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編按:對我來說,陰謀論是一種「幻想文」,不該被人們採信,但現實中,卻有為數不少的人,將陰謀論奉為真理。「合乎理性必定是現實,現實也必定是合乎理性。」這不是要討論黑格爾的哲學,而是想藉這句話反思陰謀論的存在,我們不該嘲笑它的荒謬,而忽略了支撐起這荒謬現實的理性是什麼?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專題從科學研究,剖析陰謀論的成因與影響,願我們在未知面前,都能放下成見,在名為「需求真相」的恐慌中,冷靜、踏實地前進!
你認為這個世界「平靜」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光明會」這個暗自掌控全世界長達數百年的神秘組織?又或者你曾聽過當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疾病都是人造的,只因為各大藥廠想靠疫苗與特效藥賺錢的說法?
其他像是外星人早就潛伏在人類社會裡(據某些說法還成了世界第一大社群媒體的創辦人)、月球登陸是在攝影棚裡拍出來的「科幻片」,甚至是認為飛機雲裡面含有政府用來控制人民心智的化學藥物⋯⋯
這些都是近代非常知名的陰謀論 (conspiracy theory)。雖然內容各種荒謬、不合邏輯,卻是社會大眾非常喜歡用來解釋各種自然或社會現象的依據,甚至有不少陰謀論到最後會嚴重到危害社會安寧。
當然,上述提到的是比較誇張、如果成真甚至會嚴重動搖到社會根本的理論。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其實也充斥著各種規模小上不少,卻還是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的陰謀論。
但是你是否想過為什麼陰謀論這麼讓人難以自拔?這其實還是得回到人本身對「未知」的排斥。
不是生性多疑,而是現實太過可疑
還記得去年 7 月威力彩開出的 31.24 億元的頭獎後,網路上與現實中都出現大量「公益彩券得主早就有內定」的質疑嗎?許多民眾不管有買沒買,全都當起鍵盤偵探開始肉搜得主資料,最後搞出好幾起烏龍、造成無辜路人的困擾。
又或者早年網咖盛行的時候,大家肯定聽過「網咖會在空調出風口放安非他命」,用毒品讓青少年對網咖成癮、流連忘返。
更近一點的還有速食業者為了生產更多炸雞,會給雞隻施打生長激素或是基因改造。網路上甚至還找得到一隻雞有三對翅膀的「罪證」,指責無良業者給消費者吃怪物肉。
甚至是去年疫情正緊張時,不少人信誓旦旦說台灣防疫團隊在刻意隱瞞確診人數,甚至繪聲繪影地描述山裡有多少病死的屍體被棄置、焚毀。
這些都是沒有任何實際證據的指控,卻都各自在台灣引發不小的騷動,甚至我們自己都可能曾經對這些「真相」深信不疑。這不是因為我們笨或思慮不周,而是在缺乏充足資訊的前提下,這些陰謀論看起來其實都「很合理」,恰好能填補現實狀況的邏輯漏洞。
這也是陰謀論的一大特色:低證偽性。
以「網咖下藥」的都市傳說為例,這個陰謀論出現時整個社會正剛開始迅速發展,已經跟年輕族群脫節的老一輩人根本無法理解「網路」的吸引力,更難以欣賞電玩遊戲提供的聲光享受。
因此,在不認為網路與電玩有什麼了不起的先入為主認知下,他們自然得尋找另一種可能來解釋「為什麼我家小孩總是泡在網咖裡」。最後只能讓同樣是被認為是年輕人才會碰的「毒品」去做代罪羔羊,使得網咖就此背上十多年的惡名。
疫情期間對防疫團隊的質疑也是類似的邏輯。因為台灣超前部署的成效實在太過卓越,也是 2020 年一片混亂中極少數還能有經濟正成長的國家。當然我們知道這得歸功台灣醫療體系在經歷 SARS 衝擊後建立的應對系統,才能在第一時間以 SOP 迅速部署必要措舉、有效控制傳染。
但是這些成功對本就抱持負面偏見的人來說反而是「有問題」的,為了讓自己不會認知失調,他們必須依循「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來解釋眼前看到的一切。
這也代表「反駁陰謀論」是沒用的,因為這些認為世界充滿惡意的論述都會很扎實地「補上」邏輯缺口。例如從來沒有新聞報導網咖放毒品被抓是因為警察收賄包庇;而疫情始終沒有如某些人預測的「爆發」,也是因為全國上下的醫療院所都沆瀣一氣,把所有確診患者都私下「處理」掉了。
這些脈絡從外人的角度來看都很荒謬,但如果考慮到「結論不能變」的前提⋯⋯其實就變得合理許多。他人越是反駁,反而坐實陰謀論中「有外力在試圖掩蓋真相」的論述,讓相信的人凝聚出更強向心力。
換言之,陰謀論發展到後來往往會演變成「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對抗。特別是當這個陰謀論涉及特定族群時,問題就變得更加複雜了。
失控的刻板印象
針對「族群」的刻板印象從古至今都是陰謀論最喜歡的素材,好比說中世紀盛行的「女巫狩獵」(witch hunt) 或納粹黨對非雅利安族群的迫害與屠殺,這些都是奠基在充滿惡意的陰謀論上。
將反抗教會統治的女性打成與魔鬼做了交易的女巫,或是將國家當前的經濟危難怪罪在猶太人身上,這些莫須有的罪名與陰謀論有效地分化族群,成為統治者拉攏支持者、鞏固政權的手段。如此策略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準確地掌握了人心在處理刻板印象時異常封閉的特性。
因為相對於不了解的外團體成員,自己熟悉且感覺安全的內團體才是更可靠的資訊來源。
這也使得針對特定族群的陰謀論特別容易在同溫層中散佈,因為我們對提供資訊者抱持足夠的信任,在內容正確性的審閱上自然也會比較寬鬆,畢竟「對方沒有理由騙我」。
這也確實沒錯,絕大多數的情況陰謀論都不是在「刻意」與「帶有惡意」的形式下傳播,更不涉及所謂的欺瞞。如果是常常收到長輩或上司傳來假新聞的朋友,多少能感受到對方是真心相信這些內容(或至少沒有在乎到會去仔細查證的程度)才動手轉貼。
然而這個乍看之下的「分享」,卻很可能成為助長族群間刻板印象的幫凶。
英國去年有項心理學研究便認真檢驗了陰謀論對於族群刻板印象的影響。研究團隊經過多面向的實驗後,發現就算只是讓針對特定族群(例如在研究中使用的猶太人、外國移民等)的陰謀論散佈出去,就足以加深接觸者本身具有的刻板印象強度,甚至會引發帶有歧視的決策(例如在投票時傾向投給對該族群不友善的政治人物)。
更嚴重的是,這個增強刻板印象的效果並不僅限於陰謀論涉及的族群,而是會提高接觸者對所有外團體的排斥與敵意。這有可能是源自於接觸陰謀論後,人們會產生過度類化 (overgeneralization) 的現象,將對於單一外團體的不信任感擴散到其他無關的族群上。
但如果你有仔細觀察這幾年的台灣,就會知道這並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發現。從平權運動到政治鬥爭,只要涉及族群對抗的議題肯定都能看見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陰謀論漫天飛舞。
有人說不要理會就好,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多想三分鐘,你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如前面所說,陰謀論對社會的影響其實遠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嚴重。不只是加深刻板印象,更會造成族群之間的對立、讓破除陰謀論最有效的「交流」窒礙難行。
但是回到原點,陰謀論的根源跟刻板印象一樣都是對外界的「未知」。
因為不瞭解所以才妄加揣測,又因為觀察不夠全面,使得這些有明顯問題的「結論」無法被及時導正,最終發酵成偏離現實的陰謀論。再加上陰謀論往往會以一定程度的現實為基礎,讓半真半假的內容很難在第一時間就被反駁,使得對議題不夠了解的一般民眾很容易受其影響。
關心則亂,一旦我們被聳動的內容震懾住,就很容易在不必要的慌張下成為幫助陰謀論擴散的「帶原者」。
不過這也點出一個重點:面對有著各種花樣的陰謀論,最好的應對方法其實是「什麼都不要做」。
當然這不是叫你真的什麼都不做,而是先等等,給自己緩衝的時間去閱讀更多資料,透過現在已經非常發達的資訊科技補足自己在知識面的空白。一旦我們深刻了解陰謀論涉及的內容,很多遮蔽思緒的「業障」自然也會跟著撥雲見日。
或許在此之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平靜。
參考資料
- Douglas, K. M., Sutton, R. M., & Cichocka, A. (2017). The psychology of conspiracy theori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6), 538-542.
- Douglas, K. M., Uscinski, J. E., Sutton, R. M., Cichocka, A., Nefes, T., Ang, C. S., & Deravi, F. (2019). Understanding conspiracy theories. Political Psychology, 40, 3-35.
- Jolley, D., Meleady, R., & Douglas, K. M. (2020). Exposure to intergroup conspiracy theories promotes prejudice which spreads across group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1(1),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