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7/01
下背痛、膝蓋痛、與髖部疼痛可說是現代人身體的三大困境。久坐之後,髖部的肌肉群維持在緊繃縮短的狀態,且如果中途沒有起來活絡筋骨,肌肉持續緊繃,活動度降低,之後就會容易覺得髖部很緊,臀部也會無力、變形。鍛鍊臀部肌肉可以訓練到髖關節,對肌力、活動度、與髖關節健康都有幫助。不過,假使你是久坐之後髖部很緊、活動度降低,剛開始練習深蹲、弓步蹲等經典動作時,可能會因為髖關節太緊繃而有所限制。就連練習最基本的跑步動作,都可能因為髖部太緊而增加受傷機會。因此,我們今天來看看幾個能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的瑜珈動作。
・2020/06/29
得到 COVID-19 的症狀類似感冒,會出現咳嗽、高燒,已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常識了,但有些症狀我們較不熟悉,像失去嗅覺1、短暫記憶消失2、意識受損3創傷後壓力症候群4、憂鬱5、等。這次的疾病是否會帶來哪些長期影響呢?
・2020/06/26
「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血便,「裡急後重」的情形,都需留意。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 50-74 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但年輕大腸癌患者也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
・2020/06/25
席捲世界的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進行,但我們已經能觀察到這波疫情在不同族群、不同社經地位間的影響不大相同。因此,讓我們透過鑑往知來,由黑死病理解疫情的犧牲與教訓會如何影響社會發展。
・2020/06/24
武漢肺炎的死亡人數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也就是感染死亡率大概介於 0.5 到 1%。但是死亡率並非固定的數字,不同年齡、健康狀態,還有疾病傳染的規模,醫療資源,與治療方式等因素,都會影響死亡的機率。… 死亡率相關的知識即使不能寫滿一本書,也能寫成一大篇文章。對於一般人而言,只要能了解死亡率不是一個固定的簡單數字,不要胡亂比較不同脈絡下的死亡率,就非常足夠了。
・2020/06/24
在高中我們學過,下視丘是體溫調節中樞。下視丘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份,但我們不會等到病毒或細菌本身「入駐」中樞神經系統的當下才開始發燒——相對地,那只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正在奮勇應戰,順便發個支援訊號給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結果罷了。沒錯,或許你會想起「細胞激素」(Cytokine),但那又是什麼?哪些細胞在何種情況會觸發這關鍵的生理反應?
・2020/06/19
若問問臺灣讀者,他們聽到的盜腎傳說背景為哪個國家?近一半的人會回答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會回答美國。這些都市傳說到底為何如此廣流傳?
・2020/06/18
在旅館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全身赤裸地坐在滿是冰塊的浴缸之中,眼前有一張紙條寫著:「快打 119!」電話那頭卻傳來一句:你的腎臟已經被偷了。 這故事是真的?才怪!快來看看這個流傳已久、遍布於世界各地的「盜腎傳說」。
・2020/06/16
麻疹是種高度傳染性疾病,病原為「麻疹病毒」,麻疹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根據估計,每年全世界有超過2,000萬人感染麻疹。本文會介紹麻疹的症狀、預防方法,還有接種疫苗的副作用等。
・2020/06/12
購物清單在手,防疫心安我有!防疫期間,最佳的購物策略是出門一次,就把所有生活所需的糧食、日用品通通買齊,減少外出次數、降低交互感染的風險。出門採買前,不妨來參考這張「購物清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