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5
案情:令人霧煞煞的「香味v.s.提神」事件?!
日前解剖員在刷FB的時候,看到好友A君分享一則中時電子報題為「男人提神:看見美女效果最好」的文章到好友B君的動態時報,內容煞有介事地說明:
「英國最新一份研究指出,最能令女性振作的氣味是檸檬,但對男人最有用的是煎培根;另外,大多數男人認為,要振作精神最好便是瞧見美女……」
這篇文章接著表示男女振奮的氣味各有不同,列出分別最能振奮男女的項目,並在項目後附上意義不明的百分比,可疑的事件在行文間堆積到罄竹難書的地步,就讓解剖員會一一帶著各位看下去。
解剖新聞:疑點重重的氣味「研究」!?
閱讀完整篇文章後,發現此文不只標題聳動,內容更是空洞不已,在「科學」與「媒體」上,這篇新聞報導有許多的問題,為了拯救台灣閱聽眾的尊嚴與B君的D槽[1],就跟著解剖員一步一步抽絲剝繭看下去吧。首先剖開科學的部分來仔細檢驗一下:
科學疑點一:消失的研究過程?
根據解剖員長期觀察編譯新聞的心得,任何科學資訊在正常的情況下經過《每日郵報》和台灣媒體的「專業加工」和「去蕪存菁」之後,送到我們手中的新聞多數都已然走味,有時可能會連原始研究者本人都無法認屍,變成多重災難的新聞。因此,當解剖員看到可疑的新聞時,通常都會先找到原始論文來做比對。
但這個案例中,解剖員要先向各位坦承,經過了連續三天,嘗試過上百個關鍵字,依然找不到原始的研究論文(這也是眾多疑點之一),所以只能從《中時電子報》的字裡行間與《每日郵報》的原文稍稍推估其可能的研究方法,反覆推敲之後,解剖員認為以下是唯一透露出研究方法的關鍵句:
「這項調查係由Radox公司出資進行,調查廣及全英國。」
多虧《每日郵報》和《中時電子報》大發慈悲保留了這句話,讓我們可以以管窺天,初步推測這個「賣香氛沐浴乳的公司」贊助的「氣味研究」是以所謂的「調查法」進行的。
問題在於此研究主題適合使用調查法嗎?他們的問卷設計是否適當?推論出的結果是否合理呢?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了解調查法的特性。
調查法常應用在社會科學、心理學或傳播學的研究,依調查目的,通常可分為兩大類:
- 描述性調查(descriptive surveys):簡單來說就是描述目前存在的現象。例如美國勞工部定期對失業人口進行調查、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等等。
- 分析性調查(analytical surveys):試圖解釋某些情形為什麼得以存在,例如心理學家調查父母對兒女的態度與青少年問題行為的關係。
看到這裡,有些人一不小心可能誤入陷阱:「這篇報導不就是使用描述性調查法調查讓男人和女人振奮的因子嗎?這的確是描述存在的現象,很合理啊!」
如果這篇報導的標題是「男性與女性認為最能振奮自己精神的因子」並且在行文中適度語帶保留,強調這些數據都只是問卷填答者「當下的想法」不能作為醫學上的參考,或許還說得過去,錯就錯在這篇科學新聞以「讓女性最振奮的氣味是檸檬,男性則是煎培根。」等錯誤的推論試圖誤導閱聽眾。
科學疑點二:神秘的百分比?
我們現在已經合理推論出這篇報導中的「調查法」無法作為醫學上的參考,但這個奇怪的研究在社會科學上站得住腳嗎?如果「研究者」主張「振奮」是一種主觀感受,所以利用調查法也是合情合理呢?
我們暫且接受這樣的前提解剖下去,回頭檢視一下神秘的百分比:
「只要能夠讓女性連想到家的氣味,振作精神的效果最佳,像是檸檬功效最佳,接下來分別是現烤麵包(15%)、乾淨床單(12%)及新剪下來的花(9%)……能讓男人振作精神就是食物的香味,現煎培根是第1名(19%),接下來是麵包(16%)、咖啡(11%)、魚香薯條(8%)。」
在《中時電子報》中我們完全看不出百分比的意義,但可從《每日郵報》的原文中看出端倪: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people polled (28 per cent) said a kiss from a loved one perks them up.」
翻譯:超過四分之一的人(28%)認為被心愛的人親吻可以振奮精神。(《每日郵報》原文中還多了一項「最能男人或女人放鬆的情境」不過在中時編譯的過程中被忽略了。)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推論出百分比的意義是:「多少比例的人認為這個選項的描述可以讓你振奮精神。」
用「最多人認為可以振奮精神的因子」來推斷「最能振奮精神的因子」本身就是謬誤,前者談的是人數,後者談的是效果,可是中時的報導完全忽略中間的差異,直接以當時受訪的結果推及男人、女人的認知,可以這樣嗎?
科學疑點三:研究主題的背叛?
再者,一個好的調查問卷必須避免模稜兩可的選項,但此「研究」中多數的選項讓人摸不著頭緒,例如問卷中將明顯具有聽覺元素的「足球比賽」列為視覺刺激、炸魚和薯條雖然在英國常常是配套餐點,但明顯有兩種食物卻被視為一個選項,「多汁的牛排」(《每日郵報》原文)是菲力還是莎朗?「花的香氣」是什麼花?(玫瑰跟霸王花差很多)…..等等。
除此之外,研究的範圍也過於廣泛,一下說要調查男女分別最能振奮精神的氣味、一下子說要調查最能振奮精神的視覺刺激,一下又說最能振奮精神的情境(《每日郵報》原文),報導結尾還突然冒出一天之中最容易累的四分鐘,這個研究的重點完全讓解剖員不著頭緒,數疑點都數到手痠了。
最後吐槽一下神奇的四分鐘,以社會科學的標準檢視,解剖員找到了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在《大眾媒體研究》裡提出的調查法準則,其中之一就是「不要問非常詳細的問題」,例如:
「過去三十天中,你和家人看過多少小時的電視。」
這種問題受試者根本不可能回答,就算取得了答覆也不可能是真實情況!想想看當你收到了問卷上問你:「你一天最累的四分鐘是哪四分鐘」拜託!你絕對不可能回答出正確答案的!
如果問卷設計是以開放式問答讓受試者自行填寫一天最累的期間再做疊圖分析,還是犯了與科學疑點二類似,以「最多人認為他一天之中需要振奮的四分鐘」來推斷「一天之中最需要振奮的四分鐘」的錯誤,解剖員耗盡想像力,就是想不出能用調查法合理推論神奇四分鐘的可能性。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守門人的媒體責任?
閱讀《中時電子報》原文的同時,解剖員一直在揣測中時的編輯在編譯這篇文章時的心態,實在很難想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事實上根據《每日郵報》原文,我們很容易可以看出這篇「研究」其實很有可能是Radox公司的宣傳手段,所謂的「研究」也疑點重重,就算不是一個科學家,一個具備基本媒體識讀能力的媒體工作者應該不難判斷出其中的疑點,為什麼會像失能的白血球一樣放任這種媒體病毒進入台灣新聞產業呢?
根據解剖員的追蹤,解剖員發現這篇新聞進入台灣最早是由《今日新聞》在2014年8月20日14:29分編譯發布,其後就零星地被一些內容農場轉載之外,就只有中時集團底下的《工商日報》和《中時電子報》隨之起舞。
這或許反映了台灣新聞產業對科學新聞的忽視,媒體工作者看待新聞專業的態度也讓人三條線,總之,不禁再次懷疑我們媒體新聞的守門人角色是否有好好發揮作用?!
媒體疑點二:讀者有查證的權利!
如果媒體工作者做不到初步的篩選,我們退一步說,那至少要保留讀者查證的管道!
科學之所以得以進步,在於它必須公開接受質疑與批判,解剖員認為,在網路時代跟科學相關的新聞應該要附上參考資料的聯結以供讀者驗證,提到研究時也應該盡量完整呈述研究過程,或至少提到「專家」、「學者」時,應提到專家的基本資料,讓我們可以google到所謂的「專家」講的話可不可信,背後又有沒有其它的利益關係、政治色彩等等。
然其報導不只研究過程毫無交代,提到「學者」時連學者姓名都隻字未提,憑什麼要讀者相信所謂的「研究」成果呢?
不要說提供查證資訊的基本責任,這樣的報導根本是「刻意防止讀者查證」,一個有品質的科學新聞又何需如此?
媒體疑點三:是科學新聞?還是業配文?分不清?!
如同媒體疑點一提到的,這個研究其實就是Radox公司的宣傳手段。Radox是英國與荷蘭聯合利華(Unilever)公司旗下的品牌,產品包括各種香味的的沐浴乳和泡澡劑,根據《每日郵報》的原文和其後續的宣傳活動訊息,此「研究」發表之後,Radox的產品副理Libby Sherriff熱心地宣布將在英國的滑鐵盧火車站加裝香氛噴霧,其配方就是Radox最新以檸檬氣味為主的產品,冠冕堂皇地表示希望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讓大家在通勤的時刻振奮精神,啊不就好熱心、好棒棒、好可疑!!!
長期需要仰賴自身媒體識讀能力自力救濟的台灣讀者看到這段一定可以一眼看出這是一則「披著科學新聞外衣的業配新聞」,可惜的是台灣媒體也許認為滑鐵盧車站對於國內讀者來說無法產生共鳴,加上一點點的做賊心虛或是偷懶,編譯時省略了這一大段文字,這個動作間接造成台灣讀者閱讀時警戒心下降。
整起研究、調查事件像極了「十大恐怖外食」,為誰恐怖呢?的發展,是媒體慣用的操作技倆啊,讀者不可不當心。
解剖總結:「有意圖的調查法」不是萬靈丹!
當你看到一個科學研究是使用「調查法」時,千萬記得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適合以「調查法」進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這個調查所獲得的數據意義是什麼?是否反映現實?是否有其他的意圖?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研究者和受試者:
「如果你是研究者,受試者的答案能解釋你要研究的問題嗎?如果你是受試者,你的回答能反映現實嗎?」
我們可以藉由初步的想像實驗發現劣質「研究」的疑點,幫助自己作判斷,如果在想像的過程中覺得沒有問題,就進一步分析研究者使用調查數據做出的推論合不合理,舉此報導為例,我們很容易可以發現其中的問題。
然而,此報導顯然沒有做到基本的識讀工作,在挑選編譯素材時完全沒有查證,還有不知道是有意勾結還是純粹太天真,把業配文當成科學新聞報導。便宜行事之餘,對於科學資料的來源、過程、專家的來歷隻字未提,過度刪減造成多重災難,甚至阻斷閱聽人「自力救濟」的查證管道!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9顆骷髏):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理論錯誤」指數:☠☠☠☠☠
「忽略過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多重災難」指數:☠☠
- [1]網路上,所謂「D槽」,暗指跟情色相關的影片或放置這個影片的電腦位置。
(策劃/寫作:羅紹桀、賴雁蓉、黃俊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