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子明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
隨著生活品質提昇、健康意識抬頭以及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保健食品日益受到消費者所青睞。本期隆重登出潘子明教授撰寫「保健食品研發與產業化」系列特刊,收錄內容除讓讀者了解保健食品原料是如何選擇與其功效評估外,並針對發酵產品的製程技術作一詳細介紹,最後帶您用不同角度思考產品應如何研發與銷售。
你吃的是藥還是食品?專家解釋給你聽
一般食品的攝取,可從中獲取各類營養素,並滿足色、香、味、形等感官需求。藥品則為病人所服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保健食品或稱機能性食品則是為亞健康態人體(亦稱第三態)所設計,不僅滿足人體對食品營養和感官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將作用於亞健康態,促使向健康態轉化,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此外,尚有屬於特殊營養食品之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其係供病人食用之食品,可提供特定疾病病人之營養需求,須在醫師、藥師或營養師指導下食用。
如前所述,食品是提供人們營養素之產品及其原料。而保健食品或機能性食品則是食品中具有促進健康功效之食品。保健食品如果通過衛生福利部安全性、功效性與安定性審查,符合健康食品相關規範,核准給予健康食品字號之産品,則可成為健康食品。也就是說保健食品中,符合相關規範、取得衛生福利部認證者才能稱為健康食品。
經過政府認證之保健食品,各國有不同稱呼,在日本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 (food for specific health use, FOSHU),在中國大陸稱為保健食品 (functional food),在我國稱為健康食品 (health food)。
此種通過政府認證之保健食品,常在包裝上加上特殊標示,以利於與一般未經認證保健食品分辨。圖一 將日本的特定保健用食品、中國大陸的保健食品與我國的健康食品加以列示。中國大陸的圖幟如藍色的帽子,俗稱為藍帽子;台灣的圖幟像綠色的小人,常被稱為小綠人。
四百多項健康食品,常見原料有哪些?
台灣的健康食品申請時必須說明保健功效成分,如保健功效很明確是由某種(或某些) 成分所表現,則這些成分稱為功效成分;如健康食品之保健功效無法確認係由某確定成分所呈現,但保健功效評估已確認有此功效,為方便品質管制,以健康食品中可能是具保健功效之成分定為指標性成分。
目前通過健康食品認證之產品約四百多種,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會針對上市之產品加以抽驗,確保在產品有效期限內,其功效成分或指標成分,仍在標示量以上。所以採購經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是你選擇保健食品時最明智的決定。
台灣通過認證健康食品十種最重要之功能性成分或指標性成分,依由高而低之次序為紅麴生成之莫那可林 (monacolin K)、魚油之二十碳五烯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與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ß-葡聚糖 (glucan)、菊粉 (inulin)、兒茶酸 (catechin)、寡糖 (oligosaccharides)、抗性麥芽糊精 (resistant maltodextrin)、胺基酸 (amino acids)、中鏈脂肪酸 (medium fatty acids) 及多醣類 (polysaccharides)。
功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一般係由動物、植物或微生物而來,所以在決定保健食品原料時,常在三種生物中選擇:
- 由微生物類取得者有綠藻、藍綠藻或螺旋藻、乳酸菌、酵母菌(健素糖或酵母片)、紅麴、靈芝類、香菇類。
- 而植物類原料則有人參、剌五加、大蒜、麥草、銀杏葉、杜仲茶、花粉、桑葚、棗子、酪梨油、山白竹。由動物類來源者有雞精、燕窩製品、蜂王漿(乳)、牡蠣抽出物、鯊魚軟骨、魚油、魚精、卵黃油等。
- 此外可能由兩種以上生物得到的成分,如膳食纖維、寡糖、幾丁質、蛋白質及胜肽 (peptide)、必需胺基酸、酵素產品、必需脂肪酸、DHA、EPA、卵磷脂、核酸、維生素類、β-胡蘿蔔素、礦物質等。
保健食品大功臣:微生物發酵技術
台灣在發酵技術上佔領先地位,曾經是世界上最大味精生產國,目前在保健食品發酵生產技術上,仍是領頭羊,曾替其他國家代工發酵生產乳酸菌粉。而運用微生物生產保健食品,即是利用微生物發酵以產生功效成分,具有下列五大優點:
【一、迅速、大量生產】
微生物生長迅速,可於短時間生產大量產品。微生物之質量倍增時間 (doubling time) 一般為幾十分鐘至幾小時,比植物的幾十天或動物的幾個月來得短,也由於生產期短,可降低生產成本。
【二、改良容易】
菌株改良容易,微生物以傳統育種方法,如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照射、變異誘起劑如 nitrogen mustard (NTG) 或 ethyl methyl sulfonate (EMS) 處理,極容易育得優良菌株,比動、植物之育種容易執行,故可於短時間獲得優良菌株。以紅麴為例,經傳統變異處理,具活性代謝物產量可增加百倍至千倍。
【三、培育環境易測試】
微生物可利用其生長之最適化培養條件,控制代謝物種類及數量。如使用反應曲面法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在短時間內可探討出對某種具生理活性成分之最適培養條件。
【四、培育空間小】
微生物即可立體生產,於固定土地上生產多量產品。如將培養容器(發酵罐)之攪拌、通氣條件加以調整,微生物可立體培養。植物工場雖已開始用於有機蔬菜之生產,目前問題是成本太高。
【五、自動化培育】
微生物發酵係於密閉之發酵槽內進行,可控制溫度、酸鹼度、通氣量等,不受氣候影響。發酵條件控制已全面自動化,可節省人力。由於微生物生長不受氣候影響,可穩定提供保健食品原料。
健康食品好棒棒?白老鼠先試吃再說
目前保健食品先由文獻蒐尋可能的原料,再做實驗設計驗證。
而由文獻蒐尋所得具有擬開發保健功效(如調節血糖) 之原料,可能有八或十種,如何篩選其中最適合原料?若以動物試驗確認保健功效不但時間冗長,且成本也太高,故不會將所有可能原料全部進行動物試驗,細胞試驗之細胞種類需與保健功效有關,實驗結果才會是正確的。
如實驗不易形成體脂肪細胞篩選試驗時,常採用 3T3-L1 前脂肪細胞與測試原料共培養,再進行前脂肪細胞之油紅O染色 (oil red O stain),堆積於細胞內之油滴會被染成紅色,紅色油滴越少表示該原料不易形成體脂肪之效果越好,可進一步進行動物或人體試驗以確認其不易形成體脂肪之功效。
進行動物試驗,必須有模式鼠才可進行,如調節血脂之實驗,可在飼料中添加 0.2% 之膽固醇,以誘導高膽固醇之模式鼠。調節血糖之實驗,則可使用 streptozotocin (STZ) 及 alloxan 兩類化學藥劑,這兩種都是會對胰臟 β 細胞產生不可逆的毒性,藉此破壞胰臟 β 細胞,使胰島素分泌下降,進而血糖濃度上升,因此在型態上與人類因先天基因缺陷的第 1a 型糖尿病、自體免疫破壞胰臟 β 細胞而造成的第 1b 型糖尿病均極接近,可做為高血糖之模式鼠。高血壓則常使用京都種自發性高血壓模式鼠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 SHR)。
動物實驗之組數一般分為六組:
- 控制組:完全沒有處理之組別,用來作為對照用
- 模式組:如高脂、高血糖、高血壓、阿茲海默症鼠
- 正控制組:模式鼠以已通過健康食品認證或有功效作用之藥物處理鼠
- 模式鼠以低劑量處理組:一般以 0.5 倍劑量處理模式
- 模式鼠以中劑量處理組:以 1.0 倍劑量處理模式鼠
- 模式鼠以高劑量處理組:一般以 2.0 或 5.0 倍劑量處理模式鼠
模式組需驗證已達模式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阿茲海默症之預計目標,否則此次實驗數據不被採用。正控制組用以驗證已達改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等之預計目標,如未達預計目標,表示實驗有問題,此次實驗亦不被採用。衛生福利部健康食品功效評估方法希望有低於一倍劑量、一倍劑量與高於一倍劑量等三個不同劑量組。此三組之實驗結果可以觀察是否有劑量關係。每組之實驗動物至少為八隻,必須附動物購入之原始文件以為證明。
功效評估大哉問?政府規範全都錄
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健康食品功效評估方法共有十三項:
- 調節血脂功能評估方法
- 骨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2013 新修訂)
- 免疫調節功能評估方法
- 胃腸功能改善評估方法
- 牙齒保健功能評估方法
- 調節血糖功能評估方法
- 護肝保健功效評估方法(2016 新修訂)
- 抗疲勞功能評估方法
- 延緩衰老保健功效評估方法(2015 年新修訂)
- 促進鐵吸收功能評估方法
- 輔助調節血壓功能評估方法
- 不易形成體脂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 (2013年新修訂)
- 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評估方法
其詳細規定可參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業務專區健康食品 > 安全性及功效性評估方法十三種功效評估方法中已有四種經過修改,在評估方法名稱中稱為功效評估方法,以別於其他九種未經修改之評估方法 (仍稱為功能評估方法)。
- 閱讀完整系列精彩內容,請點擊檔案連結:【ILSI Taiwan 春節特刊】保健食品研發與產業化.pdf
- 本文轉載自《ILSI Taiwan》,原文為〈2019春節特刊《保健食品研發與產業化》 系列之一 :保健食品原料之選擇與功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