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提到了一則研究,受試者可以邊喝伏特加蔓越莓調酒,邊看迪士尼皮克斯的電影《料理鼠王》,這全是為了學術目的!他們看了一小時的影片,血液酒精濃度逐漸升高。假設他們是從頭開始看,那電影當時差不多演到受訓廚師小林前天晚上大灌紅酒、宿醉大鬧廚房的地方。金斯利.艾米斯寫的段落可以充分描述小林宿醉的痛苦,不過他所提到的「夜行生物」在這裡卻會讓我們想到大廚小林跟小廚老鼠雷米的合作關係!
與酒精研究相比,科學界對於宿醉的瞭解才剛起步。科學家探討了與喝醉(正確來說是酒精在血液裡輸送時的酒醉效果)有關的主題,以及大量飲酒數年的長期影響。另一方面,宿醉是飲酒體驗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卻未受到科學界的重視。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即為,宿醉究竟是否有任何用途。盛行的觀點指出,宿醉是避免過量飲用酒精的自然緩衝機制。此觀點認為宿醉是個「對抗機制」,假設宿醉會鼓勵身體避開危險,也就是酒精造成的酒醉效果。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宿醉或許是在鼓勵身體喝更多酒,以解除不舒適的症狀。這種「以毒攻毒」的宿醉解法有其科學根據。一九九○年代末,一組瑞典團隊首先請醫院雇員自行選擇喝下白酒或啤酒,接著在後續數小時內提供尿液樣本。第一批早晨樣本尿液的甲醇濃度最高,時間正是頭痛和噁心等宿醉症狀最嚴重的時候。此結果顯示了酒精飲料當中少量的甲醇是造成宿醉的生理原因之一。身體會將甲醇分解成讓身體不舒適的有毒物質。有趣的是,身體中分解甲醇的酵素―醇去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同樣也負責分解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當中我們最愛的乙醇酒精。不過,比起甲醇,酵素比較「偏好」乙醇,所以在宿醉的時候,喝下更多酒精讓乙醇進入身體,能夠緩解甲醇的毒素代謝作用。
宿醉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節制飲酒,一方面卻又會讓我們想喝更多。宿醉究竟是敵是友,這是個相當重要的研究問題。不過,為了保護受試者的健康,代表實驗室研究當中不能夠超過六瓶啤酒或等量酒精。但是,這麼一來就無法在實驗室環境之下,研究飲酒過量「完全發威」的宿醉效果。於是哥本哈根奧胡斯大學的學者採取了一種新穎又特別的研究方法。
黑海上的陽光海灘是保加利亞最大的海灘度假村。行銷口號「最陽光的度假村只給最陽光的遊客」吸引了數千名遊客每年前來享受白淨沙灘和熱鬧的夜生活。這裡的夜生活尤其發達,有好幾間酒吧、夜店、咖啡廳和迪斯可,因此前來陽光海灘的觀光客經常過量飲酒,追求狂歡樂趣。當然了,這種行為有其缺點。隔天早上,酒精帶來的愉悅感退去,宿醉取而代之。口渴、頭痛、暈眩、吞不下食物都是明顯的徵兆;宿醉的症狀就是這麼明顯。
四名幸運的奧胡斯大學研究助理被派去度假村待上一個夏天,當然是以科學之名了。他們可以盡情享受當地的氛圍,好好過上一個暑假,前提是每天都必須完成研究任務:每天早上都要起個一大早,去海灣上上下下的飯店、泳池和海灘邊,盡可能找來度假的丹麥年輕人聊聊天。研究助理要問觀光客數個問題,首先要說說前一晚是怎麼度過的,列出他們喝的所有酒類,最後還要知道他們有沒有宿醉的症狀。最關鍵的是,每個受訪者都要在一週假期的開始、中間和尾聲接受採訪,總共三次。如此一來,學者才能記錄持續飲酒狀況之下宿醉狀況是否會隨著時間改變。
學者特別有感興趣的是飲酒量和後續宿醉程度。他們推論,如果宿醉是抑制飲酒的自然節制系統,如果宿醉是避免喝更多酒的「對抗機制」,一週間的飲酒量應該會減少、或是宿醉症狀應該變嚴重,也有可能是兩者同時出現。在這個陽光沙灘白雲、充滿酒精的派對小城,來找樂子的遊客喝進的酒量肯定都相當驚人,那我們對於宿醉又有了什麼科學新發現呢?
在一週假期的開始、中間和尾聲,這些丹麥遊客每晚的飲酒量其實差不了多少。他們每晚平均會喝進十七標準單位的酒精,大約等同於喝下十瓶標準大小的啤酒,對大多人來說絕對足以引起隔天早上的宿醉。我得在此補充,這麼大量的酒精超過適度飲酒量,如果長期持續便會引起健康問題。大多人的飲酒量都持續不變,但是宿醉的嚴重程度卻隨著時間增加,每次採訪時平均宿醉評分都會提升。此相反證據恰好證明了根本沒有宿醉耐力這回事,我們不可能「習慣」宿醉的感覺、感受不會逐漸減輕。飲酒量不變、宿醉卻越來越難受,這結果偏向宿醉是「對抗機制」的想法,宿醉就像是身體所做出的回應,減少酒精等毒素的持續攝取量,以避免身體進一步受到傷害。
不過,這結果「偏向」對抗機制的想法並不代表能夠做為證據直接「支持」。若宿醉要成為過量飲酒有效的「對抗機制」,我們就要看看宿醉會不會對未來的飲酒習慣造成影響。陽光沙灘的遊客夜夜笙歌,每晚飲酒量並沒有受到宿醉的影響而下降。不過,近期密蘇里大學一個電子日誌的研究使用了口袋型電子儀器,利用應用程式軟體要求受試者記錄下晚上喝的酒類。此應用程式也有類似鬧鐘的功能,隔天早上會吵醒他們,讓他們記錄下宿醉的跡象。受試者於三週內隨身攜帶此電子裝置,因此學者能觀察的變數比之前的宿醉研究多了一項:兩次喝酒之間的間隔時間。如此一來,便可直接衡量宿醉是否會對後續飲酒造成影響。如果宿醉是對抗飲酒的機制,那麼若宿醉情形加重,兩次飲酒之間的間隔時間應該會加長。
在受試者所記錄的日記當中,研究員發現宿醉的確能稍微增加兩次飲酒間的間隔時間,大約六小時。不過,研究員認為此發現不太可靠,因為其實這跟飲酒習慣比較有關係。換句話說,比起宿醉的效應,多常喝酒、週幾寫下日記,其實跟飲酒間隔時間比較有關連。習慣重度飲酒的人,飲酒間隔時間便較短;週五的飲酒間隔較短、週日的飲酒間隔便較長。
儘管如此,宿醉絕對不會導致飲酒時間的間隔縮短,所以我們可以先將「宿醉鼓勵以毒攻毒」的想法放一旁。目前仍未有研究探討宿醉的威脅是否會影響大家喝酒的量。換句話說,我們不清楚大家是否會因為明早可能宿醉,而節制自己飲酒的量。最類似的研究是針對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醫學院師生進行的調查,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都表示他們曾經為了避免宿醉而減少飲酒量;但說不定大家說一套做一套,還是需要用研究來衡量實際的飲酒行為才行。
總而言之,有少數科學證據支持「宿醉是避免飲酒過量的自然機制」此說法,但是必須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確認。此小節一開始,我便提過宿醉研究比其他飲酒研究來得少,從此處不難看出這點。
陽光沙灘的研究還有其他更深入的有趣發現。大家普遍認為女性的宿醉比男性還痛苦,但是第一眼看來,陽光海灘研究的結果似乎完全相反。不過,女性的宿醉之所以沒男性那麼痛苦,其實有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女性喝酒的量通常都比男性少。將飲酒量納入考量後,男性和女性宿醉症狀的程度似乎沒什麼差別。大眾之所以會以為女性宿醉比男性痛苦,可能是因為女性的身體質量大抵比男性小。如果男女性喝下等量的酒類,女性的宿醉之所以較難受,是因為加入身體質量的考量後,女性攝取的酒精「劑量」比較高。
另一個常見的迷思則認為年紀越大、宿醉越難受,但是事實似乎並非如此。在陽光沙灘的研究裡頭,年紀較大的人似乎宿醉症狀比較輕微。不過,請別忘記所有接受採訪者都是年輕人,所以「年紀較大」的意思其實是二十五至三十歲。但是我曾經幫忙撰寫一份丹麥的大規模調查報告,接受調查的對象為五萬名以上、年齡各異的成年人(從青少年至六十歲以上),調查結果似乎也顯示年輕人的宿醉較難受。此調查發現年紀越大、就越少出現宿醉的情形。此現象可以解釋成「薑是老的辣」效應;年紀越大,我們就會學到越多避免宿醉的策略,其中包括節制飲酒量。所以,宿醉讓人節制飲酒的效應似乎會隨著年紀增強。
但是,宿醉體驗可不是人人都一樣。陽光沙灘研究另一項精彩的發現則是與「宿醉免疫」(hangover immunity)有關,指的是喝多少都不會宿醉的人。集中觀察喝下酒精量足以引起隔天宿醉的遊客,學者發現只有約三分之二的重度飲酒者有宿醉現象。這代表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對宿醉免疫。其實,這個預估值比其他研究來得高了些。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綜合了多項不同的宿醉研究,估計約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喝多少都不會宿醉。當然了,對宿醉免疫可沒你想的這麼好,畢竟這樣一來就無法節制飲酒了。
我寫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目的,便是想讓讀者看看許多創新又有趣、而且出自專業心理學者的研究實驗。陽光沙灘宿醉研究便是個很好的例子。此研究找了研究員搭機前往海灘度假村,採取與過量飲酒相關的資料,這概念簡單但又相當有創意。我真希望我也想到這麼直接的辦法。除此之外,研究發現很容易解讀,而且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宿醉不會隨著時間減緩,只會更加嚴重。但是持續飲酒造成的宿醉惡化,卻也提醒了我們要注意未來的飲酒量。年輕人不太會理會這個訊息,但是隨著時間增長,就會漸漸學到教訓。不會宿醉的百分之二十三人口沒有機會上到一課。算他們幸運嗎?從某些角度來說的確可以這麼說,因為就算他們多喝了點酒,隔天還是能活蹦亂跳。不過,少了宿醉的「對抗效應」或自然反抗機制,說不定這些人更有可能染上危險的飲酒習慣,隨著年紀累積潛在的健康問題。這想法說不定能讓你醒醒酒。
本文摘自《壞習慣的正面力量》,由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