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文字

分享

2
0
0

防曬乳讓你曬SUN不曬傷

活躍星系核_96
・2012/04/04 ・8407字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SR值 59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國科會科技新聞寫作班第三組:范瀞文、許馨亞、陸子鈞

曝曬陽光下會使我們晒黑;過度的曝曬,甚至會晒傷。炎炎夏日,出門前,不論是為了避免晒黑,或者晒傷,除了帶遮陽的陽傘、墨鏡、長袖外衣之外,我們還可能會塗抹一層防曬乳。

防曬乳的歷史

防曬乳的概念,其實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在埃及這樣充滿日照的環境下,維持淺膚色非常困難,所以古埃及人的審美觀認為白皮膚較黑皮膚迷人。最近的考古研究,翻譯自莎草紙及墓碑的文字指出,古埃及人會混和不同液體後塗抹,防止皮膚晒黑。這些混合物像是米糠的萃取物,還有茉莉花、羽扇豆。而且其中有些成分甚至還被現代科學證實有某些實際的功效,像是茉莉花被認為能修復皮膚細胞受損的 DNA;而羽扇豆至今仍被用於美白 [6]。

第一個商業販售的防曬乳,在 1928 年的美國上市,由對胺基安息香酸(4-Aminobenzoic acid, PABA)、苯基水楊酸(Benzyl Salicylate)和苯基桂皮酸(Benzyl Cinnamate)混合而成。雖然當時防曬乳非常容易取得,但卻沒有被普遍使用。直到1930年代初期,一位化學家,也是後來黎萊雅(L’Oreal)的創辦人厄堅.徐勒(Eugene Schueller),才成功的推廣防曬乳,同時他也被認為是現代防曬乳的發明者。1940年代,美國一位藥商班傑明.格林(Benjamin Greene),在自家製造了紅色果凍狀的防曬乳,用他自己的禿頭測試後,便發送給二次大戰期間,上戰場的美國士兵使用。雖然這項產品不如現在我們看到的防曬乳一樣有效,而且容易弄髒衣物。但後來格林又進一步改良,讓防曬乳的配方更方便使用,還成立了夏波胴(Coppertone)防曬乳公司 [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夏波胴於1944年成立,但直到1953年這張平面廣告才變得有名

夏波胴的成功,讓大眾比過去更不擔心晒傷,而且日光浴變得流行。雖然夏波胴成功地讓大家免於晒傷,但它卻無法有效抵擋紫外線。隨著日曬增加,皮膚癌的病例也增加了 [6]。

1962年,佛朗茲.格雷特(Franz Greiter)重新設計了一套方法,來估計防曬乳抵抗紫外線的能力,也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防曬指數,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很快地,提供不同程度的防曬,成為一樁大生意;1990年,美國境內花費了5億2千5百萬美金在防曬產品的製造 [6],而這趨勢仍在增加;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的報告,1998年防曬乳及相關產品,市場估計有34億7千萬美金;2008年,歐睿國際顧問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消費策略調查,更估計防曬市場達到了69億美金![1]

防曬乳的原理

歷經過去七十多年來的發展,現在我們常見的防曬乳,透過物理性及化學性機制,達到防曬效果。

防曬乳多為白色,是因為主要的成份為鋅或鈦的氧化物,能有效反射陽光,屬於物理性防曬,不刺激皮膚。但鋅或鈦的氧化物卻非常黏稠,且不透明(你不會想讓全身都變「白色」吧?),不便於全身使用。拜化學技術發展所賜,能將鋅/鈦氧化物做成奈米層級的微粒,直徑約 1~100 奈米,約為頭髮直徑的五萬分之一[5],除了塗抹後呈透明之外,還能增加防曬效果[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利用防曬乳的成份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吸收紫外線的能量,屬於化學性防曬。化學防曬的有效成分很多種,對胺基安息香酸是從 1920 年代起,至今仍被使用的其中一種,因為它能有效隔絕UVB,但無法隔絕UVA。二甲氨苯酸戊酯(Padimate A)是 PABA 的酸化延伸物,能吸收紫外線,避免皮膚晒傷,但因為它曝曬在陽光下,會刺激皮膚 [7],1989 年在歐洲被禁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也不准許使用。桂皮酸鹽 (cinnamate)、鄰胺基苯甲酸類(Anthranilates)和水楊酸也被使用來隔絕UVB,值得注意的是,桂皮酸鹽不適合對肉桂過敏的人使用。甲基水楊酸(Homomenthyl Salicylate, HMS) 是另一個也被廣泛使用的化合物,但僅能提供有限的防曬效果。而用來隔絕 UVA 則會使用像是羥基苯酮(oxybenzone)或二苯甲酰甲烷(dibenzoyl methane)的苯甲酮類化合物 [6]。

為什麼我們會曬傷?

曝曬過量的紫外線,使得皮膚組織受到破壞,就是晒傷。晒傷的症狀是皮膚會紅腫,嚴重時甚至會起水泡。

水上及雪地活動者,因為水面及雪會反射陽光,更容易晒傷。而高山活動者,也因為高山的大氣層較平地稀薄,紫外線較強,需要特別注意防曬。此外,淺膚色較深膚色的人缺少黑色素提供的保護,也比較容易晒傷。此外, 紅斑性狼瘡、紫斑症的病人,會對光較敏感。 藥物也會影響光敏感性。正服用四環黴素、利尿劑、鎮定劑或磺胺劑(泌尿道感染用藥)的病人,也較易晒傷 [19]。

晒傷在短期內會痊癒,但過度曝曬陽光,長期累積的傷害會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甚至引起皮膚癌、黑色素腫瘤。雖然塗抹防曬乳能有效避免晒傷,不過仍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能預防皮膚癌的發生 [1]。(20240902編註:到目前為止,尚無嚴格的人類證據顯示防曬霜能預防主要類型的皮膚癌:皮膚黑色素瘤 (cutaneous melanoma, CM) 和基底細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然而,防曬霜確實能減少日光性角化病 (actinic keratoses) 和復發性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的發病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晒傷了,第一步需要補充身體因為日曬而流失的大量水份。接著藉由毛巾或冰袋濕敷,除了可先替皮膚補充水分外,低溫也可減緩發炎反應。

保濕降溫後,可以擦鎮定皮膚的保養品。現在已有含甘草、燕麥、蘆薈等鎮定成分的曬後保養品上市。

不要任意塗抹凡士林、藥膏或含酒精的化妝水。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劉紹毅解釋,這些藥品也許會帶來一時滋潤或涼快的感覺,暫時解除症狀,卻無法改善發炎。若有長水泡的情形,則建議求診 [19]。

[除了人類,其他動物會晒傷嗎?]

認識防曬係數

要避免晒傷,就需要選擇適當的防曬係數,提供足夠的防曬效果。不同的紫外線波長,有不同的防護指標。對UVB則有日光保護係數-SPF(Sun Protection Factor)。UV-A因為對皮膚傷害可達真皮層,且為慢性累進的傷害,所以難以建立國際公認,目前防曬乳針對UV-A的保護效果,並沒有像UV-B有SPF為國際公認標準,不同的國家有不同針對UV-A表示方法,包括:PA、PFA、IPD、 PPD、IPF、UVA-PF。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PF來自於比較有無擦防曬產品的皮膚,經過強烈陽光曝曬後,皮膚產生紅斑所需時間之比值,是一個很客觀的標準。SPF適用於每個人。平時評估自己皮膚被曬紅的時間,乘以不同的SPF係數等於防禦時間的延長倍數。例如:在未有任何防曬措施的情形,你的皮膚約10分鐘就會被曬紅,使用SPF50的防曬品,則可延緩到500分鐘後,才會有被曬紅的現象;即10分鐘乘以50倍。

表示防護UVA的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 )指數,是指UVA於表皮即刻產生黑色素的防護程度;也表示防曬黑指數,屬於日係標準。PA+可延緩皮膚曬黑時間2~4倍;PA++,表示可延緩皮膚曬黑時間4~8倍;PA+++,則可延緩皮膚曬黑時間8倍以上。

另外,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則是特別針對UVA中的UVA-2(波長 320nm ~ 340nm)評估。PFA2~4,輕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為2~4倍;PFA4~8,中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為4~8倍;PFA大於8,高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為8倍以上。

IPD(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評估在照射UVA後,黑色素的光氧化及細胞分佈的改變。目前此系數已經非常少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PD(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則是評估照射UVA24小時後,持續性的曬黑。和PFA一樣分三等級,例如:一般人曬10分鐘的太陽會有持續性的曬黑出現,則PPD8的防曬,可以延長為80分鐘才被曬黑(PPD8=10分鐘X8倍=80分鐘)。和IPD都屬於歐系標準。

IPF(Immune protection factor)和UVA-PF(UVA-protection factor)是評估皮膚免疫細胞抑制能力;數值越高表示UVA對皮膚中免疫細胞抑制越少,即越安全。

塗抹防曬乳的風險

雖然塗抹防曬乳能預防晒傷,但有些科學家卻警告潛在的風險。

舉例來說,奈米級的鋅/鈦氧化物微粒除了能增加防曬效果之外,其實也被廣泛添加於化妝品、藥錠、塗料……等等商品中;據估計,每年工業生產約兩百萬噸的氧化鈦。但鋅/鈦氧化物微粒在人體中,卻非常穩定,很難被分解。若透過皮膚進入人體,也可能因為尺寸小,容易游移在體內任何位置,甚至進入細胞,破壞染色體結構,影響健康 [10]。不過目前缺乏有力研究證實,因此仍有許多爭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一篇2011年發表在《自然》(Nature)的研究,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30 及 70 奈米大小的氧化鈦微粒,經由靜脈注射到懷孕母鼠體內,將進入胎盤,對幼鼠產生神經毒性,且影響發育 [2]。然而,該研究是利用靜脈注射直接進入鼠體,也有科學家,像是洛杉磯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的放射腫瘤專家羅伯特‧斯奇(Robert Schiestl)認為,人類皮膚的角質層,能有效阻擋微粒透過皮膚進入體內 [10];就算微粒進入體內,也未必有如此高的劑量。此外,雖然老鼠是被廣泛使用的實驗動物,但畢竟和人類仍有許多差異,舉例來說:懷孕母鼠的卵黃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人類的卵黃囊卻沒有太多功能 [3]。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誤食防曬乳讓鋅/鈦氧化物奈米微粒進入腸道,也可能對人體產生毒性。根據《科學日報》(Science Daily)2010 年的一則報導,毒理學家飛利浦.莫斯(Philip Moos)和其他研究人員,將氧化鋅微粒施加在大腸細胞株中,結果發現,奈米級的微粒是其他大顆微粒毒性的兩倍;根據實驗劑量推算,大約誤食2公克的防曬乳,便能達到毒性劑量。但由於該實驗是使用分離於人體外的細胞株,忽略了實際上若誤食防曬乳,在通過消化道的分解過程中,可能會使微粒的毒性降低 [5]。

化學性防曬物質也可能滲透皮膚,進入體內,對細胞造成傷害。根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報導,該校的化學家凱莉.漢生(Kerry M. Hanson)發現,防曬乳中的化學防曬物質,若滲入表皮後可能會傷害細胞。

當防曬乳覆蓋的表面較薄時,化學物質滲入皮膚造成的氧化傷害較大。研究團隊建議要塗抹足夠的防曬乳,避免紫外線引發光化學反應,使滲入皮膚的防曬乳產生活性氧化物。

研究中,漢生選了三種美國食品衛生局認可,也廣泛被使用的紫外線隔絕物: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ylmethoxycinnamate)、二苯甲酮(Benzophenone-3)和奧克立林(Octocrylene),塗抹在皮膚組織表面,並利用螢光顯微鏡測量活性氧化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程度。活性氧化物指高活性的分子,會對生物造成氧化傷害,導致老化。結果發現,當防曬乳覆蓋的表面較薄時,化學物質滲入皮膚造成的氧化傷害較大。研究團隊建議要塗抹足夠的防曬乳,避免紫外線引發光化學反應,使滲入皮膚的防曬乳產生活性氧化物。報導中,另一位化學家克里斯多福.巴丁(Christopher Bardeen)也表示:「皮膚癌症協會(Skin Cancer Foundation)也建議要經常補充塗抹防曬乳,尤其是游泳或流汗之後,避免紫外線讓滲入皮膚的防曬物質對細胞造成氧化傷害。」[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正確地使用防曬乳,反而會使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的可能。奧特.波尼爾(Autier P. Boniol)在 2007 年發表的研究中,回顧分析防曬乳使用者的行為,發現塗抹了防曬乳的人,會比未塗抹的人待在陽光底下的時間多了 19~39%;而使用高防曬係數防曬乳的人,會比使用低防曬係數的人,待在陽光底下的時間多了 19~25%,這可能反而增加了皮膚癌或黑色素瘤的發生風險。同時他們也發現,大多人只塗抹了建議用量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可能無法提供有效的防護效果 [9]。

雖然根據防曬乳的建議劑量塗抹,能避免晒傷,但也有科學家認為,每天塗抹良好防曬效果的防曬乳,可能會抑制維他命D的合成,進而影響健康。陽光中的 UVB 波段的紫外線,能讓促進人體自行合成維他命D,而它對健康體的貢獻也被廣泛研究,像是抵抗疾病、骨質生成、抗癌、免疫調節……等生理功能有關。但由於許多人塗抹防曬乳會少於建議用量,所以缺乏有力的研究證實塗抹防曬乳會抑制維他命D的合成 [1]。

防曬乳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防曬乳中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如果因為像是浮潛、游泳……等水上活動,帶入水中,可能會對水中生物造成不良影響,衝擊生態環境。

也許有些人會懷疑,在浩瀚的海洋中加入一兩滴防曬乳會造成什麼影響嗎?2008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羅伯特.道南伐洛(Roberto Danovaro)指出,防曬乳中的常見的化學防曬成分,可能會誘發潛藏在與珊瑚共生的蟲黃藻(zooxanthellae)中的病毒開始繁殖,在宿主蟲黃藻死亡後,大量的病毒便釋放到海洋中。一旦蟲黃藻死亡,和它共生的珊瑚也就無法存活,最後導致我們熟知的「珊瑚白化」現象。

道南伐洛的研究團隊,調查了三大洋的珊瑚礁,結果顯示,即使是微量的防曬乳,也能在短短的四天內喚醒病毒,引起珊瑚白化。而含有防曬乳的海水中,病毒的數量是不含防曬乳的海水的15倍!他們估計,全世界每年有四千到六千公噸的防曬乳,因為泳客而帶入海洋中;約有10%的珊瑚白化,是防曬乳污染所造成。

圖左為活珊瑚,因為有藻類共生,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圖右為白化的珊瑚,共生藻類已經死亡。(Photograph courtesy Department of Marine Scienc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rche, Ancona, Italy)

然而,佛羅里達理工學院(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珊瑚專家羅伯特.沃斯克(Robert van Woesik)卻質疑這項研究中的珊瑚白化,也可能是因為該區域內,人類活動頻繁產生的塑膠污染造成,防曬乳不是主要的元兇。但他仍擔心人造化學物質,有引起珊瑚白化的風險。沃斯克認為,道南伐洛的研究中顯示,病毒並不會隨著污染劑量增加而增加,反倒比較類似「開關」的概念-只要一有防曬乳存在海水中就會誘發大量的病毒 [11]。

除了化學防曬物質會傷害珊瑚之外,也有研究指出物理防曬物質(主要是鋅/鈦氧化物奈米微粒)會影響水蚤(Daphnia magna)的發育及行為 [12] [13]。而水蚤是水域生態系中,其他大型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以食物鏈的觀點,如果像是水蚤這類小型動物死亡,勢必會減少大型動物的食物來源,或者使毒素藉由生物放大效應(bioamplification),危害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包括人類。

然而,防曬物質是否會直接影響到像是魚之類較大型的脊椎動物,則還有待更多的研究證實。為此,國立海洋生物館的研究員陳德豪,將不同濃度的氧化鈦奈米微粒加入斑馬魚(Danio rerio)胚胎所處的水中,並觀察斑馬魚發育過程的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和孵化後的游泳能力是否會受到微粒的影響。

結果雖然只有游泳能力受到影響,但陳德豪認為,過去有學者研究發現,氧化鈦微粒對腦部腦部發育的影響,可能反映在行為能力上,而他的研究結果也符合這論點。雖然斑馬魚沒有畸形或死亡,但不能肯定微粒不會對海洋中的脊椎動物造成傷害 [20]。

生物放大效應

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的有害物質,經由食物鏈,會隨著營養階層增加而提高在高階捕食者體內的濃度。

舉例來說,海洋中的生產者-像是藻類,如果攝取了0.04ppm的有害物質,而且沒有分解,那初級消費者-像是蝦,取食藻類後就會在體內累積0.23ppm的有害物質;若有害物質又沒被分解,則會在二級消費者-小魚體內累積2.07ppm,最後在海鳥體內累積到13.8ppm;一般而言,有害物質濃度會在每個營養階級間放大九至十倍。或許起初水中的有害物質濃度,不能直接傷害大型動物(像是例子中的海鳥),但藉由食物鏈的放大效應,卻可能累積到有害濃度,人類也位在營養階層高階,不能忽視問題的嚴重性。

防曬乳的未來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增加防曬乳的防曬效果、安全性、實用性。雖然現在的防曬乳已經非常方便,但研發的腳步卻沒有停止。

舉例來說,蝦紅素(astaxanthin)是一種普遍存在於蝦、蟹、鮭魚、藻類……等海洋生物體內的色素,能對抗氧化壓力,有潛力成為輔助防曬效果的明日之星。夏威夷的一名醫生羅伯特.察爾斯(Robert Childs)就將蝦紅素製作成一種稱為「百奥斯汀」(Bio Astin)的藥丸。服用後,蝦紅素能吸收皮膚因為照射紫外線所產生的活性氧化物,而且效果是維他命E的五百倍;維他命A的十倍,還能減少因為晒傷引起的發炎反應。

雖然百奧斯汀絕對比防曬乳防水(因為是用吃的而不是塗抹),而且不用定期補充塗抹,不過察爾斯強調,它並非萬能,要得到完全的防曬保護,仍需要配合其他措施,像是穿著防曬衣物、使用太陽眼鏡、塗抹防曬乳……等 [14]。

從自然界中尋找新的防曬材料也是一個方向-常春藤(English Ivy)爬根上的奈米微粒,或許能使防曬乳更安全且防曬效果更佳。

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的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張銘俊(Mingjun Zhang,音譯)博士,一天在院子裡看著兒子玩耍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常春藤能緊緊地爬在圍籬上?」於是他開始研究常春藤的爬根。2010年,他發現爬根上佈滿了奈米級的微粒,而且比防曬乳所添加的金屬微粒大小還均勻。張銘俊和其他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常春藤微粒抵擋紫外線的效果,至少是金屬微粒的四倍;也因為是天然物質,較易被人體分解,對腦部及肝臟的毒性遠比金屬微粒小。此外,常春藤微粒較黏濁,若添加在防曬乳中,比起現今的防曬乳,更不會因為流汗或游泳而需要補充塗抹 [15]。

另外,也有廠商賦予防曬乳防曬以外的附加功能,像是「不傷害海洋生態」、防蚊蟲或防止水母螫傷。

防曬乳如何避免水母螫傷?

水母會螫傷人,其實元兇是水母觸手上的刺細胞(nematocyst)。刺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具有一支毒刺,平時收縮在細胞內,而同時細胞充滿了高張的水壓。當水母觸手接觸獵物時,啟動了刺細胞上的「開關」,高張的水壓便把毒刺彈出-就像彈簧刀一樣,攻擊獵物,並把毒液注入,使獵物麻痺。被水母螫傷可能會疼痛、劇癢、發炎、水腫,嚴重時可能會組織壞死,甚至休克 [16]。為此,尼達利雅科技公司(Nidaria Technology Ltd.)委託史丹福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tanford)的研究團隊開發防水母螫傷防曬乳。研究團隊在防曬乳中添加一種粘多糖(Glycosaminoglycan),化學結構非常相似於水母自身的帶有的成分。當刺細胞的感受器,接觸到防曬乳中的粘多糖,會誤以為是接觸到自己,而不是獵物,就不會觸發毒刺彈出,也就能達到避免螫傷的效果 [17]。

正確使用防曬乳

防曬係數的測定標準為,皮膚上每平方公分的面積,必須塗抹兩毫克的厚度。研究顯示,一般人僅塗抹一毫克,甚至只有零點五毫克的厚度,即使擦了SPF50的防曬乳液,也等於只有SPF2.7~7.1,可見得塗抹厚度影響防曬效果甚大。塗抹不均勻也會影響防曬效果,因此2003年版的皮膚科Fitzpatrick教科書建議,塗抹兩層的防曬乳液,可以較為均勻及提供較好的防護。另外,一般建議每兩至三個小時需要再次的補擦防曬乳。一則在2001年的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報告指出,曬乳液必須在外出前15~30分鐘塗抹防;當游泳、用毛巾擦、過度流汗及摩擦後,需再次的補擦防曬乳液,以可以得到較佳的防曬效果。影響UVA的防護效果,最大的變因是塗抹的厚度(占72%),其次是塗抹是否均勻(占16%),防曬品吸收UVA的效果影響最小(占12%)。雖然選了很好的防曬乳液,如果沒有正確的使用,防曬效果仍會大打折扣。除了塗抹防曬乳液外,要避免紫外線傷害,還需要做到儘量避開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的太陽,以及外出時多戴寬邊帽、撐傘、穿著織的較密及深色的長袖衣服,以加強防護。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建議做到ABC三點:A(Avoid)就是避免紫外線的照射,所以早上十點至下午三點紫外線最強的時段,盡量不要出門;B(Block)就是阻斷紫外線的照射,因此每天塗抹防曬乳液仍是十分必須的;C(Cover)就是遮蔽,外出時盡量使用傘帽子或是長袖衣物來遮蔽皮膚。

結論

塗抹防曬乳能有效阻擋紫外線,避免皮膚晒傷。然而,目前沒有防曬乳能同時有效阻擋UVA及UVB(20240902編註:市面上已有多款可同時阻擋 UVA 與 UVB)。再者,目前缺乏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防曬乳能有效預防皮膚癌或黑色素瘤的發生(20240902編註:到目前為止,尚無嚴格的人類證據顯示防曬霜能預防主要類型的皮膚癌:皮膚黑色素瘤 (cutaneous melanoma, CM) 和基底細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然而,防曬霜確實能減少日光性角化病 (actinic keratoses) 和復發性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的發病率。)。另一方面,塗抹防曬乳對健康有潛在的風險,而且也可能會危害自然環境。雖然科學家仍對此爭論,尚待更多的科學研究證明。但不論如何,防曬乳本來就不該被視為唯一的防曬措施,必須配合其他方法,像是穿著長袖衣物、配戴太陽眼鏡;最重要的,是減少陽光的曝曬。

參考資料

  1. M Berwick. 2011.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of Sunscreens.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89 1, 31–33.
  2. Kohei Yamashita, et al. 2011. Silica and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Cause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in Mi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6, 321–328.
  3. Jeffrey A. Keelan. 2011. Nanotoxicology: Nanoparticles Versus the Placenta. Nature Nanotechnology 6, 263–264
  4. Amanda S. Barnard. 2011. One-to-one comparison of sunscreen efficacy, aesthetics and potential nanotoxicity. Nature Nanotechnology 5, 271 – 274.
  5.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 April 7. Evidence that nanoparticles in sunscreens could be toxic if accidentally eate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ugust 26, 2011, from http://www.sciencedaily.com­ /releases/2010/04/100407110824.htm
  6. Random History ( APR. 28, 2009) Protecting Your Skin The History of Sunscreen
  7. Knowland, John; McKenzie, Edward A.; McHugh, Peter J.; Cridland, Nigel A. (1993). “Sunlight-induced mutagenicity of a common sunscreen ingredient.”. FEBS Letters 324 (3): 309–313
  8. UCR Newsroom: Sunscreens Can Damage Skin, Researchers Find. August 29, 2006.
  9. Philippe Autier, Mathieu Boniol, Jean-François Doré. 2007. Sunscreen use and increased duration of intentional sun exposure: Still a burning iss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21, 1: 1-5.
  10. UCLA Newsroom: Nanoparticles used in common household items cause genetic damage in mice. November 18, 2009.
  11.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Swimmers’ Sunscreen Killing Off Coral. January 29, 2008
  12. Xiaoshan Zhu et al. 2007. Acute toxicities of six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 suspensions to Daphnia magna.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11, 1: 67-75
  13. SARAH B. LOVERN and REBECCA KLAPER. 2006. DAPHNIA MAGNA MORTALITY WHEN EXPOSED TO TITANIUM DIOXIDE AND FULLERENE (C60) NANOPARTICLE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5, 4: 1132–1137
  14. Science Daily: Sunscreen In A Pill [November 1, 2007]
  15. Science Daily: Nanoparticles in English Ivy May Hold the Key to Making Sunscreen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July 25, 2010]
  16. 李志宏、張中興。民國八十九年八月一日。水母接觸性皮膚炎。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卷第三期。
  17. Alexa Boer Kimbal et al. 2004. Efficacy of a Jelly fish Sting Inhibitor in PreventingJelly fish Stings in Normal Volunteers. Wilderness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15: 102 108.
  18. Virginia Morell. 2010. Whales Get Sunburns, Too. Science.
  19. 顧景怡。2001。 曬傷了怎麼辦?。康健雜誌33期。
  20. Te-Hao Chen, Yen-Hsin Wang, Yu-Hwan Wu. 2011. Developmental exposures to ethanol or dimethylsulfoxide at low concentrations alter locomotor activity in larval zebrafish: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toxicity bioassays. Aquatic Toxicology. 102: 162-16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2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喝鮮奶真的能長高?拆解營養素與身高的關鍵連結!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1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食力foodNEXT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日本的兒童與青少年在 1960 年代開始,身高像是坐上了成長的直升機!有人說,關鍵就在於1964年推動的學童乳政策,這一喝就是 60 年,讓孩子們「蹭蹭蹭」地長高。

那麼台灣呢?從 2010 年與 2015 年,嘉義、雲林率先實行學童乳政策,到 2024 年在進一步全國推動「班班有鮮奶」,我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機會長高嗎?但如果孩子長不高,真的是因為牛奶喝不夠嗎?其實,想要孩子長個子,還有更多「長高密碼」!

為什麼長不高?哪些因素決定身高?

人的身高是高是矮,有 80% 來自於基因決定。圖/envato

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在主宰我們的身高?科學家告訴我們,影響身高的原因,有 80% 來自基因!到目前為止,已經辨識出 700 多個基因和身高有關,其中一部分是影響骨骼中的生長板,另一部分則影響身體荷爾蒙的分泌,這些基因一起合力,最終決定了我們的身高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響荷爾蒙分泌的基因,就像人體的「身高總指揮」,主要控制三大荷爾蒙: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和性激素。

  • 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的,如果人體生長激素分泌較少,身高也會明顯受影響,也就是身高比較矮。
  • 甲狀腺素則是幫助粒線體這個「細胞能量工廠」順利運作,讓細胞有充足能量來代謝與生長。如果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細胞發育自然跟不上,就會影響身高表現。
  • 性激素則是影響生長板與肌肉的關鍵!例如,女性賀爾蒙分泌旺盛,會促使骨骼中的生長板提早關閉,所以女性平均身高比男性矮。而男性賀爾蒙不僅有助骨骼發育,還能增加肌肉量,讓身材更高挑結實。

所以,基因是命定的,後天就無法再突破了嗎?其實不然!雖然基因決定了大部分,但後天的努力也有很大空間來改變結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後天四大關鍵:飲食、運動、睡眠和環境,如何影響孩子的身高成長!

後天逆轉勝!抓住長高的四大黃金關鍵

長高需要什麼?首先,飲食是關鍵!長高需要足夠的營養素,充足的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能幫助骨骼發育,而均衡飲食則是孩子長高的基石。除此之外,運動也不可或缺,發育中的孩童建議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運動,包括阻力訓練、有氧運動和放鬆運動等,能讓肌肉與骨骼的發育更加堅實,並且維持正常體重,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睡眠則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 。研究顯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間 11 點至凌晨 1 點,以及清晨 5 點至 7 點。因此,確保孩子有規律且足夠的睡眠時間,可以顯著提升骨骼生長效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外在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兒童身高。例如,空氣污染及鉛、鎘等有害物質可能阻礙發育。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就要避開這些污染源。

盤點完這些後天因素後,我們不禁要問:牛奶真的能幫助長高嗎?答案將隨著我們深入探討後揭曉!

喝牛奶真的能幫助長高?

後天因素同樣會影響兒童身高,那喝牛奶會有幫助嗎?圖/envato

聯合國對於發育遲緩之定義,是該年齡孩童所測量身高,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身高標準中位數 2 個標準差,就視為發育遲緩。

2023 年一篇跨國研究研究顯示,增加乳製品攝取能降低發育遲緩比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乳製品消費量增加可能也代表當地正在經濟成長,可能從其他面向影響飲食。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干擾,這份研究也納入了人均 GDP、兒童扶養比、人口成長率、農村電氣化比例與女性參與勞動比等等變數進行控制。此外,該篇研究還另外指出乳糖不耐症常見於青少年與成人,對孩童沒有影響,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總之,喝牛奶的確可能對長高有幫助,但牛奶只是眾多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台灣孩童真的缺這一杯鮮奶嗎?

牛奶的確對身高的發育有幫助,但台灣的學童真的缺奶嗎?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除了 1-3 歲的幼兒外,其他年齡層的乳品攝取量都遠低於建議標準。特別是 7-18 歲的學童,乳品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一半,顯示台灣兒童的乳製品攝取明顯不足。事實上,7-18 歲的學童中,有 8 成每天攝取不到 1 份乳品,這對正在生長期的孩子來說,營養攝取遠遠不夠。

然而,學童缺的不僅是鈣,還有維生素 D。根據 2008 年一篇回顧性的研究,維生素D對身高發育與鈣質同等重要。如果鈣和維生素 D 攝取不足,會影響骨骼發育。1999 年中國的實驗研究指出,飲用牛奶能有效促進身高,尤其是加強維生素 D 的補充後,骨密度顯著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台灣學童的鈣與維生素 D 攝取是否足夠呢?答案是遠遠不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7-18 歲的學童,鈣的攝取量平均不到建議量的一半,維生素 D 的攝取量甚至只有四成多。這樣的營養狀況,怎麼能夠提供足夠骨骼發育的營養環境?

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營養缺口與乳品攝取不足有直接關聯。每份乳品大約含有 240 毫升牛奶,其中含有 240 毫克的鈣質及 3 微克的維生素 D。根據國民健康署採用的推薦膳食攝取量(RDA),每天需要的鈣質約為 1000 毫克,維生素 D 則是 15 微克,如果每人每天攝取2份乳品類,加上其他的飲食攝取,就有機會補足鈣與維生素 D 的缺口。

此外,牛奶中的鈣質容易被人體吸收。牛奶有三分之一的鈣是以游離態存在的,能夠直接被吸收,剩餘的鈣與酪蛋白結合,當人體消化酪蛋白時,這些鈣質也會被釋放,然後被人體吸收。事實上,人體對牛奶鈣質的吸收率為 32.1%,遠高於其他食物。因此,想要補充鈣質,牛奶無疑是最佳選擇。

人體對牛奶的吸收率達 32.1%,是補鈣的理想選擇。圖/envato

喝的不是鮮奶,而是加溫處理後的保久乳,營養素會被破壞嗎?

至於保久乳的營養價值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 2021 年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說明。鮮乳是生乳經過短時間高溫或超高溫殺菌方式所製成,所以無法達到完全滅菌,保存期間較短,而且需要冷藏。保久乳則是透過高溫或高壓滅菌,並且以無菌的填充方式放入無菌包材,所以能夠保存較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營養成分資料庫,鮮乳跟保久乳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礦物質及維生素都沒有太大差異,只有少數熱敏感的營養素,像是維生素 C 會稍微少一點外,其他成分大致上都一樣。所以,不管是鮮乳還是保久乳,在營養成分上差異不大!

另外,許多父母擔心乳糖不耐症影響孩子喝牛奶、容易引起腹瀉。牛奶中含有乳糖,而乳糖是一種雙醣,由半乳糖與葡萄糖所構成。人體想要運用乳糖,需要先把它分解成半乳糖與葡萄糖,這時候需要一種特別的腸道酵素:乳糖酶。在兒童時期乳糖酶會正常分泌,這是為了要分解母乳,隨著年齡增加,乳品類食物逐漸減少,人體的乳糖酶漸漸地分泌越來越少。然而,這並不代表不能喝牛奶。透過逐步攝取少量低乳糖的牛奶製品,或使用乳糖酶補充品,都有機會能改善不適,重新恢復對牛奶的耐受力。

總結來看,牛奶確實能補足我們失落的鈣質和維生素 D 缺口。這些營養素,也確實與身高有關。但別忘了,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飲食、運動、睡眠和環境等各方面都不可忽視!補充足夠的營養素,並搭配運動和良好的作息,將會是孩子的身高發育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開發遇上「術前檢查」:環境影響評估大揭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6 ・433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環境部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無論是在立法院的質詢臺,還是網路媒體或社論上,你應該經常聽到「環評」這個詞吧?它的核心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不管是建設重金屬冶煉廠、台積電進駐,還是打通山壁開闢新道路,都必須經過像動手術前的詳細檢查一樣,透過環評的嚴謹審查程序,確保這些開發不會對環境造成過度或無法挽回的損害。

 環評的概念起源於 70、80 年代,當時大規模開發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人們開始反思,發現單靠法規和污染處理技術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於是「事前預防」的想法應運而生。

我國的環評制度是借鑒美國的經驗,但並不是所有開發案都需要環評,只有那些可能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開發行為,才需要在開發前進行環評。環評其實是開發許可的一部分,環保機關負責審查環評報告,並擁有否決權。但即便環評通過,並不代表開發案就能立即進行,最終的開發許可還是需由相關主管機關綜合考量政治、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後,才能做出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評到底在忙什麼?

環評的全名為「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就像動手術會有術前檢查、術後定期追蹤及按時服藥,健康的把關需要仰賴定期進廠維修,同樣在開發行為實施前,我們需要評估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預防或減輕措施,施工中或營運後也需要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來進行追蹤,並由環保機關進行監督,確保不會進一步損害環境品質。

環評負責評估開發對環境的影響,並制定措施與監督確保環境品質。圖/envato

雖然「環評」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它的評估過程可一點也不簡單,就像醫療檢查一樣,科學、客觀且精密,評估項目可不只侷限在空氣品質、水質或土壤是否受農藥或化肥影響、生態景觀與棲地等和自然環境切身相關的議題。根據環評法第 4 條規定,評估還涵蓋了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

環評就像是開發案的「術前檢查」,確保開發行為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和破壞。那麼,大家常聽說環評要耗費很長時間,那它到底在忙什麼呢?其實,環評的目的是要求開發單位對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這些調查結果會寫成報告,並進行公開,讓社會大眾了解並參與討論。最後,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審查,只有通過審查的案子,才有機會繼續進行開發,從而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

誰應該接受環評的「考驗」?

根據環評法的立法精神,不是所有的開發案都需要進行環評,環評主要是針對那些可能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開發行為。那麼,哪些開發案需要環評呢?環境部依法訂定了「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簡稱「認定標準」),這些標準主要是根據開發案可能帶來的影響程度、所在的敏感區域(如國家公園、重要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等),以及開發的規模(如面積、處理量)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環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像高速鐵路、大眾捷運、機場、離岸風力發電系統等這些建設,不論它們的規模或地點,都必須經過環評。而像科學園區、高爾夫球場的建設,若位於國家公園、重要濕地或野生動物棲息地,也需要辦理環評;至於太陽能光電設施,則是當它位於重要濕地時,才需要進行環評。

宛如開發前的「術前檢查」!淺談環評流程

我國的環評審查採取專家審查機制,環評主管機關依法成立環評審查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政府機關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其中專家學者的比例不得少於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環境部為例,環境部的環評審查委員會共有 21 位委員,其中 14 位是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分別在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把關,確保審查過程的專業性與公正性。

臺灣的環評制度通常分為兩個階段。一階環評是透過報告書撰寫前的公開意見蒐集,開發單位將意見回應情形納入報告書後由專業的環評審查委員進行審查,若經審查後認為開發後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則應對症下藥,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的審查更為嚴謹,並且依法規定進行範疇界定,篩選出環境關鍵項目與因子。整個環評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步驟,讓開發案能夠更透明、公開地接受環境影響的評估與檢驗。

STEP 1 資料填寫:開發行為規劃

這就像醫生在手術前,先為病患制定計畫,並在檢查前登錄好病患的個人資料,例如身分訊息、健康問題、藥物過敏或病史等。同樣地,環評也是這樣運作的。開發單位首先要擬定開發案的規劃,並且將這些內容在網路上公開蒐集意見 20 天,同時也會舉行公開會議,讓大眾參與討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開發單位需要編寫環境影響說明書的主要章節,並且決定是否自願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開發單位會進行初步的計畫,確認開發的目標與範圍,並評估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產生的潛在影響。這些步驟都是為了確保開發行為在開始前,能夠徹底評估可能的風險和影響

開發單位需撰寫環境影響說明書,初步評估目標、範圍及潛在影響。圖/envato

STEP 2 初步評估:編製環境影響說明書

就像術前檢查結果會匯集成一份醫療報告,在這個階段,開發單位也需要把他們的調查結果、預測和分析整理成一份「環境影響說明書」(簡稱環說書),環說書會說明如何預防或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開發單位需要根據作業準則製作環說書,交給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無非屬主管機關所主管法規之爭點後,再轉請主管機關審查;主管機關確認沒有需要補正的地方(例如:沒有檢具環境保護對策與替代方案、執行評估的人忘了簽名等),環保主管機關所設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則會著手進入審查階段。

STEP 3 手術可行與必要嗎:審查與結論

這部分就像醫療團隊評估手術的風險。環保機關會審查這份環境影響說明書,專家委員會會進行詳細的審查,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結論。如果所有的環保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開發案就能獲得初步通過並公告審查結論,告訴你這個「手術」(開發項目)可不可以做、在甚麼條件下做比較安全,或是可能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等等。以離岸風電開發為例,可能就會要求開發商調整風機位置,以避開白海豚的棲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應環評法施行細則裡的審查結論,除了通過審查、不應開發等結果,也可能會出現「有條件通過審查」或「進行第二階段審查評估」的狀態。

STEP 4 完善的手術方案:進入二階環評

就像術前檢查發現可能有重大問題或可能帶來影響的副作用時,醫生可能會要求進行更詳細的檢驗及評估更好的治療方案,環評也是如此。如果第一階段的環評顯示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那麼它就必須進入「二階環評」。

進入二階環評的開發案,意味著要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評估。就像醫生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來了解手術風險。除了基本的環評程序,開發單位還需要舉辦公開說明會與範疇界定會議、編製更複雜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收到初稿後需進行現場勘查與公聽會,讓當地居民或關心這個開發案的人可以參與,了解開發案的影響,並提出意見。

二階環評需更深入分析,與舉辦說明會、公聽會,讓居民一同參與評估影響。圖/envato

同時,開發單位也要依據這些意見,編製更詳細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將所有的調查、分析結果都納入評估報告書中,才能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保主管機關審查。而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資料,就像醫生建議調整手術計畫一樣,開發單位會進行修正,並重新提交補正及取得定稿備查。只有在所有問題解決後,開發案才是真正通過環評審查並進入下一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在你生活周遭環境的開發案正好遇到環評的爭議,或者你關心的案件正在環評階段,你可以隨時上「環境部環評書件查詢系統」(https://eiadoc.moenv.gov.tw/eiaweb/)查詢相關的最新資訊。不僅如此,環評審查委員會的會議還有線上直播,讓大家能夠親自參與,為國內的開發案共同把關!

整個環評流程耗時多久?

環評法第 7 條規定,主管機關在收到環境影響說明書後,必須在 50 天內完成審查並公告結果,並通知相關主管機關和開發單位。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最多可以再延長 50 天。

根據環評法施行細則第 15 條,這個審查期限是從開發單位備妥所有資料,並繳交審查費後開始計算。但是有一些情況是不計入這個審查時間的,包括:

  1. 開發單位補充資料所花的時間。
  2. 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法規進行釋疑,且不超過 60 天的時間。
  3. 其他不可歸責於主管機關的可扣除天數。

因此,整個環評流程的時間會因為不同情況有所變動,但主管機關的基本審查時間是 50 天內,特殊情況最多延長至 100 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實際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根據開發案的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就像去放射科拍攝X光可能只要一、兩分鐘,但如果要做電腦斷層,可能就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同樣地,根據環評法的規定,環境影響說明書的審查通常在收到資料後的 50 天內完成,若是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時間則是 60 天。聽起來似乎不算太久,通常三、四個月就能有結果。

但實際上,環評過程常常會因各種原因延長時間。環境部目前也正在進行環評總體檢,蒐集各界的意見,逐步檢視現行制度,並作為未來修正相關法規的參考依據。

環評帶來的效益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幫助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永續。透過環評,開發行為的潛在風險可以提前被識別,並且在問題發生前採取預防和減輕措施。這樣的過程不僅讓開發行為更具透明度,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環境爭議和成本,還能促進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期待隨著法規的修正與完善,未來的環評制度在效率、透明度與公眾參與等方面有望取得更大進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這不僅是對環境的保護,更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實現政府、企業和民眾三贏的局面,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更健康、更永續的未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心網路陷阱!從媒體識讀、防詐騙到個資保護的安全守則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00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伴隨著便利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風險與威脅。從充斥網路的惡假害訊息,到日益精進的詐騙手法,再到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憂,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潛在危機。2023 年網路購物詐欺案件達 4,600 起,較前一年多出 41%。這樣的數據背後,正反映出我們對網路安全意識的迫切需求⋯⋯

「第一手快訊」背後的騙局真相

在深入探討網路世界的風險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錯誤訊息」和「假訊息」的本質差異。錯誤訊息通常源於時效性考量下的查證不足或作業疏漏,屬於非刻意造假的不實資訊。相較之下,假訊息則帶有「惡、假、害」的特性,是出於惡意、虛偽假造且意圖造成危害的資訊。

2018 年的關西機場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時,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數千旅客受困其中。中國媒體隨即大肆宣傳他們的大使館如何派車前往營救中國旅客,這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從微博開始蔓延,很快就擴散到各個內容農場。更令人遺憾的是,這則假訊息最終導致當時的外交部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因不堪輿論壓力而選擇結束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年,另一則「5G 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實訊息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則訊息聲稱 5G 技術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導致更容易感染疾病。儘管科學家多次出面澄清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說法,但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並持續轉發。類似的例子還有 2018 年 2 月底 3 月初,因量販業者不當行銷與造謠漲價,加上媒體跟進報導,而導致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的「安屎之亂」。這些案例都說明了假訊息對社會秩序的巨大衝擊。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對抗錯假訊息

面對如此猖獗的假訊息,我們首要之務就是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每當接觸到訊息時,都應先評估發布該消息的媒體背景,包括其成立時間、背後所有者以及過往的報導記錄。知名度高、歷史悠久的主流媒體通常較為可靠,但仍然不能完全放下戒心。如果某則消息只出現在不知名的網站或社群媒體帳號上,而主流媒體卻未有相關報導,就更要多加留意了。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檢視媒體背景,警惕來源不明的訊息。圖/envato

在實際的資訊查證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作者的身分背景。一篇可信的報導通常會具名,而且作者往往是該領域的資深記者或專家。我們可以搜索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和過往信譽。相對地,匿名或難以查證作者背景的文章,就需要更謹慎對待。同時,也要追溯消息的原始來源,確認報導是否明確指出消息從何而來,是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轉述。留意發布日期也很重要,以免落入被重新包裝的舊聞陷阱。

這優惠好得太誇張?談網路詐騙與個資安全

除了假訊息的威脅,網路詐騙同樣令人憂心。從最基本的網路釣魚到複雜的身分盜用,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就拿網路釣魚來說,犯罪者通常會偽裝成合法機構的人員,透過電子郵件、電話或簡訊聯繫目標,企圖誘使當事人提供個人身分、銀行和信用卡詳細資料以及密碼等敏感資訊。這些資訊一旦落入歹徒手中,很可能被用來進行身分盜用和造成經濟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詐騙手法不斷進化,釣魚詐騙便常以偽裝合法機構誘取敏感資訊。圖/envato

資安業者趨勢科技的調查就發現,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在 2023 年 12 月至隔年 1 月期間,利用談論兩岸地緣政治議題的文件,發起了一連串的網路釣魚攻擊。這些看似專業的政治分析文件,實際上是在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兩天前才建立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竊取資訊,企圖影響國家的政治情勢。

網路詐騙還有一些更常見的特徵。首先是那些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像是「中獎得到 iPhone 或其他奢侈品」的訊息。其次是製造緊迫感,這是詐騙集團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他們會要求受害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回應。此外,不尋常的寄件者與可疑的附件也都是警訊,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到含有勒索軟體或其他惡意程式的連結。

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社群媒體的普及更是帶來了新的挑戰。2020 年,一個發生在澳洲的案例就很具有警示意義。當時的澳洲前總理艾伯特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自己的登機證照片,結果一位網路安全服務公司主管僅憑這張圖片,就成功取得了艾伯特的電話與護照號碼等個人資料。雖然這位駭客最終選擇善意提醒而非惡意使用這些資訊,但這個事件仍然引發了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資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安全防護一把罩!更新裝置、慎用 Wi-Fi、強化密碼管理

為了確保網路使用的安全,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防護網。首先是確保裝置和軟體都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包括作業系統、瀏覽器、外掛程式和各類應用程式等。許多網路攻擊都是利用系統或軟體的既有弱點入侵,而這些更新往往包含了對已知安全漏洞的修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使用公共 Wi-Fi 時也要特別當心。許多公共 Wi-Fi 缺乏適當的加密和身分驗證機制,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能夠輕易地攔截使用者的網路流量,竊取帳號密碼、信用卡資訊等敏感數據。因此,在咖啡廳、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應該避免使用不明的免費 Wi-Fi 處理重要事務或進行線上購物。如果必須連上公用 Wi-Fi,也要記得停用裝置的檔案共享功能。

使用公共 Wi-Fi 時,避免處理敏感事務,因可能存在數據被攔截與盜取的風險。圖/envato

密碼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為不同的帳戶設置獨特且具有高強度的密碼,結合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創造出難以被猜測的組合。密碼長度通常建議在 8~12 個字元之間,且要避免使用個人資訊相關的詞彙,如姓名、生日或電話號碼。定期更換密碼也是必要的,建議每 3~6 個月更換一次。研究顯示,在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中,高達八成的案例都與密碼強度不足有關。

最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社群媒體上的隱私設定。許多人在初次設定後就不再關心,但實際上我們都必須定期檢查並調整這些設定,確保自己清楚瞭解「誰可以查看你的貼文」。同時,也要謹慎管理好友名單,適時移除一些不再聯繫或根本不認識的人。在安裝新的應用程式時,也要仔細審視其要求的權限,只給予必要的存取權限。

提升網路安全基於習慣培養。辨識假訊息的特徵、防範詐騙的警覺心、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享受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確保自身的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