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1

文字

分享

0
4
1

自卑感是一種毒藥,也是成長的良藥——《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

大好書屋_96
・2023/01/10 ・259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定會有自卑感嗎?

德勒強調: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自卑感。在浩瀚的大自然中,人類是既渺小又脆弱的生物,打從出生開始,就免不了對環境感到自卑。

不過,這種自卑感對人類來說也是一種祝福,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激發出人類克服與超越環境的欲望,在一連串實踐的過程裡,人類的潛能獲得了發展。阿德勒將這種特性稱為「優越感的追求」。

那麼,蠶食著我們的自卑感又是什麼呢?有些人在成長時能順利克服自卑感,有些人卻陷於自卑而苦不堪言,其中的差異究竟來自何處?

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自卑感。圖/pexels

為了釐清兩者的差別,我們必須先認識一個概念——自卑情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卑感不就是自卑情結嗎?自卑情結是什麼?」你可能會對此感到訝異,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自卑感和自卑情結被當作一樣的意思看待。

不過,就心理學而言,「情結」指的是針對某一事物的情感集結,簡單來說就是對該對象產生過度的情感。因此,自卑感本身並不是問題,讓人感到痛苦的是因為陷入自卑情結,而對自身的想法與行動強加束縛。

把自卑感當作藉口

《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岸見一郎,將自卑情結解釋為「開始把自卑感當作藉口」的狀態。

例如有人對學歷感到自卑,這本身並不是大問題,可以承認「我讀的書比別人少」、「我學生時期不太會念書」,然後在其他領域上追求成就;或是「我小時候家境貧寒,沒能上大學,所以現在想讓自己的學生夢狠狠燃燒一回」,透過進修加以彌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這些情況,都是將自卑感當作動力,試圖讓自己進一步成長和發展,就不會演變為自卑情結。相反的,有些人因為學歷低而感到畏縮,碰到需要挑戰的情況時就選擇逃避,總是自我貶低。

如果一味埋怨「我一輩子都要被這該死的學歷綁手綁腳」、「從這種學校畢業還談什麼成功」,那麼就只是一直在「自卑情結」的陷阱裡掙扎而已。

一味的埋怨外在的環境就只是一直在「自卑情結」的陷阱裡掙扎而已。圖/pexels

足以讓人感到自卑的領域多不勝數:外貌、體格、智力、性格、家庭、經濟能力、所屬團體等,自卑感的種類就和人類個體一樣多。

利用自卑感提升自己

其實,阿德勒在幼兒時期曾患有佝僂病,不僅身材矮小,還經歷口吃、行動不便等身體方面的障礙。然而,幼年時期的種種磨練,也成為了他立志行醫的契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以對身體的自卑感為出發點,擴及到人類可能普遍具有自卑感,以此奠定了學術的基礎。換句話說,阿德勒將自卑感昇華為對學問的好奇。

阿德勒在幼兒時期曾患有佝僂病,不僅身材矮小,還經歷口吃、行動不便等身體方面的障礙。圖/wikipedia

提到身體的自卑感,就不能漏掉韓國的足球選手朴智星。朴智星天生就是扁平足,對足球選手來說,這樣的身體條件非常不利。

他為了克服自卑感,練習時比其他人都更加努力。假如朴智星以「我有扁平足的問題,無法成為足球選手」為由中途放棄,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號稱有「兩個心臟」的他在足球場上的精彩表現。

自卑感與自尊的關係

倘若被自卑情結困住,不僅心理上會變得怯懦,還可能出現反向、退化、攻擊、迴避等防衛機制。此外,自卑情結最大的副作用,是會與低落的自尊感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讓人掉進焦慮和憂鬱的深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姐就是美》(I Feel Pretty)這部電影裡,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卑感與自尊感的關係。電影中的主角蕾妮,一直以來都為外貌感到自卑,表現得畏畏縮縮,直到某天發生意外撞傷大腦後,她突然覺得自己非常漂亮。

在《姐就是美》這部電影裡,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卑感與自尊感的關係。圖/IMDb

蕾妮的外表雖然沒有改變,但她對鏡中映照出的自己充滿自信,態度與行動也和過去截然不同。於是,主角周圍的人也開始展現出不同的反應,紛紛被蕾妮的自信吸引,覺得她看起來很有魅力。這就是自信感所帶來的效果。

最後,蕾妮的大腦又再次受到衝擊,回到了原本的狀態,看見自己最初的模樣。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過去有多麼被外貌束縛,也明白了自己不是因為外表才無法獲得喜愛。

也就是說,比起客觀的狀態或條件,主觀上如何看待自我更加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克服自卑感所產生的優越情節

此外,與自卑情結相同,「優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也會成為問題的根源。陷入優越情結裡的人,內心總是惴惴不安,缺乏自我滿足感,並且習慣與他人進行比較,希望大家認可自己處於優勢地位,是比一般人更加出色的存在。

因此,他們會沒來由地自我炫耀,介紹一些他人根本不感興趣的個人經歷,甚至強調自己與掌權者或名人有交情。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害怕自己被輕視、不被肯定或被識破,企圖掩蓋真相的一種扭曲型補償。換句話說,為了克服自卑感,他們動員了虛假的優越感。

看到這些人,就會想起前文提到的缺乏自尊感,但自尊心很強的案例。姜宇或許也是為了掩蓋自卑感,而過度表現出虛假的優越感吧?

真正懂得自我尊重、認定自我價值的人,不會覺得有必要包裝或炫耀自己,因為個人價值與他人的肯定與否無關。仰賴外部條件的自尊心雖然會起伏不定,但自尊感不會被他人的評價左右,是一種處於穩定狀態的情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心理諮商專家精選最有感15個議題,克服拖延症、完美主義、自卑、過度擔憂的日常練習》,2022 年 11 月,大好書屋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文章難易度
大好書屋_96
7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大好」是一種期許,期盼生活中有更多美好。「大好」也是一種力量,讓我們相信閱讀可以帶來改變。「大好書屋」四個字搭起了一個家,期盼這份溫暖的力量能持續傳遞下去。大好書屋

1

7
3

文字

分享

1
7
3
看見蟑螂就害怕?為什麼我們總特別怕牠?
PanSci_96
・2023/08/26 ・392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溫馨提醒,本文有小強畫面,請斟酌觀看***

唐伯虎點秋香讓小強成為蟑螂的代名詞。圖/經典放映

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上映後,讓小強成為蟑螂的代名詞,但你看到小強的瞬間,是順手將它解決,還是尖叫著逃跑呢?

台灣曾做過調查——不做調查也知道,蟑螂絕對是大家最討厭的害蟲第一名。美國甚至做過大規模調查,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自己最討厭的害蟲就是蟑螂,是第二名蜘蛛的兩倍之多!

所以,若要幫全人類找一個共同的敵人,蟑螂肯定算得上是一個。

但過去的日本節目中,卻發現北海道人竟然不怕蟑螂,難道他們都是勇者嗎?或是我們能從他們身上找到克服蟑螂恐懼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海道人好像沒看過蟑螂?!圖/Hituzi Chang

恐懼源自於未知?北海道人為什麼不怕蟑螂

你是不是光想到蟑螂的外表,就覺得全身起雞皮疙瘩?

面對蟑螂還能如此淡定,甚至能覺得牠們可愛的北海道人,別說你不敢相信,一群演化心理學家也是覺得匪夷所思,開始針對這些人做起了研究。

演化心理學就如字面上的意思,是將達爾文演化論套用到現代人的心理特質上,試圖以天擇的角度解釋許多無法解釋的人類心理現象。

例如近年來被診斷率越來越高的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症,也就是所謂的 ADHD,在演化心理學看來其實不是需要治療的「病」,而是環境變化太大導致的適應不良。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上萬年前生活在野外的人類,每天都必須在山林裡一邊躲避猛獸、一邊想辦法靠打獵與採集獲取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種環境下,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且隨時保持能戰能跑的機動性,反而都是生存必須的特質,自然會成為演化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心理特質。隨著人類社會在近幾百年快速進步,我們不需要再去當高風險的獵人,但那些經年累月刻印在基因裡的特質還來不及被汰換掉,反而讓這些天生的獵人無法適應現代生活。

獵人的基因反倒讓人無法適應現代生活。圖/Giphy

同樣的道理,演化心理學認為人類對蟑螂的莫名恐懼,其實是來自於大腦主動識別並排斥潛在威脅的生存機制。在醫療資源匱乏的過去,隨便受個傷、生個病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人類只能戰戰兢兢,想辦法避開任何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東西。這讓我們在無法辨別敵友時,會本能地戒備未知的東西。

即使從生態系的角度出發,同時兼具環境清道夫與許多動物主要食物來源的蟑螂,是維持自然平衡不可或缺的益蟲。但在無法感受到牠們好處的普通人眼裡,經常出沒於被我們視為髒亂、有害健康的垃圾與廚餘堆的蟑螂身上,只會被貼滿很髒,甚至是有害的負面標籤,當然不可能有好印象。

我猜這時有些觀眾心中閃過了「那又如何」、「我就討厭蟑螂啊」的念頭,但千萬別小看這份理所當然。雖說蟑螂因為生存與繁衍力強,被人類刻意撲殺這麼多年都還沒有要絕跡的意思,但其他昆蟲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人類對昆蟲,特別是只占大約10%的害蟲抱有負面觀感,使得這些小生物常在生態保育的討論中被冷落,甚至就這樣默默絕種,在地球生態系中留下無法彌補的缺口。久而久之,嘗到苦果的還是人類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話說回來,既然演化心理學表明恐懼來自於未知,那只要我們學到關於這些昆蟲的正確知識,就能扭轉刻板印象了,對吧!那麼看完泛科學,想必你就能擺脫對小強的恐懼!

只要學到正確知識,就能對蟑螂的恐懼了嗎?圖/Giphy

——雖然我很想這樣說,但很可惜,事情沒這麼簡單。還記得北海道人的訪問嗎?按照演化心理學,這些從來見過蟑螂本螂的北海道人,既然對蟑螂完全陌生,那麼應該不會有這麼正向的反應。就算不覺得被威脅,至少也該有點基本的戒備才是啊?

一篇發表於 2021 年的日本研究,正是想探討這個落差。研究團隊分析過往研究,發現「增加昆蟲相關知識」與「減輕恐懼」之間似乎沒有必然的關聯。而且,與出身郊區的人相比,從小生活在都市的人對於昆蟲竟然普遍有著較強、也較難改變的昆蟲嫌惡。

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原來連怕不怕蟑螂這種事都得要看出身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都市化—嫌惡假說

在針對13,000名日本人進行調查後,研究團隊提出了「都市化—嫌惡假說」。此假說以都市化為起點,拆解出兩條人類培養對昆蟲嫌惡感的路徑。

你不該出現在我家!由破壞安全感引發的厭惡

首先,由於都市化導致自然環境縮減,無法適應都市環境的昆蟲大量減少,相對的,像蟑螂、蒼蠅、蜘蛛等適應良好的昆蟲,數量不可避免地會增加,也更容易出現在室內環境裡。對我們來說,穩固的牆壁與天花板會帶來與外界隔絕的安全感。因此,當有不請自來、侵門踏戶的東西出現,除了對昆蟲本身的厭惡,我們對所處環境原有的信任也跟著崩塌了。

回想一下,上次在家裡或辦公室茶水間看到蟑螂,就算當下就把它消滅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是不是會到處疑神疑鬼,總覺得某些角落或通風管裡藏著一支蓄勢待發的蟑螂大軍,準備趁你不注意時再出來嚇你一跳?

對蟑螂的厭惡可能源自於牠破壞了你對環境的信任感。圖/Giphy

同樣的,就算不是在你家,而是外出用餐時在餐廳裡看見蟑螂,基於恨烏及屋的情感連結,你對於餐廳的信任感也跟著下降,甚至激動一點當場走人也有可能。但換個場景,假如你今天是在馬路上看見蟑螂,或許還是會覺得害怕、覺得噁心,但反應很可能不會像在家裡這麼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便是都市化—嫌惡假說第一條路徑強調的重點。在都市化程度高的環境裡「室內」跟「室外」的界線變得分明,因此當有不該存在的東西出現,我們的反應也會更強烈。

因為不熟,所以討厭?

至於都市化—嫌惡假說的第二條路徑,是延續演化心理學裡,人們對於不了解的事物會產生恐懼的觀點。但比起針對單一種昆蟲,都市化—嫌惡假說發現,都市化環境會普遍降低其居民接觸大自然的頻率。就算是出生於郊區環境的人,在都市生活久了也會喪失這股熟悉感,甚至開始對大自然出現排斥心理。

同樣的,今天即便你是個都市小孩,只要到郊外生活夠久,而且自發地去接觸自然環境,那份對昆蟲的恐懼便會在洪水療法下逐漸被減敏感。說不定某天你會跟北海道人一樣,開始欣賞蟑螂的可愛之處喔!

說不定某天你會跟北海道人一樣,開始欣賞蟑螂的可愛之處!圖/Hituzi Chang

從「害怕蟑螂」看見早期教育

除了解釋了我們對蟑螂的厭惡,都市化—嫌惡假說其實也點出了現代社會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那就是在現代科技的干擾下,我們接觸真實世界的頻率正在下降,無形中也失去不少珍貴的「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大腦仰賴經驗法則才能運轉,想學習新技能、建立穩固的知識結構,都需要持續且頻繁地暴露在特定刺激下。讀書、背講義是一種刺激,與人社交締結關係是一種刺激,走出戶外接觸山林也是一種刺激,任何一種刺激少了,我們就會錯過發展相應能力的機會。

就好像最近幾年特別被重視的語言教育、科學教育、情感教育,甚至是平權與美感教育,其實都是在努力把握小孩子學習的黃金期,讓他們盡早接觸到足夠的相關刺激,打下扎實基礎。這在教育心理學叫做「早期暴露」(early exposure),這個理論反對只把重心放在學齡後與學校教育的傳統觀念,認為父母在學齡前給予孩子多元化刺激同樣重要。

不需要花大錢上才藝班,平時多帶孩子出門走走,或是準備不同的課外讀物與嗜好,都是很好的新奇刺激,不單能增進大腦發展,還可以培養認知彈性,讓他們在未來遇到未知事物時能保持好奇心、積極自發地去吸收新知,而非縮在固有觀念裡。

早期暴露對兒童發展學習尤為重要。圖/Pexels

這個乍看很冷門、沒什麼了不起的研究,其實衍生出來的意義可是與我們息息相關。就好像我們常說在家裡看到一隻蟑螂,代表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十隻。怕不怕蟑螂事小,因為享受現代科技的便利而錯失與真實世界互動的經驗,才是最得不償失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在都市中增加對昆蟲的好感不容易,但也有像是中山女中蔡任圃老師,成功透過一系列的觀察、研究等課程活動,讓許多學生愛上了蟑螂這個小生物。那麼你呢,你覺得你還有機會跟小強達成和解嗎?

  1. 這還用說嗎?馬上當成寵物養起來!每天一起睡
  2. 先不要,我們彼此人蟑殊途不犯河水
  3. 絕對不可能,只要看到蟑螂,這個房子我就不要了!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5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5
6

文字

分享

0
5
6
《模仿犯》殺人魔心理剖析:自戀狂妄的面具背後,藏著自卑的張牙舞爪
雞湯來了
・2023/04/24 ・262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蕭子喬
  • 校稿/蔡季葦
  • 製圖/蕭子喬
  • 編輯/蕭子喬

本篇剖析兇手心理,但不會暴雷。
觀影前閱讀可作為劇中線索來源,觀影後閱讀能更進一步了解兇手心理狀態。

台劇《模仿犯》上架 Neflix 不到一週,創下華語影集最新紀錄,橫跨全球各州 20 個地區前十榜單,更連續多日蟬聯台劇收視 No.1。影集中狂妄自大的連續殺人犯,用一個裝著斷手的紅禮盒開始,為世人帶來一個又一個「殺人創作」。

他不要贖金、每一次作案都有為被害人設計特別形式,甚至主動寄送錄影帶到各家電視台,戴著面具「自爆」現身,狂笑自大、向檢警叫囂,甚至鼓動民眾情緒。

在《模仿犯》中,兇手把殺人視為一種創作,把電視台、媒體和民眾目光拉進自己「作案舞台」的一部分。究竟,他為什麼要殺人?他到底怎麼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這個兇手,根本就是把殺人這件事當成是他的創作啊!」
——《模仿犯》臨床心理師胡允慧。

心理學:悲劇有時來自於「受傷的靈魂持續無法找到人生光亮

台灣犯罪學及心理學研究,剖析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現兇手不斷在網誌、寫小說等過程中,表示要殺人才能證明自己活著。進一步剖析其成長過程,他歷經多次心理受傷,舉凡小時候被老師誤解、被迫道歉等多次人我關係的失落,當時都只能「硬吞下來」,沒有機會被好好接住與梳理。在他長大的過程中,失落太多,而光亮太少,釀成了一連串的悲劇。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觀點認為,當人在關係中不斷受傷,被忽視與誤解,情緒壓抑無處宣洩,逐漸變得「無法去愛真實的自己」,而演變成透過「殺人誓言」不斷訴說、強化,來形成武裝,建構一個不會受傷的自己。自戀型兇手面對被害人時,看似認為「你不好,我好」,但其實是「你好,我不好」。

張狂的自戀背後是受傷的靈魂,極致自我中心背後有很深的憂鬱和空虛,需要仰賴主宰他人,讓自己感受到活著。而當一個人無法真正愛自己,自然也就無法真正同理別人、愛別人,無法感同身受在殺人創作時被害者的感受,這或許是許多殺人犯「冷血無情」的緣故。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自戀不一定不好:健康性自戀 vs. 破壞性自戀

上述分析,並不是要你我以後看到自戀的人就避之唯恐不及。佛洛依德觀點提到,在關係中「練習愛自己」,其實是一種健康的自戀。遇到適當的挫折,與適當的成長後,能進化成為「有自尊」的成熟自戀,也就是所謂懂得愛自己、有自信的展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若在過程中挫折過大,受到親密家人、重要他人接二連三地忽視,則可能演變成為只專注於自我防衛,性格變得封閉、武裝自己好似不需要親密依附,貶低他人或破壞關係。

自戀的類型。圖/轉自雞湯來了

每個人都曾有受傷的時刻:測驗你我的自戀指數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你相不相信,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殺人兇手?」——《模仿犯》

如同劇中兇手所言,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惡」,陰暗面隨著我們遇到的事件被堆疊與激發,形成每個人的黑暗指數。但別忘了,適當的自戀,能夠成為自愛而後愛人的養分,空虛渴愛而後失控,才會變成破壞性的自戀。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自戀指數簡易測驗|

口  我是天生的領導者。 
口  我有說服他人的獨特天分。 
口  一個團體中,如果沒有我就會顯得無趣。
口  我知道自己很特別。
口  我擁有一些出類拔萃的特質。
口  我很有能是某個領域的明日之星。
口  我經常喜歡炫耀。

簡易測驗改編自:張益慈、詹雨臻、陳學志(2021)。繁體中文版「簡式暗黑四特質量表」之發展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8(4),287-316。

《模仿犯》劇照。圖/轉自雞湯來了

或許,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而是被接住的靈魂,以及傷得太深的靈魂。

我們心中都有惡,但也都能成為接住他人的那個關鍵夥伴!

此文中劇照素材由瀚草文創提供,如欲使用須經詢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延伸閱讀

  1. 「我好,你也好」說話術,讓頻率搭上線
  2. 《我們與惡的距離》被拒絕的情緒身體會記住

參考資料

  1. 張益慈、詹雨臻、陳學志(2021)。繁體中文版「簡式暗黑四特質量表」之發展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8(4),287-316。
  2. 吳台齡(2017)。從心理病態的脈絡來理解無差別殺人者——以2014年臺北捷運大量殺人事件為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7,43-68。
  3. 葉寶玲(2009)。論自戀:以精神分析與溝通分析心理動力取向的觀點探討。諮商與輔導,280,40-45。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2

10
3

文字

分享

2
10
3
尿急可以讓人做更好的決定,但這個決定不一定是好決定—— 2011 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
雷雅淇 / y編_96
・2023/04/01 ・182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車輪餅要選奶油還是紅豆?遊戲機該買 Switch 還是 PS5?要吃麥當勞還是肯德基?父母和伴侶落水應該先救誰?人生中會有很多時候需要做終極二選一,有選擇困難的時候怎麼辦?2011 年搞笑諾貝爾獎醫學獎的得獎研究提供了一個方法:憋尿。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裡,主角謝爾頓(Sheldon)在 PS4 與 Xbox 之間難以抉擇。

搞笑諾貝爾獎頒發給「讓人捧腹大笑,然後發人深省 (achievements that make people LAUGH, then THINK.)」的研究或事件,2011 年的醫學獎頒給兩個研究團隊,表彰他們證明:當人尿急的時候會做出更好的決定,但對其他事情來說這是糟糕的決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當人尿急的時候會做出更好的決定,但對其他事情來說,卻是糟糕的決定呢?圖/Pixabay

憋尿幫助你終極二選一?

荷蘭特文特大學行銷傳播與消費者心理學系的米賈姆 (Mirjam A Tuk) 從一次聽演講時不小心喝太多咖啡得到靈感,讓他想知道「當人們需要控制膀胱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他和研究團隊一起設計了實驗,一群喝一點水和另一群喝很多水的受試者,在 40 分鐘後水到達膀胱的時候,開始要受試者回答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會選擇明天收到 480 元還是 30 天後拿到 900 元?」等問題。實驗發現,當人們很想上廁所、不得不控制膀胱的時候,反而更比較願意延遲滿足、變得更有耐心,且有助於控制衝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結果令人驚奇的地方,因為許多心理學研究都支持過於克制反而會使人「自我耗盡 (ego-depletion)」,讓他們對其他事情更難以控制自己。米賈姆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膀胱控制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是自動的、無意識的過程。

不過這不代表尿急就是好事,另一個一起得獎的研究則發現,當人很想尿尿的時候,注意力和工作記憶會顯著下降,而且糟糕的程度和酒醉(血液中酒精濃度 0.05%)、疲勞(持續清醒 24 小時)相似,而在尿尿警報解除後認知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

當人很想尿尿的時候,注意力和工作記憶會顯著下降,就和喝醉時類似。圖/PIxabay

研究團隊讓八位健康成年人每 15 分鐘喝 250c.c. 的水,直到他們很想上廁所、再也忍不住為止,並在這個時候讓他們進行自評和認知測驗。

不過,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呢?研究成員之一、耶魯醫學院的皮特札克 (Robert Pietrzak)  教授解釋,有很多工作是無法隨時想去上廁所就能去上廁所的。例如:長途卡車司機、醫護人員等,這個研究提醒大家,當你在憋尿的時候,很可能會干擾正在執行的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挑戰人類的憋尿極限?勸你還是不要比較好

人到底可以憋尿憋多久?會不會憋死掉?一天又會尿尿幾次呢?

膀胱是可以伸縮的器官,成年人的膀胱可以儲存約 400~500cc 的尿液,膀胱和大腦有直接溝通的專線,約四分之一滿的時候就會有尿意。尿尿的次數也和膀胱的大小有關,成年人平均一天尿尿 6~7 次,不過在 4~10 次之間都屬正常範圍;小小朋友和嬰兒的膀胱比較小,一天會尿尿 10 次或以上。

憋尿對身體的影響大多是長期累積而來的:如果沒有定期排空膀胱,最常見的是細菌滋生造成尿道感染,和因為都憋著導致膀胱肌肉在該放鬆的時候無法放鬆,極少極少出現憋尿憋到漲破膀胱的狀況。

偶而一兩次憋尿、試試看是不是會做比較理性的決定還無妨,但還是要養成想上廁所時不要憋太久,尿尿時不要急、要盡量排空的好習慣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About the Igs
  2. The Impulsive cli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3. Inhibitory spillover: increased urination urgency facilitates impulse control in unrelated domains
  4. Bladder control – DW – 10/05/2011
  5. How needing a wee affects your decision making – Big Think
  6. Full Bladder, Better Decisions? Controlling Your Bladder Decreases Impulsive Choices
  7. IG Nobel prize goes to University of Twente researcher
  8. Lifespan researcher wins Ig Nobel Prize
  9. Ig Nobel Award Winners: Do Humans Think Less Clearly When They Have To Urinate? | HuffPost Weird News
  10. Why Having To Pee While Driving Is As Bad As Drinking
  11. Ig Nobel Prize: Humor and Science – Yale Scientific Magazine
  12. The effect of acute increase in urge to void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healthy adults
  13. How Long Can You Go Without Peeing? Risks, Complications, Concerns
所有討論 2
雷雅淇 / y編_96
38 篇文章 ・ 1233 位粉絲
之前是總編輯,代號是(y.),是會在每年4、7、10、1月密切追新番的那種宅。中興生技學程畢業,台師大科教所沒畢業,對科學花心的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愛,彷徨地不知道該追誰,索性決定要不見笑的通吃,因此正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