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拜耳、孫中山、愛迪生、禽流感、二次世界大戰
相信對曾經久咳不癒的人來說,一定吃過一味中醫的成藥—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它的防偽標章是個「孝親」圖樣,代表的是一則孝順的故事,也是它能問世的由來。話說清代縣令楊謹事母至孝,他的母親久病未癒,遍訪名醫仍沒有起色。後來聽聞名醫葉天士妙手回春,楊謹便不畏路途遙遠,千里求醫迎得葉天士至家中替母親診治,經由其祖傳祕方治癒了楊老夫人的沉年痼疾。最終楊老夫人以八十四高齡仙逝,臨終前囑咐楊謹廣製這帖祕方造福人世,所以才有今日的川貝枇杷膏流傳。
為何會說這個故事?其實是為下面要介紹的藥品「阿斯匹靈」(Aspirin)鋪陳。很多人都不知道阿斯匹靈之所以會被合成出來,和楊謹延請名醫的故事雷同,都是為了「孝順」的理由,才使得藥品能夠問世。阿斯匹靈的主要成分是「水楊酸」(又稱柳酸),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的莎草紙中記載,當時的人們就懂得從柳樹及桃金娘的樹皮中,熬煮出富含此一成分的粉末,作為治療關節疼痛及退燒的藥品;到了西元前五世紀,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拿這種藥方緩解生產時的疼痛及治療發燒病患,而在羅馬人的推廣之後,更一直被當成是減輕疼痛與退燒的良藥。
第一個將上述藥品做有系統的研究是十八世紀的英國人愛德華.史東(Edward Stone)。他在倫敦皇家協會發表劃時代的報告:將磨碎的柳樹皮加入水或啤酒裡給五十個發燒的病患服用,結果發現效果出奇得好。但當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止於觀察性的報告,一切要等到十九世紀之後,化學萃取技術進步,很多科學家相繼投入研究之後,才能純化柳樹皮中的主要成分。例如,一八二八年,慕尼黑的藥理教授約翰.安德里亞斯.畢希納(Johann Andreas Buchner)首先純化出黃色的物質,並命名為「柳苷」(salicin);一八三八年,義大利化學家拉菲爾.皮里亞(Raffaele Piria)創造出驚人的成果,從上述的柳苷中,製成了水楊酸,於是慢慢有人將這種由酚類的羥甲基氧化的物質拿來治病,逐漸成為治療關節炎和退燒的新寵。
但是水楊酸並非萬靈丹,病患在服用之後,常有腸胃不適、腹瀉的情形出現,服用高劑量才能止痛的病患尤其嚴重,有人因此胃出血,甚至死亡,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一八九四年,加入德國拜耳(Bayer)公司團隊的化學家菲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發現了自己深受風溼關節炎所苦的父親,無法承受水楊酸的治療,屢次出現腸胃不適的現象,於是他在上司阿瑟.艾興格林(Arthur Eichengrün)的指導下,於一八九七年成功將水楊酸乙醯化成為今日大家常用的阿斯匹靈。這顆因為「孝親」而激發菲利克斯.霍夫曼研究出的藥片,其副作用較小,於上市後便風行世界,成為了拜耳公司的金雞母,拜耳公司甚至將它脫離「成藥」(patent medicine),推動它成為「處方用藥」(ethical drug)。也因為它太值錢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簽訂《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的時候,拜耳公司被迫要求放棄阿斯匹靈的專利權,讓世界其他國家瓜分其利益。可惜的是,菲利克斯.霍夫曼在日後爭取有關誰合成出阿斯匹靈的論戰上,又染上了德國納粹殘害猶太人的陰影。
原來在一九三四年的時候,菲利克斯.霍夫曼向全世界宣稱,是他本人、也是唯一的人,發明了阿斯匹靈。當時的德國正處於納粹統治的時期,對猶太人迫害日趨嚴重,所以對於他是經由猶太人上司阿瑟.艾興格林指導下而合成阿斯匹靈的事閃爍其詞,甚至將錯就錯,把所有功勞全算給菲利克斯.霍夫曼,甚至為了堵住阿瑟.艾興格林的嘴,還把他關進了集中營,以利其宣揚「大日耳曼民族」的優越。到了一九四九年,逃過死劫的阿瑟.艾興格林對於誰才「真正」是阿斯匹靈的發明者提出異議,寫了一篇名為〈阿斯匹靈五○年〉(Fifty Years of Aspirin)的文章,指出菲利克斯.霍夫曼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要合成的是什麼,是受了他的指令,最後才合成出阿斯匹靈。可惜這篇文章並沒得到很大的重視—尤其在阿瑟.艾興格林去世之後,真相因此石沉大海。
在上個世紀末,英國醫學家及史學家瓦爾特.斯尼德(Walter Sneader)幾經周折之後,獲得德國拜耳公司的特許,查閱了其實驗室的全部檔案,終於替阿瑟.艾興格林的功勞找出歷史證據:菲利克斯.霍夫曼第一次合成阿斯匹靈真的是完全採用阿瑟.艾興格林提出的方法才獲得成功。只是真相澄清了,對阿瑟.艾興格林來說已經太晚了,他的後人似乎也沒有替他發聲,菲利克斯.霍夫曼「孝親」的聲名也未減低,徒留下令人感慨的嘆息而已!由此看來,楊謹孝親圖的防偽標章,似乎比阿斯匹靈的故事還有人情味一些。
本文摘自《暗黑醫療史》,由方寸文創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