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法國兒童文學《小王子》深植人心,小王子與玫瑰及狐狸的相處,引導矇懂的孩子們思考什麼是愛;旅行時又在殘酷的世界碰撞,則是讓大人們倍感揪心⋯⋯但若以榮格心理學分析 《小王子》,卻驚覺充滿魅力的「永恆少年」,其實可能根本是個媽寶男?
《咒術迴戰》中的七海健人有云:「枕邊掉的頭髮越來越多,喜歡的夾菜麵包從便利商店消失,這些微小的絕望不斷積累,才會使人長大。」——泛科《童年崩壞》專題邀請各位讀者重新檢視童年時期的產物,讓你的童年持續崩壞不停歇 ψ(`∇´)ψ。
「你看到的是帽子,還是蛇吞大象呢?」是經典法國童話《小王子》最為人熟知的開場。這部經典,後來也不斷改編成插畫、電影等,都一再提醒著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別失去童心,也記得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
就像,最後故事中狐狸所說:「光用眼睛,看不見真正重要的東西。唯有用心看,才能看得清楚透徹。」但在《小王子》的故事中,又有哪些我們不曾發現的隱喻呢?
以下,我將以榮格童話分析的方式,來討論這個故事中所隱含「永恆少年」原型的課題。當我們開始轉大人的時候,會面對、承受著在適應社會化過程中的成長焦慮。
童話,是反映集體無意識的原初結構!
同樣的焦慮,也出現在《小王子》中,渴望能夠永遠保持兒時純真,不要長大。這樣的故事能夠引發我們的共鳴,就在於它碰觸到我們的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除了我們熟悉的個人潛意識之外,集體無意識屬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它是不受到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是人類共同的經驗與活動方式。與潛意識不同的地方,在於集體無意識是人更難以意識到的。
而童話與神話,是最能夠反映集體無意識的文本。就連榮格童話分析的權威代表人物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也説,童話是認識集體無意識心靈歷程中最純粹,也最精簡的途徑。所以,童話能夠將心靈型態鏡映得更明澈。
為什麼《小王子》如此迷人,因為我們都不想長大?
我六歲那年,有次我在《自然中的真實故事》一書中。看見一幅超棒的圖畫。圖片畫的是一條大蟒蛇,正要吞下一頭猛獸。並寫著:「大蟒蛇咬都不咬就把獵物整個吞下。為了消化獵物,牠們動也不動地整整睡上六個月。」
於是,我也拿起色鉛筆,畫出了我的第一張畫:一號作品。我把我的傑作拿給大人們看,問他們:「我的畫是不是讓你們嚇破膽?」
「一頂帽子有什麼好嚇破膽的?」大人們回答。
我畫的根本就不是帽子,而是一條大蟒蛇,正在消化大象的畫。於是我把大蟒蛇的肚子裡面也畫了出來,好讓大人們看個明白。
這次,大人們勸我不要再畫大蟒蛇了。還是專心學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吧。就這樣,我六歲時放棄了畫家生涯。……大人們自己什麼也弄不懂,卻要孩子們一遍一遍地解釋,真是累人。
不同於其他童話故事,《小王子》的開場是以作者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就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作為引言。後面章節出現的,包含像是飛機失事、在各星球遇見不同人等,其實也與他的現實生活和世界觀有關。
馮.法蘭茲強調,每個童話故事都會提出一個精神世界,等待被解決的問題。整個故事的情節與鋪陳,是這個解決方案的演繹。
因此,從《小王子》的前半段引言中,可以發現它拋出「長大成人社會化的同時,我們還能夠保有兒時所擁有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嗎?」的大哉問。
從這段我們不難看出,長大後的聖修伯里,對於成人世界其實並不感興趣。甚至,有不屑和鄙視的意味。比起這些大人們喜愛的世俗事物,他更喜歡帶有童趣的幻想,並相信兒時的幻想世界,才是更真實的世界。但他卻在六歲時,被迫要放棄成為畫家的夢想,也象徵著童真的幻滅與逝去。
對於追逐名利、談論政治的成人世界,他一點都不感興趣。而且,也拒絕進入大人的世界裡,即便他已經是個成人。從榮格心理學來看,這正是一種人格面具(persona)的空洞。
Persona是源於希臘祭典與戲劇演員在表演時戴的面具。後來,榮格提出「人格面具」的概念,是用來解釋個人為了適應社會化的行為模式。簡單來說,在不同場合中,我們會展現不同的形象,例如體貼、陽剛、幽默及外向等特質。所以人一定會有好幾張不同的面具,用以應對不同的場合,因此一個人的人格就是所有面具的總成。
不可否認,追求名利及談論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都是成人世界的必要之惡。但聖修伯里卻也忽略成人世界的其他面向。所以他其實從未真正「轉大人」。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是個長不大的小孩?
於是,我只好選擇另一個專業,去學習駕駛飛機。世界各地,我差不多都去過了。…….在我的生活中,我接觸過許多嚴肅的人們。在大人圈中打混很久,近距離的觀察他們,但不過,我對他們的印象,沒有多大改變。
碰到稍微聰明一點的大人,我會拿出一直保存著的畫作一號作品給他們看。我想測試他們能不能看懂。但大人總是這麼回答我:「這是一頂帽子。」所以,我就懶得跟他說大蟒蛇、原始森林或者星星了。
我只好說一些他能懂的事情。我跟他說橋牌、高爾夫、政治或者領帶。大人就會因此感到很滿意,覺得自己認識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馮.法蘭茲就在《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一書中,提到這樣拒絕成長的特徵,多會出現在認同「永恆少年」(Puer aeternus)原型的男性身上。也就是,即使到了成人階段,內心始終保持17、18歲的正常特徵。
「他(聖修伯里)展現永恆少年的所有特徵,但這並未改變他是個偉大作家及詩人的事實。」馮.法蘭茲強調。永恆少年的其他特徵,包含活力十足、古靈精怪、放浪不羈,以及敢愛敢恨等。她也提到許多帶有「永恆少年」原型的個案,會出現過度依賴母親,或是帶有顯著戀母情結的傾向。
「永恆少年」能夠在長大成人後,依然保有童趣的幻想,是深深吸引廣大讀者栽進《小王子》的迷人之處。因為隨著時間的成長,我們不再擁有天馬行空的童真,原先不受限制的想像力,也因為開始面對成人生活而消失。
一窺「永恆少年」的陰影 竟是長不大的媽寶男?
雖然「永恆少年」有許多迷人特質,但同樣也面臨榮格心理學中的陰影(shadow)問題——在我們的人格結構上,會出現某些不符合社會規範及道德標準的特質。由於存在無意識中,所以不容易被個體所覺察的。
例如拒絕成長、憤世嫉俗等,都是「永恆少年」的典型陰影。這也是隱藏在我們集體無意識、引發共鳴之處:惋惜並哀悼逝去的童真與想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童話故事,也會引導我們覺察自身內在心靈歷程的運作。
英國分析心理學家貝恩斯(HG. Baynes)就描述拒絕成長的心理狀態,稱為「暫時性的人生」(provisional life)。通常會處於一種奇怪的狀態裡,覺得自己還沒有進入真實的人生。
不論是現在的伴侶或是工作,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所以,總是會幻想著未來的某個時間點,真正想要的事物就會出現。這樣的心理狀態,也就連帶影響他的人際關係和生活。
認同「永恆少年」原型的男性,其實非常害怕與任何事物綁在一起,甚至給出承諾。因為他們極度恐懼被羈絆住,擔心自身落入難逃的窘境之中。這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聖修伯里不愉快的婚姻關係中,他幾乎不會待在家超過兩星期。
本身就是飛行員的他,如果不被允許飛行時,他就會顯得非常焦慮和易怒。同時,「永恆少年」對危險性的運動相當著迷,特別像是飛行或是登山等。這些活動都高度象徵著從現實中逃離,從地球生活和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中逃出。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後來聖修伯里會從事飛行員,寫下如此雋永的童話故事。
參考資料
-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2018)。《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台北:心靈工坊。
-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2016)。《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台北: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