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張舒婷
打開新聞頻道就是腥羶色報導,要不是雙方一言不和吵架衝突,就是談判破裂,烙人群架鬥毆。連近年來因應市場需求而數量急速攀升的外送員,也因和取餐店家一言不合而爆發衝突,甚至鬧上法院。外送員和店家都只是想將自己的工作做好,怎麼會衍生成這種局面?
將焦點拉回每日生活,就算未如同電視上的腥風血雨,內心也常會對同事、主管,或朝夕相處的家人充滿怨言;多說話會被批評「話不投機半句多」,少說話則被虧是「句點王」。人生好難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傾聽BUG無所不在
大多數人聽力正常,不但能察覺,更能分辨、辨識進而理解語音訊息。但擁有這些能力就保證溝通無礙嗎?其實傾聽程式並非完美,若仔細檢視你可能發現其中潛藏許多的 bug;也就是執行傾聽命令時,可能因為碰到了 bug 而掉進無限迴圈卻不自覺,讓雙方互動變得荒腔走板,關係也益發緊繃。
要debug前當然要先培養識別各種傾聽bug的能力:[1]
1. 偏見傾聽:依循先入為主的想法來聆聽對方說話,跳脫不出偏見框架。例如即使媽媽已改變關懷的方式,但孩子依然先入為主認為媽媽開口就是囉嗦嘮叨,只想要八卦套話。
2. 選擇傾聽:只聽自己想聽的,忽視對方真正想表達的重點。像是朋友其實想抱怨因為一支新程式而得沒日沒夜的加班生活,但你卻興高采烈的想要討論這支新程式的功能。
3. 假裝傾聽:表面上看似專心,實際卻沒有用心。例如女友在談論不同天菜等級的韓星歐爸,即使你對這話題超級沒興趣,也會為了關係和諧而頻頻搭腔,假傾聽之名、行放空之實。
4. 魯鈍傾聽:只接收到表面意義,沒有思考深一層的含意。像是老婆開心地給你看陽明山櫻花盛開的照片,順帶提到週末天氣很好。其實她就是想要跟你一起出遊,但你卻不解風情的說「天氣也太好了,那我們待在家裡耍廢好了,不要出去人擠人吧!」。
5. 自戀傾聽:總是將話題轉到自己身上,聽別人說話只是過渡,不管再怎麼不相干的話題總是有本事可以繞回自己身上,最後不發表個長篇大論絕不善罷甘休。
6. 防衛傾聽:以為別人說的都是要攻擊或批判自己;就是標準對號入座後又愛惱羞成怒的傾聽者。
其實這些無效傾聽時常存在於各種關係中,從親近的家人到陌生的社交關係也都處處可見,然而我們總是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這些看似令人不以為然的傾聽 bug,都有可能成為讓溝通程式 crash 的原因。
從小到大,也從沒一堂課專門介紹什麼叫「傾聽」,教導我們怎麼樣可以好好聽、用心聽,真正聽懂他人?
主動傾聽冰山下的秘密
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維琴尼亞‧薩提爾 (Virginia Satir) 曾以冰山來做為譬喻[2],人們的行為、溝通方式是冰山露在水平面上的部份,然而它卻只佔了整個冰山的 1/8,其餘在水平面下的 7/8,則是代表著他心裡內在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及自我,這 7/8 才是關於這個人的真正關鍵。而這些真正「關鍵」訊息,也就像同為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 所提到的,去聽見字句、想法、語調、說者想傳達的意涵,甚至意識表層底下的意義[4]。
一般而言,不會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專門找一個適當的時機、合適的空間,坐下來好好理解你的「冰山底下」,所以這更可以發現傾聽時「主動」的重要。原來傾聽並不是一件被動的事,它需要用心、積極,並且去提問、去關懷那些對方尚未說出口的內心世界。而問問題也不是只針對事件發生的細節,而是關於這個眼前的人對於這個事件的觀點、想法、感受、甚至是對自己感受的評價、對自己的想法。唯有透過主動傾聽那些沒有說出口話,解密對方心思,才能確保溝通程式可以順利運轉。
Debug 後再新增一組叫作「支持型回應」的程式碼
了解各種傾聽bug後,就可開始練習 debug,除了洞察冰山下沒有說出口的心意外,也不要小看「回應」這個關卡。好好答話和用心傾聽一樣重要,別讓自己功虧一簣!
過往學者曾透過收集一百多則非正式晚餐對話,探討人在社交情境下如何表現和爭取矚目,並從中歸納出了兩種回應[4][5]。第一種較常見的是轉移型回應(shift response),也就是直接把注意力從說者轉到回應者身上,類似前面所提到的自戀式傾聽。第二種則是較高端的支持型回應(support response),傾聽者應鼓勵說者盡情發揮多說話,並幫助他深入理解問題。換句話說,支持型回應是將對方當成主角,把 spotlight 打在對方身上;而轉移型回應則是老是想要當主角,當然就錯失了更深入體會理解他人的機會。而支持型回應是一種「有效傾聽」,去聽懂、並理解對方沒說出口的想法、感受和意圖。
下次朋友和你大吐苦水時,別忘了練習洞察那些他沒說出口的話,至少先釐清對方只想純抱怨真討拍,或是真想詢問你的高見。若是前者,就盡量少說話多給予些支持,用心傾聽同理就對了;若是後者,你就可以摩拳擦掌,用盡全心發表個人高見了。
參考文獻
- 邱珍琬(2015)。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 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1998)。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原作者:Virginia Satir, John Banmen, Jane Gerber, Maria Goromi)。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 江美滿(2017 年 12 月)。圖解薩提爾的溝通姿態-溝通時,你是哪一型?天下雜誌,96,96-97。
- 謝佩妏(譯)(2020)。你都沒在聽(原作者:Kate Murphy)。台北市:大塊文化。
- Charles Deber (2000). The Pursuit of Atten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