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
1

文字

分享

0
10
1

每天起床都不想上班?抗壓性強的人,工作倦怠比例竟然更高嗎?

florinn
・2019/09/02 ・374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29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 (2019) 五月世界衛生大會決議要把工作倦怠 (Burnout) 納入 2022 年生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 11 版中 (ICD-11)。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上班的你,可能也要想想工作倦怠的可能了。

工作倦怠是什麼?是一種病嗎?

世界衛生大會決議並釋出新聞稿後,許多媒體說工作倦怠被 WHO 認定是「疾病」,但是工作倦怠只是一種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子並不是疾病

事實上,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ICD) 的全名是「國際疾病及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標準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除了疾病之外還包括各種與健康有關的問題。而工作倦怠是就是歸類在健康相關問題,放在「會影響健康狀況或會因此尋求醫療服務之相關因素」這個分類之下1

WHO 在發現各大媒體誤會之後,隔天也發出新聞稿澄清2,指出工作倦怠並不是病況 (medical condition) ,而是職場中的現象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而且是歸類在民眾遇到時會尋求醫療協助的類型,因此不能說工作倦怠是一種疾病。

雖然很可能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但工作倦怠不是疾病。圖/Pixbaby

工作倦怠:覺得累、憤世嫉俗、專業效能變差

工作倦怠是 1974 年由德裔美籍心理學家 Herbert Freudenberger 首次提出,他當時發現在醫療院所的工作者很容易頭痛、失眠、固執、易怒,感覺憂鬱,甚至思考停滯的狀況,他在論文中將這個現象描述為「Burnout」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年研究下來,其實對於工作倦怠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在 2016 年修訂的第十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中 (ICD-10) ,已將 Burnout 列在其中,不過只簡短描述這是「精力耗盡」的狀態,並歸類在「與生活處理困難有關的問題」當中4

直到最新的 ICD-11 , WHO 才終於採用許多研究中已經採用許久的明確定義。這個明確的判定標準是必須同時有以下 3 種狀況:

  1. 覺得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
  2. 與自己工作的心理距離拉長,或者對自己的工作態度消極或充滿憤世嫉俗之感
  3. 專業效能降低

而且要排除適應障礙、焦慮症、情緒障礙以及與壓力相關障礙等可能有相似問題的疾病1,2,才能確定是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可以說是「無法順利處理職場壓力」而產生的現象。雖然它並不是一種疾病,但是工作倦怠可能會大大影響身心健康,也會降低團隊整體的效能,甚至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其他的心理疾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作倦怠在助人工作者中比例相當高,如醫療從業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和老師等。有研究統計5,6,7,老師的工作倦怠比例約 30%,醫師的比例高達 67% 。

醫師工作倦怠的比例極高。圖/Unsplash @Piron Guillaume

也有一些報導指出,學術界,無論是已有教職、博士後、博士生工作倦怠的比例都很高,問題不容小覷8,9。而不限工作類型的統計也有大約 10% 的人有工作倦怠的現象6

有工作倦怠的問題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多。你或許曾懷疑自己有相關問題,我們該怎麼辦?或許從認識工作倦怠的風險因子 (Risk Factors) 下手,才能及早發現自己正在邁向上班厭世之路。

上班上到懷疑人生,幕後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學界提出的理論認為,職場環境和個人特質共同影響員工的職場調適狀況,而且各有幾項因素被認為可能是工作倦怠風險因子10,也就是歸納發現工作倦怠者常有些共同特徵,但無法確定彼此是否有因果關係

在員工個人方面,研究發現某些特質或狀態的人工作倦怠比例較高。例如單身者比例就比已婚者高11。此外,責任感越高、抗壓性 (Hardiness) 越高、越覺得可以掌控個人生活的一切,或是對於工作的期待越高,工作倦怠的比例也越高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悲傷的事實是,單身者的工作倦怠比例比較高。圖/giphy

而在職場環境的部分,目前研究認為當員工有以下 6 種狀況出現時,較有可能會出現工作倦怠,這幾種風險因子如下13,14

  • 覺得工作量過大
  • 感覺對工作沒有控制感
  • 缺乏獎勵回饋(包括金錢、人際回饋)
  • 面臨職場人際互動問題
  • 被不公平對待
  • 無法滿足個人內在價值追求

當員工長期感覺工作量過大,例如長期加班,如果沒辦法好好休息,可能使人精疲力竭;當員工長期覺得無法掌控工作時或自主權很低時,容易產生無力感。例如:怎麼努力都沒有成果,或者是遇到控制狂上司;而缺乏足夠獎勵,如薪資、獎金和認可、稱讚等,員工也可能認為「不值得」為老闆賣命,或是認為自己和負責的工作不重要,進而降低效能感或工作慾望;同事間的負面互動也可能造成影響,劇烈衝突或職場霸凌等;是否受到公平對待,如基本的尊重、任務與獎勵的分配等,也會影響員工為工作努力的意願,甚至對公司產生憤怒和敵意;公司理念或策略和員工個人的內在價值追求,產生衝突時,員工需要作出抉擇和取捨,可能因此降低效能,甚至因為不認同而有消極或負面態度。

職場霸凌容易讓我們對工作環境感到厭世。圖/Pixbaby

雖然這些風險因子只是工作倦怠問題者的共同特徵,並不代表有這些特徵,就一定會演變成工作倦怠。我們倒是可以把這些徵兆看作警訊,反映我們可能正在面臨巨大壓力,可能需要做些調整,幫助自己度過這一關。

當遇上了職場上的問題,甚至出現工作倦怠的現象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自己的狀況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工作倦怠,我們該怎麼辦?

工作倦怠本質上就是長期工作壓力調適不良產生的,所以說可以用來調適壓力的方法,都多少有些幫助。

當然第一步是試著釐清自己的壓力來源。是工作量過大使得自己太累?是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帶來壓力?還是自己對於工作的期待與現實落差產生的失望?嘗試找出自己的壓力來源,才能依此思考與評估有哪些可以採取的行動。幾個可以試試看的做法如下5,15

  1. 如果有適合的同事或主管討論,可以聊聊自己面臨的具體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學習時間管理技巧、試著化解衝突、調整工作職責,或是調整工作方法與模式等。
  2. 尋求來自親友或同事的支持,或跟任何其他你覺得適當的人聊聊,說說你正面臨的狀況,來幫助排解工作壓力和倦怠感。
  3. 進行具有紓壓、放鬆效果的活動:像是跑步、游泳、騎腳踏車,或其他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腦內啡分泌,帶來「跑者的愉悅感 (runner’s high) 」,讓你可以感受運動後的暢快與舒壓;又或是可以試著做近年越來越多研究支持的「正念 (Mindfulness) 」練習,訓練自己覺察當下的情緒和壓力,練習平靜自己的內心,釋放自己的壓力。
累了,就要來點放鬆的小確幸。圖/Pixbaby

當然,也可以重新評估工作與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熱情是否相合,想想加班時間有沒有超過自己可負荷的程度?或是公司、工作的理念和目標與自己的核心價值接近嗎?

誠實地與自己對話,可以幫助自己判斷「換工作」到底該不該成為選項之一。

不過找工作並不像向神燈精靈許願那麼簡單,別輕易地就認為應該要換工作,在發現問題與完全放棄這份工作之間,我們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三個大方向,如果這些都沒有辦法有效的改善自己的狀況,還可以尋求專業的臨床與諮商心理師的協助,幫助與陪伴自己面對眼前的難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作,所以與其不斷逃避工作倦怠的問題,不如藉著這個契機,好好與自己對話吧。認識自己為何感受到壓力,尋找該如何處理它的方法,也許就能往越來越自己嚮往的職涯前進也說不定。

※本文感謝泛科學專欄作者林希陶協助確認文章內容。

參考資料

  1. WHO ICD-11 資料庫 – QD85 Burnout
  2. Burn-out an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WHO 新聞稿
  3.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1), 159–165. doi:10.1111/j.1540-4560.1974.tb00706.x
  4. 衛福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第二十一章(Z73.0)
  5. “Occupational Burnout”, The Patient
  6. Heinemann, L. V., & Heinemann, T. (2017). Burnout research: emergence an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a contested diagnosis. Sage Open, 7(1), 2158244017697154.
  7. Rotenstein, L. S., Torre, M., Ramos, M. A., Rosales, R. C., Guille, C., Sen, S., & Mata, D. A. (2018). Prevalence of burnout among physic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320(11), 1131-1150.
  8. 科學家也要休息!科學研究人員的「職業過勞」危機──《物理雙月刊》 – PanSci 泛科學。
  9. ”Graduate students need more mental health support, study highlights”, Science Blog, doi:10.1126/science.caredit.aat5139
  10.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16). Burnout. In Stress: Concepts,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pp. 351-357). Academic Press.
  11. Ahola, K., Honkonen, T., Isometsä, E., Kalimo, R., Nykyri, E., Koskinen, S., … & Lönnqvist, J. (2006). Burnou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1(1), 11.
  12.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397-422.
  13. Leiter, M. P., & Maslach, C. (2005). A mediation model of job burnout. In Alexander-Stamatios G. Antoniou & Cary L. Cooper (Ed.), Research companion to organiz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chap. 36, pp. 544-564),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4.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16). Understanding the burnout experience: recent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sychiatry. World Psychiatry, 15(2), 103-111. [link]
  15. “Job burnout: How to spot it and take action”, Mayo Clinic

以下是不列入參考文獻的資料: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 Medium 聽語軒‧聽宇軒 標題 感覺工作倦怠每天都不想上班?工作倦怠的風險因子與紓解方法

文章難易度
florinn
8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曾任泛科學實習編輯,是個從學術象牙塔逃離的化學系、化學所學生。比起做實驗,更喜歡分享科學故事、聽科學趣聞,寫科普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領略科學的力與美。

0

10
1

文字

分享

0
10
1
Omicron 變異株來歷假說:長期感染?悄悄演化?跨物種回傳?
寒波_96
・2021/12/07 ・256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感染人類兩年至今,最新局勢是一款新的 Omicron 變異株正在南非肆虐,根據初步資訊估計,它的傳染力強於前半年廣傳全球的 Delta 變異株,殺傷力則仍不清楚。它從何而來,目前有三種假說。

Omicron 現身,大量突變一次出現

SARS 二世冠狀病毒(SRAS-CoV-2),突變通常緩慢新增,少數品系卻曾在短期內累積大量突變,堪稱總加速師。其中影響最大,最有名的莫過於英國誕生的 Alpha、南非的 Beta、巴西的 Gamma,以及印度的 Delta。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希臘字母命名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病毒品系,在此之前已經用到 Mu,原本應該繼續使用 Nu,不過 WHO 直接跳過 Nu 和接下來的Xi,直接以 Omicron 命名最新款的總加速師,理由是 Xi 為常見姓氏。這只能怪 Mu 姓沒有人出人頭地,假如有成員當上中國領導人,WHO 就會替其避諱了。

原籍南非的 B.1.1.529 之所以獲得 Omicron 名號,一方面是它現蹤以後,存在感迅速增加,明顯超過同一時空下的 Delta。另一方面是它的基因組上存在許多變異,算是至今已知,改變幅度最大的變異株。

冠狀病毒以表面的 S 蛋白質(spike protein)接觸宿主細胞,之前 4 款總加速師的 S 蛋白質上都配備大量變異,有些對病毒有利。而 Omicron 出現更多突變,多處變異和之前的總加速師們重複,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各型號病毒 S 蛋白質的 S1 部分建構的演化樹。和目前流行的型號相比,Omicron 的差異最大。圖/參考資料 1

躲在暗處悄悄演化?

病毒累積突變需要時間,但是所有已知樣本遺傳上都和 Omicron 差異不少,缺乏中間型號。

Omicron 從何而來?目前有三大假說:第一,它一直潛伏在被忽視的角落,最近才冒出來。第二,它是在某位長期感染的患者體內演化而成。第三,它之前跨物種感染動物,最近又跳回人類宿主。

兩年下來,我們掌握極大量的病毒定序樣本,對照之下可知,Omicron 和之前的總加速師都沒有直接關係,包括之前同樣在南非肆虐的 Beta。

Omicron 的祖先似乎能一直回溯到 2020 年的中段,而現在是 2021 年底,也就是說它的祖先在某個角落,默默地存在超過一年。

不過 Omicron 演化成如今的遺傳狀態,肯定沒有經過一年那麼久,初步估計大概不會早於 2021 年 9 月。意思是它誕生至今,只過了幾個月。

根據已知 Omicron 樣本間的遺傳差異,初步估計共同祖先的日期,介於 2021 年 9 月初 到 10 月初之間。圖/參考資料 3

有些專家認為,南非一直是疫情嚴重的地區,累積大量定序資料,以這兒取樣定序的密度,不太可能超過一年都沒有偵測到 Omicron 的前身。由此推論,它之前是在其他地區悄悄演化,如今傳到南非才被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感染加速突變?

然而,真的會那麼久都沒有被注意到嗎?

也有專家主張,南非新星 Omicron 的前身原本只是普通病毒(同期生可能都已經滅團),入侵某位免疫力低落的患者後,在人體內長期演化,漸漸累積新的突變,最近才脫穎而出。所以乍看之下突然獲得一大堆新突變,其餘地方卻不存在中間型號。

有人指出根據過去經驗,適合在一個人體內長期感染的突變效果,時常反而不利體外傳播(例如某些肺結核桿菌),因此懷疑長期感染的論點。但是 SARS 二世冠狀病毒的狀況,未必符合其他病原體的經驗。

事實上,上述兩個假說未必互斥。處於雷達之外默默生存一年,以及最近幾個月加速演化,無疑可以是先後發生的兩件事。Omicron 有可能是在南非某處醞釀,也可能是先在別的地方誕生,後來傳播到南非才脫穎而出。

初步估計南非疫區 Rt 數值,幾種方法都超過 2。圖/參考資料 3

第三個假說則主張,過去一年沒有見到 Omicron 的祖先,是因為它離開人類,改為在某種動物身上傳播;動物有別於人類,又因此衍生出一系列新突變,最近才回傳給人類。幾乎不清楚感染動物的病毒品系,這才沒有發現 Omicron 的前身。

我自己認為,人體長期感染後,醞釀出新品系的機會最大,動物總加速師的可能性不高。但是目前缺乏足夠證據,足以排除或證實某個假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初步估算:Omicron 傳染力超過 Delta 兩倍

另一方面,目前不確定南非新星 Omicron 的傳染力如何。初步分析估計,前一段時間它在南非的 Rt(有效傳染數,一位感染者平均傳染給幾個人)超過 2,而同一脈絡下的 Delta 小於 1。倘若直接換算,南非新星的傳染力超過 Delta 兩倍。

不過南非的傳染狀況,未必和其他地方一樣。Omicron 的殺傷力多強,也需要更多資訊。隨著南非新星持續入侵世界各地,恐怕不久後我們就會知道結果。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Where did ‘weird’ Omicron come from?
  2. Trevor Bedford 11 月 30 日推特
  3. Trevor Bedford 12 月 2 日推特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4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2

7
0

文字

分享

2
7
0
COVID-19 起源迷思:不一定有中間宿主,和市場無關
寒波_96
・2021/04/13 ・246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79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從何而來,是重要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 WHO 派出特遣隊前往武漢調查,並在 2021 年 3 月底交出 300 頁的報告。

在我看來,這份報告沒有提供任何新的訊息,而且方向偏差嚴重,持續劃錯重點,竟然還獲得一些科學家的稱讚,可謂科學界的恥辱。

圖/取自 經濟學人

被調查的當事人說沒事,所以報告說沒事

導致武漢肺炎的病原體,SARS 二世冠狀病毒 (SARS-CoV-2) 如何產生,WHO 報告列出 4 種可能性:

  • 第一,「非常非常可能」:由動物保毒者(如蝙蝠)先傳染給中間宿主,再感染人類。
  • 第二,「有可能」:由動物保毒者(如蝙蝠)直接傳染給人類。
  • 第三,「可能」:被感染的動物死亡後,被冷凍保存,再傳染給接觸到的人類。
  • 第四,「極端非常不可能」:從實驗室外洩。

第四項「實驗室外洩」是怎樣排除的呢?就是 WHO 調查隊訪問了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人員,看過他們提供的資料,發現查無外洩,於是宣佈查無外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項非常明顯是中國官方大力推銷的「冷鏈」,不過 WHO 顯然沒那個恥力背書。

我個人覺得機會最大的是第二項。WHO 調查隊認為第一項機率最高也許正確,但是根據已知資訊判斷,所謂的「中間宿主」也可能根本不存在。

也許有,也許根本沒有中間宿主

許多專家假設中間宿主存在,是因為他們認為 SARS 二世冠狀病毒的祖先以蝙蝠為天然宿主,不可能一步跳到智人,就適應得如此之好。更合理的過程是,蝙蝠先傳染給某種較為類似人類的動物,在這種動物身上發生突變,而獲得感染人類的能力。

病毒演化出感染人類的能力,是一系列試誤的過程:從無法感染人類的祖先病毒,演變為極為適應人類的 SARS 二世冠狀病毒。而公認的事實是,我們知道的 SARS 二世一開始就極為適應人類,勝過任何動物,智人就是最佳的天然宿主。

蝙蝠、駱駝、智人之間的跨物種 MERS 病毒傳播。圖/取自 Outbreak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Causes High Fatality After Cardiac Operations

這兒所謂的「中間宿主」,就是讓病毒試誤的動物。這種「試誤的動物」能不能直接就是人類?當然可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ARS 二世冠狀病毒的初期演化,可以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對人類感染能力不佳的祖先冠狀病毒,經過一系列試誤,演變成以人類為最佳宿主。第二階段才是躍上舞台,成為震撼世界的武漢肺炎。

第一階段的試誤過程,可以在武漢,也可能在任何一個地方發生,不論雲南、廣東、柬埔寨,或是武漢病毒研究所都有機會。對人類感染能力不佳的祖先冠狀病毒,可以在某個地方持續嘗試感染人類,最終累積足夠的突變,成為我們所知道的那個殺手。

如果祖先冠狀病毒直接以人類為中間宿主,完成適應人類的過程,也就等於沒有中間宿主存在,當然是怎麼找都找不到了。堅持一定要找到某種作為中間宿主的動物,是偏執的想法。

當冠狀病毒獲得人傳人的能力,成為 SARS二世以後,仍不一定會造成大流行。假如它好不容易在某個偏鄉誕生,卻沒有接觸到更大的人群,傳播也許不久後就結束了。

不幸的是,SARS二世冠狀病毒出現在人口眾多、交通發達的武漢,又加上中國官僚的掩飾卸責,此後進入第二階段,大都會成為培養病毒的溫床,向全世界散播瘟疫的源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政府,會做事!圖/取自 關鍵評論網

武漢的市場和病毒起源無關

公開可考的感染者紀錄,最先在 2019 年的 12 月初。引起許多關注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在瘟疫最初期出現多位病患,而且又販賣不少種動物,符合病毒跨物種從動物傳人的想像。此處卻明顯不是病毒的發源地。

最遲在 2020 年的 1 月底(中國官方獲得資料的日期更早),分析第一批患者的紀錄便可得知,市場並非最初的起源。由已知證據歸納,已知 SARS 二世冠狀病毒的共同祖先,能追溯到 2019 年 12 月的幾個月前,那時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試誤過程,準備進入第二階段。

市場只是疫情初期比較明顯,最早被公眾注意到的地點,和病毒起源沒有直接關係;它是初期的輸入端,而非輸出端。病毒在市場廣傳的同時,早已傳播到其他地方,甚至出國深造,於多處同時醞釀。

知道上述資訊超過一年後,WHO 組織的專家團卻依舊將市場列為調查重點,完全是缺乏專業,搞錯方向,浪費資源做虛工。一開始就踏上錯誤的方向,無法取得新的線索毫不意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之,在 SARS二世冠狀病毒的誕生過程中,中間宿主可能存在,但是不存在的可能性沒有比較低;WHO 報告認為極可能透過中間宿主傳播,不符合現有的證據。而 WHO 列為重點的武漢市場,絕對不是起源地。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所有討論 2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4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10

2264
13

文字

分享

10
2264
13
止不住的 PUIPUI!天竺鼠車車為什麼這麼有毒?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01/22 ・356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64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年才剛開始2個禮拜,動畫界就發生了大事。一部實物動畫(object animation)毫無預兆橫空出世,僅憑少少3集就確立了本季霸權的至高地位,不管在點閱率、搜尋熱度或是話題度都遠非其他同期作品可以比擬。

這部一鳴驚人的作品,就是——天竺鼠車車!?

披著羊毛的成人動畫

天竺鼠車車大爆冷門,著實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原因無他,這部作品欠缺當前主流王道動畫的所有特點。特別是與才剛打破神隱少女在日本霸榜20年票房紀錄的鬼滅之刃相比,這個承接霸權地位的後繼者實在是不講武德,讓觀眾莫名其妙中毒,硬是把3分鐘的短片看成3小時的長度(再搭配上奇怪的傻笑)。

許多人這幾天已經不知道看了幾十遍這個畫面了,這就是PUIPUI的毒性。圖/木棉花 MUSE TW

但如果仔細觀察已經在社群媒體發出「PUIPUI」的成癮者,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喜歡天竺鼠車車的,大多都是成年人,甚至說得更精準一點,都是已經出社會的成年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雖然從製作質感、配樂風格或劇情呈現來看都是徹頭徹尾的兒童節目,天竺鼠車車卻是部「專門做給成人看」的動畫。這不是因為它有什麼兒童不宜的內容(這部分交給同人本就好),而是因為天竺鼠車車「理解的門檻」很高,高到小孩子會「看不懂」的程度。

當然,我不是說小孩子不能理解「天竺鼠車車就是天竺鼠變成車車」的概念,而是你把目前3集的內容拆解開來,就會發現劇情的「核心」都不是學齡前孩童、甚至是中小學學生有辦法「體會」的。

  

  

——以下包含天竺鼠車車雷,請先花481秒把前3集看完再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兒童都能懂的簡單故事 

天竺鼠車車的故事其實一點都不複雜,從「運送傷患的救護車遇到塞車」、「銀行搶匪搶車逃逸」到「貓咪被困在夏天的車子裡」,全都是我們一眼就能辨識並且立刻進入狀況的情境。

隨著故事進行,我們看見「造成堵車的傢伙遭到報應」、「反將搶匪一軍的天竺鼠車車獲得嘉獎」以及「貓貓被救了出來」的結局,最終鬆了一口氣、露出呆滯的姨母笑滿足的笑容。

總是收在一個光明、正向結局的天竺鼠車車,不知道治癒了多少人的心。圖/木棉花 MUSE TW

只有成年人可以「理解」的簡單故事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之所以能如此投入劇情,正是因為你能「感同身受」?

 

天竺鼠車車的片長雖然短(甚至比一些 YouTube 廣告還短),但內容卻非常仔細地描繪了成人世界的「日常」。

正因為曾經被尖峰時刻車潮卡住,同時知道禮讓救護車的重要性,所以你在看見第 1 集光顧著滑手機不開車的反派(順道一提,那是導演見里朝希本人)會馬上冒起無名火,更會在他被眾鼠踐踏時大呼痛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只是塞車,通勤的時間壓力也是上班族很能有共鳴的日常。圖/木棉花 MUSE TW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遇過銀行搶劫,但這個「畫面」卻是好萊塢動作片的老套路,甚至我們也可能遇過被爛同事(或甚至爛長官)挾持,因此特別認同天竺鼠車車屈服於搶匪,同時又伺機為警察引路(如果你仔細看,錢不是掉出來而是被「排」出去的)的行徑。

被挾持的天竺鼠車車。圖/木棉花 MUSE TW

近年來不斷發生家長把小孩或寵物留在車內,結果因為太陽照射導致他們熱衰竭慘死的悲劇。就算你沒有小孩,肯定也知道這些新聞,或是在大熱天差點被車內熱氣蒸熟的經驗。因為有這些知識打底,所以我們會知道天竺鼠車車為什麼這麼在意車內的溫度,還有那隻(明顯就是在睡覺的)貓的身體狀況。

然而這些劇情邏輯對人生資歷尚淺的孩童來說,他們或許「看得懂」當下發生的事情,卻難以「理解」角色動機與核心衝突。這在心理學上能被歸類為一種「經驗性盲目」(experiential blindness),意指因為欠缺必要知識導致你無法辨識出某些事物。

舉例來說,先看看下面這張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沒有任何脈絡的前提下,你知道這張圖是什麼嗎?圖/參考文獻 1

現在你或許只看得見一片黑與白的色塊,甚至有些人可能還會看到有點頭暈。這是因為你尚未補足「必要的知識」,因此就算把資訊呈現在眼前,你也沒辦法辨別、理解它們。

現在請你先拉到文章的最後,看看「解答」之後再回來,是不是就能「看懂」這張圖了?正因為你已經具備了解碼這張圖的鑰匙,這張圖在你的腦中才具有「意義」,這就是為什麼天竺鼠車車的劇情是扎扎實實的「成人向」。

因為孩童只看得見「可愛的天竺鼠車車」,卻看不見「故事」的存在。

但是話又說回來,就算天竺鼠車車的故事是「成人限定」,卻也解釋不了它可怕的「毒性」⋯⋯嗎?

雖然這很像在說廢話,但天竺鼠車車的「魔力」正是建立在他「外表看似小孩,內在卻異常大人」的製作風格上。或者說若不是這樣的搭配,天竺鼠車車仍會是一部有趣的動畫,卻絕不會讓許多原本對這類文化不感興趣的人也跟著加入 PUIPUI 神教的行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個人內心都有個 PUIPUI 叫的天竺鼠車車

生活有它的苦悶在——我想每位社會人士多少都能同意這點。有時候就算不招惹別人也會被捲進莫名其妙的糟心事,讓人很想無視早上的鬧鐘,就這樣沉入棉被、最好能神遊到某個異世界重新開始⋯⋯但最後還是迫於現實,起床準備面對新一天的工作。

對我們來說,「日常」是枯燥而乏味的。不管你是朝九晚五還是朝五晚九(違反勞基法啦),上班下班吃飯睡覺的無止盡循環久了,屬於生命的熱情與活力自然會慢慢被吸乾。

有時候面對種種無奈,我們就只想趴著擺爛(沒有天竺鼠車車這麼可愛就是了)。圖/木棉花MUSE TW

這也是「厭世風」在這個世代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諸如蛋黃哥、小海豹這些「象徵物」,都是用我們不敢表現出來的消極態度,理直氣壯地說出成年人共同的心聲。

「好不想上班。」

   

「我只想躺著耍廢。」

   

「我想被人包養。」

這些負能量爆表的話語,經過可愛角色的包裝、軟化,變成介於「善」與「惡」之間的混沌屬性,自然就會吸引所有能感同身受的人。我們轉發貼文、使用這些角色的貼圖,其實多少有藉此宣洩負面情緒的意思,因為這些角色「幫我們說出了原本不敢說的話」。

如此「負面角色」對現代人的療癒效果,或許也是促使像三麗鷗這樣的老字號兒童品牌接連推出「蛋黃哥」與「烈子」等成人向作品的原因。然而天竺鼠車車雖然也有類似效果,卻要比單純輸出「厭世感」要正面許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天竺鼠車車的形象,導演巧妙地重新詮釋了日常的「煩躁」與「危險」,讓天竺鼠車車代替我們去化解這些窘境。

遇到塞車?我就直接從人家車頂上爬過去。

  

碰到壞人?看我急中生智教訓你們。

   

貓貓遇到危險?管你什麼規矩直接把餐廳拆了當泳池泡(等等)

超現實的結局,卻也是這類作品之所以療癒的醍醐味。照/木棉花MUSE TW

這些解決之道天真得可愛,卻不會有任何人(鼠)因為這些天真受傷,讓我們毫無負擔地哈哈大笑,順帶治癒早已疲憊不堪的心。

我們之所以停止憧憬童話故事裡「永遠幸福快樂」的王子與公主,是因為架空的童話世界在長大後慢慢瓦解,讓我們認清現實「沒有這麼簡單」;然而天竺鼠車車這樣奠基在「真實」上的空想作品,卻能開闢出能暫時逃避日常生活的蟲洞,讓我們在裡面盡情放鬆、放空。

戰勝不了的,就讓天竺鼠車車輾過去吧!如果感覺自己有不由自主想PUIPUI的行為症狀?

別擔心,你只是累了而已。

看完這張圖之後再回去看前面的黑白照,是不是就有「輪廓」自動浮現了?圖/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

  1. Barrett, L. F. (2017). 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 Bonnah, T. (2019, April). Kimo-kawaii Catharsis: millennials, depression and the empty healing of Sanrio’s Gudetama. In Japan Forum (Vol. 31, No. 2, pp. 187-210). Routledge.
  3. Bushman, B. J., Baumeister, R. F., & Stack, A. D. (1999). Catharsis, aggression, and persuasive influence: Self-fulfilling or self-defeating prophec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3), 367.
  4. Koopman, E. (2013). The attraction of tragic narrative: Catharsis and other motives. Scientific Study of Literature, 3(2), 178-208.

所有討論 10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0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