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10/27)舉辦的第三場M.I.C.,邀請到台北市立關渡醫院主治醫師,也是醫勞盟的秘書長,《醫療崩壞》作者之一方瑞雯醫師,以及目前就讀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博士班,持續在資策會內推動醫療資訊化的資策會前瞻所組長黎煥中,兩位分別在14分鐘內,從醫療困境、未來醫療,切入目前急遽崩壞的醫療環境問題。
這次參加的朋友,除了關心此議題之外,也有不少在醫療第一線的醫師、醫療人員,或是醫學生參與;另外,因親人生病而感到病人之無奈,於是創立「病後人生」網站的站長也參加了這場討論。巧合的是,由於舉辦地點鄰近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還有順路經過的醫師看見海報就直接現場加入討論!(照慣例,所有參與者都有自我介紹)
接著,先由方醫師上場(這次就沒有猜拳決定先後順序了)。方醫師提到,現在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急診還有麻醉科,六科的醫師大量出走形成「六大皆空」,已經不只是媒體報導的「四大皆空」或「五大皆空」了。從數據中我們得知,台灣368個鄉鎮中,居然有243個沒有急診醫師!然而現在政府一方面鼓勵國民生育,但國內沒有足夠的婦產科醫生照顧孕婦還有接生,從數據來看,人均婦產科醫生愈低,對新生兒以及產婦的風險就愈高!去年台大醫院徵急診醫師只來了一位,婦產駐院醫師甚至無人問津,這代表從好幾年之前就已經沒有醫學生選這些科了。不只現在缺少急診、婦產科醫師,未來還會因為無人接手、醫生過勞而越來越缺。
造成六科醫師出走的原因主要是風險高、工時長,但待遇卻沒有比較優,更關鍵的是「醫病關係的改變」-醫師和病患彼此的不信任,專業不受到尊重。醫師害怕捲入醫療糾紛,於是施展「防禦性醫療」,以致於病患感覺不受到照顧,甚至出現系統性「醫療人球」(醫院不敢接收的病患)的事件。醫療品質惡化,病患或者家屬不信任醫師,寧可相信自己收集到的資料(網路搜尋、圖書或「問來的」),使得醫病關係更為緊繃。
第二位講者,是長期研究跟推動醫療資訊化的資策會黎煥中組長(型男啊!),分享未來科技應用在醫療的幾種可能。他以身體的「行車記錄器」為例-由於數位儲存裝置的普及,隨時記錄生理狀況,在需要時提供給醫師分析,配合最近「Big Data」與雲端的發展,這樣的概念在技術上已經可行。
不過資訊科技是否真的能幫上醫師的忙呢?從減少許多浪費時間的例行性作業、如登錄資料、上傳資料、統計資料、傳輸資料…來說,的確可以讓寶貴醫療資源用在更精準的面向上。不過撇除現在繁瑣又諸多限制的「個資法」,第一線的醫師,尤其是急診醫師,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下診療判斷,無法花時間先分析大量的資料,軟體必須要預先將龐大的資料轉換成更具意義的資訊才行。然而,醫師累積多年的醫療經驗,卻又難以由軟體取代。此外,許多新穎的醫療科技(不僅是資訊科技)的成本昂貴,初期只有富人能夠負擔,或是需要高度的政府補貼,可能會擴大貧富受到醫療保障的差距。
討論的過程中有朋友問到「既然缺少醫師,那麼廣設醫學院或者開放外籍醫師是否能解決問題?」身處醫療第一線的醫師們回應說:「不可行。」如果醫療環境沒有改善,增加新兵只會因為缺乏經驗而更容易退出。再者,醫療經驗非常仰賴師徒制的傳承,那也是將課堂上的理論轉換成實際治療行動的關鍵,貿然增加醫學院只會讓情況更糟。當台灣醫療環境如此糟糕,不管是在哪個超容易取得醫生執照的國家來的醫生也不見得願意來淌混水。
方醫師說,她不敢說醫療困境不會更糟,醫勞盟呼籲政府正視並著手改善的制度,像是立法規定醫師的工時、司法在對醫療糾紛的判決時能更慎重、落實分級醫療…等等。那,民眾還有基層醫師能做些什麼?也許可以先「了解醫療現況」,並且彼此尊重、各退一步,從改善緊繃的醫病關係做起。黎組長則相對樂觀,相信困境有一天會改善,在此之前,加油!
▲方瑞雯醫師簡報檔案。
▲黎煥中組長簡報檔案。
感謝各位朋友參與,希望大家都有所收穫。也感謝提供了溫馨場地的 Infinity Cafe,以及贊助好書的貓頭鷹出版,參加本次活動的朋友都可以獲得一本《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
錯過這次M.I.C.的朋友,請密切注意下一場。活動將在11/23舉行、地點未定,至於主題是什麼,很快就會公佈囉!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