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醫療健康
1754 篇文章・ 497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括:醫藥、健康、疾病、衛生、養生
常用關鍵字
SARS
SARS-CoV-2
天花
新型冠狀病毒
疫苗
血清抗體
免疫學
免疫系統
壓力
巨噬細胞
心碎
憂傷
憂鬱
憂鬱症
炎性生物標記
發炎
童年
人體試驗
動物試驗
瑞德西韋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4月
重設
文明足跡
miss9
・2020/04/30
得過SARS且康復,體內的專一性抗體可以持續多久?
對抗病毒,最好的策略就是體內已有抗體能抵禦入侵。然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我們不僅沒有疫苗,更不知道就算注射疫苗,體內抗體能維持多久的保護力?然而,透過研究 17 年前感染了 SARS 病毒後的倖存者,我們能一窺「如果感染冠狀病毒後,抗體能保護我多久?」的可能解答!
SARS
SARS-CoV-2
天花
新型冠狀病毒
疫苗
血清抗體
0
0
人體解析
活躍星系核
・2020/04/30
再壓力一點點我就發炎囉~輕微的壓力就能影響你我免疫——《終結憂鬱症》
壓力是最廣為人知,但又最不為人所了解的憂鬱症成因。我們可能親身經歷過,或看到別人有過因為壓力而感到憂鬱的經驗。免疫跟憂鬱有什麼關係?無論壓力的大小都有可能讓人產生免疫反應嗎?本文從免疫學的角度看壓力事件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免疫學
免疫系統
壓力
巨噬細胞
心碎
憂傷
憂鬱
憂鬱症
炎性生物標記
發炎
童年
0
0
人體解析
miss9
・2020/04/29
瑞德西韋治療 COVID-19 有效嗎?來看看兩個初步研究結果
本文作者統整瑞德西韋的臨床實驗與動物實驗結果。綜合兩篇研究,使用瑞德西韋治療最好的族群,可能是「感染初期的輕症患者」。而重症患者的治療,可能仍待科學界努力
人體試驗
動物試驗
瑞德西韋
葉克膜
0
0
專欄
寒波
・2020/04/29
一直待在家快悶壞啦!嚴格的防疫管制,什麼時候才能放鬆?
資訊有限下,調整防疫管制的輕重,彷彿走在鋼索之上。必需根據監控、檢測取得資訊,再以模型估計,儘量掌握目前疫情的狀況,才能做出當下最適合的選擇。
2019 新冠狀病毒 (2019-nCoV)
2019-nCoV
2019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Jacco Wallinga
SARS-CoV-2
免疫
基本傳染數
實際傳染數
封城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模型
武漢肺炎
深圳
疫苗
社區感染
群體免疫
防疫
隔離
0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04/29
別小看這類癌症:高風險攝護腺癌可是很致命的!
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 60 歲以上的族群。雖然攝護腺癌經常給人較溫和的印象,但請別小看攝護腺癌,因為部分攝護腺癌生長較快、容易轉移,對生命造成威脅。平時我們可以依照格里森分數、骨轉移、內臟轉移判斷癌症的惡化程度,符合其中兩項以上時,有較高的惡化風險。這類族群的病人需更主動積極地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才能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和整體存活,並且提升生活品質。
內臟轉移
格里森分數 (Gleason Score)
骨轉移
高風險攝護腺癌
0
0
人體解析
活躍星系核
・2020/04/29
除了食療、放血,過去還有哪些針對憂鬱症的神秘治療?——《終結憂鬱症》
在醫學上,憂鬱症比發炎還要古老。我們到羅馬時代才知道發炎的基本病徵,但古希臘時代就已經知道「憂鬱」這回事了。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門派用黑膽汁詮釋憂鬱症成因,神學使用極刑對待所謂「靈魂著了魔」的人。近代醫學對憂鬱症有哪些看法,憂鬱症又如何只屬於「心理」疾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DSM-5
希波克拉底
情緒
憂鬱
憂鬱症
獵巫
生理學
發炎
脾臟
認知
醫學
靈魂
驅魔
鬱症
黑膽汁
0
0
人體解析
瑋絜
・2020/04/28
疫情之下追追追:常見的三種篩檢方法如何找出病毒蹤跡?
RT-PCR、血清抗體篩檢、抗原篩檢是目前檢測 COVID-19 病毒常用的檢驗方法,RT-PCR 採檢疑似個案呼吸道的分泌物,透過專門儀器檢測體內是否含有目標病毒的 RNA,檢驗耗時但準確度高。血清抗體篩檢則檢驗血液樣本中有無特定病毒的抗體,目前僅做為輔助檢測。抗原篩檢則直接檢驗人體內是否有特定病毒,是目前快篩發展的重點方法。
COVID-19
RT-PCR
偽陽性
免疫球蛋白
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
快篩
抗原檢測
敏感度
武漢肺炎
特異度
血清抗體檢測
0
0
健康養生
林澤民
・2020/04/28
醫療檢測的準確度:「偽陰性」、「偽陽性」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計算準確度?
最近因為大家關心新冠病毒是否要全面篩檢的問題,媒體上常見一些醫事檢驗學的術語,這些名詞都與新冠病毒檢測的準確度有關。本文嘗試用基本統計檢定概念來詮釋這些名詞,更進一步探討醫療檢測的準確度。
2019-nCoV
COVID-19
F1分數
偽陰性
召回率
敏感性
新冠肺炎
普篩
機率
武漢肺炎
準確度
特異性
精密性
統計學
貝氏定理
0
0
人體解析
活躍星系核
・2020/04/28
身體受傷會發炎,但你知道心智也有可能會發炎嗎?——《終結憂鬱症》
本書不同於傳統身心二元論的觀點,而是結合神經科學與免疫學,重新思考憂鬱症與身體發炎的關聯性。所以發炎的生理機制真的會讓人產生憂鬱嗎?目前許多研究顯示,發炎出現在憂鬱症或憂鬱行為之前,但光有先後順序還不夠,科學家和醫師仍會質疑發炎是如何引發憂鬱症。
fMRI
免疫
因果關係
大腦
心智
心智發炎
心理
憂鬱
憂鬱症
演化
發炎
相關性
磁振造影
神經傳導物質
神經免疫學
神經細胞
精神免疫學
細胞激素
血清素
0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04/28
避免中風找上門:認識「心房顫動」!
您可能沒聽過「心房顫動」,但你一定聽過中風!要避免中風找上門,就得了解這個在銀髮族裡發生率極高的疾病 – 心房顫動。除了老化之外,罹患高血壓、體型肥胖、飲酒過量、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代謝異常疾病的人都會更容易罹患心房顫動。心房顫動造成的血塊淤積會間接引起中風,因此不能忽視它的嚴重性。萬一確診心房顫動,治療會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控制心跳速度或重整心臟節律,二是要預防血栓血塊形成。遵照醫囑,適時服藥,才能降低中風危險喔!
中風
全身性血管阻塞
心房顫動
腦中風
銀髮族
0
0
1
2
...
17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