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提神最好的方法:一邊看美女一邊煎培根?!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2014/12/05 ・428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5

案情:令人霧煞煞的「香味v.s.提神」事件?!

Photo Credit: Cyberoptix™ via Compfight cc

日前解剖員在刷FB的時候,看到好友A君分享一則中時電子報題為「男人提神:看見美女效果最好」的文章到好友B君的動態時報,內容煞有介事地說明:

 「英國最新一份研究指出,最能令女性振作的氣味是檸檬,但對男人最有用的是煎培根;另外,大多數男人認為,要振作精神最好便是瞧見美女……」

這篇文章接著表示男女振奮的氣味各有不同,列出分別最能振奮男女的項目,並在項目後附上意義不明的百分比,可疑的事件在行文間堆積到罄竹難書的地步,就讓解剖員會一一帶著各位看下去。

解剖新聞:疑點重重的氣味「研究」!?

閱讀完整篇文章後,發現此文不只標題聳動,內容更是空洞不已,在「科學」與「媒體」上,這篇新聞報導有許多的問題,為了拯救台灣閱聽眾的尊嚴與B君的D[1],就跟著解剖員一步一步抽絲剝繭看下去吧。首先剖開科學的部分來仔細檢驗一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疑點一:消失的研究過程?

根據解剖員長期觀察編譯新聞的心得,任何科學資訊在正常的情況下經過《每日郵報》和台灣媒體的「專業加工」和「去蕪存菁」之後,送到我們手中的新聞多數都已然走味,有時可能會連原始研究者本人都無法認屍,變成多重災難的新聞。因此,當解剖員看到可疑的新聞時,通常都會先找到原始論文來做比對。

但這個案例中,解剖員要先向各位坦承,經過了連續三天,嘗試過上百個關鍵字,依然找不到原始的研究論文(這也是眾多疑點之一),所以只能從《中時電子報》的字裡行間與《每日郵報》的原文稍稍推估其可能的研究方法,反覆推敲之後,解剖員認為以下是唯一透露出研究方法的關鍵句:

「這項調查係由Radox公司出資進行,調查廣及全英國。」

多虧《每日郵報》和《中時電子報》大發慈悲保留了這句話,讓我們可以以管窺天,初步推測這個「賣香氛沐浴乳的公司」贊助的「氣味研究」是以所謂的「調查法」進行的。

問題在於此研究主題適合使用調查法嗎?他們的問卷設計是否適當?推論出的結果是否合理呢?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了解調查法的特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調查法常應用在社會科學、心理學或傳播學的研究,依調查目的,通常可分為兩大類:

  1. 描述性調查(descriptive surveys):簡單來說就是描述目前存在的現象。例如美國勞工部定期對失業人口進行調查、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等等。
  1. 分析性調查(analytical surveys):試圖解釋某些情形為什麼得以存在,例如心理學家調查父母對兒女的態度與青少年問題行為的關係。

看到這裡,有些人一不小心可能誤入陷阱:「這篇報導不就是使用描述性調查法調查讓男人和女人振奮的因子嗎?這的確是描述存在的現象,很合理啊!」

如果這篇報導的標題是「男性與女性認為最能振奮自己精神的因子」並且在行文中適度語帶保留,強調這些數據都只是問卷填答者「當下的想法」不能作為醫學上的參考,或許還說得過去,錯就錯在這篇科學新聞以「讓女性最振奮的氣味是檸檬,男性則是煎培根。」等錯誤的推論試圖誤導閱聽眾。

科學疑點二:神秘的百分比?

我們現在已經合理推論出這篇報導中的「調查法」無法作為醫學上的參考,但這個奇怪的研究在社會科學上站得住腳嗎?如果「研究者」主張「振奮」是一種主觀感受,所以利用調查法也是合情合理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暫且接受這樣的前提解剖下去,回頭檢視一下神秘的百分比:

「只要能夠讓女性連想到家的氣味,振作精神的效果最佳,像是檸檬功效最佳,接下來分別是現烤麵包(15%)、乾淨床單(12%)及新剪下來的花(9%)……能讓男人振作精神就是食物的香味,現煎培根是第1名(19%),接下來是麵包(16%)、咖啡(11%)、魚香薯條(8%)。」

在《中時電子報》中我們完全看不出百分比的意義,但可從《每日郵報》的原文中看出端倪: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people polled (28 per cent) said a kiss from a loved one perks them up.」

翻譯:超過四分之一的人(28%)認為被心愛的人親吻可以振奮精神。(《每日郵報》原文中還多了一項「最能男人或女人放鬆的情境」不過在中時編譯的過程中被忽略了。)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推論出百分比的意義是:「多少比例的人認為這個選項的描述可以讓你振奮精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最多人認為可以振奮精神的因子」來推斷「最能振奮精神的因子」本身就是謬誤,前者談的是人數,後者談的是效果,可是中時的報導完全忽略中間的差異,直接以當時受訪的結果推及男人、女人的認知,可以這樣嗎?

科學疑點三:研究主題的背叛?

再者,一個好的調查問卷必須避免模稜兩可的選項,但此「研究」中多數的選項讓人摸不著頭緒,例如問卷中將明顯具有聽覺元素的「足球比賽」列為視覺刺激、炸魚和薯條雖然在英國常常是配套餐點,但明顯有兩種食物卻被視為一個選項,「多汁的牛排」(《每日郵報》原文)是菲力還是莎朗?「花的香氣」是什麼花?(玫瑰跟霸王花差很多)…..等等。

除此之外,研究的範圍也過於廣泛,一下說要調查男女分別最能振奮精神的氣味、一下子說要調查最能振奮精神的視覺刺激,一下又說最能振奮精神的情境(《每日郵報》原文),報導結尾還突然冒出一天之中最容易累的四分鐘,這個研究的重點完全讓解剖員不著頭緒,數疑點都數到手痠了。

最後吐槽一下神奇的四分鐘,以社會科學的標準檢視,解剖員找到了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在《大眾媒體研究》裡提出的調查法準則,其中之一就是「不要問非常詳細的問題」,例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三十天中,你和家人看過多少小時的電視。」

這種問題受試者根本不可能回答,就算取得了答覆也不可能是真實情況!想想看當你收到了問卷上問你:「你一天最累的四分鐘是哪四分鐘」拜託!你絕對不可能回答出正確答案的!

如果問卷設計是以開放式問答讓受試者自行填寫一天最累的期間再做疊圖分析,還是犯了與科學疑點二類似,以「最多人認為他一天之中需要振奮的四分鐘」來推斷「一天之中最需要振奮的四分鐘」的錯誤,解剖員耗盡想像力,就是想不出能用調查法合理推論神奇四分鐘的可能性。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媒體疑點一:守門人的媒體責任?

閱讀《中時電子報》原文的同時,解剖員一直在揣測中時的編輯在編譯這篇文章時的心態,實在很難想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事實上根據《每日郵報》原文,我們很容易可以看出這篇「研究」其實很有可能是Radox公司的宣傳手段,所謂的「研究」也疑點重重,就算不是一個科學家,一個具備基本媒體識讀能力的媒體工作者應該不難判斷出其中的疑點,為什麼會像失能的白血球一樣放任這種媒體病毒進入台灣新聞產業呢?

根據解剖員的追蹤,解剖員發現這篇新聞進入台灣最早是由《今日新聞》在2014年8月20日14:29分編譯發布,其後就零星地被一些內容農場轉載之外,就只有中時集團底下的《工商日報》和《中時電子報》隨之起舞。

這或許反映了台灣新聞產業對科學新聞的忽視,媒體工作者看待新聞專業的態度也讓人三條線,總之,不禁再次懷疑我們媒體新聞的守門人角色是否有好好發揮作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媒體疑點二:讀者有查證的權利!

如果媒體工作者做不到初步的篩選,我們退一步說,那至少要保留讀者查證的管道!

科學之所以得以進步,在於它必須公開接受質疑與批判,解剖員認為,在網路時代跟科學相關的新聞應該要附上參考資料的聯結以供讀者驗證,提到研究時也應該盡量完整呈述研究過程,或至少提到「專家」、「學者」時,應提到專家的基本資料,讓我們可以google到所謂的「專家」講的話可不可信,背後又有沒有其它的利益關係、政治色彩等等。

然其報導不只研究過程毫無交代,提到「學者」時連學者姓名都隻字未提,憑什麼要讀者相信所謂的「研究」成果呢?

不要說提供查證資訊的基本責任,這樣的報導根本是「刻意防止讀者查證」,一個有品質的科學新聞又何需如此?

媒體疑點三:是科學新聞?還是業配文?分不清?!

如同媒體疑點一提到的,這個研究其實就是Radox公司的宣傳手段。Radox是英國與荷蘭聯合利華(Unilever)公司旗下的品牌,產品包括各種香味的的沐浴乳和泡澡劑,根據《每日郵報》的原文和其後續的宣傳活動訊息,此「研究」發表之後,Radox的產品副理Libby Sherriff熱心地宣布將在英國的滑鐵盧火車站加裝香氛噴霧,其配方就是Radox最新以檸檬氣味為主的產品,冠冕堂皇地表示希望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讓大家在通勤的時刻振奮精神,啊不就好熱心、好棒棒、好可疑!!!

長期需要仰賴自身媒體識讀能力自力救濟的台灣讀者看到這段一定可以一眼看出這是一則「披著科學新聞外衣的業配新聞」,可惜的是台灣媒體也許認為滑鐵盧車站對於國內讀者來說無法產生共鳴,加上一點點的做賊心虛或是偷懶,編譯時省略了這一大段文字,這個動作間接造成台灣讀者閱讀時警戒心下降。

整起研究、調查事件像極了「十大恐怖外食」,為誰恐怖呢?的發展,是媒體慣用的操作技倆啊,讀者不可不當心。

解剖總結:「有意圖的調查法」不是萬靈丹!

當你看到一個科學研究是使用「調查法」時,千萬記得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適合以「調查法」進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這個調查所獲得的數據意義是什麼?是否反映現實?是否有其他的意圖?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研究者和受試者:

「如果你是研究者,受試者的答案能解釋你要研究的問題嗎?如果你是受試者,你的回答能反映現實嗎?」

我們可以藉由初步的想像實驗發現劣質「研究」的疑點,幫助自己作判斷,如果在想像的過程中覺得沒有問題,就進一步分析研究者使用調查數據做出的推論合不合理,舉此報導為例,我們很容易可以發現其中的問題。

然而,此報導顯然沒有做到基本的識讀工作,在挑選編譯素材時完全沒有查證,還有不知道是有意勾結還是純粹太天真,把業配文當成科學新聞報導。便宜行事之餘,對於科學資料的來源、過程、專家的來歷隻字未提,過度刪減造成多重災難,甚至阻斷閱聽人「自力救濟」的查證管道!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9顆骷髏):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理論錯誤」指數:☠☠☠☠☠

「忽略過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多重災難」指數:☠☠

  • [1]網路上,所謂「D槽」,暗指跟情色相關的影片或放置這個影片的電腦位置。

(策劃/寫作:羅紹桀、賴雁蓉、黃俊儒)


新時代判讀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37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11
0

文字

分享

1
11
0
HOW TO 成為科學家?(穿越版)
Peggy Sha/沙珮琦
・2020/08/11 ・332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許多人小時候都夢想成為「科學家」,不過,說到了科學家,你腦袋中浮現的只有那穿著實驗服的研究人員嗎?那可就太小看科學家了!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當時的科學家,他們嘗試透過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獲得知識。那麼,你想成為的,究竟是哪一種科學家呢?

坐上時光機,來看看你想成為哪種科學家吧!

古典時代:問天問大地,宇宙到底從何而來?

讓我們將時間拉回古典時代,這時候的科學家,對於大自然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宇宙的起源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人之所以為人,與動物不同的是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變成雕像不覺得投資報酬率很高嗎?(誤)

 

西元前 600 年左右,泰利斯 (Thales) 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什麼是萬物之原?」。這個問題為何這麼重要呢?因為他在解答的過程中,放棄了原本的神話體系,而是改以理性和自身的觀察去理解世界,進而提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萬物之原」。泰利斯思考的方式影響了後世無數人,也因此被尊為哲學之父。

除了用具體的事物去解釋萬物,也有哲學家另闢蹊徑,用抽象的概念去理解世界,像是畢達哥拉斯便認為「數學」才是一切的解答。他將世界區分為「可感知」的部分以及「可理喻」的部分,並相信「可感知」的東西總會有缺陷,而「可理喻」的事物則是完美且永恆的,比如數學。畢達哥拉斯非常重視論證的重要性,強調人們應該先「假設」,而後通過演繹去導出結論,這樣的思考方法,也讓他提出了著名的畢氏定理。

此外,發現浮力的阿基米德、研究幾何的歐幾里德、定義哲學的亞里斯多德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你想成為像他們一樣的科學家,首先,可以先從學會如何「對話」下手,無論東方或西方,追求知識的人們常常通過對話與討論去辯證道理,在不斷詰問的過程中,推翻或驗證所學所知,進而獲得新的省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順帶一提,這時的學者們也有一項厲害的隱藏技能,便是「成為雕像」(咦),如果想要流芳百世,在這時候成為科學家最划算了(喂)

  • 如果對於「世界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很有興趣,歡迎去此文看看更多討論!

中世紀:鍊金術鍊出實驗器材

從西羅馬滅亡之後,到文藝復興之前,被稱作「黑暗時代」,不過,這段時期的各項發展並不是真正停滯了,相反地,這時候開始出現了許多科學探究的方法,像是羅傑·培根 (Roger Bacon) 便推崇以實驗來獲得知識,而非針對各個典籍進行辯論。他 16 歲左右進入牛津大學就讀,學習幾何、音樂、天文,並閱讀了希臘先哲的著作。畢業後,他開始教授哲學與數學,更自掏腰包打造出一間實驗室。

想不到吧!鍊金術對於後世的科學發展其實有很大的影響呢。

另一方面,我們現在熟悉的現代大學制度正是從這時候開始發展的,如今當我們談到世界最早的現代大學,便是 1088 年成立的波隆那大學。而除了義大利之外,法國與英國也有許多類似大學在這時成立。這時的大學會教授文、法、神、醫四科,其中,文科就包含了:語法、邏輯和修辭以及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怎麼樣,聽起來跟現在的大學課程是不是十分相似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不喜歡讀書,卻還是想跟科學沾上一點兒邊該怎麼辦?那你可千萬別錯過中世紀的「全民運動」──鍊金術。中國的煉丹術煉出了不少死皇帝(?)阿拉伯與波斯的鍊金術則鍊出了許多實驗器材:燒杯、試管與蒸餾設備,此外,他們也發明出蒸餾、昇華、結晶等等實驗方法,更成功提煉出純酒精、硝酸、硫酸等物質,對於往後化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所以說,如果你想成為中世紀的科學家,可以選擇進入宗教體系或是去大學就讀,畢竟當時的宗教與教育可說是息息相關。同時,你也必須學習拉丁文,因為當時幾乎全仰賴拉丁文傳授知識。當然啦,進入教會其實也有些風險,因為你必須命夠大,才能躲過異端指控、逃離宗教審判。

  • 想知道古人是怎麼鍊金的,可以參考此文

科學革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接下來到了啟蒙時代,也是近代歐洲科學大爆發的時代。啟蒙時代並不是一個彈指突然出現的,而是承襲著文藝復興的力道,以及歐洲活字印刷術發明的契機(對,中國的畢昇比他早了四百年)。這時候訊息流通的速度加快了許多,系統化的科學研究方法也應運而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從此到達了更遠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認識這時代的科學家前,先讓我們談談那位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家笛卡兒,他認為人們應該對一切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更在《談談方法》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一書中提出了四個重要的方法:

  1. 不接受任何自己不清楚的事物
  2. 將難題拆解、一一解決
  3. 解決問題時依照先易後難的順序逐步解決
  4. 綜合檢驗所有部分,看看是否真的解決了問題

這種逐步拆解的方法讓人們得以確實地解決各式複雜的問題,而他批判的精神也大大影響了後人們從事科研的態度。此時代還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等知名的哲學家,讓社會充滿著求知的能量,以理性去思考各種問題,改善人們的社會和生活。

仰望星空的人們,也促進了科學革命的發生。哥白尼在 16 世紀發表了《天體運行論》,提出日心說,而伽利略則在 17 世紀利用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木星的衛星系統、金星的盈虧變化,這些天文現象支持了日心說,督促人們不得不以新的觀點重新審視宇宙。

牛頓正是在此時站上了巨人的肩膀,於 1687 年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簡稱 Principia),而埃米莉.沙特萊 (Émilie du Châtelet) 則將其翻譯成法文、加上解說和註釋,使得牛頓的著作得以普及。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自此澈底顛覆了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去認識超級厲害的科學傳播先驅埃米莉.沙特萊,看本文

覺得自己絕不可能成為像是牛頓一樣的大大?其實,回望過去種種的研究和科學成果,都不是單靠一時一地一人所為,而科學家也絕不僅只有一種樣貌。只要我們永遠懷著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學好笛卡兒老大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或許,就能離科學家更近一步吧!

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各行各業都有許多充滿科學魂的職人,快去我們的專題百工裡的科學人」認識他們!

專題由此去:

參考資料:

  1. 吳軍(2019)。全球科技大歷史
  2. Lucas N. H. Bunt, Phillip S. Jones, Jack D. Bedient(2019)。數學起源:進入古代數學家的另類思考
  3. 王鑫、 許玲玉(2013)。歷史脈絡下的科學與技術
  4. 教育百科。中世紀大學
  5. 埃米莉.沙特萊──奔放不羈的科學傳播者
  6. 「不科學」的自然發生說,與它其實蠻科學的起源——自然發生說簡史(一)
  7. 亞里斯多德的單人版維基百科:科學何須計算?--《科學大歷史》
  8. 發現新彗星的女天文家──《蒙塵繆斯的微光:從古代到啟蒙時代,在思想及科學發展中發光的博學女性》
  9. 念哲學沒有用?為何哲學淪為低等學問?
  10. 克卜勒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7
  11. 「世界是怎麼來的?」古希臘哲學家向科學邁出的第一步
  12. 演化論的萌芽和發展,與達爾文也難以回答的《生命如何創新》?
  13. 由泰利斯、畢達哥拉斯到亞里斯多德,古希臘如何開展科學思維——《月球之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Peggy Sha/沙珮琦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提神最好的方法:一邊看美女一邊煎培根?!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2014/12/05 ・428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5

案情:令人霧煞煞的「香味v.s.提神」事件?!

Photo Credit: Cyberoptix™ via Compfight cc

日前解剖員在刷FB的時候,看到好友A君分享一則中時電子報題為「男人提神:看見美女效果最好」的文章到好友B君的動態時報,內容煞有介事地說明:

 「英國最新一份研究指出,最能令女性振作的氣味是檸檬,但對男人最有用的是煎培根;另外,大多數男人認為,要振作精神最好便是瞧見美女……」

這篇文章接著表示男女振奮的氣味各有不同,列出分別最能振奮男女的項目,並在項目後附上意義不明的百分比,可疑的事件在行文間堆積到罄竹難書的地步,就讓解剖員會一一帶著各位看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剖新聞:疑點重重的氣味「研究」!?

閱讀完整篇文章後,發現此文不只標題聳動,內容更是空洞不已,在「科學」與「媒體」上,這篇新聞報導有許多的問題,為了拯救台灣閱聽眾的尊嚴與B君的D[1],就跟著解剖員一步一步抽絲剝繭看下去吧。首先剖開科學的部分來仔細檢驗一下:

科學疑點一:消失的研究過程?

根據解剖員長期觀察編譯新聞的心得,任何科學資訊在正常的情況下經過《每日郵報》和台灣媒體的「專業加工」和「去蕪存菁」之後,送到我們手中的新聞多數都已然走味,有時可能會連原始研究者本人都無法認屍,變成多重災難的新聞。因此,當解剖員看到可疑的新聞時,通常都會先找到原始論文來做比對。

但這個案例中,解剖員要先向各位坦承,經過了連續三天,嘗試過上百個關鍵字,依然找不到原始的研究論文(這也是眾多疑點之一),所以只能從《中時電子報》的字裡行間與《每日郵報》的原文稍稍推估其可能的研究方法,反覆推敲之後,解剖員認為以下是唯一透露出研究方法的關鍵句:

「這項調查係由Radox公司出資進行,調查廣及全英國。」

多虧《每日郵報》和《中時電子報》大發慈悲保留了這句話,讓我們可以以管窺天,初步推測這個「賣香氛沐浴乳的公司」贊助的「氣味研究」是以所謂的「調查法」進行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在於此研究主題適合使用調查法嗎?他們的問卷設計是否適當?推論出的結果是否合理呢?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了解調查法的特性。

調查法常應用在社會科學、心理學或傳播學的研究,依調查目的,通常可分為兩大類:

  1. 描述性調查(descriptive surveys):簡單來說就是描述目前存在的現象。例如美國勞工部定期對失業人口進行調查、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等等。
  1. 分析性調查(analytical surveys):試圖解釋某些情形為什麼得以存在,例如心理學家調查父母對兒女的態度與青少年問題行為的關係。

看到這裡,有些人一不小心可能誤入陷阱:「這篇報導不就是使用描述性調查法調查讓男人和女人振奮的因子嗎?這的確是描述存在的現象,很合理啊!」

如果這篇報導的標題是「男性與女性認為最能振奮自己精神的因子」並且在行文中適度語帶保留,強調這些數據都只是問卷填答者「當下的想法」不能作為醫學上的參考,或許還說得過去,錯就錯在這篇科學新聞以「讓女性最振奮的氣味是檸檬,男性則是煎培根。」等錯誤的推論試圖誤導閱聽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疑點二:神秘的百分比?

我們現在已經合理推論出這篇報導中的「調查法」無法作為醫學上的參考,但這個奇怪的研究在社會科學上站得住腳嗎?如果「研究者」主張「振奮」是一種主觀感受,所以利用調查法也是合情合理呢?

我們暫且接受這樣的前提解剖下去,回頭檢視一下神秘的百分比:

「只要能夠讓女性連想到家的氣味,振作精神的效果最佳,像是檸檬功效最佳,接下來分別是現烤麵包(15%)、乾淨床單(12%)及新剪下來的花(9%)……能讓男人振作精神就是食物的香味,現煎培根是第1名(19%),接下來是麵包(16%)、咖啡(11%)、魚香薯條(8%)。」

在《中時電子報》中我們完全看不出百分比的意義,但可從《每日郵報》的原文中看出端倪: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people polled (28 per cent) said a kiss from a loved one perks them up.」

翻譯:超過四分之一的人(28%)認為被心愛的人親吻可以振奮精神。(《每日郵報》原文中還多了一項「最能男人或女人放鬆的情境」不過在中時編譯的過程中被忽略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推論出百分比的意義是:「多少比例的人認為這個選項的描述可以讓你振奮精神。」

用「最多人認為可以振奮精神的因子」來推斷「最能振奮精神的因子」本身就是謬誤,前者談的是人數,後者談的是效果,可是中時的報導完全忽略中間的差異,直接以當時受訪的結果推及男人、女人的認知,可以這樣嗎?

科學疑點三:研究主題的背叛?

再者,一個好的調查問卷必須避免模稜兩可的選項,但此「研究」中多數的選項讓人摸不著頭緒,例如問卷中將明顯具有聽覺元素的「足球比賽」列為視覺刺激、炸魚和薯條雖然在英國常常是配套餐點,但明顯有兩種食物卻被視為一個選項,「多汁的牛排」(《每日郵報》原文)是菲力還是莎朗?「花的香氣」是什麼花?(玫瑰跟霸王花差很多)…..等等。

除此之外,研究的範圍也過於廣泛,一下說要調查男女分別最能振奮精神的氣味、一下子說要調查最能振奮精神的視覺刺激,一下又說最能振奮精神的情境(《每日郵報》原文),報導結尾還突然冒出一天之中最容易累的四分鐘,這個研究的重點完全讓解剖員不著頭緒,數疑點都數到手痠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吐槽一下神奇的四分鐘,以社會科學的標準檢視,解剖員找到了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在《大眾媒體研究》裡提出的調查法準則,其中之一就是「不要問非常詳細的問題」,例如:

「過去三十天中,你和家人看過多少小時的電視。」

這種問題受試者根本不可能回答,就算取得了答覆也不可能是真實情況!想想看當你收到了問卷上問你:「你一天最累的四分鐘是哪四分鐘」拜託!你絕對不可能回答出正確答案的!

如果問卷設計是以開放式問答讓受試者自行填寫一天最累的期間再做疊圖分析,還是犯了與科學疑點二類似,以「最多人認為他一天之中需要振奮的四分鐘」來推斷「一天之中最需要振奮的四分鐘」的錯誤,解剖員耗盡想像力,就是想不出能用調查法合理推論神奇四分鐘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守門人的媒體責任?

閱讀《中時電子報》原文的同時,解剖員一直在揣測中時的編輯在編譯這篇文章時的心態,實在很難想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事實上根據《每日郵報》原文,我們很容易可以看出這篇「研究」其實很有可能是Radox公司的宣傳手段,所謂的「研究」也疑點重重,就算不是一個科學家,一個具備基本媒體識讀能力的媒體工作者應該不難判斷出其中的疑點,為什麼會像失能的白血球一樣放任這種媒體病毒進入台灣新聞產業呢?

根據解剖員的追蹤,解剖員發現這篇新聞進入台灣最早是由《今日新聞》在2014年8月20日14:29分編譯發布,其後就零星地被一些內容農場轉載之外,就只有中時集團底下的《工商日報》和《中時電子報》隨之起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或許反映了台灣新聞產業對科學新聞的忽視,媒體工作者看待新聞專業的態度也讓人三條線,總之,不禁再次懷疑我們媒體新聞的守門人角色是否有好好發揮作用?!

媒體疑點二:讀者有查證的權利!

如果媒體工作者做不到初步的篩選,我們退一步說,那至少要保留讀者查證的管道!

科學之所以得以進步,在於它必須公開接受質疑與批判,解剖員認為,在網路時代跟科學相關的新聞應該要附上參考資料的聯結以供讀者驗證,提到研究時也應該盡量完整呈述研究過程,或至少提到「專家」、「學者」時,應提到專家的基本資料,讓我們可以google到所謂的「專家」講的話可不可信,背後又有沒有其它的利益關係、政治色彩等等。

然其報導不只研究過程毫無交代,提到「學者」時連學者姓名都隻字未提,憑什麼要讀者相信所謂的「研究」成果呢?

不要說提供查證資訊的基本責任,這樣的報導根本是「刻意防止讀者查證」,一個有品質的科學新聞又何需如此?

媒體疑點三:是科學新聞?還是業配文?分不清?!

如同媒體疑點一提到的,這個研究其實就是Radox公司的宣傳手段。Radox是英國與荷蘭聯合利華(Unilever)公司旗下的品牌,產品包括各種香味的的沐浴乳和泡澡劑,根據《每日郵報》的原文和其後續的宣傳活動訊息,此「研究」發表之後,Radox的產品副理Libby Sherriff熱心地宣布將在英國的滑鐵盧火車站加裝香氛噴霧,其配方就是Radox最新以檸檬氣味為主的產品,冠冕堂皇地表示希望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讓大家在通勤的時刻振奮精神,啊不就好熱心、好棒棒、好可疑!!!

長期需要仰賴自身媒體識讀能力自力救濟的台灣讀者看到這段一定可以一眼看出這是一則「披著科學新聞外衣的業配新聞」,可惜的是台灣媒體也許認為滑鐵盧車站對於國內讀者來說無法產生共鳴,加上一點點的做賊心虛或是偷懶,編譯時省略了這一大段文字,這個動作間接造成台灣讀者閱讀時警戒心下降。

整起研究、調查事件像極了「十大恐怖外食」,為誰恐怖呢?的發展,是媒體慣用的操作技倆啊,讀者不可不當心。

解剖總結:「有意圖的調查法」不是萬靈丹!

當你看到一個科學研究是使用「調查法」時,千萬記得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適合以「調查法」進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這個調查所獲得的數據意義是什麼?是否反映現實?是否有其他的意圖?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研究者和受試者:

「如果你是研究者,受試者的答案能解釋你要研究的問題嗎?如果你是受試者,你的回答能反映現實嗎?」

我們可以藉由初步的想像實驗發現劣質「研究」的疑點,幫助自己作判斷,如果在想像的過程中覺得沒有問題,就進一步分析研究者使用調查數據做出的推論合不合理,舉此報導為例,我們很容易可以發現其中的問題。

然而,此報導顯然沒有做到基本的識讀工作,在挑選編譯素材時完全沒有查證,還有不知道是有意勾結還是純粹太天真,把業配文當成科學新聞報導。便宜行事之餘,對於科學資料的來源、過程、專家的來歷隻字未提,過度刪減造成多重災難,甚至阻斷閱聽人「自力救濟」的查證管道!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9顆骷髏):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理論錯誤」指數:☠☠☠☠☠

「忽略過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多重災難」指數:☠☠

  • [1]網路上,所謂「D槽」,暗指跟情色相關的影片或放置這個影片的電腦位置。

(策劃/寫作:羅紹桀、賴雁蓉、黃俊儒)


新時代判讀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37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加工食品不健康?黑化加工食品的元兇:高糖、高鹽、高脂肪
careonline_96
・2019/06/26 ・247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55 ・五年級

聽到加工食物,你是否也覺得「這好像很不健康」呢?可是,我們不會一天到晚在廚房忙進忙出,也不是都有個後院小菜圃或雞舍,每人都能吃到最新鮮最原始的食物,甚至不太能每天上街採買新鮮蔬菜或肉品。因此我們必需承認,我們能採買到的食品,或多或少都是經過加工處理的

什麼?牛奶也是加工食品?!

加工食物不只是超商的微波食品,也不是僅指香腸、肉乾這些香甜多汁的肉品。不管是經由冷凍、罐裝、乾燥、烘焙、殺菌哪一種加工手段後製成的食物,其實都算是加工食品。所以我們到大賣場買的冷凍肉品、殺菌後的牛奶、不加鹽調味的堅果,或在速食店或夜市買一包切片的蘋果,這些也都算是加工食品。

由此可知,並不是所有加工食物都不能吃,反而沒人敢喝不經殺菌的牛奶吧!而常見的加工食品有以下這幾類:

  • 「輕」加工食物:切好、洗好的蔬菜,烘培的堅果。這類加工只是為了烹調或食用的方便。
  • 「對時」加工食物:在營養成分最高、品質好的時候處理食物,例如冷凍蔬菜、冷凍水果、罐裝番茄、罐裝魚類。
  • 「添味」加工食物:增加甜味劑、糖份、油脂、辣味等來增添食品風味,例如蛋糕粉、鬆餅粉、沾醬等。
  • 「即食」加工食物:餅乾、肉乾、香腸、滷味,與微波後就能享用的即時餐。

生活的必要?為何會有加工食品?

這時我們就要想想,我們買加工食品時,會希望這種食品能放在冰箱、貯藏櫃裡久一點,隨時要吃都方便的,不用每日花時間採買食材。我們希望這些東西買來拜拜、買來送人也不會馬上壞掉,不用急著把這些食物都吞下肚。也就是說,我們常是為了獲取便利性而買加工食物,那換到的會是什麼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常就是脂肪高、鹽分高、糖份高。糖與鹽能幫助保存食物,加上脂肪更形美味,因此加工食物很難脫離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陷阱,卻極少保留食物纖維,再加上對健康不利的防腐劑,難怪常會被說加工食物不健康。

黑化加工食品的元兇:高糖、高鹽、高脂肪

如果你常常吃一些過度加工的食物,例如餅乾,早餐加糖的穀片,汽水,洋芋片,罐裝高湯,培根、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或泡麵、微波食物等加工食物,研究已經顯示不僅會比較容易會得到癌症,也比較容易早死。所以我們需要避免的,是這些「加了太多糖份、鹽份、脂肪」的加工食品。

一、泡麵

說到泡麵,大家一定會說,颱風天不能沒有它,熬夜準備考試、報告時一定要吃,出外旅行更不能少了它。泡麵真的是生活良伴嗎?其實仔細一看,泡麵裡幾乎都是碳水化合物的組合,沒能帶來其他營養成分,只會吃到更多的脂肪。而且鹽分含量高,一包泡麵裡含的鈉甚至可能超過 1.5g,很容易讓人血壓飆高的。以後很想吃宵夜時,可以考慮一根香蕉加一杯牛奶這種不用費心準備的組合,比泡麵營養價值高很多喔。

台灣有很多好吃的泡麵,自從韓劇在台發燒,許多民眾也開始瘋韓國泡麵。據統計,南韓大概是全世界吃泡麵吃最多的國家,而南韓自己的研究也顯示,泡麵吃得愈多,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的人就愈多,尤其女性吃泡麵會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即使是大學生都可能因此有心血管、代謝問題。所以千萬不要太鐵齒,以為年輕人吃吃泡麵沒差,或學日劇《大和拜金女》的女主角,為了省錢買名牌衣而吃泡麵度日,這樣可是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加工肉品

有些人早餐會吃培根、香腸、熱狗,像培根的鹽分就很高,你吃一片的培根的時候,已經吃下約每日鹽分攝取量的 8% 了。早餐時吃下三片培根,已經超過一天五分之一的鹽分了。培根還添加不少飽和脂肪和防腐劑,因此培根、熱狗等的高鹽分不僅是心血管疾病的大敵,這些富含硝酸鹽的加工肉類其實已經到了是致癌物的程度了。而台式的肉乾、滷味也是暗藏危機,不僅加了許多鹽,還加了更多糖,都是造成身體負擔的元兇。

三、調味堅果和調味果乾

過年、放假時大家喜歡在家擺上一大桶的堅果,有的裹著楓糖糖衣,有的則是芥末嗆辣風味,基本款的鹽味也是一定要的。「來來來,吃堅果對身體好,電視都說應該天天吃。」然而你知道嗎?這些額外的糖和鹽會讓人血壓上升,體重飆高。所以當我們要吃堅果時,請吃沒調味的原始烘培版本吧。

也有人在嘴饞想吃零食時,會想:「水果乾應該很健康吧!」沒錯,果乾裡仍含有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營養成分佳,但常常在加工處理的過程中,被店家添加了不少糖來增添風味!更別提水果風味的零食了,不管是果凍、餅乾、飲料,其中水果的成分都可說是少之又少,大家只會吃到一堆糖。

真的好想吃?你可以這樣挑

面對選擇加工食品,請大家在購買時讀一下食品成分標示。如果你看到這食品每 100 克裡,含有超過 17.5 克的總脂肪、超過 5 克的飽和脂肪、超過 22.5 克的糖、或超過 0.6 克的鈉,那真的對身體並不好,脂肪、糖份、鹽類過高。多吃多有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的話,盡量選擇每 100 克裡,總脂肪小於 3 克、飽和脂肪小於 1.5 克、糖小於 5 克、及鈉小於 0.1 克的加工食品

如果需要吃零食的話,可以考慮冷凍水果。在水果盛產時,把水果切塊成一口的大小,冰在冷凍庫裡,想到時拿出來吃,也可以把冷凍水果加進早餐的麥片裡。

天然、看得到食物原型的食物最好,但為了與現實妥協,我們不可能完全不碰加工食品,但聰明選擇才能在你獲得便利之際,不同時失去了健康。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