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
0

文字

分享

0
26
0

多元價值、社區共好——側寫德州儀器的另一面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0/11/16 ・269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行銷專家常說要建立公司品牌,就是要讓公司感覺起來像人,性格引人注目、討人喜歡、誘人跟隨。企業都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期望策略風行草偃,讓員工歸屬感強、為自己對公司的貢獻而驕傲——但是有待過公司的人都知道,以上這些都是用想的簡單,做起來就難度倍增。

2011 年的一篇應用心理學研究(論文出處)或許指出了明路。三位應用心理學家 Philipp Otto、Nick Chater 還有 Henry Stott 研究發現,我們形容公司的方式,雖然很多樣化,但整理後可歸納為四大面向,分別是誠實(honesty)、聲譽(prestige)、創新(innovation) 與力量(power)。而這四大面向,就是企業讓人感受到的性格。

上述這四個面向能夠完整涵括我們對企業的看法,而且還與經濟面向相呼應。例如當公司規模較大、獲利較高,往往就擁有較佳的聲譽;而公司成長速度越快,就更容易給人創新的感覺,反之亦然。研究者認為這個發現能幫助公司了解他們在大眾心目中的觀感是怎麼來的,並回頭檢視,來引導跟管理組織內外的個人跟團體,形塑組織的文化。

泛科知識今年與全球半導體巨擘德州儀器(TI)合作,透過多次的專訪與活動來了解 TI 如何透過實際行動來引領公司上下邁向願景、實踐價值,特別是在科技業往往較弱的性別平衡、培植女力這方面。在深入了解這家公司之後,我不禁在想,如果 TI 是一個人,那他具有什麼樣的性格?

「WIN」,要就一起贏

首先,你沒看過之前的系列文章,容我再次說明:TI 的女性倡議 Women’s Initiative (WIN) 目標與任務包括增加女性人才的進用管道、提升女性在科技領域的領導角色,並透過各種社區培力與導師制度,讓年輕女性看見自己在科技領域中的職涯機會。

為了「WIN」,TI 知道僅從上而下提供員工福利不足成其事,更要由下而上,成為「學習型組織」。我們採訪過在台灣推動 WIN 計畫的 Jennifer 鄭惠心最年輕業務總監 Shirley 潘先俐測試製造部工程師江雅君 Anna、封裝部製程工程師吳知穎 Ariel 及測試機構工程師張淨涵 Tiffany,更從男性工程師的角度切入,採訪了產品測試部門經理張峯鳴(FM Chang)與女同事共事的感受。透過上述問卷、訪談、活動與回饋,TI 要讓在許多科技公司裡刻意被忽略的性別失衡問題浮上檯面,並將其變成公司的推進力。

日前 TI 為「WIN 計畫」,對內部女性同仁做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發現,超過半數(51.2%)的回答者都認為在職涯中,她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家庭責任與職場工作的平衡」,可以見得女性仍在兩者中摸索著平衡前進。問卷也發現,在這樣以男性為主的環境中工作,女性 TIer 認為最大的挑戰是「溝通模式相異」(佔 33.3%),而此處的溝通模式其實也不僅止於男女之間的差異,更彰顯在跨部門的溝通之中。

TI 2020 舉辦內部女力論壇,希望藉此給同仁更多擁抱挑戰的勇氣

日前透過內部舉辦的 2020 的女力論壇,三位不同部門、不同世代的女性同仁在對談之中分享自己的心法、面對挑戰的解決方式,讓彼此在這些議題上有更多交流,為的就是讓同仁們在未來面對問題時,能真正擁抱挑戰、跨越障礙。

坐而言,也起而行

從 2017 年起,TI 開辦「科技小學堂」,前進校園和慈善機構,將高深科技的知識轉化,帶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今年雖受疫情影響,TI 仍打造一套全新的「半導體 IC 製程」課,前往鄰近的新北市秀朗國小,幫助學生掌握連大多數大人都不太理解的技術,志工老師也在課程最後向小朋友傳達了重要的多元價值—女生也可以當工程師、成為科學家,自在追求喜歡的事物,不應受到性別框架和拘束。

女生也可以當工程師、成為科學家,不應受到性別框架和拘束

由於疫情干擾,原本排定的一些 CIT(社區參與團隊)行動無法開展,TI 還是結合了母親節,展開為期一個月「為孩子而讀 Read for Kids」科普捐書活動,並在接下來的 7 月 9 日、10 日兩天,召集 30 位熱心 TIer 擔任志工,將募集的 1,150 本科普圖書,打包裝箱捐贈給地方小學。

為期兩天的志工活動,總共送出1,150本書至地方的兩所小學

除了因應疫情做出相關的活動調整,本次更透過 Facebook Challenge 讓每位同仁自主傳播、號召參與,進一步擴大公益活動的影響力,希望在這個不太平靜的一年中,仍然能透過捐書、贈書讓孩子們保持對知識的熱情。

台灣德州儀器封裝事業副總經理 Jerry Huang 表示:「持續回饋社會是 TI 的企業價值之一,我時常邀請家人一同參與公司的公益活動,每次的活動都讓家人和孩子收穫滿滿。今年雖然疫情嚴峻,但 TI 對公益的投入並沒有因而中斷,希望這次同仁們募集捐贈的科普讀物,能讓鄰近社區學校的同學們踏入科學的大門,隨時對世界保有滿滿的好奇心。」

透過Facebook Challenge,由同仁自主號召更多人響應公益活動

讓員工與公司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論是女力倡議或是企業社會責任,TI 在過程中都展現其半導體本業的性格。在 TI 全球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 Rich Templeton 在給全體 TIer 的信中,寫道:「我們的核心價值,是持續透過半導體讓電子產品更加普及,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他希望 TI 員工能秉持企業家精神,視公司如同自己的長久事業而努力,在不斷改變的世界裡,努力調整並取得成功,讓 TI 成為每個 TI 人引以為傲的鄰家企業。為達到這樣的願景,執行長 Templeton 定義「誠信可靠、多元包容、持續創新、具競爭力和成果導向」就是 TI 要淬礪篤行的性格。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感覺起來很宿命,其實不然。正如開頭提到的研究指出,因為企業的性格與經營成績有關,所作所為也能改變外界看待企業的方式。TI 執行長 Templeton 認為,「所有的員工、客戶、供應商及社區都有選擇。這些人之所以選擇在 TI 工作、向我們購買商品,或是支持我們,並不只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和技術,更是因為我們的營運符合我們的願景與價值精神。」

在台灣已經 51 歲的德州儀器,在持續變化的環境下,猶如沉水植物般,隨著水位高低而伸展彎曲;對多元人才、性別平衡的重視,就像錯開生長的葉片,能隨著水流擺動,接受來自不同角度的陽光;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跟實踐,則為整個生態系帶來氧氣、營養、與安定——像 TI 這樣的企業,掌握著自己的命運。

本文由德州儀器與泛科知識共同企劃

文章難易度

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不要被人潮推著走」—清大動機系、台大電機所,現為德州儀器技術專家的他想對思索職涯中的學弟妹說……
鄭國威 Portnoy_96
・2020/06/11 ・405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486 ・五年級

張峯鳴 (FM Chang) 一定很想知道,這篇訪問的 ROI (投資報酬率) 好不好?能不能真的幫上學弟妹?

身為跨國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簡稱 TI) 產品測試部門經理,擔任管理職同時又具有 “Technical Ladder” 身份 (也就是德儀認定之技術專家) 的張峯鳴,看起來十分年輕,剛成為新手爸爸的他,研究所畢業後已經在德儀任職近八年,但採訪此刻看起來被認成大學生也不奇怪。在這泛科學一年一度的職涯專題中,我們邀請跟泛科學許多讀者背景相似的他來聊聊自己的求學經歷與職涯探索過程。

從研究所畢業後便加入德州儀器的張峯鳴 (FM Chang) 現為德州儀器 Tech Ladder 技術專家

理科集大成:太空人的夢、會計師的腦、物理人的心

「說來有點好笑,我小時候很想當太空人。」張峯鳴還記得上小學前最初的職涯想像。他說,除了覺得太空人穿著「機械感」十足,很帥以外,印象中小時候常常從電視新聞上注意到跟宇宙天文相關的消息。

「媽媽可能還在幫我擦鼻涕,爸爸看的電視新聞裡大多都是政治人物吵來吵去,但只要有類似哈伯望遠鏡發現了什麼什麼的消息,我就覺得感興趣,認為自己聽得懂。」他說。

到了國中,媽媽送他去參加成功大學的航太營,由航太系學生帶領,接觸各類機械、構造。僅管其他學員年紀比他大,有點邊緣的他還是覺得「超好玩」。他說在營隊裡,能將學校教的牛頓力學實作展現,各種水火箭炫技玩法讓他不亦樂乎,大學生哥哥姊姊們示範的高空落「蛋」,也讓他躍躍欲試。

儘管高中時對天文太空依舊興趣滿滿,他說「可能是 ROI 的概念在我心中萌芽了,就越來越實際了。」他很清楚自己對理工科感興趣,但也納悶:熱門的志願怎麼都沒有航太、天文?他發現相關的知識領域在物理系裡都有,所以升大學填志願時選了多所大學的物理系,最後則在熱門跟理想志願之間折衷,成為清大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的新生。

峯鳴在德州儀器輪調期間,把握機會體驗美國當地風情,增廣見聞。圖為他與同事一起至野外露營過夜。

為何不選出路看似更明確的電機系?其實原本是三類組的他,家裡長輩也曾勸他選醫科,但他很有主見,想把物理學好,他記得高中時心裡想:「難道唸電機未來就是修手機、念機械就是修車嗎?還是不要先決定修什麼好了,先念物理!」

上大學後,張峯鳴視野大開,認識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同學關心的事情不只是學業、還關心環境議題、社會服務等,享受且渴望新刺激的他,便找機會出國交換。到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那段時間,更讓他看到台美兩地學習方式的差異。

「他們看待跟處理事情的方式跟台灣很不一樣。他們很歡迎多元人才,所以入學不難,但淘汰不夠格的人卻毫不手軟。」他表示當時他同時選修開給大一到大四的課程,在大一生比較多的課堂上,不少人有來玩玩的感覺,功課討論起來愛做不做;但到了大四為主的課程就超精實,剩下的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都想在專業領域上有好成績。「感覺他們在大學每一年越來越強。有種修煉的感覺。」

比較之下,他覺得在台灣念大學,最難的是「考進大學」,很多人有上大學之後被當也沒關係的想法。而在美國不管是不是基礎課程,實作都很多。「會讓你每天都很忙,但很有收穫,所以回台灣之後我就選修這樣的課。」

最划算的選擇:如何出國學經驗、練英文、又不花錢?

基於出國交換時的深刻體驗,他本來打算出國讀研究所,也趁機玩一遭,但這想法被自己推翻。他是個在決策前總是會做好一番分析的人,不管是該不該出國讀研究所、或是要不要接受一次採訪。考慮家境與對未來理想人生的想像後,他認為在台灣唸研究所更省時間跟成本,以後想出國玩還有機會。

在台大唸電機研究所時,他參加了校內的就業博覽會,在德州儀器的攤位上,得知這家公司有 New College Graduates 科技菁英培訓計畫,雙眼為之一亮!這是德儀為剛畢業的學士或碩士,或是工作未滿一年的職場新鮮人量身打造的培訓計畫,為期 18-24 個月,涵括七大面向,從產品技術、專案管理、影響力建立、公司文化、處理訂單、報價交貨,到向高階技術主管、各國主管直接學習,並獲得回饋。此外,還能輪調到世界各地,一邊練英文、增加國外經驗,又不花自己的時間跟金錢。這完全擊中了張峯鳴的甜蜜點,於是畢業後就立刻加入德儀。

峯鳴於美國總部晶圓廠輪調時,與同事一同打球運動,透過團體活動積極拓展人脈。

「當然啦,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在乎名實相符的他,雖然受「菁英輪調計畫」吸引加入公司,但也坦言當初蠻不喜歡這計畫的名稱,畢竟當時覺得自己很嫩,不想被戴高帽子,但他後來卻紮實地透過這計畫讓自己成為名實相符的菁英。他每年輪調,接受不同訓練,從測試、品管到美國總部晶圓廠服務,逐步增進對公司與全產業的了解,提高了跨部門合作的能力。2015 年,德儀決定進入高壓電 IC 市場,張峯鳴扛起重任,從無到有,將台灣生產線建立起來,過程中與美國同仁合作開發技術,極為傑出的表現,更讓他受遴選成為公司認可的技術專家 Technical Ladder 一員。

Technical Ladder 直譯為「技術階梯」,其實是德儀為研發人員設計的升遷制度。Technical Ladder 分三層,在不同的層級有不同的競爭。因有比例限制,各廠要派出高手去跟他廠比賽,才能獲得此高榮譽職銜,並獲得薪資加給跟專業認可。「在這裡工作,大家都有企圖心,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領導或都有朝管理職發展的想法,因此可以朝技術專家的方向走,薪資跟職位一樣可以繼續提升,不會因為非管理職就停留在原本的位置。」儘管如此,張峯鳴卻身兼 Technical Ladder 一員與部門經理,可見他自己設定的階梯更具挑戰性。「能力跟國際觀的培養真的很扎實。loading 雖然重,但成就感也很強。」他說。

雖然隨著工作年資增加,大學跟研究所時學的專業技術能用上的頻率越來越少,但科學思維卻潛移默化成他的處事邏輯;他十分感謝大學階段時遇見的清大王訓忠教授,讓他在上工程數學跟流體力學時收穫滿滿,更讓他愛上應用理論解決真實問題。「今天遇到一個問題,我會用流體的特性、機械熱應力的狀況去推測,更快找到解決方向。另外,在管理以及跟同仁相處時,我也常從生物跟生態學思考,如何讓大家能各取所需,讓每個人待在適合的區位,他們也比較有安全感。」他說。

科技一點也不難:在德州儀器,溝通和多元並進

許多人無法跟領域外的人「科普」自己的工作在幹嘛,包括對自己的爸媽。張峯鳴對此倒不覺得難,他說:「德州儀器就是做 IC,做得非常非常小,放在手機裡、車子裡、冷氣裡。像是你手機的放電跟充電就有一個 IC 在控制,電快沒了進入省電模式就要放少一點。」他補充,德儀人有一種共同特質,就是想讓人聽懂生冷的技術,而出現此般特質背後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德儀規模大,座落在很多國家。第二,他認為,則是因為公司積極倡導合作精神,常需要跨部門合作,溝通成日常工作必備,更需要與財務部、採購部門等非科技背景、非技術部門的同事溝通,若「不講人話」絕對走不通。

身為籃球迷的峯鳴,透過對籃球的共同熱愛,與外國好友交流,一同前往籃球殿堂–NBA!

許多公司隨著組織擴大,無可避免地染上大組織病,使得創新點子如死水停滯、溝通上下前後到處卡,德儀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全力倡導分享精神,更希望用組織規模來提高效率。張峯鳴說德儀鼓勵 “Innovate once, Implement everywhere” (一處創新、處處運用):例如在台灣做了嘗試,發現省了成本、增加效率,就要提供方法給其他國家的廠來複製,所以生產端很重視分享知識的方式。此外,「公司內部有論壇,好想法丟出去,就會有人接球。雖然上司在看但不會有壓力,他反而會對你的活躍表現讚譽有加。」

而身為有點典型的理工男,他認為在德儀的女性工程師專業表現不亞於男性,推動團隊往目標前進的能力卻更強,例如當部門間合作比較不順時,女性工程師往往能讓事情破冰。他也發現育嬰留停回來之後的女同事,做事變得更有效率,判斷更準確。「可能是因為家庭讓他們時間控管得更緊。重要的是,其他同事都願意配合。」現實生活中剛成為新手爸爸的他認為:「假若我是新手媽媽,我會繼續工作,至少在德州儀器,大家尊重性別之間的差異,也享受多元帶來的優勢。」

致年輕的自己:多實習,然後不要著急

雖然職涯順利開展,在工作裡獲得高成就感,但如果能夠回到過去,張峯鳴還是有些想修正之處。

他說:「推甄上研究所之後,覺得從小到大一直念書念下來好累,所以那時就保留學籍先當兵,退伍後大腦彷彿掏空,覺得知識好寶貴、很渴望學習。」不過,雖然他對這決定(先去當兵)蠻滿意的,他現在覺得應該要暫停更久一點,先去業界工作個幾年,這樣會更知道自己需要、欠缺什麼,更善加利用研究所的兩年。另外,對做任何事的成本跟效率非常認真看待的他,也強烈建議大學生多到業界實習,他說:「短短兩個月就能夠知道自己以後是不是要花十年在這裡面,非常划算。多去實習,對跨出職場的第一步更有信心。」

從大學時就參與公益活動、注重環保的峯鳴,在 TI 亦一同參與食物銀行,包米送暖。

他代表過公司到大學招募實習生,他認為一來到德儀實習薪資不錯,二來能會接觸到正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由於各部門同時招收,同一批實習生會一起籌辦活動,例如計畫結束後的發表會,彼此會很熟悉,這樣一來能認識很多來自不同領域、但都很有熱情的人才,而且德儀若評估是需要的人才,就會直接發 offer,對公司來說也能降低雇用錯人的成本。「真是蠻超值的。」然而,他也強調來申請實習前,要清楚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來看看」。

在訪問結束前,他最後想給現在正在思索職涯的學弟妹一個關鍵建議:「不要急。」

他感同身受地說,看到身邊的人上了什麼研究所、或是拿到了哪間公司 offer,可能會逼自己要趕快往某條路鑽,但其實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想自己想做什麼。「不要像在台北車站下了捷運被人群擠著前進到錯誤的出口。」雖然他在這次訪談中給了許多誠懇的建議,但他更希望學弟妹能自己想清楚,這最重要。

既然那麼重視 ROI 的他都這樣說了,肯定是很重要的建議。你說是嗎?


本文由德州儀器與泛科技共同企劃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82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數理才沒這麼難!快用女力一起「設計我們的世界」
valerie hung
・2019/06/05 ・245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10 ・六年級

希望看展覽也能像看戲劇一樣,同時進行視覺與聽覺體驗,最好還能動手實作?現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的「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覽(以下簡稱「設計我們的世界」展)就能滿足你的需求!

不但可以學習新知,還能視覺聽覺雙重享受,甚至還能動手做!這麼好康的展覽哪裡找?

細膩布置,帶你看見蒙塵微光

策展人暨科教館「跨領域策展小組」組長林怡萱表示,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收集資料、規劃主軸、設計教具、動畫與歌曲,打造亞洲還很少見,同時結合科學工程領域女性議題、性別化創新觀念與實作體驗坊的展覽。

「設計我們的世界」展除了能讓未來想投入 STEM 領域(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的女孩認識科學歷史上的女性典範,也適合自認不擅長數理或不具備創新能力的大朋友與小朋友,通過展覽發現新的學習方法與自己的創新潛能。

第一大展區「關鍵少數」除了精細的布置與真跡複本,策展團隊更用心安排燈光、音樂、動畫與多媒體互動等豐富元素,讓參觀者更容易融入時代氛圍。透過劇場式的體驗帶你走進雅典時代、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等不同的時空,認識當時的女性典範與她們面臨的困境。

策展團隊結合了多媒體,讓你走進過去的世界,見識過去的女性光輝。

科學是眾人之事,並非只靠單一明星

提到對科學領域有重要貢獻的人,一般人都能隨口舉出好幾個科學家的名字,但其實科學知識能順利進展與傳播,並非只是靠科學家的努力,還需要協助研究的研究助理、製作儀器的工程師、紀錄動植物圖像的科學插畫家,製作解剖模型的工藝家,科普工作者等人的付出,才能讓科學社群蓬勃發展。

在「設計我們的世界」展,你將看到這些鮮少出現在科學主流的女性研究者身影。例如生活於十七世紀的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 (Maria Sibylla Merian),因為對昆蟲感興趣,開始系統性觀察、紀錄昆蟲並畫下牠們不同生命階段的樣子。梅里安曾花兩年的時間,帶著女兒前往荷蘭殖民地蘇利南 (Suriname) 進行生態觀察之旅,完成記錄當地動、植物的重要《蘇利南昆蟲變態圖譜》。

而啟蒙運動時期的夏特萊侯爵夫人 (Émilie de Châtelet) 作為熱愛科學與哲學知識的沙龍女主人,曾於 1740 年出版一本介紹牛頓等當代知名科學、哲學理論的科普教科書《基礎物理》 (Institutions de Physique)

在啟蒙時代的沙龍文化中,女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各種新潮思想在此萌發。

為什麼科技需要性別化創新?

被譽為現代解剖學之父的維賽留斯 (Andreas Vesalius) 曾因為當時社會分工影響,缺乏臨床經驗,簡化了對男女生理器官差異的認知而提出「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男性與女性的器官並無差異」的誤解。而這類未察覺的性別偏誤,仍存在於現代科學工程研究與生活環境中,讓我們產生錯誤判斷或忽略可能的創新機會。

在「見維知著」展區,策展團隊結合史丹佛大學的「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 GI) 專案研究與國內外實際案例,從科學、健康醫學、工程或環境四大角度,帶參觀者了解「性別刻板印象」、「忽視性別差異」與「僅專注於性別」等習慣所可能產生的問題。

此外,這裡也介紹了許多納入不同性別與不同年齡層使用者需求的創新案例。例如維也納政府在設計無障礙道路設計時,如何從性別的角度切入,讓無障礙道路同時提供行動不便者、提著購物袋、推娃娃車或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人更安全且舒適的行走空間。

你知道在西方科學研究占一席之地的實驗動物,除了生殖學與免疫學,大多數領域很少用雌性動物做研究,甚至沒詳細紀錄性別嗎?圖/flickr

數理真的很難,還是我們把它教得太難?

奧瑞岡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的 Design Our World (DOW) 教案發現,如果想要吸引女孩投入工程與科技領域,在教案設計上需要注意幾個要點:提供女性榜樣、生活化、說故事、吸引感官、凸顯利他主義、個人化,使用包容性的語言,以及設計開放式與沒有標準答案的活動;這樣的教案設計同時適合不擅長通過傳統考試與競爭來學習的兒童。

策展團隊以 DOW 教案的精神打造出「匠心獨運」展區,規劃「與樹共生」、「手術解決方案」、「地震緊急救援」等遊戲,讓大小朋友直接根據任務目標,運用現場的材料,發想創意並動手打造原型 (prototype),體驗科學家與工程師創新的過程。例如在手術關卡,你將拿著細小的工具,嘗試在有限的範圍內取出物件,感受在人體內開刀的困難以及好用的醫療器材對外科手術有多重要!

在「匠心獨運」展區,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動手嘗試發揮創意、解決問題。

如果參展者看完展覽有任何的感想想交流,可在最後的「集思廣益」區聽演講、玩桌遊、留下意見回饋,激盪出更多的思緒與創意火花。

保持對世界的好奇,找到自己的專長

對於想要投入 STEM 領域,但擔心自己數理不好、無法成為科學家的年輕女性,林怡萱分享道:

除了知識和理論外,實作能力、同理心、好奇心以及企圖心,都是科學家不可或缺的精神。

如果現在覺得不擅長某些科目,可能是沒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她建議大家先設定想解決的問題,再收集需要的相關知識,讓學習並非單純為了考試與成績。此外,如同展覽要傳達的,現代科學工程領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工作,也許你擅長的專業就是團隊需要的人才也不一定呢!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期 2019.02.26-11.24,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七、八樓東側展廳。

本文感謝林怡萱小姐、鄭鴻旗先生

valerie hung
39 篇文章 ・ 2 位粉絲
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喜歡問為什麼,偶爾也愛動手嘗試。

0

26
0

文字

分享

0
26
0
多元價值、社區共好——側寫德州儀器的另一面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0/11/16 ・269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行銷專家常說要建立公司品牌,就是要讓公司感覺起來像人,性格引人注目、討人喜歡、誘人跟隨。企業都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期望策略風行草偃,讓員工歸屬感強、為自己對公司的貢獻而驕傲——但是有待過公司的人都知道,以上這些都是用想的簡單,做起來就難度倍增。

2011 年的一篇應用心理學研究(論文出處)或許指出了明路。三位應用心理學家 Philipp Otto、Nick Chater 還有 Henry Stott 研究發現,我們形容公司的方式,雖然很多樣化,但整理後可歸納為四大面向,分別是誠實(honesty)、聲譽(prestige)、創新(innovation) 與力量(power)。而這四大面向,就是企業讓人感受到的性格。

上述這四個面向能夠完整涵括我們對企業的看法,而且還與經濟面向相呼應。例如當公司規模較大、獲利較高,往往就擁有較佳的聲譽;而公司成長速度越快,就更容易給人創新的感覺,反之亦然。研究者認為這個發現能幫助公司了解他們在大眾心目中的觀感是怎麼來的,並回頭檢視,來引導跟管理組織內外的個人跟團體,形塑組織的文化。

泛科知識今年與全球半導體巨擘德州儀器(TI)合作,透過多次的專訪與活動來了解 TI 如何透過實際行動來引領公司上下邁向願景、實踐價值,特別是在科技業往往較弱的性別平衡、培植女力這方面。在深入了解這家公司之後,我不禁在想,如果 TI 是一個人,那他具有什麼樣的性格?

「WIN」,要就一起贏

首先,你沒看過之前的系列文章,容我再次說明:TI 的女性倡議 Women’s Initiative (WIN) 目標與任務包括增加女性人才的進用管道、提升女性在科技領域的領導角色,並透過各種社區培力與導師制度,讓年輕女性看見自己在科技領域中的職涯機會。

為了「WIN」,TI 知道僅從上而下提供員工福利不足成其事,更要由下而上,成為「學習型組織」。我們採訪過在台灣推動 WIN 計畫的 Jennifer 鄭惠心最年輕業務總監 Shirley 潘先俐測試製造部工程師江雅君 Anna、封裝部製程工程師吳知穎 Ariel 及測試機構工程師張淨涵 Tiffany,更從男性工程師的角度切入,採訪了產品測試部門經理張峯鳴(FM Chang)與女同事共事的感受。透過上述問卷、訪談、活動與回饋,TI 要讓在許多科技公司裡刻意被忽略的性別失衡問題浮上檯面,並將其變成公司的推進力。

日前 TI 為「WIN 計畫」,對內部女性同仁做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發現,超過半數(51.2%)的回答者都認為在職涯中,她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家庭責任與職場工作的平衡」,可以見得女性仍在兩者中摸索著平衡前進。問卷也發現,在這樣以男性為主的環境中工作,女性 TIer 認為最大的挑戰是「溝通模式相異」(佔 33.3%),而此處的溝通模式其實也不僅止於男女之間的差異,更彰顯在跨部門的溝通之中。

TI 2020 舉辦內部女力論壇,希望藉此給同仁更多擁抱挑戰的勇氣

日前透過內部舉辦的 2020 的女力論壇,三位不同部門、不同世代的女性同仁在對談之中分享自己的心法、面對挑戰的解決方式,讓彼此在這些議題上有更多交流,為的就是讓同仁們在未來面對問題時,能真正擁抱挑戰、跨越障礙。

坐而言,也起而行

從 2017 年起,TI 開辦「科技小學堂」,前進校園和慈善機構,將高深科技的知識轉化,帶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今年雖受疫情影響,TI 仍打造一套全新的「半導體 IC 製程」課,前往鄰近的新北市秀朗國小,幫助學生掌握連大多數大人都不太理解的技術,志工老師也在課程最後向小朋友傳達了重要的多元價值—女生也可以當工程師、成為科學家,自在追求喜歡的事物,不應受到性別框架和拘束。

女生也可以當工程師、成為科學家,不應受到性別框架和拘束

由於疫情干擾,原本排定的一些 CIT(社區參與團隊)行動無法開展,TI 還是結合了母親節,展開為期一個月「為孩子而讀 Read for Kids」科普捐書活動,並在接下來的 7 月 9 日、10 日兩天,召集 30 位熱心 TIer 擔任志工,將募集的 1,150 本科普圖書,打包裝箱捐贈給地方小學。

為期兩天的志工活動,總共送出1,150本書至地方的兩所小學

除了因應疫情做出相關的活動調整,本次更透過 Facebook Challenge 讓每位同仁自主傳播、號召參與,進一步擴大公益活動的影響力,希望在這個不太平靜的一年中,仍然能透過捐書、贈書讓孩子們保持對知識的熱情。

台灣德州儀器封裝事業副總經理 Jerry Huang 表示:「持續回饋社會是 TI 的企業價值之一,我時常邀請家人一同參與公司的公益活動,每次的活動都讓家人和孩子收穫滿滿。今年雖然疫情嚴峻,但 TI 對公益的投入並沒有因而中斷,希望這次同仁們募集捐贈的科普讀物,能讓鄰近社區學校的同學們踏入科學的大門,隨時對世界保有滿滿的好奇心。」

透過Facebook Challenge,由同仁自主號召更多人響應公益活動

讓員工與公司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論是女力倡議或是企業社會責任,TI 在過程中都展現其半導體本業的性格。在 TI 全球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 Rich Templeton 在給全體 TIer 的信中,寫道:「我們的核心價值,是持續透過半導體讓電子產品更加普及,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他希望 TI 員工能秉持企業家精神,視公司如同自己的長久事業而努力,在不斷改變的世界裡,努力調整並取得成功,讓 TI 成為每個 TI 人引以為傲的鄰家企業。為達到這樣的願景,執行長 Templeton 定義「誠信可靠、多元包容、持續創新、具競爭力和成果導向」就是 TI 要淬礪篤行的性格。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感覺起來很宿命,其實不然。正如開頭提到的研究指出,因為企業的性格與經營成績有關,所作所為也能改變外界看待企業的方式。TI 執行長 Templeton 認為,「所有的員工、客戶、供應商及社區都有選擇。這些人之所以選擇在 TI 工作、向我們購買商品,或是支持我們,並不只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和技術,更是因為我們的營運符合我們的願景與價值精神。」

在台灣已經 51 歲的德州儀器,在持續變化的環境下,猶如沉水植物般,隨著水位高低而伸展彎曲;對多元人才、性別平衡的重視,就像錯開生長的葉片,能隨著水流擺動,接受來自不同角度的陽光;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跟實踐,則為整個生態系帶來氧氣、營養、與安定——像 TI 這樣的企業,掌握著自己的命運。

本文由德州儀器與泛科知識共同企劃

文章難易度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極光片語】頂尖團隊的社會責任—科學家該如何提問?
雷漢欣
・2015/04/08 ・327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23 ・七年級

一講到不同領域的結合,大部份人直覺想到的是自然學科裡的「生物尬電機、迸出新滋味」或是人文學科裡的「文史哲一家親」,會想到文科與理科整合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其實在上一集【極光片語】中,日本AIST以機器人科技滿足人性中陪伴的需求,就是個好例子。「人們常以為科學不會考慮到社會問題,只是一股腦兒的往科學前沿衝刺;其實科學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至於科學家要怎麼讓民眾對科學研究有感?癥結在於研究方法和提出問題的形式。」李世光老師說。

李老師擔任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時,曾率團去澳洲最高國家級研究機構CSIRO和研發出金黃色奇異果的HortResearch(注1)取經,學習這兩個科學研究單位如何關懷社會問題,並提出科學的解決之道。「他們的目標很有意思,叫做『Impact local immediately, influence global fundamentally』(即刻的在地衝擊性,根本的全球影響力)。」李老師說。

科學家發明的藥物讓綿羊長出脆弱的毛髮,綿羊穿上特製網衣後,工人就可以剝下一件完整的羊毛大衣。照片來源:李世光。
科學家發明的藥物讓綿羊長出脆弱的毛髮,綿羊穿上特製網衣後,工人就可以剝下一件完整的羊毛大衣。照片來源:李世光。

免動刀的綿羊脫衣秀

澳洲是全世界最大的羊毛出口國,羊毛不僅為澳洲帶來貿易的獲利,綿羊的脫衣秀也是觀光客必訪的行程,然而彎著腰用電動剃刀為綿羊脫毛衣並不是件輕鬆的差事,羊毛工人平均在42歲時會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年輕人對這項工作也興趣缺缺,眼看著產業即將發生世代斷層的危機,澳洲人該如何面對呢?大量引進外籍勞工、開放更多打工度假的名額,似乎都不是長久之計;面對這題快問快答,科學家的答案:「讓羊毛自己掉落吧!」

澳洲CSIRO的科學家研發一種會使髮質變差的藥劑,注入綿羊體內後,只要等待幾週讓綿羊長出一小段易斷裂的毛髮,農場主人就可以像扒香蕉皮一樣,幫綿羊脫去整件毛衣。想像這個畫面或許有點獵奇,其實綿羊斷毛的原理跟警察驗毒一樣,我們的每根毛髮都是一本日記,記錄著每天的飲食、用藥,營養不良時會導致出枯黃的頭髮,代謝後的藥物卡在毛髮裡也無所遁形。科學家發明的「生物剃毛術」,有助於減少人工剃毛所需的勞力,避免可能發生的勞力短缺,直接、立即地解決在地的產業問題。

淡褐蘋果蛾在澳洲、紐西蘭、美國等地都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害。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淡褐蘋果蛾在澳洲、紐西蘭、美國等地都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害。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擊敗那萬惡的澳洲飛蛾

在澳洲的東南方,那個舉世聞名的奇異果王國紐西蘭也面臨了一個挑戰:自從淡褐蘋果蛾(Epiphyas postvittana)從澳洲風塵僕僕的飛越塔斯曼海抵達對岸,紐西蘭的作物幾乎無一倖免的被洗劫一輪,對這個農業大國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他們說這是萬惡的澳洲飛蛾。(笑)」李老師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HortResearch的科學家做了非常精彩的研究!」

面對病蟲害,噴灑農藥是行之有年的作法,後來人們考量到生態浩劫的風險,發明各種對環境較為友善的生物防治法,例如以藥劑或放射線讓雄蟲不孕,絕子絕孫以減少族群後裔、釋放費洛蒙干擾雄蟲求偶等等。「通常研究做到這步驟已經很讓人開心了,HortResearch的科學家卻繼續做了很有意思的事。」李老師說。昆蟲嗅覺研究群的科學家認為,昆蟲的嗅覺會影響覓食和交配,因此他們從淡褐蘋果蛾偵測費洛蒙等揮發性物質的觸鬚開始研究,找到分子進入觸鬚的路徑,再分析這些蛋白質受器的結構與功能,藉由蛋白質體學追溯到控制此嗅覺機制的基因後,再以基因剔除的技術證明了此基因的影響。

從器官到生化反應路徑,從蛋白質到基因,如此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昆蟲嗅覺研究,不僅有潛力產生出新的蛾類或害蟲控制法,還有機會讓工程領域的研究者開發出創新的嗅覺感應子,「台灣的電子技術加上紐西蘭的生化研究,可以共同開發電子鼻,應用在食品新鮮度測試、有毒氣體偵測、香水開發等無限多種領域。」李老師興奮地說,「當我們把科學和社會問題結合,就會有全新的思路,跨領域的整合就可以衍生出無限多種新的技術和產業!」從應用導向研究所延伸出的基礎研究不僅扎實,對世界產生的影響力也很強大。

HotResearch消費者體驗研究室旁邊的食品準備室,研究人員在此製備食物樣品,經由照片左邊的窗口遞給受試者試吃。照片來源:李世光。
HotResearch的消費者體驗研究室旁邊連接食品準備室,研究人員在此製備食物樣品,經由照片左邊的窗口遞給受試者試吃。照片來源:李世光。

係金A!奇異果的真功夫

除了研究萬惡的澳洲飛蛾,綠色和金色奇異果也是HortResearch最負盛名的成果,這些由世界各地的奇異果所育成出的新品種,不僅受到全世界的喜愛,更讓紐西蘭的農業出口成長近十倍,研究單位開發的新品種經由全國各地的小農各自生產,再由所有農戶共同擁有的公司統一行銷,這種產銷系統需要非常完善的採摘後管理,因此,紐西蘭奇異果背後的功臣除了育種、生產、生態保護和植物病蟲害控制等農業基本成員之外,更加入了強大的保存加工技術和市場研究等新角色。

為了讓奇異果的外銷更成功,FortResearch很謹慎的研究各地消費者的喜好,包括氣味、顏色、口感等等,他們為此建造一間品評室,請不同族裔的人於此試吃各種不同的奇異果。為了減少操作人員造成的變因,受試者必須獨自坐在面牆的桌子前,牆上有一個像是購票亭的小窗口,窗口的對面是食物準備室,研究員經由窗口遞食物給受試者;為了測試顏色對食品喜好程度的影響,品評室也可以改變燈光的顏色:白光、紅光或全暗等等;為了標準化難以計算的喜好度,受試者不是像選秀節目評審一樣打出分數,而是拿著一把尺,在試吃完奇異果後,用手決定得分應該落在尺的左邊(不喜歡)或右邊(喜歡),手指捏著的刻度就是量化過的喜好度。這些嚴謹的研究讓李老師感到驚艷,他說:「這些科技化、量化的測試,背後的研究室和研究方法,比我想像的公正很多。」

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工,會在台北火車站到中山北路三段一代聚會。
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工,會在台北火車站到中山北路三段一帶聚會。照片來源:Lennon Ying-Dah Wong via Flickr

即刻的在地衝擊性,根本的全球影響力

有些科學家用科學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另一些科學家則將特殊的社會現象化作研究的助力。中研院的南島文化研究所曾經結合台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提出一項關於南島語族的跨領域研究計畫,向科技部申請了600萬的經費,負責審核的長官非常支持這個計畫,但他對預算感到疑惑:「600萬的經費怎麼夠呢?光是研究人員前往菲律賓、印尼、紐西蘭採血、訪談的交通費就不夠了吧?」計畫主持人如此回應:「不需要出國,我們每個週末去中山北路就可以了!」台灣有許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外籍移工,離鄉背井、工作辛勞的他們趁著週末假日的難得空閑,在台北火車站到中山北路一帶與同鄉聚會,中研院提出的這項計畫即充分運用了台灣人口組成的優勢,降低研究的門檻。

無論是澳洲的綿羊、紐西蘭的淡褐蘋果蛾和奇異果,還是台灣的南島語族研究,都是以提升人民的福祉為核心目的,並且與當地社會緊緊相扣,「一流的研究團隊必有社會責任,只有從社會問題出發的科學研究,才能達到『Impact local immediately, influence global fundamentally(即刻的在地衝擊性,根本的全球影響力)』。」李老師說。

科學家能以科技實踐天馬行空的想像,為社會中的種種問題找出解答,但自然科學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力,應該沒有比「網路」更廣大的了。虛擬的網路連結了實體的社會,物品、製造業、城市的數位化產生了現在當紅的物聯網、自造者、雲端等新名詞,生活及產業皆因為數位科技有了劇烈的變化,身在網路此山中的我們,看得清虛實整合世界的真面目嗎?預知詳情,請待下回揭曉~

注1:HortResearch 於2008年與Crop and Food Research合併為Plant and Food Research。

【極光片語】專欄收錄李世光老師的訪談,每一段小故事、小物件的背後,都有饒富趣味的科學道理。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象徵李世光老師在科學研發的高昂志氣和人生智慧;傳說見到極光會帶給人一輩子的好運,期待讀者在本專欄得到的啟發,都能像看見極光般感動。

雷漢欣
20 篇文章 ・ 5 位粉絲
PanSci的菜菜實習編輯,來自溫馨的動科系,心情好的時候喜歡說「你知道嗎!?」小故事,即使常得到「誰不知道阿.......」的冷眼回應,也不改其志。

0

26
0

文字

分享

0
26
0
多元價值、社區共好——側寫德州儀器的另一面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0/11/16 ・269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行銷專家常說要建立公司品牌,就是要讓公司感覺起來像人,性格引人注目、討人喜歡、誘人跟隨。企業都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期望策略風行草偃,讓員工歸屬感強、為自己對公司的貢獻而驕傲——但是有待過公司的人都知道,以上這些都是用想的簡單,做起來就難度倍增。

2011 年的一篇應用心理學研究(論文出處)或許指出了明路。三位應用心理學家 Philipp Otto、Nick Chater 還有 Henry Stott 研究發現,我們形容公司的方式,雖然很多樣化,但整理後可歸納為四大面向,分別是誠實(honesty)、聲譽(prestige)、創新(innovation) 與力量(power)。而這四大面向,就是企業讓人感受到的性格。

上述這四個面向能夠完整涵括我們對企業的看法,而且還與經濟面向相呼應。例如當公司規模較大、獲利較高,往往就擁有較佳的聲譽;而公司成長速度越快,就更容易給人創新的感覺,反之亦然。研究者認為這個發現能幫助公司了解他們在大眾心目中的觀感是怎麼來的,並回頭檢視,來引導跟管理組織內外的個人跟團體,形塑組織的文化。

泛科知識今年與全球半導體巨擘德州儀器(TI)合作,透過多次的專訪與活動來了解 TI 如何透過實際行動來引領公司上下邁向願景、實踐價值,特別是在科技業往往較弱的性別平衡、培植女力這方面。在深入了解這家公司之後,我不禁在想,如果 TI 是一個人,那他具有什麼樣的性格?

「WIN」,要就一起贏

首先,你沒看過之前的系列文章,容我再次說明:TI 的女性倡議 Women’s Initiative (WIN) 目標與任務包括增加女性人才的進用管道、提升女性在科技領域的領導角色,並透過各種社區培力與導師制度,讓年輕女性看見自己在科技領域中的職涯機會。

為了「WIN」,TI 知道僅從上而下提供員工福利不足成其事,更要由下而上,成為「學習型組織」。我們採訪過在台灣推動 WIN 計畫的 Jennifer 鄭惠心最年輕業務總監 Shirley 潘先俐測試製造部工程師江雅君 Anna、封裝部製程工程師吳知穎 Ariel 及測試機構工程師張淨涵 Tiffany,更從男性工程師的角度切入,採訪了產品測試部門經理張峯鳴(FM Chang)與女同事共事的感受。透過上述問卷、訪談、活動與回饋,TI 要讓在許多科技公司裡刻意被忽略的性別失衡問題浮上檯面,並將其變成公司的推進力。

日前 TI 為「WIN 計畫」,對內部女性同仁做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發現,超過半數(51.2%)的回答者都認為在職涯中,她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家庭責任與職場工作的平衡」,可以見得女性仍在兩者中摸索著平衡前進。問卷也發現,在這樣以男性為主的環境中工作,女性 TIer 認為最大的挑戰是「溝通模式相異」(佔 33.3%),而此處的溝通模式其實也不僅止於男女之間的差異,更彰顯在跨部門的溝通之中。

TI 2020 舉辦內部女力論壇,希望藉此給同仁更多擁抱挑戰的勇氣

日前透過內部舉辦的 2020 的女力論壇,三位不同部門、不同世代的女性同仁在對談之中分享自己的心法、面對挑戰的解決方式,讓彼此在這些議題上有更多交流,為的就是讓同仁們在未來面對問題時,能真正擁抱挑戰、跨越障礙。

坐而言,也起而行

從 2017 年起,TI 開辦「科技小學堂」,前進校園和慈善機構,將高深科技的知識轉化,帶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今年雖受疫情影響,TI 仍打造一套全新的「半導體 IC 製程」課,前往鄰近的新北市秀朗國小,幫助學生掌握連大多數大人都不太理解的技術,志工老師也在課程最後向小朋友傳達了重要的多元價值—女生也可以當工程師、成為科學家,自在追求喜歡的事物,不應受到性別框架和拘束。

女生也可以當工程師、成為科學家,不應受到性別框架和拘束

由於疫情干擾,原本排定的一些 CIT(社區參與團隊)行動無法開展,TI 還是結合了母親節,展開為期一個月「為孩子而讀 Read for Kids」科普捐書活動,並在接下來的 7 月 9 日、10 日兩天,召集 30 位熱心 TIer 擔任志工,將募集的 1,150 本科普圖書,打包裝箱捐贈給地方小學。

為期兩天的志工活動,總共送出1,150本書至地方的兩所小學

除了因應疫情做出相關的活動調整,本次更透過 Facebook Challenge 讓每位同仁自主傳播、號召參與,進一步擴大公益活動的影響力,希望在這個不太平靜的一年中,仍然能透過捐書、贈書讓孩子們保持對知識的熱情。

台灣德州儀器封裝事業副總經理 Jerry Huang 表示:「持續回饋社會是 TI 的企業價值之一,我時常邀請家人一同參與公司的公益活動,每次的活動都讓家人和孩子收穫滿滿。今年雖然疫情嚴峻,但 TI 對公益的投入並沒有因而中斷,希望這次同仁們募集捐贈的科普讀物,能讓鄰近社區學校的同學們踏入科學的大門,隨時對世界保有滿滿的好奇心。」

透過Facebook Challenge,由同仁自主號召更多人響應公益活動

讓員工與公司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論是女力倡議或是企業社會責任,TI 在過程中都展現其半導體本業的性格。在 TI 全球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 Rich Templeton 在給全體 TIer 的信中,寫道:「我們的核心價值,是持續透過半導體讓電子產品更加普及,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他希望 TI 員工能秉持企業家精神,視公司如同自己的長久事業而努力,在不斷改變的世界裡,努力調整並取得成功,讓 TI 成為每個 TI 人引以為傲的鄰家企業。為達到這樣的願景,執行長 Templeton 定義「誠信可靠、多元包容、持續創新、具競爭力和成果導向」就是 TI 要淬礪篤行的性格。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感覺起來很宿命,其實不然。正如開頭提到的研究指出,因為企業的性格與經營成績有關,所作所為也能改變外界看待企業的方式。TI 執行長 Templeton 認為,「所有的員工、客戶、供應商及社區都有選擇。這些人之所以選擇在 TI 工作、向我們購買商品,或是支持我們,並不只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和技術,更是因為我們的營運符合我們的願景與價值精神。」

在台灣已經 51 歲的德州儀器,在持續變化的環境下,猶如沉水植物般,隨著水位高低而伸展彎曲;對多元人才、性別平衡的重視,就像錯開生長的葉片,能隨著水流擺動,接受來自不同角度的陽光;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跟實踐,則為整個生態系帶來氧氣、營養、與安定——像 TI 這樣的企業,掌握著自己的命運。

本文由德州儀器與泛科知識共同企劃

文章難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