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ilver
官員大筆一揮,台13線外環道選址就落在苗栗三義鄉淺山地區,不但衝擊三義鄉居民,也對保育類石虎僅剩的棲地雪上加霜。因為外型似貓、又有著可愛的外表,每一起石虎的路殺事件都叫貓奴們心頭淌血。不過道路開發引來的災難除了石虎遭逢路殺,許多其他的動植物也蒙受其害。難道開發和生態永遠只能站在對立面?反觀石虎的近親西表山貓,日本地方政府做了什麼樣的措施,讓牠即使不常在居民面前現身,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明星物種,還帶動地方發展?我們也有機會辦得到嗎?本次M.I.C.我們邀請到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黃于玻,從他多年的環評經驗,和大家聊石虎、聊道路開發,也聊臺灣的生態保育現況。
Part1. 石虎受道路開發之困境及補救方向
就在演講當天,在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後龍段又發生一起路殺事件,且這次的受難者是成熟的母石虎,對僅存的石虎族群又是一大損失。石虎的活動範圍位於所謂的「淺山地區」,也就是過去移民時代認為人容易到達的地帶,因為易達,淺山生態系一直都面臨人為開發的威脅。在淺山生態系的物種之中,石虎因為數目少、再加上可愛的樣貌,因此受到人們的關注—但這並不代表其他的物種數目就很多,事實上許多小型動物、甚至是不常被關照到的植物,也同石虎一樣暴露在土地開發的威脅之下。
道路開發 vs. 生態保育
道路開發對生態系的打擊並不只是路殺(Road-kill)而已。當一條道路劃過棲地,就形同在棲地劃上無可挽回的一道刀口:棲地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造成當地生物的移動障礙、改變其行為模式;棲地的條件隨之改變,行車發出的噪音和光線會形成物理干擾,使棲地品質下降。更甭提緊隨在開路之後的衍生開發,產業進駐之後造成的傷害甚至比道路開發還要巨大。事實上,比起像是生態廊道、魚梯這種補償措施,迴避生態議題更應該是規劃階段最優先採取的措施。就邏輯上來說,迴避棲地應該擺在第一順位,其次是縮小、減輕影響,最後才來考慮怎麼補償,而不是一開始就說我要破壞、然後才說補償你。
道路工程分成數個階段,遺憾的是生態資源常在第一個階段「可行性研究」就沒被考慮了。傳統上都考慮金錢、技術的門檻和經濟效益,很少去談犧牲的環境成本。不過,現在有些單位已經開始在此階段就考慮生態環境了。可行性研究之後是規劃階段,評估衝擊類型、衝擊的敏感區域,把對生態造成的衝擊最小化。之後才是針對不可迴避的項目,進行後續的設計、施工、維護管理和追蹤監測。快速生態評估法(Rapid ecological assessment, REA)是一種可以應用的評估系統,能告訴開發單位如何避開環境或生態的地雷區,讓工程師聽得懂我們在乎的事,促進共同合作。
不過實務上迴避沒那麼簡單,因為林地比農地好徵收,所以幾乎所有的工程師在未被告知的情形下,都會直接把道路規劃成穿過森林的模樣,但林地往往是珍貴生態的所在,因此遺憾往往在工程師下決定後才發生。黃先生以某起他處理過的開發案為例,他帶著工程人員造訪領角鴞的棲地,途中工程師還幫助了一隻被網子纏住的領角鴞脫困,但這條路一開下去,牠們也將面臨無家可回的命運。幸運的是,後來這個案子沒有繼續開發了。「其實,我們應該要學著把我們在乎的事情,比如說生態的重要性,傳達給別人知道。」
國道維護管理
路殺不但造成動物的損失,有時也讓駕駛人為了閃避動物而發生車禍,兩方都受害。因此若有道路致死事件發生,就會進行道路致死調查,先分析道路致死發生的原因,例如道路彼端對動物有誘因、駕駛人行為問題或是道路設計不良,接著才是研究減輕對策的可行性,最後是設立通道和後續監測評估。再次強調,這是最後的補償措施,而不是根本解決的方法。
總長1000公里的國道,怎麼知道哪裡常發生路殺?這就要靠訓練國道清潔人員來參與事故處理,調查起來才有效率。科博館會提供標本和教育訓練,教導清潔人員辨識物種(不是貓!是石虎),並鼓勵拍照記錄、建立道路致死資料庫。目前累積道路致死已累積四萬筆資料,撞到的動物五花八門,其中最大宗的是鳥(縱使牠們會飛),還有貓狗和一些中型哺乳動物和蛇類。這些資料後來會被用在熱點路段分析。
許多保育類動物是中型哺乳動物,牠們通常都需要穿越馬路,然後變成路上亡魂。以路殺熱點—國3民雄路段為例,若動物未死,國道清潔人員會進行後送,送往動物醫院、鳥會、特生中心、農業局,若動物已死可能就會送至科博館製作標本。在送醫的過程中,人員和受傷動物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往後在路殺處理上也會變得更投入。
國外改善國道路殺的對策
對策基本上有跨越式、穿越式、警示標誌和阻隔導引網。在台灣,設計的類型多是穿越式和綠籬之類。警示標誌給人看,導引網則是給動物看,其重點在於利用設計和阻隔引導,邀請動物多加利用。以中型哺乳類動物為例,先別急著挖洞,因為高速公路本身的設計為了排水,通常已經有許多洞了,像是涵洞、涵管、河川橋和涵洞道路都可以利用;而保護動物的防護網和引導動物的圍籬網材質和設計也要多次測試,以前就有發生過塑膠被咬穿、被動物挖地洞穿過等。雖然這些設施不一定有效,但我們能從失敗中累積經驗改良,就像日本魚梯技術的成熟,也不是一步到位的。
根據自動相機的調查結果,苗栗通霄淺山地區在烏眉、後龍這些地方是石虎分布的熱區,但石虎經常被當成家貓處理,所以早期的調查資料經常沒有石虎。而在這些地方也發現除了石虎,也有麝香貓、白鼻心、食蟹獴等中型哺乳類也在此地有較高出現頻度。人們雖然現在才去面對石虎,但還是需要一點掌聲啦。即使在日本的西表山貓保護措施,他們雖然50km的路段就設125座動物通道,但撞死石虎的事件仍在發生,因此通道應該是最後不得已的補救措施,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道3號通霄跨越橋是國內的保育工程之一。因為它有些既有的箱涵少有車輛通過,在多重考慮和專家評估後,在原有道路單側留設動物通行空間與逃生斜坡,並提供遮蔽物增加通行意願。之後,我們在當地發現野兔、白鼻心、鼬獾等哺乳類經過,也有撿到石虎的排遺。目前持續監測和維護管理的工作仍在持續進行,包括自動相機監測、定期檢查跨越橋結構和定期植栽維護等等。
Part2. 石虎的未來:里山倡議的精神
不只是道路開發,在淺山生態系統裡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特別小心。黃先生第一份工作是在科博館,頻繁出外調查幾年下來就發現,任何規模的建設都可能毀了某些物種苟延殘喘的棲地。目前顯然保護區並不足以阻止生態多樣性的下降,例如石虎就很難去畫出其需要的保護區;居民也不高興私有地被劃入保護區,反而對保育動物產生負面的心理效應。全台灣淺山地區只有1/3屬於國有、可設保護區的範圍,其他幾乎都是私有地,石虎能被保護到的地方真的很有限。
里山倡議的精神
「里山」(satoyama)就是「淺山」,是相對於深山的概念,是環繞村落周圍的山林和草原,是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和人脫離不了關係。人的開發活動早已進入淺山生態系統、變得難以避免,所以要有好的共存經營,不要讓石虎成為民眾的眼中釘。里山倡議的三摺法(three-fold approach)認為應要確保多樣生態系統的服務、整合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應用進行經營、探索新形式的共管系統,換句話說,就是結合生活、生產與生態,三生有幸。
為什麼日本西表島願意保護西表山貓呢?因為西表山貓回饋了當地發展。很多產品靠著圖騰行銷,但賣的不只是可愛的外型,也是對守護山貓的認同與支持。生態保育不是用價格來衡量,而是強化其價值和認同,我覺得這才是里山地區的保護之道。他們甚至希望把山貓再迎回村莊,也希望藉此吸引在地青年回流。
台灣的思維經常是把土地變現、炒高價值再賣掉,但這樣並不是保護在地人的做法,甚至是把大家都變成外地人,無法讓居民安身立命!時令稻作管理、食物鏈乃至季節生物相變化都是環境教育的教材,更是無法被他人複製的特色。同樣是保育行銷,日本新瀉當地以契作合約說服米農放棄精作方式,改以對瀕危動物朱鷺友善的方式耕作,所生產出來的「朱鷺米」和學校環境教育結合,甚至可以賣到原先價格的四倍,還供不應求!不要把考慮生態當成一種損失,試著把價格提升到價值的層次吧。
「富裕行動」:田鱉米復育計畫
其實,國內也不乏一些生產和生態結合的例子,像是水雉菱角、阿獴和禾米、田鱉米等綠色保育農產品。若說消費者願意選擇較高的價錢買相同的商品,那必定是因著產品的故事。今天就特別講台灣「田鱉米」的故事。
大田鱉是石虎棲地調查的時候另外發現的昆蟲,我們發現它的卵塊會附著在稻稈上。它也是少見的瀕危水生昆蟲,伴隨著一些稀有植物和其他的水生昆蟲,居住在一片老夫婦耕作的田裡。大田鱉的出現,意味著沒有施加農藥,調查員以農會收購的兩倍價格與農夫契作,於此展開大田鱉復育行動,沒想到大受歡迎。後來,調查員的親朋好友也前來拜訪,一起體驗收割的樂趣讓同事和家庭的感情變得更加貼近。於是復育的工作成為了富裕,為大田鱉的付出因為生產跟生態的結合,反而使我們獲得更多價值的回饋。
一塊農地的生態網絡不能少了人。在田鱉米的例子中,因為大田鱉的卵塊不能乾燥,因此和農夫商議不要把稻田的水放乾,農地中其他的生物因此一同受惠。生態、生產結合成生活形態的願景,人們以當地物種為特色,並感到為榮,生活因此變得精彩。如果你在乎石虎,必須要從在乎人開始做起。土地開發不是在地發展唯一的出路,生態不是取捨問題,若能秉持生產、生活與生態相輔相成的信念,就萬事大吉了。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
本場演講由科技部「科普資源整合運用推廣計畫」支持,PanSci泛科學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舉辦。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閱讀更多科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