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初社會心理學年會上 (2011 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SPSP) ,Gillath便分享了他這個研究。他報告完之後,我舉手問了他一個問題:有關於依戀風格,到底有多少是取決於先天的因素?他抓了抓光頭,有點為難地說大約是一半,不過他也不確定,在場包括坐我身邊的正妹Molly Ireland[4]聽了都咯咯地笑了。
其實過去心理學家在回答此問題時採用的方式是:採用雙胞胎研究(Twin Study)。
早在2008年,Donnellan, Burt, Levendosky, & Klump就對不同依戀風格者的人格特質與基因上進行了比較,他們透過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win Study of Behavioral Adjustment的資料庫收集273對雙胞胎,其中大約一半是同卵雙胞胎,另一半是異卵雙胞胎,他們找出五種與人格特質、依戀風格有關的基因組合,得到了兩項主要發現:(1)依戀風格有一定比例遺傳而來的(2)某些基因型的組成同時決定了人格特質與依戀風格(Donnellan, Burt, Levendosky, & Klump, 2008)。總而言之,雖然目前我們尚不能確定基因究竟影響一個人依戀風格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透過雙胞胎的研究,在排除社會與生長環境影響的情況下,基因仍可以解釋部分依戀風格的變異量。
最後,正因為這些「危險因子」隱藏在血液中,意味著不安全的小孩也可能有一個不安全的媽媽。Brenning, Soenens, Braet, & Bosmans (2011)調查了303位母親與其孩子(大多為8-12歲的青少年)的依戀風格與憂鬱症狀,結果發現母親與孩子的不安全依戀傾向相互關聯,不安全的母親不但自己有較多的憂鬱症狀,也間接地影響了他們的孩子。母親若在人格特質上有sociotropy的傾向[5],其孩子也會因為跟母親相似,而有較多的憂鬱症狀。
2.不安全的大腦
Warren等人(2010)想知道不安全依戀者在進行認知處理的時候,腦袋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他們找了34個大學生進行情感字的叫色測驗(emotion-word Stroop task)(Edelstein & Gillath, 2007),並觀察其腦區在fMRI造影中呈現的造影是否有不同。受試者來到實驗室被發給12張字卡(大約是有關一個嬰兒的早晨與一位醫生的辦公室),並要求他們要利用字卡上面的字編造一個故事,然後進行認知實驗。所有的故事都會被錄音,實驗者進行編碼之後,將受試者分為兩類:傾向編造安全或不安全依戀情境故事者。
結果顯示,在行為指標上,安全者比起不安全者在認知作業上有較佳的表現,錯誤率較低,反應時間也較快。在生理指標上,不安全者在面臨負向的字詞時,會啟動認知注意力控制的腦區(如right-hemisphere, SFG,DLPFC,與OFC),以分心或逃避的方式來處理該訊息。整體而言,在處理負向字的時候,不安全者的右腦會有大量的活動,而這些腦區的活動量,與其反應時間呈正相關。簡單地說,當個體被促發不安全事件,大腦會採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處理負面訊息,也使得個體的反應時間變長,錯誤率提高。
後天因素:資訊獲取模式
或許讀到這邊你會發現一項個穩定而悲慘的事實:不安全依戀者總是過得很糟。的確,Ein-Dor, Mikulincer, Doron, & Shaver (2010)對過去文獻進行了一個回顧,發現安全依戀者幾乎享盡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好處、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比較多人喜歡他們、能夠好好地談戀愛、身心健康與工作狀況也較佳等等;反之,不安全依戀者像是被世界遺棄的一群人一樣,幾乎所有的壞處都往他們身上聚集,比方說他們較不受歡迎、對事情的看法比較悲觀、容易有生理與心理上的疾病、在關係中面臨威脅時常常一蹶不振、知覺伴侶對自己是有惡意的、責怪身邊的人對自己不好,但真正對別人不好的其實是自己等等。為什麼不安全依戀者這麼慘?目前研究大多採用Bowlby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來解釋,主張童年時期的經驗會形成內在運作模式,影響個體終其一生與社會互動的方式(Bowlby, 1977, 1982, 1984, 1989)。
不過,究竟內在運作模式在成人時期是怎樣被「持續」運作的?近年Dykas & Cassidy (2011)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發表一篇文章,回顧至今的依戀研究,提出一套整合的理論說明:安全依戀者與不安全依戀者「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使得他們的人生也迥然不同。安全依戀者之所以過得好,有兩個原因:
(1)他們對事情採取較為廣泛、開放的觀點,能同時看到一件事情的正反兩面。
(2)他們能採取正向的基模(Schema)來解釋與依戀相關的社會事件。
另一方面,不安全依戀者的大腦就比較複雜了,他們採取兩種方式因應事件:
(1)當事件是負面的、面對或處理會讓自己心痛難過的時候,他們傾向逃避、防衛或停止任何資訊進入。這也是為什麼每次你和不安全者吵架的時候,他不是摀住耳朵說她不要聽,就是關機不接你電話--儘管他們要求你不可以這樣做,但他們自己卻執行得很勤快。
(2)如果處理該事件並不會造成心理上痛楚,他們會根據過去自己的負向基模,採用負面的方式來解釋該事件。
簡單地說,不安全依戀者在事情發生時的注意力、發生後的歸因、事過境遷之後的回憶過程,都受到其負向的認知基模所扭曲,這是因為他們在處理社會訊息的時候與安全者相當不同所致。
以選擇性注意訊息為例,Rholes, Simpson, Tran, Martin, & Friedman (2007)發現不安全依戀者會選擇性注意不同的訊息。他們找來76對大學情侶在不同的房間填寫量表並進行實驗。Rholes要求受試者在一邊進行字詞反應作業的同時,必須配戴心跳脈搏記錄儀,實驗器材旁還有手術相關的器材桌椅,以製造高度壓力的情境。在壓力情境作業結束後,受試者可以選擇閱讀一些伴侶先前填寫的量表資訊,如伴侶對親密、未來或婚姻的期待等等。結果發現,在促發壓力之後,焦慮依戀者幾乎覺得所有與伴侶相關的資訊都很重要,也因而想知道伴侶的所有資訊;而逃避依戀者則傾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也不願意知道相關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