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性荷爾蒙,易囤積在富含脂肪的食物上,可能會誘發性早熟。
二○一二年十一月,美國《兒科》( pediatrics)所發表的美國男孩性早熟(early puberty)的研究,引起相當廣泛的討論。
這項囊括4,131位男孩的研究結論是美國男孩出現第二階段青春期性徵(註:長陰毛、睪丸變大)的時間,提早了六個月到二年。而早在二○一○年八月,美國《兒科》( pediatrics)已發表過女孩性早熟的研究報告。
英國的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指出,當女孩六到八歲、男孩九歲前(註:台灣的臨床診斷標準是女孩八歲,男孩九歲),出現乳房或睪丸發育、長陰毛等第二階段青春期性徵時,就有可能是性早熟,原因可能是與腦部腫瘤、腦部外傷、腦部感染或是卵巢、甲狀腺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遺傳基因使然,讓大腦提早開始啟動青春期。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有性早熟的問題?除了上述的疾病外,常被討論的,還包括有女孩的肥胖、環境荷爾蒙、動物性荷爾蒙的影響等等。
因此,有性早熟傾向的孩子們,往往會被臨床小兒科醫師建議,少吃油炸、甜食、高脂高熱量食物,特別是可能含動物荷爾蒙的雞屁股、動物睪丸,以及,豐胸、調經、轉骨的補品。
而目前的研究認為,女孩的性早熟,有可能增加女性癌症,特別是乳腺癌的機率。此外,性早熟,也會讓孩子們的兒童時代結束,提早進入青春的狂暴期,這些性早熟的女孩子們,比同學更早變成一個女人的尷尬,以及,勢必提早面臨女性生理期帶來的種種不便。
另一個可影響終身的改變是,當青春期提早來臨的同時,也會促使骨頭兩端的生長板,提早癒合,讓未來的身高受限,而沒辦法長得像父母那一輩那麼高。
當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後,身體會有那些變化?英國NHS,提供了兒童發展學者 James Mourilyan Tanner所作的青春期性徵分期(The Tanner stages)的五個階段變化。
性別 | 女孩 | 男孩 |
年齡 | 8歲到12歲,平均11歲 | 9到14歲,平均12歲 |
第一階段青春期性徵 |
|
|
第二階段青春期性徵 |
|
|
第三階段青春期性徵 |
|
|
第四階段青春期性徵 |
|
|
第五階段青春期性徵 |
|
|
註:台灣女孩的平均青春期約為12歲,男孩約為14歲,比英國孩童稍晚1到2年。
當您發現孩子過早出現第二階段青春期性徵,如:女孩八歲、男孩九歲,就開始長陰毛、乳暈膨脹、睪丸變大或身高突然抽高很多時,建議可詢求小兒科醫師的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 Marcia E. Herman-Giddens, et al. 2012. 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istics in Boys: Data From the Pediatric Research in Office Settings Network. pediatrics
- Frank M. Biro, et al. 2010. Pubertal Assessment Method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in a Mixed Longitudinal Study of Girls. pediatrics
- Puberty. NHS
- Symptoms of puberty. NHS
- Complications of puberty. N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