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莊博安(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過年時和朋友去看了皮克斯最新的動畫片《恐龍當家》,劇情描述如果隕石當初沒有撞向地球,反而是恐龍們都存活下來的世界會是如何?
__________注意以下有雷__________
故事的主角是恐龍阿羅,他在破蛋出生後與哥哥姊姊的反應不同,反而是有些膽小懼怕,腳也有點一跛一跛,不太適應即將踏入的世界;影片從這裡開始,先明示了阿羅內向保守的性格。也因為如此,強壯的爸爸更想好好訓練他,期望能成為替家庭付出,且為自己未來打拼的恐龍。
令人難過的是,阿羅某次意外被河水沖走而失去爸爸、且與家人失散。而找尋回家的路途險惡不堪,好在遇上野人小巴、暴龍士官長等,才能抵擋一次次其他生物們的襲擊。最後,重新看見家園,重新看見母親疲憊、卻感激不已的臉龐。
愛與轉化
關係可以改變一個人。我們每一次的相遇,每一次的分離,都是融合不同心靈的珍貴機會,讓我們成為更獨特的個體。
阿羅是隻單純的恐龍,他很善良、不太知道這個世界怎麼運作──那些為了生活的堅持與汗水、那些撲滅對立的必要之善惡──他不懂得裝腔作勢,他不曉得讓其他人懼怕我們的時候,也許就能成功。和我們許多人一樣,他天真,也懼怕未知。
老實說他可以不用懂,因為在如此強壯的父母親的保護傘下,他再怎麼沒志氣不勇敢都是可以的,因為他知道,父母親還是會愛他。就像半夜爸爸帶阿羅出去,那停留在阿羅鼻子上的怪蟲和看似黑暗的恐懼中,其實是會發光的可親生物、其實是爸爸仍想讓阿羅感受到大自然與父親的關照與溫柔。也是這份親情,讓阿羅即使膽小,仍然選擇不放棄,想在石庫上留下腳印,因為那是不辜負爸爸期望的象徵,也是證明自己已然長大的印記。
心靈特質的分離與融合
但長大,總是充滿了意外與波折,有時被硬扯拉拔,有時被環境所逼,總是需要面對內心的恐懼,不得不勇敢的在狂風暴雨中前進;爸爸的逝去對阿羅是一大考驗,那代表失去無人能敵的保護以及能夠安全回家的希望。他只能一個人,餓著肚子,搭起破爛的遮雨棚自怨自艾。
此時小巴出現了,他是個活潑好動的小野人,能在大自然中如魚得水,可以看出他適應得非常良好。從奔馳在草叢中、在懸崖上找花,或勇猛的對抗敵人,他與阿羅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如果把阿羅與小巴看作一個人內心的兩個面向,阿羅是那生活中小心翼翼,深怕意外而跛足不前的拘謹面,那麼小巴就是代表原始自然、且不受拘束的開放面。
每個人內心都有很多面向,如果只展露其中一個面向,固著於其中一種特質,我們很難應對生活裡眾多獨特的事物與突然的劇變。勢必得經過某些外在事件的發生、或某種內在智性的轉化,才得以讓心靈產生具適應多元性的質變。
「你必須穿過你的恐懼,才能看見另一側的美麗。」爸爸當初這麼告訴阿羅。
對阿羅來說,他必須轉化內心惶恐不安的角色,或說要鼓起更多的勇氣才能救回親愛的朋友、也才能找回自己的家園。而這需要將心靈中原本屈從畏懼的巨大混合體裡,淬煉出勇於奔馳與衝突的面向。也就是說,需要阿羅放下自己還想待在爸爸的保護中、與還是初生之犢的堅持,再加上透過內化小巴這位「勇敢」的「原型」﹝1﹞。這些努力,使得阿羅才能意識到如此的特質是可以融合進內心、或說有勇氣找尋心靈本體中原本就存在的勇敢特質。
從一次次的遇見與分離中,學會勇敢
最初與家庭的分離,是一種強迫個體獨立的開始。失去原始的供給,安全的保護,得一個人面對未知的世界。而他也幸運的遇見先知般的戟龍「收集者」,讓他看見小巴身上擁有能夠保護自己的元素;也覺察到孩童般的野人「小巴」,陪同阿羅共闖每一個山峰、共渡每一條河流;也碰到提攜與照顧自己的暴龍「士官長」,他就像阿羅的爸爸一樣要他勇敢,最後,他也才能跳入水中救回小巴。
而水,經常也隱含了潛意識的神秘部分。跳入水中的過程,也意味著阿羅在心靈中抓住了「勇敢」,最後一起存活下來的生動表現。也是這一次成功將「勇敢」納入心靈,讓阿羅可以在小巴第二次遇見族人時,決定讓他跟著族人走,而不是如同第一次阿羅自私的趕緊帶走小巴,口中還念念有詞說著自己家多好,掩耳盜鈴般地不讓小巴回家;因為此時,小巴已不再是阿羅擁有的「勇敢」了,反而是阿羅心中已經穩定存在的元素。他現在,可以放心的讓「同理小巴也想回家」的情緒在內心出現與表現出來。
阿羅已然成為更加成熟的個體。
「完滿自足的狀態要經由心靈的意識與潛意識的融合才能達成,榮格所說的『心靈超越功能』才會出現,透過這種超越功能,人才可能達成他的目標:讓他個體自性(individual Self)的潛力完全實現。」﹝2﹞
在社會上的我們、與人互動的我們,總是努力用「意識」控制著自己,才不至於像是脫韁野馬般沒有一點社會化的表現。但另一方面,我們經常也把不想要的事情壓抑到潛意識中(像是焦慮小巴的離開),或者壓抑了潛意識想要浮現到意識的事物(像是想讓小巴回到族人的圈子)。根本的說,兩者是相互流動的。只是現代忙碌焦躁的我們,總是硬生生地打斷了潛意識到意識之流;而透過榮格心理學的深度解析,能夠讓潛意識中的自性(Self)盡可能意識化,協助我們在意識上容納整體心靈的矛盾與不知所措,而更加安然地接受它的複雜性。﹝3﹞
就像阿羅,從原先的畏懼不前,到最後找出自身「勇敢」的元素加以整合,並通過層層考驗,回到家園的石庫上,驕傲地留下自己的腳印。
這些改變總在失去之後,不論消逝的是有形或無形。它們都重新捏塑我們的心靈,使我們開始對一些人群顯得感恩,或對一些事情變得敏銳。然後,我們漸漸瞭解到,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端看你如何理解這些殘存在心靈上的痕跡。光明的或陰暗的,神聖的或凡俗的。
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作者粉絲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參考資料:
- 卡爾‧榮格。《人及其象徵》-〈潛意識探微〉。立緒出版。
- 約瑟夫‧韓德生。《人及其象徵》-〈榮格古代神話與現代人〉。立緒出版。
- 莫瑞.史丹。《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