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排便不順、血便,當心大腸直腸癌找上門!

careonline_96
・2020/06/26 ・235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我最近排便不太順,會不會是大腸癌?」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來愈高,在診間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謝孟書醫師表示,「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就要注意。

每次排便後,記得檢查是否有「血便」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若變得細細的,便得留意。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謝孟書醫師指出,大腸息肉很常見,分成很多種型態,其中較需留意的是「腺瘤」,因腺瘤會逐漸長大,經過幾年後可能出現病變,而演變成癌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約三、五年,久的可能會超過十年。醫師在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以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即使已經切除,醫師建議一定要定期做大腸鏡追蹤。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謝孟書醫師解釋,大腸癌的治療通常以癌症分期來進行,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這幾個選項會互相搭配。有時先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照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加上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

至於較低位靠近肛門的直腸癌,為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可以在術前先進行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讓腫瘤範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則不適合開刀,建議直接採用化學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會評估癌症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患者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好好配合,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

不同的治療,可能伴隨不同的副作用,謝孟書醫師舉例,化學治療會對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部分藥物會有骨髓抑制的作用,導致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增加感染的風險。

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

謝孟書醫師說明,面對常見的食慾不振、腹瀉等不適症狀,我們都會協助患者藉由飲食去調整。無論是手術、化療前後,務必要均衡飲食,包括五穀、根莖類、蛋、奶、菜、魚、肉,我們鼓勵患者能吃盡量吃,若是食慾不振,則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

少量多餐並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臨床上偶而會遇到一些癌症病患,身形虛弱、瘦小,不適合做化學治療,因為治療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整體狀況越來越差。謝孟書醫師強調,營養是治療的本錢,倘若患者沒有充足營養,恐怕無法順利度過手術或化療。良好的營養狀態,傷口才有辦法癒合,免疫力也比較健全。

患者食用的食物一定要烹煮過,避免沙拉、生魚片等生食,因為治療過程中患者抵抗力較差,食用生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食物調味也要適量,太過刺激腸胃,反而會增加不適。

除了均衡飲食,許多患者或家屬也關心輔助營養品的使用,例如褐藻醣膠、麩醯胺酸、核苷酸、魚油等,有助調節生理機能。而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多醣體,目前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營養支持療法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減少副作用,幫助患者接受完整療程,才有較好的預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人大腸癌年輕化,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

謝孟書醫師提醒,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 50-74 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

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針對沒有症狀的民眾,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就應該提早就醫。

為提升檢查準確率,民眾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要依照醫囑清腸。現在也有「無痛大腸鏡」,讓民眾能在麻醉狀態下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緊張和不適感。

謝孟書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 30 多歲的患者,平時稍微有便秘,因為很年輕又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本來不打算進行檢查。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看到一顆兩公分的腫瘤,已是早期大腸癌。由於腫瘤還算早期,便能使用大腸鏡切除。後續追蹤幾年,狀況都還不錯,是非常幸運的例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貼心小提醒

加工的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等,已被列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要盡量少吃。另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菸、喝酒也都跟大腸癌的發生有關。

年輕大腸癌患者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careonline_96
455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精準治療大腸直腸癌!檢測突變基因,對症下藥
careonline_96
・2024/04/10 ・229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腸直腸癌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多處肝臟、淋巴結轉移的情形並不罕見。」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指出,「大腸癌的發展主要以息肉基因突變、漸進式累積的方式形成,因此早期發現並切除息肉,可以避免發展為癌細胞,達到疾病預防的效果。黃聖捷醫師說,世界各國皆大力廣糞便潛血篩檢,主要目的是發現息肉,在還沒有癌化之前就把它處理掉。」

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早期癌症患者只能靠健康檢查發現。黃聖捷醫師說,第一期大腸直腸癌通常是透過健康檢查才被診斷出來,因為癌細胞在早期時體積不大,且沒有向外侵犯,腸子本身又沒有感覺神經,因此不會有症狀。直到中晚期,腫瘤佔據一定體積才會造成排便異常、腹脹等症狀。由於腫瘤細胞不穩定容易出血,所以能在糞便中發現出血的情況。

「大腸直腸癌初期完全沒有症狀!」黃聖捷醫師說,「相關症狀都需要腫瘤長到一定大小,佔據一定空間後才會出現,因此當出現症狀時,通常不是早期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根據臺灣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第一期約占一成五至兩成,第二期、第三期大概是兩成五至三成,第四期大概在兩成到兩成五。黃聖捷醫師說,大腸直腸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與分期有關,第一期患者約九成,第二期患者約八成五至九成,第三期患者約七成,第四期患者約兩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第四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較早期患者低,但是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持續在進步,即使是第四期患者,仍有兩成的五年存活率,甚至有機會治癒,達到長期存活。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症分期,第一期和第二期通常以手術為主,第三期除了手術外,還會輔以化學治療。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的治療瓶頸在於腫瘤分佈的範圍和廣度,若要提高預後,須將大腸腫瘤切除,並清除轉移的腫瘤,但若轉移的腫瘤侵犯到胰臟或主動脈等部位,便會比較棘手。

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仍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才能控制全身的腫瘤。黃聖捷醫師說,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可以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大腸直腸癌第四期的治療需要團隊合作,包括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等,共同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才能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精準醫療對抗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現今癌症治療已趨向個人化醫療,醫師會在使用標靶藥物前進行基因檢測,以了解患者大腸直腸癌的基因突變特性。黃聖捷醫師指出,基因檢測的結果對臨床治療有重大影響,根據不同的基因突變,會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例如 BRAF 基因突變可以使用 BRAF 抑制劑、HER2 基因突變可以使用 HER2 抑制劑、RAS 基因突變會使用抗 VEGF 標靶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台灣,RAS 基因突變比例約佔三成,MMR 基因突變比例約佔 10%,BRAF 基因突變比例約佔 5%,雖然比例不高,但若檢測到則非常有意義。」黃聖捷醫師說

「在過去,基因檢測若發現大腸癌有 BRAF 基因突變,由於 BRAF 基因突變的患者對化學治療的效果通常較不理想,因此一開始大多不會進行遠端轉移的切除手術。」黃聖捷醫師指出,「但病人如果有機會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往往效果會相當顯著,若腫瘤明顯縮小、後續便可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爾後患者繼續接受雙標靶治療,有機會可以有極佳的預後,甚至有痊癒的機會。」

BRAF基因突變的大腸直腸癌

BRAF 基因突變的大腸癌較容易出現轉移,患者在接受傳統化療時,反應率低且容易產生抗藥性,平均存活期不到兩年。黃聖捷醫師說,近年來,BRAF 陽性的治療已經進入了標靶治療時代,透過標靶藥物的介入,有望幫助 BRAF 基因突變的大腸癌患者爭取更好的治療反應,並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同時,還可以幫助縮小腫瘤,增加未來手術切除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治療成效。

筆記重點提醒

一、 大腸癌的發展主要以息肉基因突變、漸進式累積的方式形成,因此早期發現並切除息肉,可以避免發展為癌細胞,達到疾病預防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 大腸直腸癌初期完全沒有症狀!相關症狀都需要腫瘤長到一定大小,佔據一定空間後才會出現,因此當出現症狀時,通常不是早期大腸直腸癌。

三、 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仍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才能控制全身的腫瘤,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

四、 基因檢測的結果對臨床治療有重大影響,根據不同的基因突變,會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例如 BRAF 基因突變可以使用 BRAF 抑制劑、HER2 基因突變可以使用 HER2 抑制劑、RAS 基因突變會使用抗VEGF標靶藥物。

五、 BRAF 基因突變的大腸癌較容易出現轉移,建議患者透過標靶藥物,爭取更好的治療反應,同時提升存活時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早期大腸癌沒有症狀!定期篩檢才能有效預防
careonline_96
・2022/11/08 ・148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期大腸癌通常沒有症狀,因此要靠定期篩檢,才能發現早期的大腸癌;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大腸癌,可能會有大便有血,大便的顏色改變,形狀變得更細小,甚至有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

大腸癌篩檢

篩檢可以分成非侵入性及侵入性的檢查,非侵入性目前是以糞便潛血檢查作為主要方式,國健署有補助 50 到 74 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因此民眾只要持健保卡,到相關的合作醫療院所就可以免費檢查,侵入性的檢查當然就是直接做大腸鏡,進去做全腸道的檢查。

  • 何時會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

如果已經接受過糞便潛血檢查,而產生陽性的患者,應該要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另外如果有些症狀,高度懷疑可能是大腸、直腸方面造成的也應該接受,包含血便,糞便中不管是有血絲、血塊,以及糞便的形狀變得更細小,排便變得不太固定,比方說時而腹瀉,時而便祕,或有非刻意性的體重減輕,無法解釋原因的貧血,等等的症狀都應該接受大腸鏡的檢查。如果家裡有大腸直腸癌的家族史,建議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儘早接受大腸鏡的檢查。

如果有大腸息肉該怎麼辦

醫師在施做大腸鏡的過程,如果有看到息肉,在情況允許之下,比方說病人沒有在服用抗凝血劑、凝血功能正常,我們會直接將息肉切除,切除下來的息肉會送病理科做化驗,病理科醫師可以幫我們判讀息肉的組織型態,之後醫師會根據息肉的組織型態,以及整個腸道當中息肉的數目,來決定下一次應該間隔多久追蹤一次大腸鏡。

如何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有大腸直腸癌的家族史,抽菸、喝酒、體重過重、肥胖、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此我們首要先做糞便潛血檢查,每兩年一次的國健署補助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可以讓我們偵測早期大腸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要從生活習慣去改變,包含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也要維持適當的生活運動,不要喝酒、不要抽菸,另外有些飲食習慣要注意,包含避免紅肉、加工類的肉品、高油脂的部位,以及儘量避免煙燻、燒烤的食物。

之前遇過一位年紀相當輕的女性,大概只有 30 幾歲,本身是個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飲食又常常三餐外食,曾經有過腹痛、血便的症狀大概幾個月,但是不以為意;後來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發現已經是大腸癌末期,甚至有多重器官的轉移,因此雖然接受了化學治療,依然在幾個月內就離開了我們。

大腸癌如果早期發現治療的成效非常好,因此早期診斷大腸癌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可以藉由糞便潛血的篩檢,來揪出早期大腸癌,另外如果有家族大腸癌的病史,建議可以提早做大腸鏡。

0

10
0

文字

分享

0
10
0
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 皆可能是腸炎警訊
careonline_96
・2021/06/01 ・188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0 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

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

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 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

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

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 2 至 3 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

治療也要達標 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 20 至 35 歲以及 40 至 60 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

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 5-ASA 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道慢性隱形殺手 規律治療無所遁形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
  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
  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

careonline_96
455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