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路殺嗎?
想像一個風和日麗的晴天,柏油路吸滿了太陽能,十分暖和,蜥蜴和蛇就躺在路上享受他們的日光浴……突然一台車子疾駛而過,碰!蜥蜴、蛇就這樣斷送了他們的生命,而駕駛卻渾然不覺。陸蟹更可憐,在綠島,有一群可愛的奧氏後相手蟹,蟹媽媽會將卵附著在自己的腳上,等到卵快孵化前,就會集體帶著這些蟹寶寶跑去海邊,把他們放進水裡,因為蟹寶寶小時候需要在海中生活。但是當她們在去海邊的路上,碰!被車輛輾過,短短50公尺的道路上就有2,247個蟹媽媽屍體,而且還是一屍不知道幾命…..
路殺(Roadkill)指的是野生動物在路上被車輛撞擊死亡的現象,簡單來說其實就是發生在動物身上的車禍。人類的開發,逐漸由平地走向山林,道路是開發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但這對野生動物的棲地來說是個非常嚴重的傷害。
最近一期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出版的《自然保育季刊》中,介紹了「路殺社」。路殺社一開始是由特生中心2011年在facebook平臺上創立的公開社團「四處爬爬走-路殺社」,是一個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計畫,希望藉由公民參與的方式,喚起大眾對於路殺的關注。截至2014年10月,社員人數已超過6,500位,獲得超過18,000筆路殺資料及2,800件野生動物標本。社員有來自各方面領域的專家,協助畫logo、繪製統計資料、製作app等,並且也將「路殺」改名為「路死」,記錄所有非自然因素而在道路或路旁死亡的野生動物,並架設了「台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Taiwan Roadkill Observation Network)。
所以路殺社到底在幹嘛?
這個社團運作的模式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沒有專業的物種辨識能力也沒關係,當你在路邊發現遭到路殺的野生動物(不包括貓、狗等寵物)時,就用手機拍下來,上傳至社團,並註明詳細的時間、地點,有專業的特生中心人員會進行辨識,並且將資料記錄下來。
路殺社的成立有四大宗旨:改善路死、全民科學、環境教育和珍惜典藏。改善路死是最原始也最重要的目標,希望透過大量的資料搜集,統計出哪些路段是路殺好發,進而提出改善的方案,期許能減少路殺。全民科學和環境教育則是希望大眾能關心生態保育議題並加入研究,也能用這些案例來教育民眾,讓民眾加了解自己身邊的環境,以及能夠做些什麼來保護在這裡生活的野生動物。珍惜典藏則是將一些屍體還很完整的保育類動物製成標本,發揮研究、教育的價值。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同時也是路殺社管理員林德恩先生表示,依照台灣過往的路殺相關研究文獻估計,臺灣每年至少有40~400萬的野生動物慘死輪下,但是因為目前與路殺相關的調查報告數量過少,因此推估出來的數據有很大的落差。以路殺社社員觀察到的案例平均下來每年約有一萬件(不包含昆蟲的所有脊椎動物),且夏季的發生率比冬季高。
為什麼路殺需要被關注?
你一定聽過生物多樣性,但路殺跟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關係?當然有,你覺得當這些動物一直在馬路上死去,對一個族群的生存會沒有影響嗎?一篇2003年發表,整理歐洲鳥類路殺研究的文獻提到,在英國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族群有13%是因為路殺死亡,3%-12%的年輕歐歌鶇(Turdus philomelos)、烏鶇(Turdus merula)、赤胸朱頂雀(Carduelis cannabina)、家麻雀被車撞死。另外,英國的倉鴞(Tyto alba)族群因路殺死亡的比率從1910-1954年的6%到了1991-1996年成長到50%。雖然這些數字不能直接類比相近族群密度的其他物種,但路殺對族群的影響仍然是與族群密度脫不了關係的。
鏡頭轉回台灣,來看看台灣一些特有、瀕危的物種還剩下多少吧。臺灣黑熊現在觀察到的族群量約200-600隻;石虎不超過500隻;歐亞水獺的數量最少,在金門2000年的調查粗估約有80-120隻,是族群勉強穩定的一個數量。所以說,每一個路殺事件,對保育人員其實都是一個很沈重的打擊。研究人員可能待在山林裡好幾天都遍尋不著動物的蹤跡,偶然發現卻已是輪下斷魂,殘破的身軀,這叫人情何以堪?(台灣動物新聞網:野生動物保育腳步 趕不上傷亡速度)
而我們的糧食、醫藥、衣物、建材等生活所需的物品,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各類的生物,因此生物多樣性之於人類的重要性是比你想像中來得大的。你也許會困惑,一條路的面積又不大,為什麼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如此大的威脅?這就和所謂的邊緣效應(edge effect)和棲地破碎化(habitat fragmentation)有關。
邊緣原本指兩種生態系的交界,其實邊緣原本是會增加生物多樣性的,因為同時具備兩個生態系的特質。但道路屬於「人造的邊緣」,會帶來人類的活動、汽車排放的廢氣,也可能造成外來入侵植物易擴張、樹木易受到風害、鳥類容易被天敵發現等等,這些就會對生態造成負面的影響。而且有些物種偏好待在棲地的內部,若邊緣增加,就會讓牠們的棲地變小,難以生存。
當道路越來越多條,形成一個路網的時候,便會將大面積的棲地切割成小面積的棲地,也就是棲地破碎化,最終造成棲地消失。小面積棲地所能承載的族群量、物種豐富度也比較有限,有些物種偏好在大面積的棲地生活,因此這會增加牠們滅絕的風險,並降低生物多樣性。不過棲地破碎化對生物的影響還是因物種而異,但可以確定的是,人類的建設是一定會對生態造成影響的,因此在開發之前都必須經過審慎的評估。
道路的開發縱然可以帶來經濟效應,但是就現階段而言,大部分地區的交通都已經十分發達,但統計數據上每年還是以2%的數量在增加,或是拓寬。林德恩說:「所以在開闢一條路前,還是必須謹慎的評估是否真的有這個需求,經濟效益和使用率是否真的符合比例,而不是為了兌現地方民意代表的競選支票而建。」
目前路殺的改善方式
對於棲地的破壞無法回復,可以改善的方式就是將道路改善,對動物友善一點,像是利用生態工程,設計動物廊道。但是這要考慮到動物的需求,符合他們的習性,讓動物真的會選擇去走才有用,否則說不定還會造成反效果,路殺不減反增(沒有路殺就皆大歡喜了嗎?)。
目前較成功的案例是「國道讓蝶道」,國道3號251k附近是紫斑蝶穿越的熱點,但當他們提升飛行高度時,只比路面高出一些,因此常常被直接撞擊而死。在這個路段就做了一些措施:架起防護網、紫斑蝶尖峰時段封閉部分車道、橋下放置燈管導引紫斑蝶,這些措施可以讓紫斑蝶的飛行高度再增加,或直接改走橋下,都可以避免被車輛撞擊。其他還有像是設置警示牌(但我覺得沒什麼用啦,沒在看的人還是沒在看)、架設圍籬等。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也有五個地下動物廊道,經調查後發現有三個是有動物在使用的。
林德恩提到,還有像是從去年開始的綠島奧氏後相手蟹拯救計劃,一開始也是匯集民間的力量,召集當地的居民用人力的方式協助陸蟹過馬路,並勸導車輛慢行,也讓遊客參與,才讓奧氏後相手蟹的路殺數量減少。同時喚起討論熱度,成功引起東部風景管理處及縣政府的關注,之後就有可能進行道路改善的工程。
路殺社未來的工作規畫
林德恩表示,目前雖然從數字上看不出路殺數量的減少,因為路殺社的人數越來越多,發現的案件數量也就越來越高。但是當擁有的數據越完整,就可以進一步的與學者合作,規劃更嚴謹的調查與統計、分析,甚至是預估路殺的熱點。
未來路殺社希望能用綠島的成功經驗,先凝結地方民眾、喚起議題,再提供詳細調查資料和分析結果,由下而上的方式,與道路管轄單位討論並提出建議,繼續推向台灣的其他路殺熱點,改善道路的設計來減少路殺。除此之外,路殺社對野生動物的關懷也已擴展到農藥等有害物質對動物的影響、重大野生動物流行病監控、割草機、耕耘機、廢棄漁網等造成的意外死亡。現在有越來越多非自然的因素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路殺社期許能繼續這股熱潮,渲染更多的民眾,與大家一起守護環境,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自然保育季刊》第90期中有更多關於路殺社的工作內容、成立宗旨等更詳細的介紹,也有其他自然保育的議題像是生態系紅皮書、台灣產小檗科簡介等,內容相當精彩,可至特生中心網頁下載全文,或參考臉書粉絲專頁。
參考資料:
- 《自然保育季刊》第90期
- 路殺與動物廊道
- 台灣動物新聞網:野生動物保育腳步 趕不上傷亡速度
- 沒有路殺就皆大歡喜了嗎?
- Johannes E., Tomasz D. M., Łukasz R. 2003. Bird Casualties on European Roads — A Review. Acta Ornithologica 38(2):77-93.
延伸閱讀: