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3

文字

分享

1
4
3

不要等到貓消失了再來後悔!就從專注、感受當下開始

貓心
・2016/09/29 ・7326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SR值 500 ・六年級

我每天過著平凡的生活,早上起來刷牙、餵貓、騎腳踏車出門送信。這樣看似重複的日子,似乎會這樣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被醫生宣告罹患了絕症,將不久於人世……

「如果讓摯愛消失,就能多活一天,你願意嗎?」惡魔向我開出了這樣的條件。

13923546_1035747269879651_511555325198770643_o
「如果讓摯愛消失,就能多活一天,你願意嗎?」惡魔向我開出了這樣的條件。 圖/《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官方網站

隨著身邊這些看似平凡而不重要的存在,一件件地消失了之後,我才突然發現,原來這些看似必然的存在,原來是這麼地重要而珍貴。

這是電影《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的劇情,但你的生活,也是如此嗎?

你也和我一樣總是忙著計劃未來,匆匆忙忙、忡忡茫茫地朝著心中的目標走著,卻在某個空虛而慌亂的夜裡,突然懷疑起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下去,真的是我想做的嗎?這個繁重而惱人的科系,真的是我想讀的嗎?這樣的人生,我真的、真的,有好好地品味過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又或者,妳也和我一樣呢?總是悼念著過去,看著那些物是人非的景色,懷念那年寒冬中,他輕輕地在妳的肩上,披上了他那渾厚而帶著一絲香氣的大衣;又或是在那一個回不去的夏夜裡,妳們一起在大稻埕河畔,看著轉瞬即逝的煙花呢?

對於我們身旁重要的人們,妳是不是也早已習慣於他們的存在?每天睡前的一句晚安,每天早上的一聲早,好像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例行公事一般;總是要到了那一天,妳突然發現,妳習以為常的他,早已與妳漸行漸遠,留下妳孤獨一人,在原地,望著那飄落的楓,徒然錯愕呢?

我到底是誰?我現在所追求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1
我們,總得錯過了幾場大雨,錯過了幾回青春之後,才會驀然發現,原來那些身旁的人們,是那麼的重要。圖/《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電影預告截圖

「我是誰?」──兩套了解自我的系統

事實上,在我們的大腦之中,原本應該有兩套不同的系統(dual-modes),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self-reference),其中一套系統,連結了我們的過去與未來,心理學家稱之為敘事聚焦系統(narrative focus),另一套系統,則幫助我們專注於此時此刻的感受,心理學家則稱之為經驗聚焦系統(experiential focus)[1]。但是,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只用到了敘事聚焦系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敘事聚焦系統:腦中揮之不去的昨天

敘事聚焦系統,主要由一套稱為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的腦神經系統所構成。這一套網絡,主要包含兩個腦區,一個是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另一個則是後扣帶回皮質(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這兩個腦區之間有著強烈的連結,並且獨立於大腦當中的其他網絡[2]。

這個系統,讓我們成了白日夢冒險王,不斷在大腦中翻騰著許多的畫面與話語[4][5],讓我們難以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不斷地想著許多關於自己、他人的事情[2][3]。每當你想要好好地讀書時,大腦卻一直翻騰著昨天在同學面前出醜的畫面,或是和伴侶吵架時的那些對話,就是因為這一套系統的關係。

默認系統
默認模式網絡:靠近大腦前側的部分為內側前額葉皮質,靠近大腦後側的部分則是後扣帶迴皮質。圖/維基百科

接著,我就來介紹一下默認模式網絡當中的這兩大腦區吧。

內側前額葉皮質:負面思考

先來介紹內側前額葉皮質。這個腦區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將不同時間的自我連結在一起[6],其中包含了自我相關的特質及知識[7-12]、對自我的未來期許[13],以及關於他人的相關知識[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判斷和自我相關的事物之外[16],這個部位和憂鬱症可能也有關係:當內側前額葉皮質的下半部,也就是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過度活化時,便可能和重度憂鬱症有關[17]。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個腦區在整合、處理、評價我們的內外在感受時[18-24],多半會傾向去思考負面的可能性。在一個研究中發現,這塊腦區受損的病患,會無法評估勝率極低的賭局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因而胡亂地下注[25]。而重度憂鬱症患者的這個腦區過度活化,則可能代表著他們過度反芻負面後果,因而不敢輕易做出嘗試(註1)。

除此之外,腹內側前額葉皮質當中的「眼窩扇面(orbital sectors of the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這個區域,和我們的右側島腦(right insula)之間,也有緊密的連結:右側島腦負責接收所有的軀體內訊號[26-29],並將這些訊號傳遞至腹內側前額葉皮質眼窩扇面。

腹內側前額葉皮質眼窩扇面是一個靠近我們眼球部位的腦區,負責整合、回應、評價右側島腦傳遞來的軀體感受訊息。當我們覺得肌肉緊繃、心跳加快、頭昏腦脹、惴慄不安之時,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對勁了?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了?於是我們便開始擔憂著,擔心自己等等上台報告時會語無倫次,擔心自己等等和心儀的異性見面時會表現得不自然,擔心明天的比賽會不會失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網絡,使得我們太容易自動化(註2)地去評價自身的感受、經驗、自我價值,使得我們很難專注在當下。

中縣皮質結構
構成本圖的腦區,是解剖學上所稱的「皮質中縣結構(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而圖中的 VMPFC(腹內側前額葉皮質)、DMPFC(背內側前額葉皮質)合稱 MPFC,也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內側前額葉皮質,而 PCC 則是上文所提到的後扣帶迴皮質,默認模式網絡便是由這三個腦區所構成。 圖片取自此篇腦科學論文

後扣帶回皮質:情節記憶提取

而這一套系統的另一個主要腦區──後扣帶回皮質,則是提取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的腦區[17]。所謂的情節記憶,簡而言之,就是關於我們的生命故事相關的記憶,譬如說「上次我和朋友到花蓮玩是在四月的時候,那一次,我們騎機車上了太魯閣」,就是一個情節記憶。

而由內側前額葉皮質與後扣帶迴皮質所構成的默認模式網絡,可想而知地,就是不斷地提取關於過去的記憶,並且不斷地解讀這些記憶,回憶著我們的過去、建構著自身的未來。自然而然,我們的心思,就很難安靜下來。

然而,讀到了這裡,你或許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系統。但是,若少了這個系統,我們便難以從過去的經驗學習,並且建構我們的未來。只有在這個系統不斷反芻過去、擔憂未來時,才會造成我們的困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_MG_2312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回到當下──經驗聚焦系統

接下來,我要來談談經驗聚焦系統。

第一篇將我們了解自己的方式區分成兩套系統的論文,是由多倫多大學的一批研究團隊發表的,他們透過正念冥想(meditation)訓練的方式,發現我們的大腦中,本來有兩套自我指涉的系統,但是我們大多都只用到了敘事聚焦系統,很少使用經驗聚焦系統[1]。

那麼,經驗聚焦系統在什麼時候會被開啟呢?

透過功能性磁振照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這一批研究者發現,當受試者專注在當下感官經驗時,和使用敘事聚焦系統時相比,他們腦中的背內側前額葉皮質和後扣帶迴皮質活動量會顯著地減少,而這兩個腦區,都屬於默認模式網絡的一部份;相對的,他們腦中的外側前額葉皮質(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lPFC)與後頂葉皮質(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PP)的活動量則顯著地增加了[1](見下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11111
DMPFC:背內側前額葉皮質、PCC:後扣帶迴皮質、LPFC:外側前額葉皮質、PP:後頂葉皮質。

這代表什麼呢?這樣的改變之中,最關鍵的部位在於外側前額葉皮質。這個腦區又可以細分成靠近上半部的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與靠近下半部的腹外側前額葉皮質(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其中,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和監控、覺察當下自我的狀態(self-monitoring、cognitive control)有關[30],可能有助於我們使用非語言(nonlinguistic-based)的方式來覺察當下[31][32],也就是說,這個腦區的活化,和我們可以單純地、不帶描述與批判的去感受當下是有關的。而腹外側前額葉皮質則可能有助於我們增強抑制性控制的能力( augment inhibitory control )[33][34],讓我們不再陷入默認模式網絡之中。

正念冥想與經驗聚焦系統

這一批研究團隊,更進一步地讓受試者接受正念冥想訓練,藉此觀察他們腦部的變化。聽到正念冥想,也許你會想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是「業力引爆」,但是,正念冥想可以是一種完全非宗教性的注意力訓練方式[35],而這樣的注意力訓練,有助於我們專注在當下的自我狀態之上[36][37]。

在這個實驗當中,實驗者採用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療法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所設計的八周課程,訓練受試者專注在當下的自我狀態之上。這八周的課程包含了「將注意力聚焦於呼吸上」、「將注意力聚焦於身體感官之上」、「專注的身體掃描(attentional body scans)」以及一些基礎的「哈達瑜珈(hatha yoga postures)」課程[36]。

卡巴金
本文作者與喬.卡巴金合照。2014年冬,攝於台大心理系北館。

在經過八周的訓練之後,這些受過正念減壓訓練的人,比起那些未受過訓練的人,他們的內側前額葉皮層活動量大大的減少了;除此之外,他們在右側的外側前額葉皮質、右側島腦、右側次級軀體感覺皮質(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II)以及右側下頂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的活動量則大大的增加了(見下圖);有另一篇相似的研究也指出了,正念練習和右側島腦、右側體感覺區、右側下頂葉皮質的皮質增厚有關[3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這些區域活動量的增加,可能代表著這些受試者能將意識聚焦在當下(present-focused awareness)的能力顯著地增加了,因為這些區域和外在感官感受、內在臟器感受,以及全身肢體覺察(overall corporeal awareness)有所關聯。過去的研究也指出了,右側島腦體積與活動量的增加,和覺察內在臟器感受的能力有關[29];而次級軀體感覺皮質則被認為是表徵身體狀態的皮質區域[26][38],反映了身體的感覺[26][27]。這樣的結果,可能代表著我們更能夠用不評價的方式,去看待我們的感受[31][32]。

22222
DMPFC:背內側前額葉皮質、VMPFC:腹內側前額葉皮質、LPFC:外側前額葉皮質、Insula:島腦、IPL:下頂葉、SII:次級軀體感覺皮質。

除此之外,這篇研究也發現[1],在經過了八周的正念冥想訓練之後,這些受試者的腹外側前額葉皮質活動量也增加了,這可能代表著這些人更有能力去抑制大腦朝向默認模式網絡漫遊的趨勢[33][34];另一篇更近期的研究,也指出類似的研究結果[39]:

在長期進行冥想訓練的人身上,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他們冥想時,他們的後扣帶回皮質、背側前扣帶迴皮質(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DACC)以及背外側前額葉皮質之間,出現了緊密的連結;而過去研究指出,背側前扣帶迴皮質與背外側前額葉皮質,都和自我監控與認知控制有關[30][40],而關於後扣帶回皮質的功能,前面已經提過,它和情節記憶的提取有關[15]。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這樣的緊密連結,將使他們更能夠駕馭心中不斷湧出的那些回憶,而不被它們帶著走,從而回到當前的工作上。

另外,這篇研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1]:前面提到了,我們的腹內側前額葉皮質,會對右側島腦傳來的軀體感覺訊號,做出快速而自動化地回應;但在經過八周的訓練之後,右側島腦和腹內側前額葉皮質之間的連結被切斷了,取而代之的是右側島腦與背外側前額葉皮質之間的連結。也就是說,面對身體內的感受,他們不會急著去評價與回應,而是能夠單純地去覺察它、感受它,讓它自然地過去。

_MG_2147
情緒就只是情緒,感受就只是感受,就如同暴風雨一般,它們會來,也會去,在離去了之後,又是雨過天晴。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專注,帶來心幸福

前面曾經提到,內側前額葉皮質過度活化可能和急性重度憂鬱症有關[17],當我們的敘事聚焦系統過於活化時,會增加得到情緒與焦慮障礙相關精神疾病的可能性[41]。而當我們能夠專注於當下,不再被過去和未來綁架時,我們便能夠不再焦慮未來與反芻過去,能夠看到更多、更廣的可能性,從而做出更多的選擇,而不再照著原有的生命腳本活著(註3)。

而你有多久,不曾活在當下了呢?和朋友出去玩總是滑著手機,或是想著明天要做什麼?還是你總擔憂著還沒有完成的任務,而沒能好好地專注而真誠地和朋友聊天呢?是否得等到有一天,他們從我們的生命裡消失之後,才開始後悔沒有好好珍惜他們呢?

你還記得嗎?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曾經經歷過許多痛苦吧!總有時候想著乾脆放棄算了,總有時候希望今晚闔上眼就不要再醒來了。但是,我們的身旁,總是會有一些人,在我們痛苦的時候陪伴我們、安慰我們,在我們快樂的時候,與我們真摯地分享喜悅。你還記得嗎?在那些困境當中,是誰陪伴著你走過來的?你還記得嗎?在上一次你感受到喜悅時,你最想分享給誰聽呢?

試著好好感謝所有身旁為我們付出的人們吧。

活在當下,帶給我們幸福、快樂[42-45],而感恩,使我們喜悅、富足[46]。。

13882224_1035747333212978_4208318677557070365_n
在你出生的那一天,你父親對著你說「謝謝」,謝謝你來到了這世界上。圖/《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官方網站

人生啊,近看像一場悲劇,遠看到像一場喜劇。也許,用謝謝開始的人生,也能夠用謝謝結束,那麼,這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如果你的生命將在今天畫下句點,你,最想跟誰道別?

 

書籍推薦

關於正念冥想的書,我推薦《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網路上亦可找到該書籍之錄音檔,幫助妳練習正念冥想。

如果妳想試試看其他專注於當下的方式,我推薦《從聽故事開始療癒》,這本書提到許多回到當下的方式,有助於妳不再被焦慮綁架。

註解

  1. 在我寫文章的早期,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我們如何評價自己」的文章,而這篇文章當中所談到的自我內言,我想有可能和這個腦區有關,有興趣的可以讀讀那篇文章
  2. 自動化歷程(Automatic Processes),指的是我們大腦已經習慣於自動化地執行、回應某一些事情,因而不太需要經過思考,便能夠很快速地執行某一些事情,例如 NBA 球星在灌籃的時候,他們並不需要特別去思考自己該怎麼起跳、腳步要怎麼踏、要怎麼閃過眼前的防守者,因為這已經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思考與意識即可完成。然而,當我們太自動化地去做某一些事情時,便有可能忽略掉其他的可能性,例如,當一個人被某個心儀的異性、老闆、朋友、老師等拒絕時,便覺得是自己很糟糕,而沒能去看見其他的可能性,例如「其實只是我的特質不適合這份工作」、「其實只是對方還沒有準備好要談戀愛」、「其實只是剛好對方最近很忙,沒時間和我約而已」。相對於自動化歷程的,則是控制化歷程(controlled processing):一件事情在形成自動化歷程之前,會先經歷過控制化歷程,在這個時期,我們得耗費較多的意識去思考我們該如何做,例如一個人在學習如何三步上籃時,一開始可能得先練習一些分解動作,慢慢地才能很順暢地做出三步上籃的動作。關於這兩個歷程的介紹,可以參考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3. 若你喜歡相關的文章,可以看看海苔熊的這篇:《失戀的第五種可能

參考文獻

  1. Norman A. S. Farb, Zindel V. Segal,Helen Mayberg, Jim Bean, Deborah McKeon, Zainab Fatima, and Adam K. Anderson(2007)Attending to the present: 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veals distinct neural modes of self-reference.SCAN(2007)2,313–322.
  2. Buckner, R. L.; Andrews-Hanna, J. R.; Schacter, D. L. (2008). “The Brain’s Default Network: Anatomy, Function, and Relevance to Diseas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 (1): 1–38.
  3. Lieberman, Matthew (2 September 2016).Social. Broadway Books.
  4. McGuire, P.K., Paulesu, E., Frackowiak, R.S., Frith, C.D. (1996). Brain activity during stimulus independent thought. Neuroreport, 7, 2095–9.
  5. Teasdale, J.D., Dritschel, B.H., Taylor, M.J., Proctor, L., Lloyd, C.A., Nimmo-Smith, I., Baddeley, A.D. (1995). Stimulus-independent thought depends on central executive resources. Memory and Cognition, 23, 551–9.
  6. Gallagher, S. (2004).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ve science. Trends in Cogntive Science, 4, 14 –21.
  7. Craik, F.I.M., Moroz, T.M., Moscovitch, M., Stuss, D.T., Winocur, G., Tulving, E., et al. (1999). In search of the self: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7 –35.
  8. Kelley, W.M., Macrae, C.N., Wyland, C.L., Caglar, S., Inati, S., Heatherton, T.F. (2002). Finding the self?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4, 785–94.
  9. Fossati, P., Hevenor, S.J., Graham, S.J., Grady, C., Keightley, M.L., Craik, F., et al. (2003). In search of the emotional self: an fMRI study u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word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 1938–45.
  10. Macrae, C.N., Moran, J.M., Heatherton, T.F., Banfield, J.F., Kelley, W.M. (2004). Medial prefrontal activity predicts memory for self. Cerebral Cortex, 14, 647–54.
  11. Lieberman, M.D., Jarcho, J.M., Satpute, A.B. (2004). Evidence-based and intuition-based self-knowledge: an fMRI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421–35.
  12. Ochsner, K.N., Beer, J.S., Robertson, E.R., Cooper, J.C., Gabrieli, J.D., Kihlstrom, J.F., et al. (2005).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direct and reflected self-knowledge. Neuroimage, 28, 797–814.
  13. Johnson, M.K., Raye, C.L., Mitchell, K.J., Touryan, S.R., Greene, E.J., Nolen-Hoeksema, S. (2006). Dissociating medial frontal and posterior cingulate activity during self-reflect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 56 –64.
  14. Mitchell, J.P., Macrae, C.N., Banaji, M.R. (2006). 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Neuron, 50, 655–63.
  15. Nielsen FA1, Balslev D, Hansen LK.(2005)Mining the posterior cingulate: segregation between memory and pain components.Neuroimage.27(3):520-32.
  16. Phan, K.L., Taylor, S.F., Welsh, R.C., Ho, S.H., Britton, J.C., Liberzon, I. (2004). Neural correlates of individual ratings of emotional salience: a trial-related fMRI study. Neuroimage, 21, 768–80.
  17. Ayna Baladi Nejad1,2*, Philippe Fossati2,3 and Cédric Lemogne(2013)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rumination, and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in major depression.Front. Hum. Neurosci., 10
  18. O’Doherty, J., Kringelbach, M.L., Rolls, E.T., Hornak, J., Andrews, C. (2001). Abstract reward and punis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the human orbitofrontal cortex. Nature Neuroscience, 4, 95 –102.
  19. Anderson, A.K., Christoff, K., Stappen, I., Panitz, D., Ghahremani, D.G., Glover, G., Gabrieli, J.D., Sobel, N. (2003). Dissociated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intensity and valence in human olfac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6, 196–202.
  20. Cunningham, W.A., Raye, C.L., Johnson, M.K. (2004). Implicit and explicit evaluation: fMRI correlates of valence, emotional intensity, and control in the processing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6, 1717–29.
  21. Rolls, E.T. (2000). On the brain and emo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3, 219-28.
  22. Barbas, H. (2000). Connections underlying the synthesis of cognition, memory, and emotion in primate prefrontal cortices.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52, 319–30.
  23. Carmichael, S.T., Price, J.L. (1996). Connectional networks within the orbital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of macaque monkey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371, 179–207.
  24. Ochsner, K.N., Gross, J.J. (2005). The cognitive control of emo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 242–50.
  25. NS Lawrence, F Jollant, O O’Daly, F Zelaya, ML Phillips(2009)Distinct roles of prefrontal cortical subregions in the Iowa Gambling Task.Cerebral Cortex 19 (5), 1134-1143.
  26. Damasio, A.R. (1999).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USA: Harcourt Trade Publishers.
  27. Adolphs, R. (2002). Neural systems for recognizing emotion.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2, 169–77.
  28. Craig, A.D. (2004). Human feelings: why are some more aware than others? Trends in Cogntive Science, 8, 239–41.
  29. Critchley, H.D., Wiens, S., Rotshtein, P., Ohman, A., Dolan, R.J. (2004).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Nature Neuroscience, 7, 189–95.
  30. ToddA.Hare, ColinF.Camerer, AntonioRangel(2009).Self-Control in Decision-Making Involves Modulation of the vmPFC Valuation System.
  31. Miller, E.K., Cohen, J.D. (2001).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prefrontal cortex func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4, 167–202.
  32. Gray, J.R., Braver, T.S., Raichle, M.E. (2002). Integration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9, 4115–20.
  33. Bunge, S.A., Ochsner, K.N., Desmond, J.E., Glover, G.H., Gabrieli, J.D. (2001). Prefrontal regions involved in keeping information in and out of mind. Brain, 124, 2074–86.
  34. Gusnard, D.A., Akbudak, E., Shulman, G.L., Raichle, M.E. (2001).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self-referential mental activity: relation to a default mode of brain function.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8, 4259–64.
  35. 馬克.威廉斯、丹尼.潘曼(2012)。正念──八周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吳茵茵,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出版於2011年)
  36. Kabat-Zinn, J. (1982). An outpatient program in behavioral medicine for chronic pain patient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4, 33 –47
  37. Segal, Z.V., Williams, J.M.G., Teasdale, J.D. (2002).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relapse.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38. Lazar, S.W., Kerr, C.E., Wasserman, R.H., Gray, J.R., Greve, D.N., Treadway, M.T., et al. (2005). Meditation exper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rtical thickness. Neuroreport, 16, 1893–7
  39. Judson A. Brewer, Patrick D. Worhunsky, Jeremy R. Gray, Yi-Yuan Tang, Jochen Weber, and Hedy Kober(2011).Meditation exper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default mode network activity and connectivity.
  40. van Veen V, Cohen JD, Botvinick MM, Stenger VA, Carter CS.(2001)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levels of processing.Neuroimage. 2001 Dec;14(6):1302-8.
  41. Segal, Z.V., Kennedy, S., Gemar, M., Hood, K., Pedersen, R., Buis, T. (2006). Cognitive reactivity to sad mood provocation and the prediction of depressive relaps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3, 749–55.
  42. Davidson, R.J. (2004). Well-being and affective style: neural substrates and biobehavioural correlat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359, 1395–411.
  43. Ivanowski, B. & Malhi, G. S. (2007), ‘The psychological and neuro- physiological concomitants of mindfulness forms of meditation’, Acta Neuropsychiatrica, 19, pp. 76–91
  44. Shapiro, S. L., Oman, D., Thoresen, C. E., Plante, T. G. & Flinders, T. (2008), ‘Cultivating mindfulness: effects on well-being’,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4(7), pp. 840–62
  45. Shapiro, S. L., Schwartz, G. E. & Bonner, G. (1998), ‘Effect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on medical and pre- medical student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1, pp. 581–99.
  46. 討論可參照McCullough, M. E., Tsang, J. A., & Emmons, R. A. (2004). Gratitude in intermediate affective terrain: Links of grateful mood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emotion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2), 295-30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4
5

文字

分享

0
4
5
要如何才能好好的拒絕?拒絕的關鍵技巧——《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
大好書屋_96
・2023/01/11 ・294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拒絕是一門學問

就算是勇於開口拒絕的人,事後也難以立刻釋懷,情感一定會產生波動。否則的話,前文提到在圖書館藏書上塗鴉的實驗,這種不合理的請求又怎會有那麼多人答應?

假如希望自己在拒絕他人時能稍微輕鬆一點,那麼建議你先審視一下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或者基於何種需求和恐懼,特別難以開口向他人推辭。

是不是為了逃避恐懼、滿足欲望,所以選擇「答應他人請求」這種最簡單的途徑?又或是你現在就在後悔、不滿的泥淖中苦苦掙扎呢?


就算是勇於開口拒絕的人,拒絕他人後也難以立刻釋懷。圖/pexels

拒絕的關鍵技巧

即使掌握了個人因素,一時之間也很難改變。如果你屬於這種類型,不妨謹記接下來的幾項關鍵技巧,然後加以練習、活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拒絕的時候,務必要把結論放在前面,明確地表達回絕之意」,例如收到不想答應的委託時,一開始就要把話說清楚。若對方追問理由,只要簡單扼要地說明即可,接著再傳達出自己沒能應允的遺憾。

拒絕時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讓對方持續抱有希望。如果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包裝,反而讓對方心懷期待,不如明確地拒絕提案,讓對方能盡快尋找其他對策。這種方式,或許才是真正的體貼。

不僅僅是工作,在人際關係方面,假如知道某人對自己懷有好感,但自己無意讓關係進一步發展時,最好能明確表達拒絕之意。

明確地拒絕提案,讓對方能盡快尋找其他對策;這種方式,或許才是真正的體貼。圖/pexels

一拖再拖、坐等對方自己摸摸鼻子放棄的心態,很可能是因為不想讓自己變成壞人,或者是打算把對方當成備胎。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回絕,就試著把立場互換,思考一下自己會希望對方怎麼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如我是他的話,會想要被「凌遲」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碰到難以推辭的狀況時,不妨試試看「換位思考」,如此一來,或許更能理解自己的拒絕不是壞事,反倒是得以顧全雙方的舉動。

拒絕他人時,經常會擔心對方會不會覺得我很無情、彼此的關係會不會因此決裂,或者對方是否會認為我能力不足。整體而言,對方很少會產生我們預想的負面感受。

當然,有時就算我們考慮到各種情況,鄭重地予以拒絕,但對方還是會失望,甚至顯露出不友善的態度。這種時候,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對方的行為、反應與我無關,我們無法連他人的情緒都一併扛起。

把拒絕變成選擇,嘗試轉換觀點

實在難以開口表達拒絕之意時,觀察自己內心的思維模式,才是最接近問題核心的解決方法吧?為了減輕回絕、推卻時的負擔感,建議轉換一下自己對「拒絕」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減輕回絕、推卻時的負擔感,建議轉換一下自己對「拒絕」的觀點。圖/pexels

第一,不是無法拒絕他人,而是自己難以放下心中渴望的事物。

仔細回想一下前文提到的原因,會發現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其實裡頭都藏著自己的渴望:希望被當成好人、想要獲得認可與關愛、不想讓對方受傷,或者想為他人提供協助等。

追根究柢,之所以無法拒絕他人,是因為自己內心渴求的事物,與是否答應對方的要求息息相關。

最近,萬能博士接到非常吸引人的合作提案,雖然超過她的能力範圍,卻很難開口拒絕對方。在仔細想過一遍之後,才發現裡面藏有萬能博士的個人欲望——因為提案十分有趣,所以內心不想放棄。

於是,她領悟到了自己並非不懂得拒絕,而是根本放不下透過該合作案可能獲得的利益。假如能釐清自己足以承擔的範圍和渴望的事物,並且權衡其中的利弊,或許就能更明確地表達拒絕之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把拒絕變成選擇,嘗試轉換觀點。

難以拒絕的時候,就是關係到個人渴望的時刻。如果能清楚分辨自己的需求,拒絕就不再只是從「應允」或「推卻」之間二選一,而是站在滿足個人渴望的角度去做判斷。

如此一來,「我」就會成為選擇的主體,責怪他人或推卸責任等情況也會跟著減少。

拒絕與控制的實驗

讓我們來看一個與「拒絕用語」和「控制感」有關的有趣實驗吧!

根據喬治亞大學凡妮莎.帕特里克(Vanessa M. Patrick)教授與同事進行的實驗,在表達拒絕時,「我不要」(I don’t)和「我不能」(I can’t)這兩句用語,會在行為上顯現出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人員提供垃圾食物給有減重計畫的實驗參加者,並且讓其中一組在拒絕時說「我不吃」,而另一組則是回答「我不能吃」,接著在實驗過程裡反覆地練習。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讓每位受試者自行挑選一樣小點心做為謝禮:其中一個籃子,裝的是高卡路里的巧克力棒,另外一個籃子,則裝有健康的穀物棒。

研究結果顯示,回答「我不吃」的組別,選擇穀物棒的比率明顯較高;而強調「我不能吃」的組別,選擇高卡路里巧克力棒的比率,幾乎比另一組高出兩倍。

換句話說,「我不要」這句話充滿了自我控制感,但「我不能」這句話,卻讓人有種受到外部因素影響的感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是選擇不同的拒絕用語,實驗結果卻令人驚訝。

反覆表示「我不要」後,感覺自我控制和權限都獲得強化,最後在不知不覺間,做出更多與個人目標一致的行為。

相反的,一再強調「我不能」,就會更切身體會到無力感,在真的被賦予選擇權時,反而失去了自制能力,最終做出與個人目標不符的舉動。

當我們表示拒絕時,如果說「抱歉,我做不到」,就會覺得是外部壓力或因素導致自己無能為力,因此,開口「拒絕」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讓人下意識想要逃避。

反之,如果說「抱歉,我沒有意願」,就會有一種操之在我的感覺,回應時也較能理直氣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之,如果說「抱歉,我沒有意願」,就會有一種操之在我的感覺,回應時也較能理直氣壯。圖/pexels

關鍵就在於看待「拒絕」一事的角度。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有點困難,我沒辦法。」但重要的是,不要認為自己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拒絕對方,而是手中握有控制權,幾經考慮後才予以回絕。

如此一來,開口拒絕他人時,才會變得更加輕鬆、容易。此外,在那之後的行動與責任,也會回歸到自己身上,不至於陷入怨天尤人或自我譴責的地步。

——本文摘自《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心理諮商專家精選最有感15個議題,克服拖延症、完美主義、自卑、過度擔憂的日常練習》,2022 年 11 月,大好書屋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好書屋_96
7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大好」是一種期許,期盼生活中有更多美好。「大好」也是一種力量,讓我們相信閱讀可以帶來改變。「大好書屋」四個字搭起了一個家,期盼這份溫暖的力量能持續傳遞下去。大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