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施亭因
諮商心理師,亦有中餐丙級廚師證照。專長為老人心理、生命意義與悲傷失落、敘事治療。認為心理學是過好生活的實用方法,致力於從 日常飲食打造健康身心。經營FB專頁:健康心福廚房
「胃暖了,心就是暖的。」
────《深夜食堂》
過年時候親友團聚,好事一起同樂;但人生難免起伏,面對有人工作不順遂,有人遭受病痛。無法幫忙解決問題,卻又想支持對方的時候,該怎麼辦?
除了學習如何陪伴與傾聽外,食物也是通往心的道路;不知說什麼為他分擔解憂時,不如上道菜吧!就像日本的人氣漫畫《深夜食堂》,看似簡單的菜餚卻能讓肚子和心靈都滿足,客人吃進去食物時,感受到的被理解與被支持便勝過千言萬語。
請人吃東西,能讓彼此心情都變好
「心情不好,來我家吃飯吧!」
這句話不僅是安慰朋友的邀請台詞,實際上真的把朋友餵飽,可以讓他心情也會隨之變好。2014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 Myrte 於《Front Psychol》期刊發表了名為「提供食物具有同理並調節情緒的機制」(EER,empathic emotion regulation)[1] 的文章。他蒐集大量關於提供與接受食物的情緒及人際相關研究,經過歸納分析,最終推論出透過供給食物表達支持,將使提供者與接受者皆得到情緒上正向的影響,且雙方會感受到更加親近。
食物能有效調節內在情緒的原因在於其兼具了生理與心理的特性;説的直白一點,「吃」讓我們能活下去,吃飽、吃爽能讓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獲得滿足。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透過舉辦尾牙、喜酒、歡送、升官等宴席來慰勞、慶祝、告別、獎勵等等,「吃」往往包含著各種象徵的意義在其中。
親朋好友間聊心事不小心聊得勸世或是厭世,在要給個擁抱也尷尬、想單純付出關心卻令人手足無措的時刻,不如就來點食物吧。研究認為提供食物是個無論關係深淺都好入門和適宜的表達方式,且行為背後所傳遞出的內涵相當豐富,包括建立關係、在乎對方的生存、表達支持等。更不用說飲食是人類早在嬰兒時期就拿來認識與探索世界的重要管道之一。
而當我們為對方所說困境感同身受時,雖然會更能懂得他的感覺,但也可能因此讓自己不舒服。尤其是當我們很在乎眼前的人,且相當投入於他所說的故事,很想要幫助他的時候更會如此,這稱為替代性創傷,可以理解為在聽對方故事當下,心也和他同時被揍了幾拳[2]。
Myrte 表示如果這時我們提供食物給對方,讓他心情舒緩些,不用再面對一張苦瓜臉,我們的不舒服也會減少。關於吃東西的力量有多大,下面這個研究甚至提及早期食物記憶會影響成年面對挫折或困境的復原力。
要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就看你小時候吃得如何
von Essen 和 Mårtensson 兩位瑞典大學的環境心理學家 2017 年在《Appetite》期刊發表,青年人在孩童時期與重要他人間食物的相關回憶與情緒,是如何影響他們長大後面對困境的復原力。他們以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為研究基礎,推論嬰兒時期餵養者提供食物的狀態,將建立起人對於這世界、自己及對身邊重要的人之認識與安全感基礎,進而影響其韌性,也就是面對困境的復原力。
研究中訪談 30 位 18-35 歲的青年人關於食物的回憶,接著在所有受訪者中挑選三位完全不同依附類型受訪者的訪談故事,再透過依附理論去深度分析食物身為物質環境中的一部分,在受訪者重要的人生轉捩點前後,與食物之間的關係為何。
受訪者一:用食物為安全感基礎的男大學生 Marcus
他說自己對食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是來自於媽媽,特別是小時候喜歡和媽媽一起烘焙,他們會吃很多湯配麵包。他的外婆是俄羅斯人,每周日晚餐都會煮東歐菜,全家人會坐下來一起吃飯,對 Marcus 來說重要的是相聚時光,食物是其次。另一個食物對人生的重大影響是爸爸因為家中飲食習慣為多脂與多碳水化合物造成疾病,使得 Marcus 決定要成為素食者。
食物成為他生活中的安全感基礎,協助他成長為獨立快樂,與人親近、關照他人的人;而聚餐的飲食習慣與菜餚則像是一座橋樑,連結過去的家庭成為一體到現在生活的共享社區。Marcus 每周手工自製一次湯和麵包與社區夥伴分享,這讓他連結到小時候的安全感與穩定感。
受訪者二:過份專注於食物的 Linn
受訪時 Linn 正在放育嬰假照顧她一歲的兒子。她的生活非常注重健康,幾乎都吃有機食物。她的爸爸有酗酒問題,媽媽陪伴她成長;但媽媽常晚上工作,所以她小時候多半吃通心粉、番茄醬和微波食物。儘管媽媽對吃的知識不多,但是有興趣也願意投入,這也影響 Linn 很願意嘗試不同飲食。她從青少年時期試過數種飲食方式,讓體重大幅下降,但也因為這樣身體出了些問題。離家後,她開始吃早餐,過沒多久又恢復吃披薩等高糖高脂的外食。
直到兒子出生,Linn 決定不能讓糟糕的飲食習慣代代相傳下去。她與食物的關係開始轉變,過程中也經歷過故態復萌,她仍持續努力。現在的她平日吃純天然食物,周末可以吃些高脂但不會像以往那樣超過。她嚴格要求自己,在飲食上費許多心力。
受訪者三:漠視食物的女大學生 Emelie
受訪時 Emelie 剛投入一段新的感情。小學時父母離婚,她常常獨自用餐,高中時開始自己準備餐點,她最常吃無調味的蔬菜和許多甜點,結果讓體重增了一點。於是她變成非常注重吃什麼,尤其在意自己能控制何時該停止吃,這樣的壓力反而造成了飲食失調,最後她成為嚴格素食者。
現在她和男友同住,由於男友很享受烹飪且愛吃肉,為了與男友融洽相處,讓過去只把吃東西視為生存必須 Emelie,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調適自己與食物的關係讓其更為放鬆與彈性。將好好烹調食物、與人一起用餐的新習慣與舊有慣性做統整,甚至也逐漸接受用餐也是社會互動的一種。
上面三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原本只是外在物質的食物,因為與重要他人連結的回憶,食物轉變為有意義的標的物。
除了能帶給人自我安慰的功能,藉由吃與重要他人有關的正向情緒食物,有助於解決生命發展中的困難以及建立復原力。兒時與食物的關係,是如何在成年後影響著他們,而與食物的正向情緒連結更有助於人們和食物具有穩定的關係。正向童年回憶者會用食物做為增加自己幸福感的策略,食物也可以用來抗衡負面的回憶。
以食物開啟「第二人生」
雖然小時候的飲食經驗會造成影響,不過我們也就這樣平安長大了。如果有好的飲食回憶,那麼恭喜你,可以善加運用這份力量去冒險;如果缺乏這部分的回憶,von Essen 和 Mårtensson 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人生擁有第二次機會去走出新的路。
Marcus 的故事說明小時候與食物的正向關係轉為生活中的內在安全感,當他遇到挑戰時,便可以用烘焙麵包來穩定自己;另外,他可以運用因食物而培養出的照顧特質及人際互動能力認識更多人。Linn 和 Emelie 生命敘說過往與食物疏離的關係,反映來自家庭壓力的創傷。Linn 的第二次機會是她試著打破早期不良飲食模式,為孩子建立較正向的楷模。她對於極端飲食狀態與風險也更有覺知。Emelie 說過去需要過度管制食物,是想把情緒關掉、拒絕自己對食物的需要,才好隔絕羞愧、難過和被拋棄感,過去的她很難相信人和食物。她把握第二次機會去利用穩定的愛情關係來獲得安全感,並在食物世界中開發出更獨立選擇的路徑。
這個研究亦顯示有關食物的經驗中,包含了生活中的新經驗和新認識的人。依附理論主張,養成安全感可以幫助人去反思自己的模式、更清楚自己行動的動機。成年後可以透過轉變生活,培養出復原能力。有些經驗將會是第二次機會去改變路徑,例如開始更健康、更有復原力的關係,將對於未來會更樂觀。擁有小孩或是有新的關係,這些生活事件連結更多正向改變的機會,包括感受同理心、易感動的、有更成熟方法去溝通感受。
善用飲食的魔力吧
人透過每天的飲食建構生命故事,包括飲食內容與用餐氛圍,不同的菜餚有助於增加每天生活的變化,準備食物及上菜則是表達親近的非口語方式[3]。
文章看到這邊,這麼多關於食物的廣大影響力,過年的時候,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安慰人、表達你挺他,不如上道菜吧!如果可以端出一道連結對方內心的溫暖菜色,讓對方儘管心情不好還是可以吃得下食物,更棒的是透過這道菜能夠讓他從中穩定心情、獲得安全感。讓對方目前有些灰暗的生命段落,因為你的菜(還有菜中豐厚的情感)得到喘息和倚靠,說不定可以寫出新的故事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仙丹吃多了也會中毒。食物儘管可以做為支持他人的管道之一,但千萬別當成提供幫忙的唯一方式,這樣反而會削弱人們解決問題的創意,變成只會一千零一種,都靠吃來解決或逃避一切問題,那又過頭囉。
資料來源:
- [1]:Myrte, E. H., Catrin, F., & Carlo, S. (2014). Food for love: the role of food offering in empathic emotion regulation. Front Psychol, 5: 32. doi: 10.3389/fpsyg.2014.00032
- [2]:汪淑媛(2014)替代性創傷是助人工作者不可避免的風險。社區發展季刊,147,136-154。
- [3]:von Essen, E., & Mårtensson, F. (2017). Young adults’ use of emotional food memories to build resilience. Appetite, 112210-218. doi:10.1016/j.appet.2017.01.036
本文為泛科學院「用科普寫作打造個人品牌」學員作品,如果你也想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將知識用大家聽得動、有興趣的方式傳達出去,歡迎一起來跟泛科學總編輯學。報名請洽 #泛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