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來,或者我自己走。」
從英國在六月二十三日的公投結果,51.9%的投票者,也就是 1740 萬投票者[1]決定脫離歐盟成員資格後,歐盟與英國的聯姻故事也畫上了句點。接下來身處在歐陸以及英國的科學家們、學術單位和研究機構也不得不煩惱以下的問題:分家(像是英國無法再繼續主持或協助管理歐洲藥物管理局)、分財產(設在牛津近郊的歐洲聯合科研中心後續的去留問題)以及最讓人擔心的零用錢:如果少了爸爸(歐盟)的金援,英國的研究機構是否還能持續創新研究,維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學術地位。
幾乎所有英國境內學科的研究資金都包含歐盟資金
根據 2016 年 5 月由 ÜberResearch 出版的報告(Examining implications of Brexit for the UK research base—An analysis of the UK’s competitive research funding)指出,英國大學從 2008 到 2015 年之前爭取得到的歐盟補助金相當比例高於歐盟的其他大學,從 2009 年以來,英國取得的歐盟贊助款總金額為 80.5 億英鎊,僅次於德國的 83.4 億英鎊;報告也指出,英國所有的研究領域都可能遭受脫歐衝擊,但某些研究領域,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依據 ÜberResearch 開發的資料庫 Dimensions Database 的資金補助來源分析結果,在英國林業科學、演化生物學和奈米科學有超過五成的研究資金都來自於歐盟的補助。在林業科學領域,53%的研究資金來源皆為歐盟,取消歐盟補助款會影響到亞伯丁(Aberdeen)、史德林(Stirling)、劍橋(Cambridge)和利物浦(Liverpool)的大學研究;同樣的問題也可能發生在67%資金來自於歐盟的演化生物學相關科系的研究和62%資金來自歐盟的奈米科學研究。除此之外,社會科學也可能受到潛在威脅,包含94%在歐洲理論的社會研究資金皆來自歐盟的贊助款項。
在脫歐公投施行前,支持脫歐派的人認為脫離歐盟的成員國不代表所有的補助經費就會撤銷,像是其他非成員國挪威或以色列仍可以使用類似的聯合協議藉此獲得歐盟的補助。但事實上,英國並不處在一個有利的談判位置。而且歐盟成員脫離歐盟是史上第一遭,預期要協調相關條款就會花上兩年的時間。
脫歐對英國研究機構的負面效應
隨著公投結果出爐,支持脫歐派的論述也面臨檢驗。BBC在脫歐後這幾週採訪了從事科學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看法。來自基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的天文學家尼克‧萊特博士(Nick Wright)向長期合作的單位申請前往歐洲參與研究計畫的旅遊補助款項,但卻被告知說,英國研究機構的參與可能會影響到整個研究計畫的實行機會,並因此建議萊特博士不要申請。「脫離歐盟的傷害已經開始出現。」萊特博士說「其他人寧願尋找歐洲相關領域的專家,而英國在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都可能因此凍結。」
位於英國高威科姆(High Wycombe)的小型科技公司-射手科技塗佈公司(Archer Technicoat Ltd, ATL)專門生產特殊的表面強化塗層,BBC記者採訪時技術人員正在為歐洲太空總署測試一種應用在火箭推進器的耐高溫表面塗層,若開發成功,火箭能在發射時採用噴射力更強的燃料,降低未來火星任務的出航費用。ATL從創立時便獲得歐盟展望 2020 計畫(Horizon 2020)的補助,但在脫歐公投以後,目前合作計畫的歐盟夥伴已失去興趣,未來可能會放棄投資ATL。
- (按:甚麼是歐盟展望 2020 計畫:綜覽歐盟科研架構-Horizon 2020 )
艾麗森‧史密斯(Alison Smith)教授在劍橋大學主持的研究計畫是開發藻類在醫藥或化學物質的應用機會,身為計畫的主持人,史密斯教授已經為團隊贏得相當多的研究經費。「但今年我們決定計畫的負責人改為我在巴黎的同事。」史密斯教授說「申請這些研究經費非常競爭,我們不希望因為計畫是由一個英國人主持就危害到整個計畫申請的機會。」
克里斯多夫·博維(Christopher Bovey)原先計畫在德文郡(Devon)的托特尼斯(Totnes)成立一家檢驗公司,幫助當地的草藥製造商通過歐盟的檢驗規範。「但我現在只能飛到西班牙去成立這家公司。」克里斯多夫說「諷刺的是,支持脫歐的人反而讓我到西班牙為西班牙人創造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其他一些英國的科學研究單位與中小型公司,也透漏因應目前面臨的經費不確定性,將會開始縮減後續的開支和裁員。
英國與歐盟的科研合作計畫可能生變
設在牛津近郊的歐洲聯合科研(Joint European Torus,JET),一所具備核融合反應爐的研究中心,首先面臨的問題是當英國確定脫歐後,在 2018 年合約到期後該何去何從?歐洲聯合科研之蘇丹中心主任史蒂夫‧考利(Steve Cowley)指出「即便脫歐,他們也不可能就把JET從英國搬到丹麥去,在 2019 和 2020 年,JET 的研究員還計畫支援法國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計畫」史帝夫說「我們必須要做,我們也花了所有的經費,務必讓 JET 研發的計畫項目盡可能符合 ITER 的規格,如果因為脫歐,缺乏協議基礎就要撤銷二十億英鎊的經費我認為是極其愚蠢的。」
其他的研究學者則希望英國在脫歐後,還能以鄰近國的身分繼續參與歐盟展望 2020 計畫,以便能繼續獲取歐盟共享的平台資源;包含其他組織像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歐洲太空總署(ESA)、歐洲南天天文台(ESO)、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因不屬於歐盟架構,仍可以持續運作,在歐盟體系內之組織,英國則會嘗試取得聯合協議,但預期會需要相當的時間。
2016年 7 月 19 日,七所英國的研究機構,包含英國國家學術院(British Academy)、英國醫學學會(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威爾斯學會(Learned Society of Wales)、愛丁堡皇家科學院(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和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發表了公開的聯合聲明[2],表示脫歐公投的結果將會使英國的研究地位面臨挑戰,並要求英國政府能提出公開聲明,將創新研究列為脫歐(Brexit)的優先協調項目,以加強外界對英國研究的信心。具體的建議方針包含:1、人員:確保英國與歐盟科學家人員流動以及來往英國與歐盟研究機構的自由。2.、合作:確保未來與歐盟的合作計畫與關係。3、資源:確保短、中時程上研究資金的來源,並強化與歐盟先端研究的合作方針討論。4、法規:英國政府在獎學金與研發的相關法規能與歐盟相關規定一致。
「即使不容易,我還是有自信我們可以找到與英國合作的方式」歐洲核融合(EUROfusion)負責人東尼‧道南說。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ICL)也發出類似的聲明「ICL現在是,將來也是,歐洲大學的一員,不論公投結果對於大眾的看法如何,我們非常自豪 ICL 的創新和靈感是來自身為歐洲聯盟的一份子,我們會強烈捍衛我們的國際價值。」
註一:本篇文章內容僅涵括至截稿日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五日為止之相關新聞報導與文獻,若截稿日後該諸相關參考資料有所變動,讀者應以較新或經校正者為準。
註二:本篇文章內容僅涵括作者本人在職期間與手邊有限資源能取得之最大範圍內相關新聞報導與文獻,若有其他相關參考資料與本文所述內容相牴觸,而有客觀方式能認定其較本文正確者,讀者應以該較新或經校正者為準。
參考資料:
- Brexit Watch Indicators [July 11, 2016]
- Examining Implications of Brexit for the UK Research Base, Digital Research Report [May 17, 2016]
- ‘Brexit’ would hit U.K. research hard, report says. Science [May 17, 2016]
- Researchers deplore U.K. decision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Science [June 24, 2016]
- 綜覽歐盟科研架構-Horizon 2020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 [July 11, 2016]
- Academies statement on the EU referendum [July 21, 2016]
- UK scientists speak about Brexit pain [July 19, 2016]
- Academies warn Brexit ‘damaging science’ [July 19, 2016]
- Call to assure status of EU scientists in UK post-Brexit [June 30,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