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一般企業對於職災的防範都是針對工作的 SOP 建立,以及維持適當工作時數這兩方面。然而員工的睡眠好壞在職災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只是企業多半不清楚睡眠的影響力,認為這是屬於員工個人健康問題,而非企業本身的問題。
其實,員工睡眠可是對職災有很大影響的
對於企業員工的睡眠管理,我喜歡用城市的自來水管線更新來比喻。更換地底下的水管需要花經費,而且做了市民們也看不到、感受不到市政府有在做事。但如果政府不管、不更新水管,漏水率無法降低,就造成不必要且巨大的浪費,因此所有的政府都必須要編列經費來進行管線更新。
企業員工睡眠管理也是如此,不重視這個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會職災的發生會居高不下,而這是建立再多 SOP 都救不了的。
但員工睡眠對企業的影響,終究還是難以想像。不過還好國外已經越來越重視這樣的議題,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以檢驗。透過科學方法可以更有效地看見那些隱形的成本。
睡眠少於五小時,職災風險直接高兩倍以上!?
一篇涵蓋了 2004-2008、共 17 萬多人的調查研究1,在控制性別、年齡、種族、授薪階級……等變項後發現:工時的確是職災發生重要指標,除此之外,若以每天睡眠 7-8 小時為基準,睡 6-7 小時的話職災風險提高為 1.41 倍、睡 5-6 小時為 1.79 倍、少於 5 小時則為 2.65 倍!
也就是說,職災風險必須同時考量工作時數與睡眠時數兩者,單純考量工作時數是不夠的。
來看看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一篇研究2收集了 18,682 位員工,平均年齡為 43.7 歲,透過問卷瞭解他們的每週工時多長,與是否發生過職業傷害或者是差點發生事故 (near miss),以下所說的職災包含這兩者。
睡眠則是透過常用的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來鑑別。這個量表結果所呈現的的不只是睡眠品質,還包含有睡眠時數以及白天工作情況,因此可看做一個綜合評估睡眠質與量的指標。
很不意外地,每週工時 51 小時以上者,發生職災的情況會明顯比 35-40 小時的工作者還高,顯然工時過長的確是職災的重大指標。除此之外,結果也顯示睡得不好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職災,就如同上段的研究一樣,工時與睡眠兩者都是職業傷害的重要指標。
不過呢,工時的影響力會因為職業類別而有差異,例如對於公共運輸業者(巴士/卡車司機)的影響就明顯較大。睡不好卻是無差別性的影響,對任何行業的工作者都具有同樣的影響力!這意味著睡不好所造成的是核心、基礎性影響,不因外在環境與工作性質而改變。
睡眠不佳會使人的注意力與警覺度下降,對於執行功能、情緒控管也都有負面影響,而這些都是人在因應各式各樣的情境所需要的功能。因此員工如果因為沒睡好而導致功能降低的話,顯然會讓工作意外的發生率提昇,這是再多 SOP 也難以避免的。因此對於員工睡眠管理議題,企業不該僅認為是員工個人健康因素,還需以維護工作環境安全的觀點來加以重視。
注重睡眠管理,減少工作意外
2018 年由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數個單位共同發起一個睡眠健康覺知計畫 (The National Healthy Sleep Awareness Project) ,推行一個「Sleep Works for You」活動,呼籲企業要幫助員工培養良好睡眠習慣、避免疲勞睏睡,如此才能讓單位有長期穩定的成功與幸福。
這個運動鼓勵企業進行以下三部份:
- 瞭解工作場所因嗜睡、疲勞所帶來的睏睡代價有多大,並注意這將如何影響到員工的工作安全。
- 將睡眠健康教育列為員工健康計畫的一部分,藉由良好的睡眠習慣與作息,來避免因睏睡帶來的工作效率低落。
- 將疲勞風險管理列入安全體系的一部分,以確保企業的工作安全。
注重員工睡眠管理,是減少工作意外的發生不可或缺的一環。
研究出處:
- Lombardi, David & Folkard, Simon & Willetts, Joanna & Smith, Gordon. (2010). Daily sleep, weekly working hours, and risk of work-related injury: US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2004–2008).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27. 1013-30.
- Long working hours, sleep-related problems, and near-misses/injuries in industrial settings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workers in Japan. PLOS ONE. 14. e0219657. 10.1371/journal.pone.0219657
本文轉載自哇賽!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