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逸屏|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阿公的重聽愈來愈嚴重,阿嬤已經快受不了、都不想跟阿公講話了!而且阿嬤平時喜歡和朋友打打麻將,阿公現在因為常聽不清楚,無法和阿嬤一起與朋友打麻將、聊天同樂,也變得經常悶悶不樂、甚至易怒。但是不管怎麼勸,他老人家就是不願意去配助聽器。阿公說:「你那個阿勇伯花了一大筆錢買助聽器,結果戴上去吵死了,根本沒效!最後都放在抽屜裡沒有用。我才不要花冤枉錢!」
隨著年紀漸長,許多年長者聽力會逐漸退化而有重聽的現象,佩戴助聽器是能讓年長者聽得更清楚、跟家人朋友順暢溝通的解決辦法。然而,許多長者不願意佩戴助聽器,或是抱怨戴上助聽器後覺得很吵、根本沒有效。花了一大筆錢,卻將助聽器束之高閣,不免覺得可惜!但助聽器真的會戴起來很吵嗎?
根據報導 [1],剛戴上助聽器的人常見的五大抱怨中,就有兩項是噪音相關的問題。除了感覺噪音變大聲了,還會覺得噪音變得尖銳。畢竟助聽器的功能就是將聲音放大,在放大說話聲音的同時,噪音也一起被放大了。而重聽的情況通常已經存在多年,大腦已漸漸習慣聽不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噪音,像是電器運轉聲(冰箱、冷氣、風扇等)、腳步聲、風聲等[2],戴上助聽器後突然又能再聽到這些聲音,一時之間會難以適應而覺得吵雜。
此外,大多數的重聽是高頻的聲音聽不清楚,因此助聽器會特別針對高頻聲音放大,造成使用者覺得聲音和噪音聽起來特別尖銳[1]。以上這些感受,都會讓人降低佩戴的意願,佩戴時間少就更無法適應,深深留下助聽器很吵又沒效的印象。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問題呢?
助聽器不只放大聲音,同時要做壓縮
要說明助聽器使用者所面臨的噪音問題,就要談談聽力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和助聽器的聲音處理技術──音量壓縮(compression)。動態範圍指的是一個人所能聽到的音量範圍,一般聽力正常者可聽到大約 0 到 120 分貝的聲音,因此動態範圍大約是 120 分貝(120-0=120)[3]。聽力損失者聽不到較小聲的聲音,而超過 120 分貝以上的聲音會造成不適、甚至會傷害聽覺系統。
假設有一位中度聽損者,大約要 50 分貝以上的聲音才聽得見,那麼他的動態範圍只有 70 分貝(120-50=70),所以聽損者的動態範圍比聽常者小。對這位中度聽損者而言,助聽器必須將小聲(0-50 分貝)的聲音放大到他的動態範圍內(50-120 分貝);然而,針對大聲(50-120 分貝)的聲音,聽損者本來就能聽見,卻不能同等的放大,否則就會超出他的動態範圍、過於大聲無法忍受,甚至對聽覺系統造成傷害。所以,助聽器的輸入是聽常者的動態範圍,而輸出則要符合聽損者、較小的動態範圍,因此必須要進行音量壓縮。
聲音壓縮科技──讓小聲的聲音更清楚
助聽器的音量壓縮技術的專業名稱為寬動態範圍壓縮(WDRC;wide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對不同音量的聲音放大的程度不同(非線性壓縮)[4],主要概念是將小聲的聲音放大得多一些、中等音量的則放大得稍微少一點、大聲的音量放大得更少。如此一來,小聲的聲音放大到可以讓聽損者聽得見,而中等音量和大聲的聲音也不會過於大聲、造成不適[5]。
以上述的中度聽損者來舉例說明(圖三),可能會將 0-30 分貝的聲音增加 50 分貝,變成 50-80 分貝,讓聽損者能聽得見,如同圖三中的藍色線段,輸入和輸出範圍都是 30 分貝,壓縮比是 1:1,也就是沒有壓縮。而 30-90 分貝的聲音(橘色線段),則放大到 80-110 分貝的範圍,從原本 60 分貝的輸入範圍壓縮成 30 分貝的輸出範圍,壓縮比是 2:1。而 90-120 分貝的聲音(綠色線段),則放大到 110-120 分貝的範圍,從輸入範圍 30 分貝壓縮到 10 分貝的輸出範圍,壓縮比是 3:1。
助聽器的必要之惡?壓縮處理造成的問題
助聽器使用以上策略的優點,是能讓小聲的聲音聽得更清楚,提高語音的聆聽清晰度,因此聽損者容易錯失的輕聲子音(如:ㄈ、ㄙ、ㄒ…等)都能聽清楚了,就能提升語音理解。但不幸的是,身邊的各種小聲聲音,包括一些環境噪音也都一起放大了。於是,雖然語音聽得更清楚了,但空調運轉聲、地板上的腳步聲等噪音也因聽得更清楚而覺得干擾[5]。
此外,壓縮處理也可能會造成聲音訊號的扭曲,例如當音量有變化時,如圖四上半部,可看出在壓縮處理前,原始的音量變化較大;經壓縮處理後,音量變化前後的差異較小。不過,聲音的壓縮處理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調整到最適當的輸出音量。因此若聲音忽大忽小且變化劇烈,壓縮處理就會時常需要轉換調整,這時候輸出的聲音也就難以精準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此外,因為助聽器無法分離語音和噪音,兩者只能同時接收,當突然有大聲的噪音時,如圖四下半部,因為整體音量變大,語音只能和噪音同時經過壓縮處理。最後輸出的聲音當中,語音被放大的幅度就無法達到理想的程度[4]。整體而言,聲音壓縮科技對於安靜情境中的語音理解有所幫助,但噪音下的聆聽對於聽損者來說,即使戴了助聽器,仍然會感到挑戰。
善用其他科技與策略,發揮助聽器功效
儘管如此,請不要跟阿勇伯一樣把助聽器鎖在抽屜裡!事實上,現今助聽器有降噪的技術可多加利用,建議諮詢聽力師開啟降噪設定。除了開啟降噪功能外,助聽器通常有方向性麥克風,針對坐在前方的說話者的聲音放大,讓來自於背後的噪音不會造成干擾。或是可以請聽力師針對不同情境設定,分別在安靜、吵雜,甚至看電視、聽音樂有最合適的設定。如此,可善用科技讓提升語音清晰度和降低噪音達到理想的平衡。
除了科技之外,也有一些策略可以降低噪音的負面影響。可請聽力師協助安排聽能復健課程,來訓練大腦專注語音、忽略噪音,同時學習一些生活上的策略,包括去餐廳挑選較安靜的座位、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談話(讓聽損者可看到表情和嘴型做為溝通輔助)、溝通不順暢時試著換句話說並加上手勢動作等,都可以讓噪音的影響降低、溝通更順暢(註1)。除此之外,需了解剛開始戴助聽器通常需要一段適應期,漸漸拉長每天佩戴助聽器的時間,慢慢學著將注意力集中在語音上。如此同時搭配助聽器科技及大腦可塑性,就可讓聽損者感受到助聽器的效果,讓助聽器有效又不覺得吵!
了解了以上的技術和原理,趕快帶著阿公和阿勇伯去找聽力師,善用科技降噪、多多配戴並練習聆聽,讓阿公阿嬤找阿勇伯夫妻來打麻將時,也可以輕鬆聊天,享受樂齡社交生活!
註解
註1 :欲了解更多溝通策略,可參考雅文基金會「聽損溝通小學堂」和「微聽損網站-聽說策略」。
參考資料
- Common Complaints by First-Time Hearing Aid Users. (n.d.). Audiological Services. Retrieved from https://audiologicalservices.net/audiology-blog-lufkin-tx/common-complaints-by-first-time-hearing-aid-users
- Banks, L. (2020, Oct. 2). Why does the world sound so noisy with my hearing aids? Clear Liv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learliving.com/hearing/hearing-aids/background-noise/
- Pujol, R. (2018, June 6). Human auditory range.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Hear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chlea.org/en/hear/human-auditory-range
- Corey, R. M. (2020, Dec. 7).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 and noise. Innovation in Augmented Listening Techn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s://publish.illinois.edu/augmentedlistening/dynamic-range-compression-and-noise/
- The Compression Handbook, 4th Ed. (2017). Starkey Hearing Technologies. Retrieved from https://starkeypro.com/pdfs/The_Compression_Handbook.pdf
- Ehrenfeld, T. (2019, Sep. 18). Hearing aids and background noise: Overcoming the battle. Healthy Hear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yhearing.com/report/41066-Hearing-aids-background-no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