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醫療健康
1754 篇文章・ 497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括:醫藥、健康、疾病、衛生、養生
常用關鍵字
人體
塑膠
塑膠微粒
懷孕
空氣污染
胎兒
胎盤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視力保健
視力模糊
黃斑部
黃斑部水腫
黃斑部病變
COVID-19
PEG
全身性過敏反應
疫苗
過敏
ADI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所有文章
人體解析
羅夏
・2021/01/16
塑膠微粒竟然出現在胎盤裡面!這一次,為什麼大家都擔憂了起來?
塑膠的發明給現代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發展與便利,但隨著塑膠製品的大量使用,人們生活的環境也充斥著許多塑膠微粒。雖然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影響還沒有太多研究,但現在一個讓人擔憂的發現,或許會讓這方面的研究腳步加快。來自義大利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在 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塑膠微粒也會出現在胎盤內
人體
塑膠
塑膠微粒
懷孕
空氣污染
胎兒
胎盤
1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1/01/14
視野濛霧、扭曲,看見黑影?黃斑部水腫可能導致失明!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負責精細的視覺呈現,是看東西最重要之處。視網膜有許多血管,若血糖持續超標,會造成微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缺氧,滲漏、出血,滲漏液體會使黃斑部腫脹,進而影響視力,稱為「黃斑部水腫」。罹患黃斑部水腫後,患者視力會模糊,看東西扭曲、縮小、呈現波浪狀,甚至產生黑影。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視力保健
視力模糊
黃斑部
黃斑部水腫
黃斑部病變
2
1
編輯精選
miss9
・2021/01/13
什麼?RNA疫苗的過敏機率是流感疫苗的十倍?
知名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周報》發佈了第一波、大規模施打輝瑞疫苗後的過敏報告,跟已使用多年的流感疫苗比,發生的機率大約高出十倍左右。依個人體質而不同,藥物、食物、毒都可能會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所幸若有適當的治療,全身性過敏反應致死率不高。目前科學界推測,可能是疫苗載體之一的成分——PEG 引起過敏。
COVID-19
PEG
全身性過敏反應
疫苗
過敏
24
1
環境生態
stage
・2021/01/12
你覺得萊豬可以吃嗎?為什麼?|【科科齊打交】
這一次想和大家討論的議題,是今年萊豬正式開放進口後,全國人民都很關心的議題:萊豬到底可不可以吃?科學上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議題呢?
ADI
Codex
MRL
最大殘留容許量
每日容許攝取量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萊豬
15
1
健康養生
careonline
・2021/01/12
慢性腎病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記得不能少!
飲食控制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重要,飲食上建議採取低蛋白飲食,以免讓腎臟負擔過大。患者須注意蛋白質攝取量,也要攝取足夠的營養。
尿素
慢性腎臟病
晚期腎臟病
腎臟
蛋白質
3
0
人體解析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2021/01/11
沒病毒、不喝酒也得肝炎?認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病為國人的常見疾病,更常居我國國人十大死因榜上。除了廣為人知的病毒性肝炎( A、B、C 型肝炎等),也有與飲食習慣等因素相關的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炎等。近年來非酒精性肝炎因為與日常飲食相關、貼近國人生活而受到矚目。究竟什麼是非酒精性肝炎?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可能提高風險?又該如何預防?本文將分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關知識與預防方法,希望藉此使國人對此疾病有更多認識,並有更健康的日常飲食。
三酸甘油酯
心血管疾病
肝炎
肝硬化
肝臟
肝醣
肥胖
胰島素
脂肪肝
膽固醇
1
1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21/01/10
改善過勞與醫療疏失,AI 讓醫師騰出寶貴時間——《AI 醫療》
醫療 AI 最重要的潛在成果之一,就是能讓醫師騰出寶貴的時間!超過半數的醫師有過勞問題,患有憂鬱症的比例更是驚人!過勞會導致醫療疏失,而醫療疏失又會助長過勞。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 包括花更多時間與自己、家人、朋友,甚至是病患相處 —— 也許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至少是個開端。
AI
AI醫療
深度醫療
醫師倡議
醫師健康
醫療資源
1
0
人體解析
活躍星系核
・2021/01/09
明明都是人工生殖,「人工授精」跟「試管嬰兒」到底差在哪?
大部分的人常常說:我做過幾次「人工」,或者說:我這胎是「植入」懷孕的。往往患者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做了什麼。這時候其實醫生們在意的是,到底是做過幾次「人工授精」、幾次「試管嬰兒」、「植入」的究竟是什麼?本篇文章帶你一次了解人工生殖、人工授精、人工受孕、試管嬰兒。
人工受孕
人工授精
人工生殖
卵子
受精卵
婦產科
懷孕
精子
試管嬰兒
體外受精
4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21/01/09
正確劑量在哪裡?絕對難不倒你!AI 在醫療領域的各項應用——《AI 醫療》
自動化藥物開發過程的目標是在縮減找出潛在藥物標的到研發出候選藥物的時間。然而,AI 在此領域的用途不只有藥物開發,還可預測實驗性藥物的正確劑量。由於最佳藥物劑量可能取決於每個個體身上的許多變數,如年齡、性別、體重、基因體、蛋白質體學及腸道微生物體等,因此是建立模型與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的理想題材。目前的確有許多針對 AI 與藥物開發的炒作,但唯有時間才能證明,這些致力於加速藥物開發的各種方法,是否真的能夠實現。
AI
AI醫療
實驗性藥物
新藥
新藥開發
1
0
人體解析
波留先生 M. Beaulieu
・2021/01/07
「感恩他人,善待自己」係金 A? 心懷感恩可以獲得腦神經獎勵的愉悅感!
根據美國沃克斯傳媒新聞評論網一篇專題報導,近年有研究指出,「感恩」與「奉獻」似乎在大腦中共享某一個途徑,而在 2017 年,美國俄勒岡大學神經科學家卡恩絲與研究團隊的實驗更進一步證實這個論點。本篇文章將分享,時常心懷感恩,大腦會有什麼改變?我們如何進行感恩練習,藉以重新訓練我們的大腦?
fMRI
利他
大腦皮質
奉獻
幸福感
感恩
神經科學
體驗式消費
6
1
1
2
...
194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