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鯨」天發現!台灣鯨魚化石的離奇挖掘與神秘失竊——《好久・不見》

麥田出版_96
・2024/10/31 ・280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型古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工作在台灣會如此被忽略,可以歸咎的原因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涵蓋,大概需要縝密的爬梳台灣整體歷史發展、國家政策、人民思維等眾多不同面向才可能會有較清楚的脈絡可循。

但簡略來說,光是台灣面積不大,再加上歐美等地區的古生物學家已經在世界各地許多地區耕耘了百年以上的時光,其迷人、常常令人難以理解的古生物形態、有點加油添醋的遠古故事,陸陸續續輸入到台灣,似乎讓台灣的人們覺得古生物研究就是、該是在那國外廣大且杳無人煙的地區所產出,有著浪漫風情的遠古憧憬—而台灣這塊土地似乎就是古生物的絕緣體。

出乎絕大多數人想像之外,埋藏、沉睡在我們腳底下的遠古生物,如果我們願意投入心思、資源去挖掘、研究,大概就會像不少人夢想著何時我們可以在腳底下挖出幾個油井一樣,發展出有著極高經濟價值的「黑金」產業,鈔票似乎就會源源不絕的流出來—古生物研究所能引起的古生物經濟學,不只能豐富我們社會的教育思維、娛樂面向,那背後的經濟產值真的也能達到無法計算的天文數字—還是再次想想《侏羅紀公園》的影響力。

古生物研究不僅具教育和娛樂價值,更蘊藏無限經濟潛力。圖/envato

迷人的是,台灣鯨魚的發現還真的就是台灣早期試著要開發地底下的黑金產業所意外發現的化石!社會中不同產業的連結,常常都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關係—像是台灣很發達的漁業就不小心從海底「撈」到了能串連起南、北半球的露脊鯨(第一話),或是母子情深的灰鯨繁殖地(第五話),而這台灣鯨魚有機會冒出頭來,其實是由另一個在台灣較不為人知的「黑金」產業,也就是在試著探勘我們腳底下的石油時,所不小心「流」了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採礦過程發現大型動物化石,卻被驚險「盜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隔年: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大陸上海所成立的「中國石油」,經歷了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戰爭後,一九四九年隨著國民黨正式搬到了台灣—也很自然的發展起探勘石油的鑽井或採礦等,帶有一定經濟價值相關的工作項目。

中油在一九六○年的十月底開始鑽起位於新竹竹東編號第二十四號的油井,鑽井的同時需要有鑽井液,也就是俗稱的泥漿,所以會在鑽井的鄰近地區尋找適合能製作泥漿的採礦地點。中油剛好在附近找到一九五○年代初期就已經有台灣水泥公司來挖掘、而當時已經被台灣水泥公司所廢棄的地點,要來當成可以製作竹東二十四號井泥漿原料的採礦地。

就在一九六一年的一月下旬,中油才準備好好的重新利用那已經被台灣水泥公司多年拿來製作了大量水泥的地點—也就是開採更多的礦來製作鑽井用的泥漿—沒想到一開始不久,就遇到了會延宕開挖工程進度的發現:不明的大型動物化石!

一開始發現並注意到這些看似不尋常石頭的是張南球,覺得不太對勁後就拿著兩、三塊小石頭去問竹東二十四號井駐地的地質學家:范玉來。范玉來跟著張南球到現場查看,意識到那一塊區域幾乎都散布著類似的碎塊,仔細的看著那斷面後,不只驚覺到這應該是動物的化石,提著木箱子沿途撿起、裝滿了好幾箱後,那可以連結起來的部分、看起來像是肋骨的結構也至少是以公尺為單位來計算的—手中握著的應該是隸屬於好幾公尺起跳的大型動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玉來也沒有遲疑太多,從竹東就帶著滿箱的化石碎骨前往中油位於苗栗的探勘處地質組,給當時主要的地質學家孟昭彜檢視。孟昭彜確認了箱子裡的標本應該是屬於大型的脊椎動物化石沒錯後,既驚訝又興奮,但也清楚認知到自己並不是研究大型脊椎動物化石的專業人員,不只不清楚這到底是隸屬於哪一類生物,對於該如何恰當的進行大規模開挖也感到遲疑。

孟昭彜在地質學界打滾多年,即使研究領域不是專精在古生物學,也大概知道有哪些研究人員對於古生物學有一定的涉獵或興趣。除了找中油內部的同事、專長為「微體古生物研究」的黃敦友之外,也聯絡了像是台灣大學的馬廷英、林朝棨和師範大學的戈定邦等人,一起來討論該如何進行下一步。

張南球發現異常石塊後,地質學家范玉來確認其為某種「大型動物」化石。圖/envato

不意外的,大家想法很一致,認為這個發現有著重大價值與意義,畢竟台灣本土有如此大型的脊椎動物化石,又有成群學術界裡的研究人員圍繞在一旁,保護著這台灣第一次在原地層中發現如此巨大的脊椎動物化石,可以想像著沉睡百萬年以上的遠古生物就要穿新衣、戴新帽,準備接受研究的洗禮,有著全新的、光鮮亮麗的裝扮來和世人見面了。

迷人的故事似乎總是一波三折—化石在野外被偷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化石失竊之謎:未解的盜墓事件

決定要仔細的將這一個大發現好好挖掘出來,進而提供後續深入的研究工作—中油的成員如范玉來和黃敦友就開始替露出地表的化石骨頭們穿上外套,也就是打上石膏,才能在後續搬運過程中減低對化石本身的撞擊或任何外部碰撞傷害的可能性—但挖掘、包覆的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一九六一年的五月五日星期五早上,范玉來如常回到挖掘現場時,驚覺周遭維護的設備被破壞、好不容易已經小心翼翼挖出土的部分化石標本們也消失了!

過了半個多世紀,這「盜墓」事件的犯人仍是逍遙法外—或許該說是一直以來也沒有人啟動正式追查,到底是誰偷走了當時由孟昭彜、范玉來等中油成員正在挖掘的大型動物化石標本?被盜走的化石至今下落也同樣是沒有任何的消息。

五月四日星期四,范玉來等人仍是在化石四周持續擴大挖掘的範圍、避免破壞到化石的時候,也仔細檢視有沒有更多露出的化石標本—意味著化石大盜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能帶走部分化石。損失雖已無法彌補,但能慶幸的是,除了已經挖掘、裝箱的標本之外,腳底下還可以看得到的表層仍有不少完整的化石骨骼。

經歷了挖掘過程中被盜墓的事件,孟昭彜等人仍是持續、盡可能的將有發現的化石標本從野外裝箱,或打上石膏後帶回實驗室。不只如此,令人興奮的是,一九六一年也有參與挖掘工作的黃敦友,在一九六四年拿到當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經費支持,前往日本東北大學從事微體古生物學的碩士論文研究工作—一九六五年仍在鑽研微體古生物學的領域時,藉由一九六一年所發現的化石,發表、命名了「台灣鯨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好久・不見: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2024 年 9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麥田出版_96
27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台灣有恐龍嗎?化石學家帶你探索島嶼的古老秘密——《好久・不見》
麥田出版_96
・2024/11/02 ・257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化石形成

台灣也有化石嗎?台灣也有恐龍嗎?

世界地圖攤開一看,台灣陸地上的面積看來是不大,但其面對的太平洋,不只在我的想像中、在我多年搭著飛機到世界各地檢視相關的標本,試著拼湊出鯨魚們在數千萬年間演化歷程的經驗中,我知道也相信台灣的地底下,必定蘊涵著能跟我們講出帶有全球視野的化石標本。

同時,台灣除了被海洋包圍之外,那平均深度只有六、七十公尺深的台灣海峽,也清楚的意味著,當更新世的冰河時期讓海平面下降幅度來到或超過這個臨界點時,台灣就會成為歐亞大陸最東南邊的一角。

相信在台灣的不少人都常聽過,台灣在冰河時期會和中國大陸連在一起,但我在跟大家解釋這樣的環境變遷與古生物演化時,總是會特別強調我不想泛政治化,但世界地圖清楚的標示出台灣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可以、也該要放在更大的版圖:歐亞大陸的板塊底下來討論,而不是只有限縮在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關係。

畢竟,當我們像是讚嘆著非洲地區的陸生大型哺乳動物,能在以年為單位的時間軸來進行長距離的移動時,基本上是用「萬年」以上的尺度來探討生物演化、移動的古生物學,處於歐亞大陸東岸的台灣上的大型脊椎動物,要橫跨歐亞大陸到西邊、或是反方向的來到台灣,大概都會是稀鬆平常的移動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立起這樣的思維模式後,當然就是需要有最直接的化石證據來驗證這樣的想法,或深入討論其化石標本的背後,隱藏了怎樣的大尺度演化事件。

大型脊椎動物跨越歐亞大陸到台灣,在古生物學的長時尺度下是平常現象。圖/envato

早坂一郎的開創性研究與犀牛化石

二○一八年一月底從日本的筑波搬到台北後,一邊重新改造所接手的退休丘臺生教授的實驗室、一邊開始準備新學期的上課內容;除此之外,很重要、也是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開始到野外和各個單位的收藏庫裡尋找、檢視相關的化石標本,試著解讀其背後所帶有的古生物學、演化學上的意義。

有趣、但不令人意外的是,知道我開始要在台灣從事大型脊椎動物化石研究的人,第一個反應通常都會是:台灣也有化石嗎?台灣也有恐龍嗎?這樣之類的疑問。

要回答台灣有沒有化石紀錄的出現,我在日本的工作經驗,和剛好不小心娶了日本太太,讓我能從搬到日本工作前還不會五十音的狀態,到現在能有一定用日文溝通和閱讀日文文獻的基礎能力,幫了很大的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台灣的古生物研究歷史,基本上就是從日治時期展開並奠下根基。也因此,有一定的日文能力和在日本古生物學界中遊走的經驗,確實是對於一些細微的狀況,更能推敲或掌握。

舉例來說,我目前所服務的台灣大學於一九二八年創立時的前身:日治時期的台北帝國大學,一開始創校時就加入的早坂一郎教授,可以說就是在研究台灣大型脊椎動物化石的先驅,也就不意外為什麼一九八四年在台灣所發現、並被命名為一個新亞種的犀牛化石,會以早坂為名(犀牛的故事書寫在第四話)。

延伸閱讀:從放牛學生到震驚世界:左鎮犀牛化石背後的傳奇——《好久・不見》

台灣有化石的出沒,對生物多樣性、生命演化等議題有些敏感度的人來說,大概不會太意外。但台灣有沒有令許多人為之瘋狂的恐龍,聽起來就是一個棘手許多的疑問。

或許出乎大多數人的意外,台灣不只有貨真價實的恐龍,還有台灣才有的特有種恐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九九三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可以說是徹底的激發了全世界對於恐龍的狂熱與追逐。即使到了二○二四年的今天,恐龍的形象,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似乎就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全部了。

《侏羅紀公園》激發全球恐龍熱潮,至今在大眾心中恐龍仍象徵著古生物學。圖/wikimedia

但恐龍有如此的代表性,可不是只有形象般的讓人摸不著邊際,而是有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用一生的精力,和政府、私人所挹注的大量資源,來試著一點一滴揭開恐龍那引人入勝的演化歷程。

舉一個比較可以讓大多數人理解到我們對於恐龍知識是如何持續的累積、建構起來的例子:我正在書寫這段文字的當下是二○二○年的五月中旬,這年從一月一日到這個時間點,已經有二十種,先前完全未知、生存於中生代的恐龍們被古生物學家發現,並且正式的命名為新物種、發表在國際間相關的古生物學研究期刊中—平均不到一個禮拜,全世界就又會多了一種中生代的恐龍在我們的知識體系中!

台灣的鳥類恐龍故事:恐龍演化新視角

藉由這樣的研究能量,我們現在不只清楚的知道所有現生鳥類都是貨真價實的恐龍,連我上課在談論恐龍演化所使用的教科書,所提到恐龍定義裡的其中一個主角,即有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見到面的麻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恐龍包含了滅絕的三角龍和現生的麻雀最近的共同祖先,以及從這共同祖先開始的所有後代,都是恐龍。沒有被包含在三角龍和麻雀最近的共同祖先裡的後代,都不是恐龍。

大部分隨口問我台灣到底有沒有恐龍的人,我基本上都很難有足夠的時間用上述簡短的內容來說明,因為可以感覺得出來,大部分的人,真的都只是隨口問問,大概也沒有打算真的想要了解恐龍、或是古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背後又有什麼重要的意涵。所以我一般都只會簡短的回應著像是,台灣當然有恐龍,因為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不只如此,我們每天也都在吃著貨真價實的恐龍肉!

——本文摘自《好久・不見: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2024 年 9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麥田出版_96
27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放牛學生到震驚世界:左鎮犀牛化石背後的傳奇——《好久・不見》
麥田出版_96
・2024/10/29 ・351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哇,這是中國犀牛早坂亞種被命名時的原始標本之一!不只如此,這大概是最沒有機會重新被發現的那一個化石標本!」

還清楚記得這是二○二○年五月十四日那天大約下午三點出頭左右的時刻,在我自己內心的大聲吶喊。經由台南市左鎮化石園區郭秋妙的協助,讓我有機會進去臨時收藏庫中尋找、檢視該化石園區所典藏的標本們。確認此標本的那一瞬間—超希望這個發現可以立即說給全世界的人知道。

我一個人躲在化石園區的收藏庫中,目不轉睛盯著這一個當我開始準備重整這曾經轟動一時、但卻似乎有點落寞的「犀望」計畫前,認為最不可能找到的原始標本—因為這件化石是一九八四年被正式發表時,唯一一件收藏在私人手中的化石標本。

我腦海中的思緒將時間拉回到將近半個世紀前的一九七一年。

早坂犀骨架,目前展於臺南左鎮化石園區。 圖/wikimedia

早坂一郎與「化石爺爺」陳春木

當時的一個中學生「陳世卿」和其小學生的胞弟「陳世明」正在放牛吃草、走到台南左鎮地區的三重溪旁休息時,隨意的往地上一看,竟然發現了一整排牙齒!不用擔心,不是有人被毀屍滅跡、埋在土裡後,不小心露出來的牙齒,而是光是一個牙齒就已經大到很難塞進我們人類口中的一整排犀牛牙齒—不過,要能更清楚的理解整個故事全貌,我們要再走回更早一點的時間點,也就是台灣的日治時期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之前,如果是照著書中章節安排一路閱讀下來的讀者,大概會想起上一話台灣鯨魚的挖掘故事是在更早、十年前的一九六一年,而且是由可以算是研究人員所發現的化石標本,到頭來不只流落各地,並且大部分的原始化石可能已經遺失,甚至在這超過半個世紀以來,幾乎沒有被重視過—至少和我們在這一話想要談論的、在台南所發現的犀牛物種一相比,用恐龍的知名度來類比的話,台南的犀牛大概就好像是在美國所發現的暴龍(幾乎達到了無人不知的境界),但新竹的台灣鯨魚或許就像是一開始在英國出土的巨龍(Megalosaurus,或是也常被翻譯為「斑龍」。在國外算是滿知名的,但在台灣大概知道的人不多?或至少不像暴龍如此深入人心)。

台南所發現的犀牛化石知名度和暴龍當然是天差地遠,但如果翻開一九七○年代初期的報章雜誌,其實有著為數不少的報導大肆宣傳由陳世卿、陳世明兄弟在無意中所遇見、沉睡在我們腳底下,數十萬年前曾經漫步在現今為台南左鎮地區的野生犀牛。

不過,更有趣的是,不只在幾乎半個世紀前一開始發現時吸引了媒體注意,即使到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這段約莫二十年左右的時光,三不五時都還是會看到由私人、或甚至是台南地方政府發出的宣傳口號:「早坂犀牛回娘家」—意味當時所發現,從而進一步挖掘出來、完整度也不低的犀牛化石不在台南,而是流落他鄉?

以地質年代、沉積環境等因素來考量,台灣從北到南都有機會、而且也確實陸陸續續有了不少大型古生物的發現。雖然深入的研究工作仍是相對缺乏,換個角度來思考,也就是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來發揮。而從行政上的縣市劃分來看,台南或許可以說是目前少數、或甚至是唯一會在意當地所發現的化石紀錄—從台南市政府會發出新聞稿來呼籲讓半個世紀前所發現的犀牛化石回娘家,我想就是一個滿明顯的佐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的換句話說,那為什麼一開始在台南所發現、也轟動一時的犀牛會搞到「離家出走」,也長期以來讓人不知道其歸屬呢?讓我們試著來一一釐清那歷史脈絡和發展歷程。

失而復得:原始犀牛化石的重現之路

大型古生物在台灣正式開啟了系統性的研究,也與台灣近代發展相似,都和號稱為「古都」的台南有著密切的關係—只是我們古生物們的年代,要推回到還沒有現代人的數十萬到百萬年以上的時間尺度—所以應該可以說是「超級古都」?

台北帝國大學(現今台灣大學)創校的一九二八年,就有研究範圍也涵蓋了大型古生物、任職於理農學部的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日本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的明治維新,打著所謂脫亞入歐的口號,就一點一滴的吸收了歐美各國精華—科學研究的精神、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和價值。我想,那就是很重要的關鍵之一,而這其中,日本也就發展出了近代、有系統性的古生物學研究工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早坂一郎來到台灣、擔任台北帝國大學教授,也當然很自然的開始探索台灣所蘊涵的「古」生物多樣性。而故事陳述的力量和重要性,可以完全改變我們如何理解其發展的軌跡—早坂一郎在台南左鎮尋找化石、探索古生物的歷史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例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坂一郎,日本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 圖/wikimedia

早坂一郎在一九三一年來到台南左鎮的菜寮,沿著當地的溪流:菜寮溪探勘地質和尋找古生物的蹤跡—發現了三、四個鹿角的化石。不完整的幾件鹿角化石,聽起來似乎很難特別令人興奮、保存狀態也不怎麼起眼,但早坂一郎心裡清楚的知道,光是這樣簡單、輕鬆的在溪邊「散個步」,就能有幾件化石的收穫,意味著這地區蘊藏著相當程度、豐富化石的可能性!

繞了菜寮溪一圈、回到菜寮的保甲事務所,早坂一郎知道自己不可能長時間待在這邊採集化石,畢竟主要的工作場所是在「百」里迢迢的台北帝國大學,交通方式又沒有像我們現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如此便利,所以就請當時職位為保甲書記的陳春木,在菜寮溪流域這附近一帶行走時,留意並收集這一些看起來像石頭,但有著生物形態、構造的化石;如果有任何可疑的發現,都可以轉交給當時左鎮公學校(現今的小學)的瀨戶口盛重,再郵寄到台北給早坂一郎進行後續的確認和深入研究工作。

陳春木從三○年代初期有早坂一郎引領的契機下,可以說是一路直到二十一世紀、過世前的二○○二年(一九一○年出生,享壽九十二歲),都持續投入台南左鎮地區的化石採集和推廣,也因此在當地被譽為「化石爺爺」。

陳春木長期以來一點一滴累積成果,讓台南左鎮一帶的化石資源有機會轉換為後續深入的古生物研究,在貢獻度上確實是其他人難以媲美—但所謂的萬事起頭難,如果將故事的開頭換個說法,讓陳春木從原先是被早坂一郎交託來尋找化石,轉變為陳春木先找到不明的化石標本,然後請左鎮公學校的瀨戶口盛重寄給早坂一郎,才引起早坂一郎對於台南左鎮地區化石的注意和後續研究工作—就不免有喧賓奪主的意味在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九○年代初期,也大約就是陳春木已經高齡八十歲出頭,在台南左鎮「化石爺爺」的身分和地位,可以說是相當穩固、無法撼動。也就不訝異會有記者來採訪陳春木之後,將其故事偷天換日似的更改成像是:回到三○年代初的日治時期,陳春木在菜寮溪流域一帶發現不明「石頭」,經由瀨戶口盛重寄給台北帝國大學的早坂一郎後,才引起早坂一郎的興趣和後續台南左鎮地區的古生物研究—陳春木不只從配角的身分晉升為主角,還帶了點陳春木化身為台南、甚至是台灣古生物發展先知的意味。

台南左鎮的「化石爺爺」陳春木。 圖/wikimedia

從左鎮犀牛看未來

歷史的陳述或解讀,也就好像早坂一郎和陳春木在台南尋找化石的合作關係,如果有心人士刻意的加油添醋,或是稍微在一些小細節上動了點手腳—畢竟大多數人很難有心思去了解、細讀那背後的第一手確切資訊—很有可能就會完全更改了我們的世界觀,也因此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規畫未來的發展。

和從事研究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持續、深入的探索未知時,常常會有顛覆先前認知的發現,就好像我們前面所提到,許多人在心理層面仍是難以接受的—恐龍並沒有滅絕,我們每天都還在看著恐龍飛、吃著恐龍肉,不只如此,台灣也有許多特有種恐龍—拿出自己錢包裡的千元大鈔就能看到台灣特有恐龍之一:台灣帝雉。換句話說,台灣能發展出恐龍演化相關研究的空間還大得很,研究恐龍並不是只有國外的專利。

——本文摘自《好久・不見: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2024 年 9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麥田出版_96
27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1

4
2

文字

分享

1
4
2
來自恆春的意外「鯨」喜,科博館臺灣鯨魚化石挖掘團隊專訪——《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23/01/14 ・397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採訪編輯/羅億庭|挖不了化石,就寫一寫化石,本刊編輯。
圖/科學月刊

Take Home Message

  • 去年5月,科博館地質學組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與團隊,在恆春的頭溝河谷中發現了一具臺灣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
  • 根據鯨魚的下頜骨化石,團隊推估牠的真實大小約有18公尺長,生存在約10萬年前;從肩胛骨推論牠可能是一隻小的藍鯨,或是青少年時期的大翅鯨。
  • 團隊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參與大型古生物化石開挖,過程中除了需要克服地獄般的天氣,還面臨了瘋狂進攻的蚊子、暴雨淹水等考驗,但也每天都有不同驚喜。
圖/科學月刊

當生物的生命消逝後,牠的遺體、生存痕跡便有可能留存於土地上,經過沉積物的堆積、掩埋與化石化作用(fossilization)成岩後變為化石。化石記載著這片土地曾經的過往,而透過化石也可以使我們對曾經生活於當地的古生物有更多了解。

在地球整整 46 億年的歷史中,臺灣算是很新的一座小島,出現於大約 600 萬年前。但即使是相對於地球歷史來說十分年輕的臺灣,島上的化石依舊不少。也因為臺灣的地形、地質環境特殊,在不同的地層中都分布著許多珍貴的化石,舉凡貝類、海膽、珊瑚、脊椎動物、有孔蟲(Foraminifera)等,都曾有過發現的紀錄。

出土自臺灣的脊椎動物化石中,最有名的大概是 1970 年代在臺南左鎮菜寮溪發現的早坂島犀(Nesorhinus hayasakai);近 20 年來漁民更在澎湖海溝打撈到不少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化石。

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而海洋中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則非鯨魚莫屬;在臺灣這座島嶼上,曾發現過鯨魚化石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科學月刊
圖/科學月刊

為期四個月地獄般的挖掘

去(2022)年 5 月,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稱科博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帶領的團隊,在恆春地頭溝河谷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得極為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在歷經「地獄般」的三個多月後,終於成功將整具化石從地層中挖掘出來。

《科學月刊》這次也特別訪問了楊子睿與幾位這次參與化石挖掘的團隊成員們,聊一聊本次挖掘的過程及當中的辛酸血淚。

最初為什麼知道恆春當地有這具鯨魚化石,並開始挖掘呢?

「這一開始其實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子睿回憶,去年 5 月恰好有一位德國學者來訪臺灣,因此楊子睿帶著他走訪臺灣較知名的幾個化石產地,如臺灣南部的左鎮、恆春等地,採集基本的貝類化石。

在恆春挖掘化石的途中,有一名團隊成員發現地層裡有塊看起來像是鯨魚肋骨的石頭,但大家卻都把它當成地面在踩。後續挖掘時發現這塊一直被當作地面的石頭確實就是鯨魚肋骨,且光是該處就有多達四根,而這條鯨魚肋骨也為本次挖掘揭開了序幕。

前面也提過,這次挖掘的過程如同「地獄」,原因在於挖掘化石的恆春當地幾乎都是崎嶇不平的石灰岩層,若不慎跌倒可是會破皮流血。

圖/科學月刊

除了地形之外,天氣也是造就地獄的其中一個因素。雖然現在時序已進入秋冬,但還記得每年 5~9 月那彷彿想將人就地燒死的艷陽嗎?「整天的氣溫都超過 34℃,河谷中的濕度也幾乎是 100%,即使想流汗也流不出來,」楊子睿說著當時在恆春低海拔森林挖掘的過程,「還會有一大群蚊子瘋狂進攻,防蚊液都要噴好噴滿、像一層膜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過程中經歷了千辛萬苦,團隊仍成功的將這具鯨魚化石挖掘出來,呈現在眾人眼前。

解密臺灣古鯨魚的形態密碼

看見這隻鯨魚巨大的下頜骨,也讓人不禁好奇臺灣以前也曾找到過鯨魚化石嗎?這次的挖掘成果跟先前相比又有什麼不同?

楊子睿解釋,由於臺灣島的地層在形成的過程中容納了不同階段的海岸環境,因此有許多鯨豚在此擱淺後被保留在地層中,形成了化石。過往其實有不少鯨魚化石出土的紀錄,例如在大甲溪曾出現過鯨魚肋骨化石、屏東四溝、臺南左鎮也都有過鯨魚化石出土的記載。

不過先前挖掘到的化石大多只是鯨魚的其中一條肋骨、脊椎骨等,「這是臺灣到目前為止,第一次保存得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楊子睿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且不僅是鯨魚,它也是目前出土最大、最完整的脊椎動物,至於這隻鯨魚之所以能夠用近乎原始的狀態被保留下來,顯示了牠在死後沒多久就迅速被掩埋。楊子睿進一步解釋,臺灣南部的造山速度相當快,當造山時抬升得愈高、雨水就會愈快將泥沙沖出,沖出泥沙後就會以愈快的沉積速率將鯨魚掩埋起來,讓牠形成一具相對完整的化石。

根據其中一根長約 223 公分的鯨魚下頜骨化石,團隊推估這隻鯨魚的真實大小約有 18 公尺長。此外,自由研究者莊智凱分析了地層中的鈣質超微化石(calcareous nannofossil),推測這隻古鯨魚應該生存在約 8 萬 5000 年前的潟湖環境。

由於人類過去幾千、幾百年來的開墾活動,在全新世(Holocene)和更新世(Pleistocene)較新地層附近的化石大部分已被毀滅,所剩無幾。「包含日本、美國發現的近代鯨魚化石都只是碎塊或是其中一部分,從來沒有過這種一整隻被我們挖出來的。」楊子睿說道。

現生已知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是海洋中的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最長的體長紀錄是 29.9 公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我們有辦法辨認出這具化石可能是哪一種鯨魚嗎?楊子睿分享道,要鑑識出一隻鯨魚是哪個物種,最重要的關鍵是透過牠的「耳骨」,但這隻鯨魚化石在找到時耳骨早已風化消失,因此只能靠替代方案——肩胛骨,鑑定這具化石的物種。

目前推論這隻古鯨魚有可能是一隻小的藍鯨,或是青少年時期的大翅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

圖/科學月刊

挖掘過程中的驚喜與驚嚇

這次在臺灣挖掘出鯨魚化石的成果令人驚喜,但是除了前面提過「地獄般的環境」之外,其實挖掘過程中還有相當多不為人知的辛苦。

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團隊成員官鑫伯也分享,他們在挖掘的某幾天就因為當地突然下起了大雨,當下必須先有一部分人將旁邊因挖掘而產生的土堆推開,清出一條河道以避免水淹上來,甚至還利用旁邊現成的木塊做成臨時的河堤阻擋大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某次挖完化石隔天回到挖掘現場時,還看到原先挖掘的地方淹了水,「那時候我超緊張!因為化石好像不要泡到水比較好。」官鑫伯笑著說,而他也只能盡快用桶子與湯匙將水撈出,以防止化石泡在水中而有所損害。

研究助理吳筱柔進一步分享,淹水的那幾天水真的來得又急又快,「團隊成員只能貼著邊邊儘速撤退,想辦法逃出去。」「我那時候壓力真的很大,因為很怕有人會出事,這樣我就會上報紙而不是上《科學月刊》了。」想起當時的情況,楊子睿也心有餘悸的說道。

談到這次的挖掘過程,其實團隊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參與這類大型古生物化石的開挖。

吳筱柔便分享當初開挖時完全看不出自己在挖的是什麼東西,有點像是尋寶的概念,她也說:「每天都有不同的驚喜,因為愈挖就會愈覺得它和自己原先的猜測不太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來自文化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連士賢平時則是比較常接觸現生鯨豚,所以對鯨豚的骨骼位置分布相當熟悉——但在挖掘鯨魚化石時卻完全無法用平常的解剖思維去思考。「骨骼會在土中的哪個位置?會不會因為時間與地質壓力的作用而改變形狀?」連士賢講述著種種需要考慮的事項,這些挖掘、保存、保護等處理化石的方式,都是需要在現場慢慢學習的。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李岱安則認為,整個鯨魚化石挖掘的過程都令她相當印象深刻,因為過往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大的古生物化石出現在眼前。從數十天的挖掘到親眼所見鯨魚骨頭,再將化石成功運出,這一切對她來說都相當震撼。

有待揭曉的鯨魚生態故事

目前團隊已經針對這具鯨魚化石做了初步的研究,得知牠可能的物種、生存的年代,那麼未來還有哪些研究規劃呢?楊子睿說明,目前團隊想知道的是為什麼在恆春地區會有這麼多鯨魚被埋在這裡?牠們被埋在此處的原因又是什麼?對當時的整個古環境、生態系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

「這一切完整的生態故事,都需要進一步討論與了解後才能將它補齊。」楊子睿表示。

這具鯨魚化石現在已經全數被運送回科博館中等待後續的清修,而清修也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目前都還在將一些較大型的化石,如肩胛骨上的石膏拆卸下來,其他比較小塊的碎骨頭就必須花時間、人力慢慢進行清修。

圖/科學月刊
圖/科學月刊
圖/科學月刊

楊子睿更與我們分享,當初來訪臺灣、曾參與過前期挖掘的德國學者表示德國慕尼黑的「人與自然博物館」(Museum of Man and Nature)對這具鯨魚化石相當有興趣,希望能出借展示。

未來挖掘團隊也期望能透過與其他單位的合作,將這隻鯨魚化石完整的展示在國際與臺灣民眾眼前。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3 年 1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7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