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4

文字

分享

0
0
4

好好珍惜我,好嗎?──依附理論系列(十)

貓心
・2017/03/12 ・292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57 ・五年級

依附理論系列


上一篇文章談到了「如何回應伴侶的負向行為」,而這篇文章則要來談談「如何回應伴侶的正向行為」這件事情。

不同依附類型如何回應伴侶對自己的善意?

過去研究發現,對伴侶的慷慨行為表達感激,確實是一種常見的反應方式[1][2],而且這也有助於增進關係滿意度[3],這是一件很容易了解的事情,因為伴侶對自己的慷慨行為,其實代表著對方對自己的關心與愛[4]。

但是,當伴侶願意花時間陪伴自己、貼心為自己準備晚餐,或是在約會時準備一個小驚喜時,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對伴侶的慷慨行為表示感激,例如米克林瑟(Mikulincer)等人的研究就發現了[5],逃避型比安全型的人,較少對伴侶的慷慨行為表示感激,對於關係比較沒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被愛的感覺;而安全型的人在感激伴侶時,比起逃避型的人,更少會感覺到不信任感,也比較不會威脅到他們「愛自己」的感受(narcissistic threat,自戀威脅)。

沒錯,對逃避型的人來說,他們對自己有較負面的看法,對他人也有較負面的看法,因此他們習慣性地避免和他人太過親近,好保護好自己的內心小世界,但是伴侶對他們好的時候,可能會激起他們對自己的負面看法,覺得自己很無能,因此加強了他們對自己的負面看法;但是安全型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他們覺得自己是很值得被愛的,對方也是願意愛自己的,他們只是互相照顧彼此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複雜的是焦慮型的人,焦慮型的人在感激伴侶時會感到很矛盾,一方面他們在感激伴侶時,會感受到安全感、幸福感以及被愛的感受,但在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威脅(narcissistic threat)、感到很自卑,這和逃避型依附是相似的,焦慮型依附者對於自我的負面看法,會讓他們擔心還不起對方對自己的好、覺得對方太好了,自己比不上對方等等,反而阻擋了他們對伴侶表達感激的動力。

2957642245_a380651d2e_b
圖/flickr,Brian Solis攝影

對自己的負面看法,讓不安全型依附者難以為伴侶錦上添花

除了對伴侶的慷慨行為報與感激之外,能不能為伴侶的好事情錦上添花(Capitalization)[6],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曾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伴侶對於正向事件的回應,比對負向事件的回應,更能決定一段關係的好壞,而回應伴侶的正向事件,又分成四種不同的回應方式──正向積極、正向消極、負向積極、負向消極[7],而唯有正向積極的回應,才能讓彼此關係變得更好,其他回應方式都會讓彼此關係變得更差(有興趣的人可以點到那篇文章去看看喔~)。

但並不是每一種依附類型的伴侶,都能穩定地給予伴侶正向積極的回饋。蒐福.羅斯(Sofer-Roth)的研究發現,不安全型伴侶比較會採取那些讓關係變得更差的回應方式,他們對於伴侶的好事心不在焉、漠不關心的態度,讓伴侶不再願意分享自己的成就,漸漸地在心裡築起了一到牆。

而不安全型依附之所以無法給予對方正向積極的回應,和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有關:焦慮型依附對自己抱持著負面的看法,因此當他們看到伴侶的成就時,很難純粹的為對方感到開心,反而比較容易因此感到羨慕或忌妒,甚至去批評伴侶的成就;相反地安全型的人比較能對伴侶的好事感到快樂與欽佩,比較不會對伴侶所分享的喜悅感到無聊[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逃避型依附呢?他們不敢和伴侶太親近、和伴侶保持距離的態度,讓他們更難以對伴侶報以正向積極的回饋。尤其是當伴侶之中,有一方是焦慮型依附,另一方是逃避型依附時,彼此之間會給予最少的正面回饋[9]。

_MG_1255
當我們對自己抱持著自卑的感受,就很容易封閉自己,難以對伴侶的喜悅給予正向積極的回饋。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找回純粹的愛

那麼,不安全依附者在面對這些事情時,到底該怎麼辦呢?敝貓就來分享一個我的小故事吧。

還記得我的某任前女友,總是會在我有成就時,為我感到純然的開心,像是她曾陪我去一家公司簽寫作的合約,在那時候她告訴我說:「我覺得我的男友好棒喔!剛剛在談合約的時候,我覺得你好成熟。」但是當她在和我分享她的喜悅時,我總是沒辦法純然地為她感到開心,因為當時的我,總會擔心她和其他人太好,因而減少我在她心中的重要程度,或是感到自己不如她。

在某一次旅遊的回程時,我在她懷裡哭著跟她說,我覺得她真的很厲害很厲害,可以和朋友們相處融洽,把事情處理的很好;而我總是被其他人討厭,覺得沒辦法像她一樣好……。

想當然的,那段關係並沒有維持得很久就結束了,因為當時的我,對於自己的自卑感,壓垮了我對她純然的愛與欣賞。

現在回過來想,當時的女友,之所以願意對我這麼關心與支持,並不是因為她同情我、可憐我,而是她願意真心真意的愛著我,而我也是一個值得被愛、被關心的人。只是當時的我,還活在過去一些被排擠、被霸凌的陰影裡,因此沒能看見自己早已成長,早已不是過去那個脆弱的我了。

對一個自卑感很重的人來說,對方對自己的好,常常會讓自己覺得還不起;但是其實仔細想想,這並不是對方對自己的施捨,而是每一個人,都有值得被愛、被喜歡的地方,而對方是如此的喜歡自己,所以才會願意發自內心的愛著你,不是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對對方的善意表達感激,因為這些,正是你值得被愛的證據。你也可以試著對對方付出,讓你們的關係可以持續下去,畢竟,對方願意對你這麼好,肯定也是你的好,讓對方深深地受到感動,才願意為你付出這麼多;而不是對方可憐你、同情你,才願意照顧你、陪伴你吧。

每一個人,都是值得愛人與被愛的,只要你找到了那一個願意和你相愛的人。對她而言,你不必擔心自己不夠好,因為她就是如此地愛著這個純然的你。

img006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張愛玲《愛》圖/作者繪製

延伸閱讀:

  1. Frei & Shaver,2002 Respec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rototype definition, self-report assessment, and initial correlates.Volume 9, Issue 2, pages 121–139.
  2. Weiner,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 (4): 548–573.
  3. Algoe, Gable, & Maisel,2010 It’s the little things: Everyday gratitude as a booster shot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 217–233.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4. Shaver, P. R., & Hazan, C. (1993).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Theory and evidence. In D. Perlman & W. Jones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4, pp. 29-70). London, England: Kingsley.
  5.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 Horesh, N. (2006). Attachment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osttraumatic adjustment. In D. K. Snyder, J. A. Simpson, & J. N. Hughes (Eds.), Emotion regulation in families: Pathways to dysfunction and health (pp. 77–99).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 Gable,Reis,Impett,& Asher,2004, What Do You Do When Things Go Right? The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nefits of Sharing Positive Ev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 Vol. 87, No. 2, p.228
  7. Shelly L. Gable&Gian C. Gonzaga(2006)Will you be there for me when things go right? Suppor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 disclosur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8. Sofer-Roth, S. (2008).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 nature of responses to a romantic partner’s expression of personal happines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Bar-Ilan University, Ramat Gan, Israel.
  9. Shallcross,Howland,Bemis,Simpson& Frazier(2011) Not “capitalizing” on social capitalization interactions: 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security. J Fam Psychol. 25(1):77-85. doi: 10.1037/a002187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5
6

文字

分享

0
5
6
《模仿犯》殺人魔心理剖析:自戀狂妄的面具背後,藏著自卑的張牙舞爪
雞湯來了
・2023/04/24 ・262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蕭子喬
  • 校稿/蔡季葦
  • 製圖/蕭子喬
  • 編輯/蕭子喬

本篇剖析兇手心理,但不會暴雷。
觀影前閱讀可作為劇中線索來源,觀影後閱讀能更進一步了解兇手心理狀態。

台劇《模仿犯》上架 Neflix 不到一週,創下華語影集最新紀錄,橫跨全球各州 20 個地區前十榜單,更連續多日蟬聯台劇收視 No.1。影集中狂妄自大的連續殺人犯,用一個裝著斷手的紅禮盒開始,為世人帶來一個又一個「殺人創作」。

他不要贖金、每一次作案都有為被害人設計特別形式,甚至主動寄送錄影帶到各家電視台,戴著面具「自爆」現身,狂笑自大、向檢警叫囂,甚至鼓動民眾情緒。

在《模仿犯》中,兇手把殺人視為一種創作,把電視台、媒體和民眾目光拉進自己「作案舞台」的一部分。究竟,他為什麼要殺人?他到底怎麼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這個兇手,根本就是把殺人這件事當成是他的創作啊!」
——《模仿犯》臨床心理師胡允慧。

心理學:悲劇有時來自於「受傷的靈魂持續無法找到人生光亮

台灣犯罪學及心理學研究,剖析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現兇手不斷在網誌、寫小說等過程中,表示要殺人才能證明自己活著。進一步剖析其成長過程,他歷經多次心理受傷,舉凡小時候被老師誤解、被迫道歉等多次人我關係的失落,當時都只能「硬吞下來」,沒有機會被好好接住與梳理。在他長大的過程中,失落太多,而光亮太少,釀成了一連串的悲劇。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觀點認為,當人在關係中不斷受傷,被忽視與誤解,情緒壓抑無處宣洩,逐漸變得「無法去愛真實的自己」,而演變成透過「殺人誓言」不斷訴說、強化,來形成武裝,建構一個不會受傷的自己。自戀型兇手面對被害人時,看似認為「你不好,我好」,但其實是「你好,我不好」。

張狂的自戀背後是受傷的靈魂,極致自我中心背後有很深的憂鬱和空虛,需要仰賴主宰他人,讓自己感受到活著。而當一個人無法真正愛自己,自然也就無法真正同理別人、愛別人,無法感同身受在殺人創作時被害者的感受,這或許是許多殺人犯「冷血無情」的緣故。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自戀不一定不好:健康性自戀 vs. 破壞性自戀

上述分析,並不是要你我以後看到自戀的人就避之唯恐不及。佛洛依德觀點提到,在關係中「練習愛自己」,其實是一種健康的自戀。遇到適當的挫折,與適當的成長後,能進化成為「有自尊」的成熟自戀,也就是所謂懂得愛自己、有自信的展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若在過程中挫折過大,受到親密家人、重要他人接二連三地忽視,則可能演變成為只專注於自我防衛,性格變得封閉、武裝自己好似不需要親密依附,貶低他人或破壞關係。

自戀的類型。圖/轉自雞湯來了

每個人都曾有受傷的時刻:測驗你我的自戀指數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你相不相信,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殺人兇手?」——《模仿犯》

如同劇中兇手所言,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惡」,陰暗面隨著我們遇到的事件被堆疊與激發,形成每個人的黑暗指數。但別忘了,適當的自戀,能夠成為自愛而後愛人的養分,空虛渴愛而後失控,才會變成破壞性的自戀。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自戀指數簡易測驗|

口  我是天生的領導者。 
口  我有說服他人的獨特天分。 
口  一個團體中,如果沒有我就會顯得無趣。
口  我知道自己很特別。
口  我擁有一些出類拔萃的特質。
口  我很有能是某個領域的明日之星。
口  我經常喜歡炫耀。

簡易測驗改編自:張益慈、詹雨臻、陳學志(2021)。繁體中文版「簡式暗黑四特質量表」之發展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8(4),287-316。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或許,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而是被接住的靈魂,以及傷得太深的靈魂。

我們心中都有惡,但也都能成為接住他人的那個關鍵夥伴!

此文中劇照素材由瀚草文創提供,如欲使用須經詢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延伸閱讀

  1. 「我好,你也好」說話術,讓頻率搭上線
  2. 《我們與惡的距離》被拒絕的情緒身體會記住

參考資料

  1. 張益慈、詹雨臻、陳學志(2021)。繁體中文版「簡式暗黑四特質量表」之發展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8(4),287-316。
  2. 吳台齡(2017)。從心理病態的脈絡來理解無差別殺人者——以2014年臺北捷運大量殺人事件為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7,43-68。
  3. 葉寶玲(2009)。論自戀:以精神分析與溝通分析心理動力取向的觀點探討。諮商與輔導,280,40-4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自卑感是一種毒藥,也是成長的良藥——《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
大好書屋_96
・2023/01/10 ・259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定會有自卑感嗎?

德勒強調: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自卑感。在浩瀚的大自然中,人類是既渺小又脆弱的生物,打從出生開始,就免不了對環境感到自卑。

不過,這種自卑感對人類來說也是一種祝福,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激發出人類克服與超越環境的欲望,在一連串實踐的過程裡,人類的潛能獲得了發展。阿德勒將這種特性稱為「優越感的追求」。

那麼,蠶食著我們的自卑感又是什麼呢?有些人在成長時能順利克服自卑感,有些人卻陷於自卑而苦不堪言,其中的差異究竟來自何處?

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自卑感。圖/pexels

為了釐清兩者的差別,我們必須先認識一個概念——自卑情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卑感不就是自卑情結嗎?自卑情結是什麼?」你可能會對此感到訝異,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自卑感和自卑情結被當作一樣的意思看待。

不過,就心理學而言,「情結」指的是針對某一事物的情感集結,簡單來說就是對該對象產生過度的情感。因此,自卑感本身並不是問題,讓人感到痛苦的是因為陷入自卑情結,而對自身的想法與行動強加束縛。

把自卑感當作藉口

《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岸見一郎,將自卑情結解釋為「開始把自卑感當作藉口」的狀態。

例如有人對學歷感到自卑,這本身並不是大問題,可以承認「我讀的書比別人少」、「我學生時期不太會念書」,然後在其他領域上追求成就;或是「我小時候家境貧寒,沒能上大學,所以現在想讓自己的學生夢狠狠燃燒一回」,透過進修加以彌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這些情況,都是將自卑感當作動力,試圖讓自己進一步成長和發展,就不會演變為自卑情結。相反的,有些人因為學歷低而感到畏縮,碰到需要挑戰的情況時就選擇逃避,總是自我貶低。

如果一味埋怨「我一輩子都要被這該死的學歷綁手綁腳」、「從這種學校畢業還談什麼成功」,那麼就只是一直在「自卑情結」的陷阱裡掙扎而已。

一味的埋怨外在的環境就只是一直在「自卑情結」的陷阱裡掙扎而已。圖/pexels

足以讓人感到自卑的領域多不勝數:外貌、體格、智力、性格、家庭、經濟能力、所屬團體等,自卑感的種類就和人類個體一樣多。

利用自卑感提升自己

其實,阿德勒在幼兒時期曾患有佝僂病,不僅身材矮小,還經歷口吃、行動不便等身體方面的障礙。然而,幼年時期的種種磨練,也成為了他立志行醫的契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以對身體的自卑感為出發點,擴及到人類可能普遍具有自卑感,以此奠定了學術的基礎。換句話說,阿德勒將自卑感昇華為對學問的好奇。

阿德勒在幼兒時期曾患有佝僂病,不僅身材矮小,還經歷口吃、行動不便等身體方面的障礙。圖/wikipedia

提到身體的自卑感,就不能漏掉韓國的足球選手朴智星。朴智星天生就是扁平足,對足球選手來說,這樣的身體條件非常不利。

他為了克服自卑感,練習時比其他人都更加努力。假如朴智星以「我有扁平足的問題,無法成為足球選手」為由中途放棄,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號稱有「兩個心臟」的他在足球場上的精彩表現。

自卑感與自尊的關係

倘若被自卑情結困住,不僅心理上會變得怯懦,還可能出現反向、退化、攻擊、迴避等防衛機制。此外,自卑情結最大的副作用,是會與低落的自尊感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讓人掉進焦慮和憂鬱的深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姐就是美》(I Feel Pretty)這部電影裡,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卑感與自尊感的關係。電影中的主角蕾妮,一直以來都為外貌感到自卑,表現得畏畏縮縮,直到某天發生意外撞傷大腦後,她突然覺得自己非常漂亮。

在《姐就是美》這部電影裡,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卑感與自尊感的關係。圖/IMDb

蕾妮的外表雖然沒有改變,但她對鏡中映照出的自己充滿自信,態度與行動也和過去截然不同。於是,主角周圍的人也開始展現出不同的反應,紛紛被蕾妮的自信吸引,覺得她看起來很有魅力。這就是自信感所帶來的效果。

最後,蕾妮的大腦又再次受到衝擊,回到了原本的狀態,看見自己最初的模樣。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過去有多麼被外貌束縛,也明白了自己不是因為外表才無法獲得喜愛。

也就是說,比起客觀的狀態或條件,主觀上如何看待自我更加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克服自卑感所產生的優越情節

此外,與自卑情結相同,「優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也會成為問題的根源。陷入優越情結裡的人,內心總是惴惴不安,缺乏自我滿足感,並且習慣與他人進行比較,希望大家認可自己處於優勢地位,是比一般人更加出色的存在。

因此,他們會沒來由地自我炫耀,介紹一些他人根本不感興趣的個人經歷,甚至強調自己與掌權者或名人有交情。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害怕自己被輕視、不被肯定或被識破,企圖掩蓋真相的一種扭曲型補償。換句話說,為了克服自卑感,他們動員了虛假的優越感。

看到這些人,就會想起前文提到的缺乏自尊感,但自尊心很強的案例。姜宇或許也是為了掩蓋自卑感,而過度表現出虛假的優越感吧?

真正懂得自我尊重、認定自我價值的人,不會覺得有必要包裝或炫耀自己,因為個人價值與他人的肯定與否無關。仰賴外部條件的自尊心雖然會起伏不定,但自尊感不會被他人的評價左右,是一種處於穩定狀態的情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心理諮商專家精選最有感15個議題,克服拖延症、完美主義、自卑、過度擔憂的日常練習》,2022 年 11 月,大好書屋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好書屋_96
7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大好」是一種期許,期盼生活中有更多美好。「大好」也是一種力量,讓我們相信閱讀可以帶來改變。「大好書屋」四個字搭起了一個家,期盼這份溫暖的力量能持續傳遞下去。大好書屋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 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 van 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 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 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 E. Park)與馬納(Jon K. 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