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1/28
這本藥物與社會的精彩研究獲得醫學史、科學史、醫療社會學、公共衛生、醫學人類學、醫學與化學領域期刊的關注。 書評者肯定本書的重要,但重點不同。 就書寫手法而言有人看到時間的延伸,有人看到主題的鋪陳。就內容來看有人認為本書對美國 FDA 的分析十分精彩,有人則從本書看到學名藥的全球流動。而最令人震驚的自然是「generic」的概念。如索博達(Debra Swoboda)在《健康與疾病社會學》(Sociology of Health &Illness)期刊的書評指出的,本書一言以蔽之是指出「學名藥宣稱與品牌相同但卻不同;任何斷言它們相同的說法遮掩了兩者之間的差異」。
・2015/12/19
很多人都不知道阿斯匹靈之所以會被合成出來,是為了「孝順」的理由,才使得藥品能夠問世。阿斯匹靈的主要成分是「水楊酸」(又稱柳酸),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的莎草紙中記載,當時的人們就懂得從柳樹及桃金娘的樹皮中,熬煮出富含此一成分的粉末,作為治療關節疼痛及退燒的藥品;到了西元前五世紀,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拿這種藥方緩解生產時的疼痛及治療發燒病患,而在羅馬人的推廣之後,更一直被當成是減輕疼痛與退燒的良藥。
・2014/10/06
腦部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示,受試者在觀看剛分手的戀人照片時感受到的痛苦,和他們在手臂遭到灼熱刺激時的疼痛,在腦部有相同的體感代表,也就是說,心理上的痛和生理上的痛同樣顯著活化大腦中兩個掌管痛覺的區域:次級體感​​皮質區(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和腦島背後側(dorsal posterior insula),心碎時,不妨吃顆阿斯匹靈吧。
・2012/02/28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新研究發現,有家族癌症病史者若長期服用阿斯匹靈達5年以上,其罹患癌症機率可顯著降低約60%。
・2011/03/1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其他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