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ICD
3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ICD
WHO
不想上班
倦怠
厭世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工作倦怠
心律
心臟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
DSM
同性戀
疾病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活得科學
florinn
・2019/09/02
每天起床都不想上班?抗壓性強的人,工作倦怠比例竟然更高嗎?
WHO將工作倦怠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標準後,有媒體將其誤解並分類為疾病,實際上僅僅是將工作倦怠列為心理健康的風險因子。而本文章將以工作倦怠為主軸,釐清定義後,介紹相關的風險因子,以及倦怠比例高的族群或人格特質,最後以如何因應作為文末總結。
ICD
WHO
不想上班
倦怠
厭世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工作倦怠
8
1
人體解析
三采文化集團
・2017/08/12
關乎生命卻避而不談的禁忌話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失控的長壽醫療》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於1980年代首次成為一種平民醫療,主要是為了解決心跳過快或紊亂的毛病。但植入一段時間後,患者身邊找不到一個願意和他們一起討論是否要將植入式心律去顫器關閉的對象。基本上,患者、醫師和護士的心中,他們對關閉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的看法大多已有既定的刻板印象,甚至連提供安寧照護的相關單位也太不喜歡談論這方面的話題。
ICD
心律
心臟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
0
0
泛科授權 1.0
雷漢欣
・2014/07/08
同性戀不是病!WHO聲明同性戀相關心理疾病沒有科學基礎
WHO的研究小組發表建議書,認為性向相關的心理疾病應該要從國際疾病分類(ICD)上除名,不只是因為這個疾病診斷分類沒有科學基礎,更是為了保障人權。
DSM
ICD
WHO
同性戀
疾病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