. A. (2019). Attachment bonds between domestic cats and humans. Current Biology, 29(18), R864-R865.
  3. Cats Bond Securely to Their Humans Maybe Even More Than Dogs Do
  4. Kirkpatrick, L. A., & Davis, K. E. (1994). Attachment style,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3), 502.
  5. Rohner, R. P., Melendez, T., & Kraimer-Rickaby, L. (2008). Intimate partner acceptance, parental acceptance in childhood,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American adults in ongoi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42(1), 13-22.
    這研究結果相當有趣,由 488 名大學生和研究生的數據表示,伴侶對你的接納程度,以及童年你(記憶中)父母對你的接納程度,均與你的心理適應好壞有關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此外,女性(而非男性)在童年時期,(記憶中)父親(而非母親)對她的接納程度,在她與伴侶的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介效果:女性的伴侶接納她與否 → 她記憶中,她爸是否接納她 → 她的心理適應好壞。

本文轉載自:海苔熊 Haitaibear 貓奴必看!寵物依戀風格測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1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